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隨聽到蔣舒叛變,傅僉陣亡後,不禁唏噓不已,心想:“雖然想過蔣舒會不服氣,搞些小動作,沒想到他居然投降了。難道他不管成都蔣家那群人的死活了嗎?”薑維也責備自己說:“我本以為派傅僉去盯著蔣舒就會沒有問題的,沒想到會是這樣。”說完,長長地歎了口氣。
接著,薑維又向廖化了解漢中各地的情況。廖化也一一據實稟告。
卻說鍾會自從被司馬昭任命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後,就率大軍分兵前進,攻打漢中。
此時,守在南鄭關的盧遜最先得到了消息。盧遜一邊派人去成都求救,一邊在關前木橋左右,伏下軍士,裝起武侯所留傳的十矢連弩,等待魏軍到來。
不久後,魏軍先鋒許儀就率軍前來搶關。盧遜見狀,急忙一聲令下,隻見矢石如雨,向許儀射來。許儀大驚,急忙率軍撤退。盧遜也收兵迴關。
鍾會得知後,率領百餘騎前來察看。盧遜見狀,心想:“這人是魏軍主將,我若是殺了他,豈不是大功一件。”主意已定,於是命人一齊射向鍾會。鍾會大驚失色,急忙調轉馬頭逃跑。盧遜見狀,不肯舍棄,率領關上五百軍馬殺下關來,鍾會急忙拍馬過橋。突然間橋上土塌,陷住了馬蹄,險些兒掀下馬來。馬掙脫不起。鍾會見狀,於是棄馬步行。鍾會跑下橋的時候,盧遜正好趕上,一槍刺來,正中鍾會左背,眼看就要結果鍾會性命,卻被趕來的魏軍護軍荀愷迴身一箭,將盧遜射下馬來。鍾會乘勢麾眾搶關,關上軍士因有蜀兵在關前,不敢放箭,被鍾會殺散,奪了山關。
鍾會奪下南鄭關後,怒氣衝衝地叫來了許儀說:“你為先鋒,理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專一修理橋梁道路,以便行軍。可我剛才到橋上的時候,幾乎陷住了馬蹄,險些墮橋。如果不是荀愷的話,我早就被殺了!你如此怠慢,理當按軍法處置!”喚左右將許儀推出斬首。眾將聽後,紛紛求情。鍾會卻想:“我初掌大軍,若不殺個人立威,以後如何行事。”當下不管眾將求饒,堅持把許儀推出去斬首。眾將無不駭然。
鍾會奪得了南鄭關後,又下令讓護軍荀愷、前將軍李輔各自率領萬人圍攻漢、樂二城,自己則率領大軍征討陽安關。不一日便抵達了陽安關。
陽安關的守將傅僉眼見魏軍勢大,便打算堅守待援。蔣舒卻心想:“再待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隻怕我一輩子都沒有出路了。如今魏軍率領大軍討伐我們,僅憑益州一州之地,如何與強大的魏軍抗衡?嗯,看來隻能如此了。雖然這樣做對不起成都那邊的家人,但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了。”蔣舒主意打定,於是便找到傅僉說:“魏軍遠道而來,定然十分疲憊,不如主動出擊,閉城自守反而不是最好的辦法。”傅僉搖了搖頭說:“我們奉命鎮守陽安關,隻要守住陽安關就是功勞,今違反命令出戰,如果喪師軍敗,辜負國家,徒然死而無益。”蔣舒這時假裝憤怒地說:“敢情被貶的不是你對不對?我被大將軍貶到了這種地方,正迫切地需要一場大功勞來恢複我昔日的地位,如今機會就擺在我麵前,我怎能放棄?”傅僉見狀,細思了一下,也覺得目前魏軍士氣正盛,防守不是最好的辦法,於是說:“好!蔣兄有如此豪情壯誌,我也不能不幫忙。我即刻調集全部兵馬,隨你一同殺敵。”蔣舒心想:“你要是在,不是壞了我大事嗎?”急忙對傅僉說:“不可,不可。陽安關需要有人鎮守才行。你就負責鎮守陽安關,我負責前去廝殺就行了。”傅僉還以為是蔣舒不想自己搶了他的功勞,便有些擔心地問:“你一個人沒問題嗎?”蔣舒說:“若是打不過,我再撤退迴來就行了,到時候你可得接應我。”傅僉點頭表示沒問題。蔣舒心中竊喜,心想:“真是容易上當的家夥。”於是率領了大半軍馬殺下關來。
蔣舒率軍行至陰平,正好遇上了鍾會大軍。蔣舒於是徑直投降了鍾會。蜀軍不明所以,隻好跟著一起投降。鍾會大喜,急忙控製住了蜀軍,不讓一兵一卒走脫。等到一些蜀兵反應過來想逃走時,卻已經來不及了。
鍾會接見了蔣舒。蔣舒拜服於地說:“降將蔣舒,拜見上朝鎮西將軍。”鍾會大喜說:“很好很好,你叫蔣舒是吧?我記得你是成都蔣家的人,為何會投降於我?”蔣舒迴答說:“成王敗寇,上朝都動用了十五萬大軍攻打鄙邦,隻要是個明白人,都能知道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是誰。末將隻不過是識點時務而已。”鍾會哈哈大笑說:“我喜歡你的迴答。”接著又喚來了征蜀護軍胡烈說:“如今蔣舒率領陽安關大半軍馬前來投降,陽安關守備空虛,你即刻率領部分魏軍假扮成蜀軍,和蔣舒一起賺開陽安關。”胡烈領命。蔣舒心想:“這是在測試我的忠誠吧。”於是和胡烈一起前往。
胡烈和蔣舒走後,一名糧食官走進來對鍾會說:“鎮西將軍,我們的糧草隻夠支撐半月了,新的糧草還未運來,該當如何?還請將軍示下。”鍾會想了一會兒,便計上心來:“陽安關那裏雖然囤有許多的糧草,但是對於我軍來說也隻是解燃眉之急而已。更何況還有這些新降的蜀軍,隻怕還是不夠用。看來隻能用這些蜀軍來頂一下魏軍的肚子了,反正他們是偷偷投降,也沒有人知道。”主意已定,鍾會於是對糧官說:“你放心好了,很快便有糧草運來了。”糧食官一臉疑惑,但是不敢提問,隻得告辭離開。鍾會接著又喚來親信丘建,命他去辦理此事,丘建雖然不忍心,但是也領命去了。
另一邊,胡烈假扮成蜀軍,和蔣舒一起賺開了陽安關。傅僉頓時又驚又怒地說:“蔣舒!我還是看錯了你,本以為你有所改變,沒想到你還是死性不改。看槍!”一槍刺向蔣舒,蔣舒持盾擋住說:“哼,再繼續待在這種地方,我一輩子都沒有出頭之日。還有,我早就已經說過了,眼下的大好機會我是不會放過的。”說著,揮刀向傅僉砍來。傅僉輕鬆躲避,提槍挑開了蔣舒的刀。蔣舒大驚,慌忙逃走。傅僉上前追趕,卻被一支兵馬出現攔住了去路。傅僉隻得放過了蔣舒,奮力拚殺了起來。這時,胡烈趕到大唿說:“賊將還不快快下馬投降!”傅僉堅決地迴答說:“我生為漢臣,死亦當為漢鬼,決不投降!”衝上前去與胡烈交手。魏兵見狀,四麵合來,將傅僉圍在中心。傅僉左衝右突,不能得脫。突然間一個人影閃過,揮刀砍斷傅僉右臂,傅僉大叫一聲,落下了馬,急忙去看時,卻是蔣舒。傅僉憤恨地說:“卑鄙小人,無恥之徒!”蔣舒不答話,一刀結果了傅僉的性命。胡烈在一旁看著心想:“這人真是心狠手辣,竟然手刃自己昔日同僚,看來以後得離他遠點才行了。”
傅僉死後,鍾會揮軍奪得了陽安關。關內所積的糧草、軍器果然很多。鍾會大喜,於是大擺宴席,犒賞三軍。席上,眾將都隻覺得肉塊味道怪怪的,似乎與平常所吃的肉塊味道不太一樣。然而當時情景,人人都興高采烈的,誰也不會在意這件事情,即使有在意的,在此高興的情景也不便提出來。
正高興著,忽聞西南上喊聲大震。鍾會慌忙出帳視之,絕無動靜。鍾會心中奇怪,派人前去查看,一無所獲。鍾會隻好繼續迴去吃席。
宴會結束後,鍾會剛想入睡,西南上喊聲又起。鍾會再次驚疑起身,命人查看,還是一無所獲。鍾會見狀,於是自引數百騎,俱全裝慣帶,往西南方向巡哨。
行不多時,來到一山,隻見殺氣四麵突起,愁雲布合,霧鎖山頭。鍾會勒住馬頭詢問說:“這裏是哪裏?”有認識的人迴答說:“這裏是定軍山,昔日夏侯淵將軍就是死在了這裏。”這時,又有人驚疑地說:“剛才那些事情莫不是夏侯淵將軍顯靈了?”鍾會喝止說:“住口,怪力亂神的,休要胡說!”於是勒馬而迴。待轉過山坡,忽然間狂風大作,背後數千騎突然出現,隨風殺來。鍾會大驚失色,一馬當先,率先逃走。身後諸將墜馬者,不計其數。及奔到陽安關時,不曾折一人一騎,隻是跌損麵目,失了頭盔。眾人驚魂未定,七嘴八舌地說,“太可怕,就見陰雲中人馬殺來,等靠近身來,卻沒有傷人。”“什麽人馬啊,那是一陣陰風,直吹得我涼颼颼的。”“得了吧,哪裏是風,分明是天神下凡,忽隱忽現的。”鍾會見這些人越說越離譜,也不禁心想:“這世上不會真有鬼怪吧。這可不行,看來得等天亮的時候去廟裏燒柱香保佑保佑才行。”於是問蔣舒說:“定軍山附近有沒有什麽廟宇?”蔣舒搖了搖頭說:“沒有廟宇,隻有諸葛亮的墳墓。”鍾會心想:“諸葛亮嗎?看來得去拜一拜他的墳墓才行了。”
天一亮,鍾會就到武侯墓前祭拜。鍾會命手下把守山下,自己上山祭拜。祭畢,隻見狂風頓息,愁雲四散。不一會兒,清風習習,細雨紛紛。一陣過後,天色晴朗。鍾會大喜心想:“以前我還以為鬼怪之事都是胡說罷了,現在看來是我錯了,我以後一定常常去燒香,祈求保佑。”
這時,鍾會突然間感覺到背後陰森森的,似乎有誰站在後邊。鍾會咽了咽口水,迴頭一看,隻見樹蔭底下站著一人,綸巾羽扇,身衣鶴氅,素履皂絛,麵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飄飄然有神仙之姿。鍾會驚問說:“你是什麽人?”那人迴答說:“你剛剛才拜的我,怎麽就忘了?”鍾會問:“你、你是諸葛亮?”那人迴答說:“我正是‘諸葛亮’。”鍾會害怕地想:“娘啊,我今兒個是撞邪了嗎?不,等一等,似乎有些不太對勁……”鍾會看了一眼天空,果然是朗朗乾坤。於是冷笑一聲說:“你是誰?竟然假扮諸葛亮。”“諸葛亮”迴答說:“我就是我,何來假扮一說?”鍾會說:“朗朗乾坤的,怎麽會有魂靈出現,你要是想嚇唬我也得下點功夫才行吧。”“諸葛亮”一臉淡然地說:“你為何認為魂靈隻會在夜晚出沒,我們魂靈即使是白天也能出現,說我們魂靈隻能在夜晚出現的,那隻是你們人世間的誤解。”鍾會不禁懷疑地想:“真的是這樣嗎?這魂靈之事我也不懂,不過我山下那麽多人馬,尋常人是不可能上得來的,如此來說的話他十有八九就是魂靈了。不過他出來是想幹什麽?莫不是……”於是張嘴問:“那你已經死了這麽多年了,現在出來是想怎樣,要殺了我嗎?”“諸葛亮”搖了搖頭說:“我一個陰間之人是不能過多幹涉陽間的事情的。”鍾會聽聞,暗暗地鬆了口氣,心想:“這樣子的話我就放心了。”“諸葛亮”又說:“不過我還是有一件事想要拜托你,雖然漢祚已衰,天命難違,但是兩川的生靈,橫罹兵革,實在是可憐。希望你入境之後,不要妄殺生靈。”說完,鍾會隻覺身子骨一軟,便暈了過去。等再次驚醒過來時,“諸葛亮”已然不見了蹤影。鍾會迴想起了剛才的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想:“這種事情寧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無啊。迴去後我得趕緊做準備才行,對,就寫一麵大旗,上書“保國安民”四個字。”鍾會主意打定後,立即迴去。
此時,在不遠處的地方,兩名女子正望著鍾會離開。其中一名女子略微緊張地說:“諸葛道長,剛才可真的嚇死我了,我還以為鍾會那家夥不會相信你的話。”原來其中一人正是諸葛果。諸葛果迴答說:“這也是無奈的辦法,其實貧道也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好在還順利——留夫人,這次還真得多謝你們定軍山莊的幫忙了,否則單憑貧道一人之力,很難把鍾會引過來。”原來另一人卻是呂香。呂香說:“我們定軍山莊早就加入了你們五鬥米教了,但有吩咐我們絕對會照做的,又何必道謝。”諸葛果點了點頭,又問:“撤離的事情怎麽樣了?”呂香說:“都已經安排好了,請諸葛道長放心吧。”諸葛果點頭說:“嗯,我剛才雖然隻是和鍾會交談了幾句,但是也察覺到了此人城府極深。即使現在暫時騙過了他,估計他很快就會發覺,並且派人迴來調查。若是讓他發覺自己受騙,定軍山莊肯定會遭殃,因此一定得趕緊撤離。”再三叮囑後,就離開了。
接著,薑維又向廖化了解漢中各地的情況。廖化也一一據實稟告。
卻說鍾會自從被司馬昭任命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後,就率大軍分兵前進,攻打漢中。
此時,守在南鄭關的盧遜最先得到了消息。盧遜一邊派人去成都求救,一邊在關前木橋左右,伏下軍士,裝起武侯所留傳的十矢連弩,等待魏軍到來。
不久後,魏軍先鋒許儀就率軍前來搶關。盧遜見狀,急忙一聲令下,隻見矢石如雨,向許儀射來。許儀大驚,急忙率軍撤退。盧遜也收兵迴關。
鍾會得知後,率領百餘騎前來察看。盧遜見狀,心想:“這人是魏軍主將,我若是殺了他,豈不是大功一件。”主意已定,於是命人一齊射向鍾會。鍾會大驚失色,急忙調轉馬頭逃跑。盧遜見狀,不肯舍棄,率領關上五百軍馬殺下關來,鍾會急忙拍馬過橋。突然間橋上土塌,陷住了馬蹄,險些兒掀下馬來。馬掙脫不起。鍾會見狀,於是棄馬步行。鍾會跑下橋的時候,盧遜正好趕上,一槍刺來,正中鍾會左背,眼看就要結果鍾會性命,卻被趕來的魏軍護軍荀愷迴身一箭,將盧遜射下馬來。鍾會乘勢麾眾搶關,關上軍士因有蜀兵在關前,不敢放箭,被鍾會殺散,奪了山關。
鍾會奪下南鄭關後,怒氣衝衝地叫來了許儀說:“你為先鋒,理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專一修理橋梁道路,以便行軍。可我剛才到橋上的時候,幾乎陷住了馬蹄,險些墮橋。如果不是荀愷的話,我早就被殺了!你如此怠慢,理當按軍法處置!”喚左右將許儀推出斬首。眾將聽後,紛紛求情。鍾會卻想:“我初掌大軍,若不殺個人立威,以後如何行事。”當下不管眾將求饒,堅持把許儀推出去斬首。眾將無不駭然。
鍾會奪得了南鄭關後,又下令讓護軍荀愷、前將軍李輔各自率領萬人圍攻漢、樂二城,自己則率領大軍征討陽安關。不一日便抵達了陽安關。
陽安關的守將傅僉眼見魏軍勢大,便打算堅守待援。蔣舒卻心想:“再待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隻怕我一輩子都沒有出路了。如今魏軍率領大軍討伐我們,僅憑益州一州之地,如何與強大的魏軍抗衡?嗯,看來隻能如此了。雖然這樣做對不起成都那邊的家人,但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了。”蔣舒主意打定,於是便找到傅僉說:“魏軍遠道而來,定然十分疲憊,不如主動出擊,閉城自守反而不是最好的辦法。”傅僉搖了搖頭說:“我們奉命鎮守陽安關,隻要守住陽安關就是功勞,今違反命令出戰,如果喪師軍敗,辜負國家,徒然死而無益。”蔣舒這時假裝憤怒地說:“敢情被貶的不是你對不對?我被大將軍貶到了這種地方,正迫切地需要一場大功勞來恢複我昔日的地位,如今機會就擺在我麵前,我怎能放棄?”傅僉見狀,細思了一下,也覺得目前魏軍士氣正盛,防守不是最好的辦法,於是說:“好!蔣兄有如此豪情壯誌,我也不能不幫忙。我即刻調集全部兵馬,隨你一同殺敵。”蔣舒心想:“你要是在,不是壞了我大事嗎?”急忙對傅僉說:“不可,不可。陽安關需要有人鎮守才行。你就負責鎮守陽安關,我負責前去廝殺就行了。”傅僉還以為是蔣舒不想自己搶了他的功勞,便有些擔心地問:“你一個人沒問題嗎?”蔣舒說:“若是打不過,我再撤退迴來就行了,到時候你可得接應我。”傅僉點頭表示沒問題。蔣舒心中竊喜,心想:“真是容易上當的家夥。”於是率領了大半軍馬殺下關來。
蔣舒率軍行至陰平,正好遇上了鍾會大軍。蔣舒於是徑直投降了鍾會。蜀軍不明所以,隻好跟著一起投降。鍾會大喜,急忙控製住了蜀軍,不讓一兵一卒走脫。等到一些蜀兵反應過來想逃走時,卻已經來不及了。
鍾會接見了蔣舒。蔣舒拜服於地說:“降將蔣舒,拜見上朝鎮西將軍。”鍾會大喜說:“很好很好,你叫蔣舒是吧?我記得你是成都蔣家的人,為何會投降於我?”蔣舒迴答說:“成王敗寇,上朝都動用了十五萬大軍攻打鄙邦,隻要是個明白人,都能知道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是誰。末將隻不過是識點時務而已。”鍾會哈哈大笑說:“我喜歡你的迴答。”接著又喚來了征蜀護軍胡烈說:“如今蔣舒率領陽安關大半軍馬前來投降,陽安關守備空虛,你即刻率領部分魏軍假扮成蜀軍,和蔣舒一起賺開陽安關。”胡烈領命。蔣舒心想:“這是在測試我的忠誠吧。”於是和胡烈一起前往。
胡烈和蔣舒走後,一名糧食官走進來對鍾會說:“鎮西將軍,我們的糧草隻夠支撐半月了,新的糧草還未運來,該當如何?還請將軍示下。”鍾會想了一會兒,便計上心來:“陽安關那裏雖然囤有許多的糧草,但是對於我軍來說也隻是解燃眉之急而已。更何況還有這些新降的蜀軍,隻怕還是不夠用。看來隻能用這些蜀軍來頂一下魏軍的肚子了,反正他們是偷偷投降,也沒有人知道。”主意已定,鍾會於是對糧官說:“你放心好了,很快便有糧草運來了。”糧食官一臉疑惑,但是不敢提問,隻得告辭離開。鍾會接著又喚來親信丘建,命他去辦理此事,丘建雖然不忍心,但是也領命去了。
另一邊,胡烈假扮成蜀軍,和蔣舒一起賺開了陽安關。傅僉頓時又驚又怒地說:“蔣舒!我還是看錯了你,本以為你有所改變,沒想到你還是死性不改。看槍!”一槍刺向蔣舒,蔣舒持盾擋住說:“哼,再繼續待在這種地方,我一輩子都沒有出頭之日。還有,我早就已經說過了,眼下的大好機會我是不會放過的。”說著,揮刀向傅僉砍來。傅僉輕鬆躲避,提槍挑開了蔣舒的刀。蔣舒大驚,慌忙逃走。傅僉上前追趕,卻被一支兵馬出現攔住了去路。傅僉隻得放過了蔣舒,奮力拚殺了起來。這時,胡烈趕到大唿說:“賊將還不快快下馬投降!”傅僉堅決地迴答說:“我生為漢臣,死亦當為漢鬼,決不投降!”衝上前去與胡烈交手。魏兵見狀,四麵合來,將傅僉圍在中心。傅僉左衝右突,不能得脫。突然間一個人影閃過,揮刀砍斷傅僉右臂,傅僉大叫一聲,落下了馬,急忙去看時,卻是蔣舒。傅僉憤恨地說:“卑鄙小人,無恥之徒!”蔣舒不答話,一刀結果了傅僉的性命。胡烈在一旁看著心想:“這人真是心狠手辣,竟然手刃自己昔日同僚,看來以後得離他遠點才行了。”
傅僉死後,鍾會揮軍奪得了陽安關。關內所積的糧草、軍器果然很多。鍾會大喜,於是大擺宴席,犒賞三軍。席上,眾將都隻覺得肉塊味道怪怪的,似乎與平常所吃的肉塊味道不太一樣。然而當時情景,人人都興高采烈的,誰也不會在意這件事情,即使有在意的,在此高興的情景也不便提出來。
正高興著,忽聞西南上喊聲大震。鍾會慌忙出帳視之,絕無動靜。鍾會心中奇怪,派人前去查看,一無所獲。鍾會隻好繼續迴去吃席。
宴會結束後,鍾會剛想入睡,西南上喊聲又起。鍾會再次驚疑起身,命人查看,還是一無所獲。鍾會見狀,於是自引數百騎,俱全裝慣帶,往西南方向巡哨。
行不多時,來到一山,隻見殺氣四麵突起,愁雲布合,霧鎖山頭。鍾會勒住馬頭詢問說:“這裏是哪裏?”有認識的人迴答說:“這裏是定軍山,昔日夏侯淵將軍就是死在了這裏。”這時,又有人驚疑地說:“剛才那些事情莫不是夏侯淵將軍顯靈了?”鍾會喝止說:“住口,怪力亂神的,休要胡說!”於是勒馬而迴。待轉過山坡,忽然間狂風大作,背後數千騎突然出現,隨風殺來。鍾會大驚失色,一馬當先,率先逃走。身後諸將墜馬者,不計其數。及奔到陽安關時,不曾折一人一騎,隻是跌損麵目,失了頭盔。眾人驚魂未定,七嘴八舌地說,“太可怕,就見陰雲中人馬殺來,等靠近身來,卻沒有傷人。”“什麽人馬啊,那是一陣陰風,直吹得我涼颼颼的。”“得了吧,哪裏是風,分明是天神下凡,忽隱忽現的。”鍾會見這些人越說越離譜,也不禁心想:“這世上不會真有鬼怪吧。這可不行,看來得等天亮的時候去廟裏燒柱香保佑保佑才行。”於是問蔣舒說:“定軍山附近有沒有什麽廟宇?”蔣舒搖了搖頭說:“沒有廟宇,隻有諸葛亮的墳墓。”鍾會心想:“諸葛亮嗎?看來得去拜一拜他的墳墓才行了。”
天一亮,鍾會就到武侯墓前祭拜。鍾會命手下把守山下,自己上山祭拜。祭畢,隻見狂風頓息,愁雲四散。不一會兒,清風習習,細雨紛紛。一陣過後,天色晴朗。鍾會大喜心想:“以前我還以為鬼怪之事都是胡說罷了,現在看來是我錯了,我以後一定常常去燒香,祈求保佑。”
這時,鍾會突然間感覺到背後陰森森的,似乎有誰站在後邊。鍾會咽了咽口水,迴頭一看,隻見樹蔭底下站著一人,綸巾羽扇,身衣鶴氅,素履皂絛,麵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飄飄然有神仙之姿。鍾會驚問說:“你是什麽人?”那人迴答說:“你剛剛才拜的我,怎麽就忘了?”鍾會問:“你、你是諸葛亮?”那人迴答說:“我正是‘諸葛亮’。”鍾會害怕地想:“娘啊,我今兒個是撞邪了嗎?不,等一等,似乎有些不太對勁……”鍾會看了一眼天空,果然是朗朗乾坤。於是冷笑一聲說:“你是誰?竟然假扮諸葛亮。”“諸葛亮”迴答說:“我就是我,何來假扮一說?”鍾會說:“朗朗乾坤的,怎麽會有魂靈出現,你要是想嚇唬我也得下點功夫才行吧。”“諸葛亮”一臉淡然地說:“你為何認為魂靈隻會在夜晚出沒,我們魂靈即使是白天也能出現,說我們魂靈隻能在夜晚出現的,那隻是你們人世間的誤解。”鍾會不禁懷疑地想:“真的是這樣嗎?這魂靈之事我也不懂,不過我山下那麽多人馬,尋常人是不可能上得來的,如此來說的話他十有八九就是魂靈了。不過他出來是想幹什麽?莫不是……”於是張嘴問:“那你已經死了這麽多年了,現在出來是想怎樣,要殺了我嗎?”“諸葛亮”搖了搖頭說:“我一個陰間之人是不能過多幹涉陽間的事情的。”鍾會聽聞,暗暗地鬆了口氣,心想:“這樣子的話我就放心了。”“諸葛亮”又說:“不過我還是有一件事想要拜托你,雖然漢祚已衰,天命難違,但是兩川的生靈,橫罹兵革,實在是可憐。希望你入境之後,不要妄殺生靈。”說完,鍾會隻覺身子骨一軟,便暈了過去。等再次驚醒過來時,“諸葛亮”已然不見了蹤影。鍾會迴想起了剛才的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想:“這種事情寧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無啊。迴去後我得趕緊做準備才行,對,就寫一麵大旗,上書“保國安民”四個字。”鍾會主意打定後,立即迴去。
此時,在不遠處的地方,兩名女子正望著鍾會離開。其中一名女子略微緊張地說:“諸葛道長,剛才可真的嚇死我了,我還以為鍾會那家夥不會相信你的話。”原來其中一人正是諸葛果。諸葛果迴答說:“這也是無奈的辦法,其實貧道也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好在還順利——留夫人,這次還真得多謝你們定軍山莊的幫忙了,否則單憑貧道一人之力,很難把鍾會引過來。”原來另一人卻是呂香。呂香說:“我們定軍山莊早就加入了你們五鬥米教了,但有吩咐我們絕對會照做的,又何必道謝。”諸葛果點了點頭,又問:“撤離的事情怎麽樣了?”呂香說:“都已經安排好了,請諸葛道長放心吧。”諸葛果點頭說:“嗯,我剛才雖然隻是和鍾會交談了幾句,但是也察覺到了此人城府極深。即使現在暫時騙過了他,估計他很快就會發覺,並且派人迴來調查。若是讓他發覺自己受騙,定軍山莊肯定會遭殃,因此一定得趕緊撤離。”再三叮囑後,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