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旁敲側擊
迴首十年蕭瑟處-琅琊榜前傳 作者:裘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strong ss="top_book">強烈推薦:</strong>
“這傷能痊愈嗎?”徹骨的寒,帶走灼傷的痛,黎崇淡然地問。
“傷可治,殤不可治。”藺晨坦然地迴道。
“梅宗主的身體到底怎麽樣?”黎崇不再繞圈,一針見血地問道。
“年初賽馬,他贏過我兩個馬身!”藺晨悻悻道,“他那個家夥呀,不需要別人的同情。”
“嗬嗬……”黎崇失笑一聲,連喘帶咳地笑出聲。
骨子裏透著傲的人,根本無法忍受旁人的同情與憐憫,不愧為琅琊閣的少閣主,果然聰慧過人。
“前輩,您看,晚輩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就讓晚輩給您號個脈?”桃花明眸帶著淺笑,藺晨斜了一眼身側,“趁著長蘇還沒迴來,您……”
“有勞!”黎崇輕哼一聲將手伸了出去。
藺晨微微頷首,指尖搭上脈門。
帳內的爐火燒得很旺,黎崇眼中也終於有了溫度。
“前輩……”藺晨拱手行了禮,“您的身子比我想象的要糟糕。”
“哦?”黎崇失笑一聲,“藺少閣主診出老朽何疾啊?”
“心傷成疾,累及心肺。若得靜養,輔以藥石可好轉。” 藺晨輕聲道。
“風燭殘年爾,就算得以安逸又能活上幾年?”黎崇自嘲地笑笑。
“前輩既已決定,此物請前輩收下!”藺晨說著從懷中掏出一隻瓷瓶,雙手呈上,“這藥為安神藥,能定人心神,亦能帶來好眠。”
“梅宗主服過?”黎崇接過瓷瓶、握於掌心反複看著。
“服過!”藺晨大大咧咧地道,“但他不乖,除去少數幾次,都要我威逼利誘才肯服用。”
黎崇一怔,“威逼利誘?”
“哄孩子吃藥不都是威逼利誘嗎?”藺晨黠笑,一語雙關。
“有勞藺少閣主。”黎崇輕歎,亦是一語雙關,將瓷瓶收入懷中。
“好說,好說!”藺晨一臉得意。
“黎某謝過琅琊閣的幫襯及藺少閣主予梅宗主的陪伴。”於席上黎崇行了個半禮,這一舉動著實讓藺晨吃了一驚,忙向前一步將黎崇扶起:
“前輩使不得!琅琊閣出手相助實為情義,至於我……”藺晨難得的靦腆一笑,“長蘇身上有我欣賞和敬佩的東西。”
赤焰案未發生前,他曾想普天之下是否有什麽人能與林殊比肩。如今林殊迴不來了,他卻尋到了能比肩林殊的江湖公子。
幸或是不幸?
黎崇沒有多想,脫口問道:“我收你做門生好不好?”
從沒有說過的話,連黎崇自己都驚詫。
“呃?”藺晨眉間一跳,出於本能的想要拒絕,但一想道對方的身份,遂訕訕笑道,“不瞞前輩,少時曾前往金陵聽過前輩對外傳教的一堂課,是論語的一段解說……呃,那個時候爹爹說這位先生是大梁最有學問的夫子,問我要不要拜入您的門下。晚輩當時想也沒想就應下了,可老爹說還要我等上幾年。後來晚輩家中遇到一些變故,我……”
“哦。”黎崇長歎一聲,陰差陽錯總讓人扼腕歎息,這徒弟他收不成了嗎?
“其實老爹是看穿我的心思,才不讓我拜入您的門下。”麵對黯然失神的黎崇,藺晨沒辦法視若無睹,隻得愧疚地道,“我是想在拜入您門下後,把您會的學會了,用現實嘲笑您……爹爹看穿我的心思,所以……”
“……嗬嗬……”黎崇淒涼一笑,“現實……嗬嗬,難怪琅琊閣能在江湖屹立數百年。”
“可是,我輸了啊!”藺晨尷尬地道,“長蘇讓我見識到什麽叫赤子情懷,靖王讓我知曉什麽叫做情義千秋,赤焰舊部讓我看到什麽叫做赤膽忠魂。”
“不知少閣主師承何處?”黎崇若有所思。
“……”藺晨輕籲一口氣,起身行了個禮,“先母傳禮,家父傳教,天下授業。”
“行千裏路,讀萬卷書……難怪少閣主聰慧過人。”黎崇讚道,“我遊走四方傳教授業其因有二,一為廣收門生,二為行路天下。”
“前輩桃李天下,晚輩景仰之!”語畢,藺晨再次深行一禮,“隻是晚輩生性頑劣難以訓教,前輩……”
“藺少閣主若說自身難以訓教,倒還有三分真,但自承生性頑劣,言過其實了吧。”黎崇比了個手勢示意藺晨坐下。
“前輩,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您有事不妨直說!”藺晨沒有理會黎崇的示意維持著半禮的姿勢淡笑道。
“藺少閣主真的需要我把話挑明?”黎崇眸中含笑,寫滿滄桑的臉因藺晨的話變得溫和。
“……”藺晨暗歎,屈膝下拜,行下大禮,“藺晨拜見師父!”
“咳咳咳!”黎崇抑製不住激動低聲咳喘起來,藺晨見狀,撩著衣袍跪倒了黎崇身邊,一邊以內力平複黎崇的氣息一邊道:“長蘇要做的事情確實很難,但我相信他終會辦到。就算前輩不收為我徒,我也會一直陪著他。”
“你以為我收你為徒,是為了他今後的路上有人陪著?”黎崇拍了拍藺晨手,慈祥地道,“他的路隻能自己走,我所求隻是他的身邊有個人,能讓他說說心裏話,能讓他看到未來的路雖然遙不可及,卻也僅是彼岸。”
藺晨舔了舔唇,局促不安地道,“您明知我的心思也願意收下我?”
“為我憾事。”黎崇淡淡地道,“我教會祁王、靖王、小殊赤子之心,教會他們赤膽忠魂、情義千秋,卻忘記告訴他們人心叵測。若彼時你在,或許……”
“……”藺晨愕然,有些不明所以:眼前的老人是黎崇嗎?
“你與他們不一樣,他們在朝,你在野,所以你若是我徒兒,我傳授於你的東西肯定與他們不一樣。”黎崇看出藺晨的詫異,笑道。
“家父家母,族中長輩皆喚我晨兒!”當即再行一禮,此禮為學生拜見老師的大禮。
黎崇很明白自己去日無多,但此刻他卻忍不住想要多活些時日。就算沒辦法給予兩個學生更多的教導,他還是希望多在世間活上幾日,看著一雙徒兒比肩而立、行走天下。
“太傅!”藺晨低聲喚道,“長蘇快要迴來了,您若有什麽事情要辦就直說吧。”
“我要辦的事情……”黎崇克製住一湧而上的淚,哽咽地說了一句,隨後道,“晨兒能辦到嗎?”
“……能。”藺晨思忖一番,“今日我連夜去辦。”
黎崇頷首,剛要說些什麽,門前響起了悉悉索索的聲音,隨即梅長蘇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晚輩蘇哲求見太傅!”
“長蘇迴來啦!”藺晨了然的點頭,遂起身,踱步到帳門前,將梅長蘇和衛崢迎入帳內。
“太傅。”梅長蘇行了個禮,低聲喚了一句,才將懷中的油膏交給了藺晨。
“給我作甚?”藺晨把油膏推了迴去,“你是藥童,這活兒是你的啊!”
“……”梅長蘇忍不住瞪了藺晨一眼,卻還是跪於黎崇的身側,拔出瓷瓶的塞子,托起黎崇的手細細的塗起油膏。
一如既往的細致與溫存,讓黎崇感慨於眼前的真實。然觸及的溫度沒由來的讓黎崇心憂:失了武藝,為何連手都沒了溫度?
“你呀,你呀。”看不下的藺晨,一把奪過油膏,又從懷中掏出針灸包道,“學著點,處理燙傷先要把起水的泡刺破,再把傷口擦幹,最後才是上油膏!”
不便發作的梅長蘇一臉憤然,忍氣吞聲道,“有勞沐大夫。”
“好說!”藺晨說的繁瑣,但手上動作極快,沒用多少時間就將黎崇的燙傷處理完畢,接過梅長蘇遞上的藥布細細包紮後,拱手行禮,“前輩,這幾日還望您勿要沾水。”
語畢朝著身旁的梅長蘇擠眉弄眼,“我要去給前輩辦點事情,你若要與前輩夜談的話,可別太晚了。”
“呃,今夜趕不迴來?”進入n州後,不能用藥浴,故除去湯藥,睡前的針灸藺晨亦是上了心的。
“長蘇?”桃花眸子盈盈含笑,“你這是在擔心我安危嗎?”
“嗯?”梅長蘇將藺晨上下打量了一番,認真地道,“雖然身板厚實,但一身藥味,估計野狼咬上幾口就沒興趣了……以我的身份嘛,若是半殘,江左盟養上你一輩子沒有問題,要是隻剩骨頭渣渣,那就……”
“這是人話嗎?沒良心,果然是個沒良心”藺晨指著梅長蘇的鼻尖罵道,“早知道救的是沒良心,我就不管了,不管了。”
語畢,衝著黎崇行了禮轉身走人。
“衛崢,快叫黎綱跟上藺晨。”梅長蘇顧不得黎崇在場,連忙吩咐,“n州晝夜溫差大,讓黎綱帶兩件厚實的披風,馬車裏還有肉幹和燒酒,讓黎綱一並帶上!”
“是!”
“太傅……”直到衛崢領命出去,梅長蘇才驚覺自己做了什麽,垂首斂眸行了禮,“藺晨為我摯友,我不能讓他出事。”
“你很信任他。”黎崇直言道。
“是,我信他。”梅長蘇不假思索地道,“他……很好。”
“嗬嗬!”黎崇似笑非笑地看了梅長蘇一眼,“琅琊閣的少閣主豈是一個‘好’字能言說?”
“……”梅長蘇神情一黯,他在乎的事情,他刻意想瞞下的事情,為什麽藺晨就不明白,非要把身份亮出來“招搖”。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算上尚春堂的事情,藺晨可謂“屢教屢犯”。上一次推說是為了在江左行事方便,這一次……看他還有什麽說辭。
一抹轉瞬即逝的憤怒讓黎崇看了個分明,他輕輕歎了一聲。及冠之後便是梅長蘇,可梅長蘇卻背負著為祁王平反、為赤焰洗冤的使命。
他,梅長蘇,到底明不明白要對什麽,要去經曆什麽?
晨兒一來就表明身份,無非是讓自己安心。
他安心了,安心於得意的門生死裏逃生,安心於得意的門生沒有因遭難去做有違人臣、有違天道之事,也安心於他的身邊有摯友相伴。
這一點還是不點破了,就讓眼前的孩子自己去想明白吧。
該經曆的經曆,該接受的接受,該舍棄的舍棄……
“梅宗主,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造勢,望有一天在名揚江湖後重返朝堂嗎?”黎崇輕聲問。
“是的!”梅長蘇不假思索地道,“晚輩也想過仕途之路。可是,考取功名攀結人脈固然能重返朝堂,但晚輩仍沒有自身的勢力……”
“勢力?”黎崇冷諷道,“什麽樣的勢力能讓梅宗主覺得安全?”
“讓對方在心動之餘充滿忌憚。”梅長蘇垂首,“江左盟隻是我的後盾,他日我重返金陵所用之名為蘇哲……”
“蘇先生想要怎麽做?是否能與我這個老頭說上一說?”黎崇淡淡地問。
“待我做上琅琊公子榜首,便能為世人悉知,屆時定能引起朝堂的注意……隻要……”梅長蘇說了沒幾句臉色就變得尷尬起來,一個謊言常需要另一個謊言來支撐,僅憑江左盟的勢力,他真的能讓江左梅郎名揚天下嗎?
“隻要太子或譽王其中有一人尋上我,我就可以重返金陵!”梅長蘇頓了頓,艱難地把心中的盤算道出。
“那麽蘇先生是想輔佐太子還是譽王?”兩道利劍般的目光射向梅長蘇。
“我……我選的主君是靖王殿下!”梅長蘇輕聲道,“唯有他仍有一顆赤子之心。”
“是唯有靖王才可能為赤焰翻案吧。”黎崇冷笑,“三殿下雖說腿有殘疾,但你不能否認他儀表堂堂,文采出眾;九殿下尚為稚兒,若從頭教起,何愁沒有赤子情懷?太子殿下與譽王殿下在赤焰一案中是否插手尚難界定,但他們也是我門生。瞧瞧,這爐子,這帳篷,可都是譽王殿下送來的呢。”
“……就算他們沒有插手,也在朝堂之上推波助瀾!”被刺痛的梅長蘇忍不住低吼。
“不,他們沒有推波助瀾,他們隻是明哲保身!”黎崇定然地道,“當時我在場,這些遠比你清楚。”
梅長蘇感到從沒有過的無所適從,他無法分辨黎崇所言是否為真,朝堂之上沒有他的眼線,沒有他的人。
不,不對,這是太傅,他怎麽能質疑太傅的話?
一種恐慌,由心底升起,蔓延至全身,明明就在火爐旁,梅長蘇還是感到跌入冰窖般的冷。
“蘇先生,您認為作為一個主君需要什麽?”黎崇的視線落在了那隻不停揉著衣角的手上,淡淡地道,“除去才華,品性,德行,還有什麽?”
“這……需心懷天下,憂國憂民!”梅長蘇未有多想就道出了祁王心中海晏河清的天下:“天下為公!”
“你覺得靖王殿下擁有你所說的這些嗎?”
“景琰他有,他是與我一起被景禹哥哥帶大的。”梅長蘇抬首,認真地道,“他也為太傅得意的門生,太傅該知道他除了性子耿直聽不進勸,其他沒什麽缺點了。”
“性子耿直聽不進勸?”黎崇好笑地看向梅長蘇,“蘇先生,你在說誰?靖王殿下?還是當年的聖上?”
“太傅?”如果這話是藺晨說的,梅長蘇可以馬上迴他一句:蕭選怎麽能和景琰比?但他今日麵對的是黎崇,自然不敢出言不遜,隻得道:“靖王殿下若非性情耿直,就不會被聖上斥離朝堂。”
“……”黎崇長歎一聲,“性情耿直是中肯的話,能理解為讚美,但歸根到底,心情耿直與一意孤行不是一個意思嗎?”
“不,不一樣!”梅長蘇哆嗦了下,慌忙辯道,“耿直多少有分寸、會計後果,而一意孤行是完全聽不進勸,不會考慮後果……”
黎崇暗歎,沒有戳穿梅長蘇的強辯:“蘇先生,你說你要重返金陵,你說你要借助太子殿下或者譽王殿下重返朝堂,你說你要輔佐靖王殿下上位……且不說這些事兒何日能夠實現,老夫隻問蘇先生,他日如心願得償後,你如何麵對靖王,如何麵對朝堂?”
“我不會告訴靖王我是誰,當赤焰一案真相大白,我會離開金陵……”梅長蘇低聲喃喃。
“重迴江湖?”
“在朝不在野,在野不在朝。”梅長蘇自嘲地笑笑,“既擾亂了朝堂,又怎麽能重返江湖?約莫尋個依山傍水的地方,蓋座學堂,收幾個學生……”
說到這裏,梅長蘇收了口,緘默了片刻後,望向自己那雙蒼白無力的手,自言自語地道:“既為陰詭之士,不配站在朝堂之上,難道就能誤人子弟?”
濃濃的酸澀繞在黎崇的心頭,化不去,消不退。他能說什麽?輕聲告訴眼前的孩子,這不是你的錯。還是告訴他,你並不是陰詭之士?
曾經怒之如虎、喜之雀躍的少年,如今出口的每字每句都要細細斟酌;曾經活在陽光下的孩子,如今卻陷於陰霾之中。
莫說陽光,現在他連青天都看不到吧。
不變的唯有對身旁摯友的守護,對下屬的守護,對天下的守護。
“他日蘇先生若無處可去,就去找我的一個門生吧,他在墨山開了家書院,到時候去那裏。當教書先生,蘇先生恐無法勝任,但管管書庫、謄抄修補書籍還是能做的。”
“謝過太傅!”梅長蘇拱手行禮。
“然,這一切均建立在靖王殿下能勝任主君之位的前提下。倘若靖王殿下無法勝任主君之位,蘇先生當如何?”
又是一個梅長蘇從沒有考慮過的問題,他苟且人世,所圖所求就是為了能還赤焰清明,能給世人一個真相,倘若景琰……
“我會在景琰上位前除盡朝中逆臣和四境敵寇。”梅長蘇避重就輕地道。
然,黎崇卻沒有因梅長蘇的迴避而放過這個話題:“有一個清明的朝堂,有個四海安定的大梁,太子殿下和譽王殿下亦能是個好君主吧。”
“就算給太子和譽王一個清明的朝堂一個四海安定的大梁,又能如何?以他們的品性……用不了多久就會將朝堂上下攪得烏煙瘴氣?”梅長蘇憤恨地道。
“何以見得?”黎崇冷笑地問,“何以評說人性?憑你對太子殿下和譽王殿下的認識?還是憑你對靖王殿下的了解?”
“……”黎崇幾句問話,讓梅長蘇一時間無以言對。
“蘇先生自己也說了,人心是會變的。有些人會越變越硬,有些人會越變越軟。”黎崇輕籲一口氣,“君主做的隻是決策,若國之棟梁皆為良臣,何愁沒有海晏河清!”
“怎麽可能!”梅長蘇叫道,“大梁再這樣下去就……”
“就怎麽樣?”黎崇毫無留情地道,“今日的大梁有沒有因為失去七萬赤焰軍而邊關失守?有沒有因為失去祁王、失去大半朝臣而朝綱瓦解?”
“是赤焰軍滅了大渝皇家軍,是我們用血肉之軀抵禦了敵人的鐵蹄。”梅長蘇突地站起,下垂的雙手緊握成拳,雙眸通紅像是要滴出血來。
“林燮做了正確的決定。”黎崇忍著痛,平淡地道,“可如今北境並沒有因為沒有赤焰而失去安寧。”
我們,我們以七萬人的血肉之軀滅了他們二十萬精銳啊,他們當不敢再犯。梅長蘇想要吼,可卻在此刻失去了聲音。他頹然地跌坐在地,低聲嗚咽。
“蘇先生是否想過,大渝就算失去二十萬精銳,倘若大梁真有衰敗之相,他們是否會尋機入侵?”黎崇不忍,他不說就沒人會說,“比如向他國借兵,或者聯合其他諸國一起興兵!”
“不,不!”梅長蘇連連叫道,“這不可能!”
“天下焉有不可能之事?”黎崇冷笑,“蘇先生能為赤焰正名固然好,但為此顛覆朝綱……亦為千古罪人。”
千古罪人。
梅長蘇渾身一顫,直覺透心刺骨的寒意,勉力撐著地:成為陰詭之士還不夠嗎?他還是千古罪人,這罪名……
“不,不!”梅長蘇矢口否認,“陰詭之士我認,我亦知道陰詭之士不配立於朝堂之上,所以在扶靖王上位後,我自會離去。可這千古罪人……梅某擔當不起!”
“拔除一位太子、一位親王,勢必顛覆朝堂現有的格局,在蘇先生的眼裏,靖王是否有聖上的能力……縱然失去七萬雄獅,四境雖衝突不斷,可仍無大事,朝堂失去半數官員,仍上下有序!”無視梅長蘇的失魂,黎崇穩聲道。
“太傅不可否認,穆王府的老王爺亦是因蕭選心胸狹隘、得不到糧草與援兵而……”梅長蘇哽聲,淚水模糊了他眼,記憶中無憂無慮的霓凰那時該有多麽的無助,可是他……
“是嗎?”黎崇眉頭一揚,輕笑道,“我記得聖上派出了援兵,且援兵領兵者為懸鏡司的夏冬。”
“……”梅長蘇。
“莫要忘記,懸鏡使等同於聖上親兵。聖上派出親兵前往穆王府,舉國上下還有那一座王府有如此境遇。”
本章完
“這傷能痊愈嗎?”徹骨的寒,帶走灼傷的痛,黎崇淡然地問。
“傷可治,殤不可治。”藺晨坦然地迴道。
“梅宗主的身體到底怎麽樣?”黎崇不再繞圈,一針見血地問道。
“年初賽馬,他贏過我兩個馬身!”藺晨悻悻道,“他那個家夥呀,不需要別人的同情。”
“嗬嗬……”黎崇失笑一聲,連喘帶咳地笑出聲。
骨子裏透著傲的人,根本無法忍受旁人的同情與憐憫,不愧為琅琊閣的少閣主,果然聰慧過人。
“前輩,您看,晚輩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就讓晚輩給您號個脈?”桃花明眸帶著淺笑,藺晨斜了一眼身側,“趁著長蘇還沒迴來,您……”
“有勞!”黎崇輕哼一聲將手伸了出去。
藺晨微微頷首,指尖搭上脈門。
帳內的爐火燒得很旺,黎崇眼中也終於有了溫度。
“前輩……”藺晨拱手行了禮,“您的身子比我想象的要糟糕。”
“哦?”黎崇失笑一聲,“藺少閣主診出老朽何疾啊?”
“心傷成疾,累及心肺。若得靜養,輔以藥石可好轉。” 藺晨輕聲道。
“風燭殘年爾,就算得以安逸又能活上幾年?”黎崇自嘲地笑笑。
“前輩既已決定,此物請前輩收下!”藺晨說著從懷中掏出一隻瓷瓶,雙手呈上,“這藥為安神藥,能定人心神,亦能帶來好眠。”
“梅宗主服過?”黎崇接過瓷瓶、握於掌心反複看著。
“服過!”藺晨大大咧咧地道,“但他不乖,除去少數幾次,都要我威逼利誘才肯服用。”
黎崇一怔,“威逼利誘?”
“哄孩子吃藥不都是威逼利誘嗎?”藺晨黠笑,一語雙關。
“有勞藺少閣主。”黎崇輕歎,亦是一語雙關,將瓷瓶收入懷中。
“好說,好說!”藺晨一臉得意。
“黎某謝過琅琊閣的幫襯及藺少閣主予梅宗主的陪伴。”於席上黎崇行了個半禮,這一舉動著實讓藺晨吃了一驚,忙向前一步將黎崇扶起:
“前輩使不得!琅琊閣出手相助實為情義,至於我……”藺晨難得的靦腆一笑,“長蘇身上有我欣賞和敬佩的東西。”
赤焰案未發生前,他曾想普天之下是否有什麽人能與林殊比肩。如今林殊迴不來了,他卻尋到了能比肩林殊的江湖公子。
幸或是不幸?
黎崇沒有多想,脫口問道:“我收你做門生好不好?”
從沒有說過的話,連黎崇自己都驚詫。
“呃?”藺晨眉間一跳,出於本能的想要拒絕,但一想道對方的身份,遂訕訕笑道,“不瞞前輩,少時曾前往金陵聽過前輩對外傳教的一堂課,是論語的一段解說……呃,那個時候爹爹說這位先生是大梁最有學問的夫子,問我要不要拜入您的門下。晚輩當時想也沒想就應下了,可老爹說還要我等上幾年。後來晚輩家中遇到一些變故,我……”
“哦。”黎崇長歎一聲,陰差陽錯總讓人扼腕歎息,這徒弟他收不成了嗎?
“其實老爹是看穿我的心思,才不讓我拜入您的門下。”麵對黯然失神的黎崇,藺晨沒辦法視若無睹,隻得愧疚地道,“我是想在拜入您門下後,把您會的學會了,用現實嘲笑您……爹爹看穿我的心思,所以……”
“……嗬嗬……”黎崇淒涼一笑,“現實……嗬嗬,難怪琅琊閣能在江湖屹立數百年。”
“可是,我輸了啊!”藺晨尷尬地道,“長蘇讓我見識到什麽叫赤子情懷,靖王讓我知曉什麽叫做情義千秋,赤焰舊部讓我看到什麽叫做赤膽忠魂。”
“不知少閣主師承何處?”黎崇若有所思。
“……”藺晨輕籲一口氣,起身行了個禮,“先母傳禮,家父傳教,天下授業。”
“行千裏路,讀萬卷書……難怪少閣主聰慧過人。”黎崇讚道,“我遊走四方傳教授業其因有二,一為廣收門生,二為行路天下。”
“前輩桃李天下,晚輩景仰之!”語畢,藺晨再次深行一禮,“隻是晚輩生性頑劣難以訓教,前輩……”
“藺少閣主若說自身難以訓教,倒還有三分真,但自承生性頑劣,言過其實了吧。”黎崇比了個手勢示意藺晨坐下。
“前輩,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您有事不妨直說!”藺晨沒有理會黎崇的示意維持著半禮的姿勢淡笑道。
“藺少閣主真的需要我把話挑明?”黎崇眸中含笑,寫滿滄桑的臉因藺晨的話變得溫和。
“……”藺晨暗歎,屈膝下拜,行下大禮,“藺晨拜見師父!”
“咳咳咳!”黎崇抑製不住激動低聲咳喘起來,藺晨見狀,撩著衣袍跪倒了黎崇身邊,一邊以內力平複黎崇的氣息一邊道:“長蘇要做的事情確實很難,但我相信他終會辦到。就算前輩不收為我徒,我也會一直陪著他。”
“你以為我收你為徒,是為了他今後的路上有人陪著?”黎崇拍了拍藺晨手,慈祥地道,“他的路隻能自己走,我所求隻是他的身邊有個人,能讓他說說心裏話,能讓他看到未來的路雖然遙不可及,卻也僅是彼岸。”
藺晨舔了舔唇,局促不安地道,“您明知我的心思也願意收下我?”
“為我憾事。”黎崇淡淡地道,“我教會祁王、靖王、小殊赤子之心,教會他們赤膽忠魂、情義千秋,卻忘記告訴他們人心叵測。若彼時你在,或許……”
“……”藺晨愕然,有些不明所以:眼前的老人是黎崇嗎?
“你與他們不一樣,他們在朝,你在野,所以你若是我徒兒,我傳授於你的東西肯定與他們不一樣。”黎崇看出藺晨的詫異,笑道。
“家父家母,族中長輩皆喚我晨兒!”當即再行一禮,此禮為學生拜見老師的大禮。
黎崇很明白自己去日無多,但此刻他卻忍不住想要多活些時日。就算沒辦法給予兩個學生更多的教導,他還是希望多在世間活上幾日,看著一雙徒兒比肩而立、行走天下。
“太傅!”藺晨低聲喚道,“長蘇快要迴來了,您若有什麽事情要辦就直說吧。”
“我要辦的事情……”黎崇克製住一湧而上的淚,哽咽地說了一句,隨後道,“晨兒能辦到嗎?”
“……能。”藺晨思忖一番,“今日我連夜去辦。”
黎崇頷首,剛要說些什麽,門前響起了悉悉索索的聲音,隨即梅長蘇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晚輩蘇哲求見太傅!”
“長蘇迴來啦!”藺晨了然的點頭,遂起身,踱步到帳門前,將梅長蘇和衛崢迎入帳內。
“太傅。”梅長蘇行了個禮,低聲喚了一句,才將懷中的油膏交給了藺晨。
“給我作甚?”藺晨把油膏推了迴去,“你是藥童,這活兒是你的啊!”
“……”梅長蘇忍不住瞪了藺晨一眼,卻還是跪於黎崇的身側,拔出瓷瓶的塞子,托起黎崇的手細細的塗起油膏。
一如既往的細致與溫存,讓黎崇感慨於眼前的真實。然觸及的溫度沒由來的讓黎崇心憂:失了武藝,為何連手都沒了溫度?
“你呀,你呀。”看不下的藺晨,一把奪過油膏,又從懷中掏出針灸包道,“學著點,處理燙傷先要把起水的泡刺破,再把傷口擦幹,最後才是上油膏!”
不便發作的梅長蘇一臉憤然,忍氣吞聲道,“有勞沐大夫。”
“好說!”藺晨說的繁瑣,但手上動作極快,沒用多少時間就將黎崇的燙傷處理完畢,接過梅長蘇遞上的藥布細細包紮後,拱手行禮,“前輩,這幾日還望您勿要沾水。”
語畢朝著身旁的梅長蘇擠眉弄眼,“我要去給前輩辦點事情,你若要與前輩夜談的話,可別太晚了。”
“呃,今夜趕不迴來?”進入n州後,不能用藥浴,故除去湯藥,睡前的針灸藺晨亦是上了心的。
“長蘇?”桃花眸子盈盈含笑,“你這是在擔心我安危嗎?”
“嗯?”梅長蘇將藺晨上下打量了一番,認真地道,“雖然身板厚實,但一身藥味,估計野狼咬上幾口就沒興趣了……以我的身份嘛,若是半殘,江左盟養上你一輩子沒有問題,要是隻剩骨頭渣渣,那就……”
“這是人話嗎?沒良心,果然是個沒良心”藺晨指著梅長蘇的鼻尖罵道,“早知道救的是沒良心,我就不管了,不管了。”
語畢,衝著黎崇行了禮轉身走人。
“衛崢,快叫黎綱跟上藺晨。”梅長蘇顧不得黎崇在場,連忙吩咐,“n州晝夜溫差大,讓黎綱帶兩件厚實的披風,馬車裏還有肉幹和燒酒,讓黎綱一並帶上!”
“是!”
“太傅……”直到衛崢領命出去,梅長蘇才驚覺自己做了什麽,垂首斂眸行了禮,“藺晨為我摯友,我不能讓他出事。”
“你很信任他。”黎崇直言道。
“是,我信他。”梅長蘇不假思索地道,“他……很好。”
“嗬嗬!”黎崇似笑非笑地看了梅長蘇一眼,“琅琊閣的少閣主豈是一個‘好’字能言說?”
“……”梅長蘇神情一黯,他在乎的事情,他刻意想瞞下的事情,為什麽藺晨就不明白,非要把身份亮出來“招搖”。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算上尚春堂的事情,藺晨可謂“屢教屢犯”。上一次推說是為了在江左行事方便,這一次……看他還有什麽說辭。
一抹轉瞬即逝的憤怒讓黎崇看了個分明,他輕輕歎了一聲。及冠之後便是梅長蘇,可梅長蘇卻背負著為祁王平反、為赤焰洗冤的使命。
他,梅長蘇,到底明不明白要對什麽,要去經曆什麽?
晨兒一來就表明身份,無非是讓自己安心。
他安心了,安心於得意的門生死裏逃生,安心於得意的門生沒有因遭難去做有違人臣、有違天道之事,也安心於他的身邊有摯友相伴。
這一點還是不點破了,就讓眼前的孩子自己去想明白吧。
該經曆的經曆,該接受的接受,該舍棄的舍棄……
“梅宗主,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造勢,望有一天在名揚江湖後重返朝堂嗎?”黎崇輕聲問。
“是的!”梅長蘇不假思索地道,“晚輩也想過仕途之路。可是,考取功名攀結人脈固然能重返朝堂,但晚輩仍沒有自身的勢力……”
“勢力?”黎崇冷諷道,“什麽樣的勢力能讓梅宗主覺得安全?”
“讓對方在心動之餘充滿忌憚。”梅長蘇垂首,“江左盟隻是我的後盾,他日我重返金陵所用之名為蘇哲……”
“蘇先生想要怎麽做?是否能與我這個老頭說上一說?”黎崇淡淡地問。
“待我做上琅琊公子榜首,便能為世人悉知,屆時定能引起朝堂的注意……隻要……”梅長蘇說了沒幾句臉色就變得尷尬起來,一個謊言常需要另一個謊言來支撐,僅憑江左盟的勢力,他真的能讓江左梅郎名揚天下嗎?
“隻要太子或譽王其中有一人尋上我,我就可以重返金陵!”梅長蘇頓了頓,艱難地把心中的盤算道出。
“那麽蘇先生是想輔佐太子還是譽王?”兩道利劍般的目光射向梅長蘇。
“我……我選的主君是靖王殿下!”梅長蘇輕聲道,“唯有他仍有一顆赤子之心。”
“是唯有靖王才可能為赤焰翻案吧。”黎崇冷笑,“三殿下雖說腿有殘疾,但你不能否認他儀表堂堂,文采出眾;九殿下尚為稚兒,若從頭教起,何愁沒有赤子情懷?太子殿下與譽王殿下在赤焰一案中是否插手尚難界定,但他們也是我門生。瞧瞧,這爐子,這帳篷,可都是譽王殿下送來的呢。”
“……就算他們沒有插手,也在朝堂之上推波助瀾!”被刺痛的梅長蘇忍不住低吼。
“不,他們沒有推波助瀾,他們隻是明哲保身!”黎崇定然地道,“當時我在場,這些遠比你清楚。”
梅長蘇感到從沒有過的無所適從,他無法分辨黎崇所言是否為真,朝堂之上沒有他的眼線,沒有他的人。
不,不對,這是太傅,他怎麽能質疑太傅的話?
一種恐慌,由心底升起,蔓延至全身,明明就在火爐旁,梅長蘇還是感到跌入冰窖般的冷。
“蘇先生,您認為作為一個主君需要什麽?”黎崇的視線落在了那隻不停揉著衣角的手上,淡淡地道,“除去才華,品性,德行,還有什麽?”
“這……需心懷天下,憂國憂民!”梅長蘇未有多想就道出了祁王心中海晏河清的天下:“天下為公!”
“你覺得靖王殿下擁有你所說的這些嗎?”
“景琰他有,他是與我一起被景禹哥哥帶大的。”梅長蘇抬首,認真地道,“他也為太傅得意的門生,太傅該知道他除了性子耿直聽不進勸,其他沒什麽缺點了。”
“性子耿直聽不進勸?”黎崇好笑地看向梅長蘇,“蘇先生,你在說誰?靖王殿下?還是當年的聖上?”
“太傅?”如果這話是藺晨說的,梅長蘇可以馬上迴他一句:蕭選怎麽能和景琰比?但他今日麵對的是黎崇,自然不敢出言不遜,隻得道:“靖王殿下若非性情耿直,就不會被聖上斥離朝堂。”
“……”黎崇長歎一聲,“性情耿直是中肯的話,能理解為讚美,但歸根到底,心情耿直與一意孤行不是一個意思嗎?”
“不,不一樣!”梅長蘇哆嗦了下,慌忙辯道,“耿直多少有分寸、會計後果,而一意孤行是完全聽不進勸,不會考慮後果……”
黎崇暗歎,沒有戳穿梅長蘇的強辯:“蘇先生,你說你要重返金陵,你說你要借助太子殿下或者譽王殿下重返朝堂,你說你要輔佐靖王殿下上位……且不說這些事兒何日能夠實現,老夫隻問蘇先生,他日如心願得償後,你如何麵對靖王,如何麵對朝堂?”
“我不會告訴靖王我是誰,當赤焰一案真相大白,我會離開金陵……”梅長蘇低聲喃喃。
“重迴江湖?”
“在朝不在野,在野不在朝。”梅長蘇自嘲地笑笑,“既擾亂了朝堂,又怎麽能重返江湖?約莫尋個依山傍水的地方,蓋座學堂,收幾個學生……”
說到這裏,梅長蘇收了口,緘默了片刻後,望向自己那雙蒼白無力的手,自言自語地道:“既為陰詭之士,不配站在朝堂之上,難道就能誤人子弟?”
濃濃的酸澀繞在黎崇的心頭,化不去,消不退。他能說什麽?輕聲告訴眼前的孩子,這不是你的錯。還是告訴他,你並不是陰詭之士?
曾經怒之如虎、喜之雀躍的少年,如今出口的每字每句都要細細斟酌;曾經活在陽光下的孩子,如今卻陷於陰霾之中。
莫說陽光,現在他連青天都看不到吧。
不變的唯有對身旁摯友的守護,對下屬的守護,對天下的守護。
“他日蘇先生若無處可去,就去找我的一個門生吧,他在墨山開了家書院,到時候去那裏。當教書先生,蘇先生恐無法勝任,但管管書庫、謄抄修補書籍還是能做的。”
“謝過太傅!”梅長蘇拱手行禮。
“然,這一切均建立在靖王殿下能勝任主君之位的前提下。倘若靖王殿下無法勝任主君之位,蘇先生當如何?”
又是一個梅長蘇從沒有考慮過的問題,他苟且人世,所圖所求就是為了能還赤焰清明,能給世人一個真相,倘若景琰……
“我會在景琰上位前除盡朝中逆臣和四境敵寇。”梅長蘇避重就輕地道。
然,黎崇卻沒有因梅長蘇的迴避而放過這個話題:“有一個清明的朝堂,有個四海安定的大梁,太子殿下和譽王殿下亦能是個好君主吧。”
“就算給太子和譽王一個清明的朝堂一個四海安定的大梁,又能如何?以他們的品性……用不了多久就會將朝堂上下攪得烏煙瘴氣?”梅長蘇憤恨地道。
“何以見得?”黎崇冷笑地問,“何以評說人性?憑你對太子殿下和譽王殿下的認識?還是憑你對靖王殿下的了解?”
“……”黎崇幾句問話,讓梅長蘇一時間無以言對。
“蘇先生自己也說了,人心是會變的。有些人會越變越硬,有些人會越變越軟。”黎崇輕籲一口氣,“君主做的隻是決策,若國之棟梁皆為良臣,何愁沒有海晏河清!”
“怎麽可能!”梅長蘇叫道,“大梁再這樣下去就……”
“就怎麽樣?”黎崇毫無留情地道,“今日的大梁有沒有因為失去七萬赤焰軍而邊關失守?有沒有因為失去祁王、失去大半朝臣而朝綱瓦解?”
“是赤焰軍滅了大渝皇家軍,是我們用血肉之軀抵禦了敵人的鐵蹄。”梅長蘇突地站起,下垂的雙手緊握成拳,雙眸通紅像是要滴出血來。
“林燮做了正確的決定。”黎崇忍著痛,平淡地道,“可如今北境並沒有因為沒有赤焰而失去安寧。”
我們,我們以七萬人的血肉之軀滅了他們二十萬精銳啊,他們當不敢再犯。梅長蘇想要吼,可卻在此刻失去了聲音。他頹然地跌坐在地,低聲嗚咽。
“蘇先生是否想過,大渝就算失去二十萬精銳,倘若大梁真有衰敗之相,他們是否會尋機入侵?”黎崇不忍,他不說就沒人會說,“比如向他國借兵,或者聯合其他諸國一起興兵!”
“不,不!”梅長蘇連連叫道,“這不可能!”
“天下焉有不可能之事?”黎崇冷笑,“蘇先生能為赤焰正名固然好,但為此顛覆朝綱……亦為千古罪人。”
千古罪人。
梅長蘇渾身一顫,直覺透心刺骨的寒意,勉力撐著地:成為陰詭之士還不夠嗎?他還是千古罪人,這罪名……
“不,不!”梅長蘇矢口否認,“陰詭之士我認,我亦知道陰詭之士不配立於朝堂之上,所以在扶靖王上位後,我自會離去。可這千古罪人……梅某擔當不起!”
“拔除一位太子、一位親王,勢必顛覆朝堂現有的格局,在蘇先生的眼裏,靖王是否有聖上的能力……縱然失去七萬雄獅,四境雖衝突不斷,可仍無大事,朝堂失去半數官員,仍上下有序!”無視梅長蘇的失魂,黎崇穩聲道。
“太傅不可否認,穆王府的老王爺亦是因蕭選心胸狹隘、得不到糧草與援兵而……”梅長蘇哽聲,淚水模糊了他眼,記憶中無憂無慮的霓凰那時該有多麽的無助,可是他……
“是嗎?”黎崇眉頭一揚,輕笑道,“我記得聖上派出了援兵,且援兵領兵者為懸鏡司的夏冬。”
“……”梅長蘇。
“莫要忘記,懸鏡使等同於聖上親兵。聖上派出親兵前往穆王府,舉國上下還有那一座王府有如此境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