東京城的繡巷裏,此刻聚集了近千手持利刃的死士家仆,聽聞唐月輕率大股兵馬出城了,來京城述職的信州巡撫元養和鴻臚寺卿畢正岸立刻糾結人馬,聽得探子來報,立刻率兵攻打皇城!


    無數黑影竄到大內皇城前的廣場上,搭弓射箭,突襲皇城。


    宮中的皇妃,皇子們大驚失色,宮女太監混亂奔走,燕王身披鎧甲,提著劍斬殺了幾名亂搶東西的太監宮女後,才穩住慌亂的情形。


    “王叔,立刻將禁軍調到前門阻擋叛賊!”燕王臉色堅毅,這一刻誰都指望不上了,唐月輕領兵在外,城裏的叛亂隻能靠自己了!


    趙光美自知已經無路可退,親率禁軍登上大內城頭,隻看到東京城一片通紅,濃煙滾滾,火光衝天!


    元養手握利劍高聲喊道:“若是拿下皇城,天下可定,若是失敗,我等必死無疑!衝啊!”


    雙方眼紅都拚命了,誰失敗,誰就活不成!


    正在元養同趙光美在宮門前激戰時,禁軍來垂拱殿報告,說西門雲騎橋突入大批反賊,畢正岸趁禁軍在前方大戰之際,偷偷摸到西門,攻破城門衝進皇宮了!


    燕王手提著劍,出了垂拱殿,遠遠看到宮中廣場上無數反賊舉著火把衝向垂拱殿,畢正岸在人群中看到燕王,急忙搭弓射箭,幸虧一個禁軍侍衛抱住燕王,替他擋住箭羽,那箭射在禁軍後背,才使燕王幸免於難。宋皇後引著嬪妃從垂拱殿出來,鳳儀威嚴,站在燕王身旁,怒斥下方的反賊:“爾等食宋祿,受國恩,竟然膽敢謀逆!今日大軍就在城外,兵戈到處,無一人可幸免於難!放下武器!隻誅賊首,從者免死!”


    畢正岸毫不理會,將劍丟向宋皇後,一身甲胄的花蕊夫人拔劍擋下,反賊一擁而上,眾人邊戰邊退,花蕊夫人手持利劍,斬殺數人,被槍掃倒在地,一個反賊持刀上前,眼看著刀將揮下,砍到花蕊夫人的頭上,一道鞭影閃過,那反賊被一鞭子抽翻在地,花蕊夫人急忙看時,一個年輕的勁裝女子,手持鞭子伸手扶起倒在地上的花蕊夫人,說道:“娘娘受驚了!臣女乃楚昭鋪幼女楚天問!救駕來遲了!”


    正說間,又有反賊砍過來,二人顧不得說話,連忙抵擋。


    宋皇後驚退間,看到大批反賊後麵,又出現了許多人,心中絕望。天亡大宋!


    反賊們卻不知曉,依舊在往殿上衝,他們身後那些人兇神惡煞,沒有一個人出聲,向垂拱殿湧了過來,為首一員騎著白馬的女將軍,正是李漣。


    李漣揮劍砍殺,反賊後麵瞬間大亂,被前後夾擊。燕王等人見是救兵,頓時心中大喜,奮力還擊。李漣突入人群,不顧身上被刺傷,奔到畢正岸眼前,一劍砍去畢正岸的頭顱!


    城外元養正在同趙光美激戰。宋鹿城也率宋家家丁護衛趕到,數個時辰後,血流滿地,一片濃煙。


    唐月輕率人馬迴城,聽說城內反叛,大驚失色,心急火燎的衝到皇城,趙光美射箭擋住唐月輕,唐月輕氣的大叫:“是我!唐月輕!”


    趙光美見是唐月輕,才稍稍安心,下令打開宮門,唐月輕隻率老杜進入垂拱殿,殿內後宮嬪妃,皇嗣都在其中,花蕊夫人正在幫李漣包紮傷口,唐月輕急忙上前察看,幸好隻是小腿上被刀劃傷,並沒有傷到筋骨。可即便如此,光滑潔白的細腿上也留下了傷疤。


    “疼不疼?”


    唐月輕幫李漣擦洗小腿,李漣害羞的看了看周圍人,搖了搖頭。和剛才殺伐果斷的女將軍判若兩人。


    宋皇後上前,對著唐月輕盈盈一禮:“唐大人力挽狂瀾,剪除奸逆。本宮代陛下,代東京城的百姓,謝過你了!”


    唐月輕趕忙跪下說道:“微臣救駕來遲,差點讓逆賊攻入皇城,已是死罪,豈敢當娘娘如此重禮。”


    燕王扶起唐月輕,說道:“老唐,咱們之間不說這些虛話了,父皇來了自然會賞賜你,城外情形如何了?”


    唐月輕拱手對燕王說道:“啟稟殿下,夏問道自望川戰後,以為京中無人,一路急行軍冒進,微臣提前在通州一片他必經的樹林中埋伏,待等到他時,叛軍已經人困馬乏,疲憊不堪。微臣以逸待勞,誅滅了叛軍,將賊首夏問道擒住,現已押解進京。”


    燕王怒道:“將此賊帶來,本王要手刃此賊!”


    唐月輕連忙說道:“殿下萬萬不可,此賊需待陛下迴京再行定奪,當務之急是加強東京城裏的巡邏和防衛,盡快恢複秩序,傳檄各地,穩定人心。荊南和江淮,還在苦戰呢!”


    宋皇後聽了,也開口說道:“唐大人所言甚善,燕王宜聽之。”


    燕王見宋皇後都如此說了,心下也覺得唐月輕說得在理,便下令道:“唐月輕聽令,本王命你暫掌京城團練使,禁軍侍衛統領之職。查處反賊餘孽,重整東京城中秩序。直到父皇迴京,再行更改。”


    唐月輕抱拳說道:“遵命!殿下,此次誅滅叛軍,青州軍功不可沒,眼下京中兵力薄弱,微臣懇請殿下將他們暫留城中,守衛東京。”


    燕王點頭道:“這些將士都是忠義之士,本王明日便令度支司撥錢糧給他們,令他們駐紮在城西校場。隨時聽候調遣!”


    “遵命!”


    這場有驚無險的反叛,在唐月輕的指揮下終於結束。東京城內實行宵禁,到處都有兵馬往來巡邏。漸漸恢複了秩序。


    南漢軍隊被荊州刺史呂轉忠和江陵太守許思年擊退。


    江淮地區任德義和姚內斌堅守不出,李雄久攻不下,隻得退迴江南。


    隻有西北出現了變故,戰無不勝的李繼隆被羌人首領李曦擊敗,退守涇源路治所渭州。也就是後世的甘肅平涼。


    趙老大收到國內平定的消息,穩住了心神,轉頭對遼國開始了暴力教育。


    正在這個時候,北漢國主劉鈞死去,養子魏王劉繼恩繼位,趙老大認為這是天助大宋,於是派盧懷忠率禁軍趕赴潞州,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黨進為副將,宜徽南院使曹彬為都監;棣州防禦使何繼筠為先鋒部署,懷州防禦史康延沼為都監;建雄節度使趙讚為汾州路部署,絳州防禦使司超為副將,數路大軍從四麵八方猛攻太原府。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早就不服魏王劉繼恩的鄭王劉繼元,卻開始密謀奪取皇位。


    恰巧這時,劉繼恩對權臣郭無為掌握大部分兵權心生不滿,於是便設宴請郭無為到宮中,想殺之而後快。誰知太監中多是郭無為的人,早就報告給了郭無為,宴會上,劉繼恩問郭無為道:“卿家觀朕如何?”


    郭無為拱手答道:“陛下麵呈龍祥,必隨先帝。”


    劉繼恩聞言很不歡喜,先帝死了,你說我隨先帝,什麽意思?當下就掀桌子了,數十人突入殿中,卻都是郭無為的人,劉繼恩被反殺,劉繼元趁二人內訌時,取了太原城的京戍兵權,由手下心腹劉繼業,也就是未來的楊業統領。郭無為見大勢已去,迫不得已隻好順勢投靠劉繼元。


    大權在握!


    劉繼元嗣立之後,一方麵遣使向遼國權貴重金賄賂,請來了更多的援兵,與此同時派楊業率軍扼困柏穀,兩軍在洞過河相遇,楊業假裝敗退,宋軍大獲全勝,進逼太原。


    趙老大高興極了,以為即將一統關南西道,立刻遣使齎詔,諭令太原府軍民速降,擬封劉繼元為平盧節度,郭無為為刑州節度。但是遼軍快要趕到,劉繼元不聽從趙老大的號令,曹彬害怕孤軍深入,被遼國援兵所圍,於是收兵南歸。遼、漢聯軍進寇晉絳二州,大肆搶掠一番退了迴去。


    馬步軍都虞候趙讚率兵到太原城下,圍攻了三日,仍不能下,楊業趁宋軍夜間沒有防備,火燒宋營,斬殺宋軍高級將領石漢卿,李光讚。


    這場曠日持久的北征已經是得不償失了,再加上國內情況很不穩定,遼國和西北羌人又氣勢洶洶,宰執趙普率群臣勸趙老大班師,趙老大眼見沒有希望,隻好下令班師迴京。


    從政治意義上講,趙老大的大宋王朝以一敵五,其中還有遼國這樣的強大對手,卻依舊不落下風,這次北征還是很成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西北風李曦,露出頭來了!


    李曦是原銀州防禦使李彝景的弟弟,如今執掌羌人,截斷河西走廊,北通遼國,西連吐蕃,頗有割據之勢。


    唐月輕看著地圖,這和想象中不一樣啊!雖說大宋積弱,可那是後來的事了。史書工筆上,大宋王朝開國兼並,一統天下時還是很風光的。怎麽現實如此艱難?李煜都四次北伐了,南北兩漢未平,遼國虎視眈眈,吐蕃和大理也時有異動,現在又冒出個李曦來!這他娘的怎麽看都很憋屈啊……


    果然,史官的話是不能信的。


    公元968年九月,趙老大迴到東京。


    萬勝門前,百姓焚香跪拜在地上,彩旗飄揚,鮮花鋪地。城門口燕王垂立在前,趙光美在左,宋鹿城在右,唐月輕在後。往後是宋皇後,花蕊夫人等一眾嬪妃。再往後是留守的文武百官。


    遠遠的就看到趙老大一身金甲,頭戴珠冕,繡龍黃綢披風迎風飄起,坐下高頭紅馬,身後文官相貌堂堂,武將威風凜凜。唐月輕感覺迎麵撲來一股龍騰之氣。


    趙老大驅馬到萬勝門下,踩著太監的背翻身下馬,徑直走了過來。隨軍出征的重臣名將們也下了馬。


    燕王上前跪下,拜道:“兒臣恭迎父皇迴京!”


    趙匡胤充耳不聞,從燕王身旁走過,穿過趙光美和宋鹿城,直直走到唐月輕麵前。


    他緩緩的彎下腰,將唐月輕扶了起來,唐月輕恍然間有一種錯覺——趙老大的手微微有些抖。


    “都起來吧。”


    跪著的眾人聞言都站了起來,趙匡胤一手攥著唐月輕,一手走到宋皇後和花蕊夫人麵前,點頭示意後,拉著唐月輕進了城。


    他就這麽拉著唐月輕,徑直走在從萬勝門到皇宮的大道上,周圍百姓,官員,權貴都看著他們走了過去。


    走到皇宮門口,趙匡胤翻身上馬,吩咐道:“衛鷹,給他牽一匹馬來。”


    衛鷹將自己的良駒韁繩遞到唐月輕手中,唐月輕看向趙匡胤,不解的說道:“陛下……”


    “上馬!”


    唐月輕一愣,這可是大內!大內能騎馬的隻有一個人,隻能是趙匡胤。


    “年輕人怎麽如此囉嗦!”趙匡胤瞪著唐月輕:“難不成要朕扶你不成?”


    唐月輕慌忙說道:“不不不,那倒不用,微臣豈敢……”


    說罷,他顫顫巍巍的,在身後大宋朝臣夾雜著驚訝,欣喜,欣慰,憤怒,錯愕,恐懼的目光中,翻身上馬。


    “駕!”


    “駕!”


    趙匡胤在前,縱馬跑在垂拱殿前的廣場上,唐月輕緊隨其後,兩匹馬兒奔向垂拱殿。


    張德的聲音響徹垂拱殿:


    “青州知州謝臣傑,加青州巡撫,兼濰州,營州刺史,賜緞百匹,錢萬貫。封衛京侯。


    青州廂軍虞侯,副將宋老三,加青州團練使,賜緞百匹,錢萬貫。封鎮山伯。


    民女李漣,封威戎軍副節度,冠三品誥命,賜領兵虎符。


    追封羅文泉為曲陽郡公,武言道為征遠侯。


    此次救駕平叛諸將士,盡皆封賞。”


    垂拱殿中竊竊私語。


    兩件事朝臣有疑問。薛律率先出列問道:“啟奏陛下,女子封誥命,已是隆恩,若是封將……此大宋立國以來未有之事也!”


    趙匡胤還未發話,宋皇後目光如炬,盯著薛律問道:“薛卿家可是對聖旨有他論?”


    這……這不是欺負人嘛……


    薛律委屈的低著頭,等趙匡胤解圍,誰知半天不見動靜。得,這是帝後共同的意思。


    “微臣不敢,娘娘恕罪。”薛律躬著身子退了迴去。


    燕王出列奏道:“父皇,兒臣有一事不明,有功之人盡皆賞賜,為何獨獨不賞首功之人?”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看向站在趙普身後的唐月輕。


    趙匡胤也看著他。


    賞?


    賞什麽呢?


    官他不愛做,女子又不缺,家財萬貫,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加給他巨大的榮耀。剛才禦前打馬而過,趙匡胤看得出來,唐月輕明白這種榮耀意味著什麽。可從他興奮的臉色中,趙匡胤隻看到了率真和暢快,沒看到自豪和滿足。


    “則平國之砥柱,月輕國之齊案,他心性淡泊,朕不逼迫他,你等也不許。”趙匡胤就這這麽一句話。


    耐人尋味啊!


    則平是趙相的字,說他是國之砥柱那是一點都沒錯。可說唐月輕是室內的齊案……這間房子是什麽?是這朝堂,是這大宋天下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酒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薄霧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薄霧掩並收藏酒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