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在得知陳袛死後,連忙過來看望,眼見陳袛確實已經去世,不禁長歎一口氣說:“愛卿啊,你怎麽就這麽走了啊?”心想:“這麽多年來,你是第一個知道我心意的人,也是第一個對我表明忠心的人。不像相父他們隻是因為要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才輔佐我的。你怎麽就這麽走了啊。”不禁哭泣了起來。


    黃皓見了,心中雖然老大不樂意,但是也隻能走上前來勸慰劉禪。劉禪止住了淚水,對黃皓問:“愛卿臨死前可有說過什麽?”黃皓點了點頭,將陳袛死前所說的前麵兩點一一說給了劉禪聽,對於支持薑維這一點,則是閉口不談。劉禪聽後說:“陳愛卿真是處處為朕考慮啊。”說完,不禁又痛哭流涕了起來。黃皓在一旁看著,心中老大不是滋味。同時心想:“陳袛死了,我的靠山也沒有了,得抓緊時間尋找個新靠山才行了。”


    隔天早朝,劉禪就宣布了陳袛的死訊,不久後更是下詔追諡陳祗為“忠侯”。


    ……


    薑維帶著寧隨從漢中返迴成都,一路上,薑維就對寧隨說:“寧兄弟,這次迴到朝廷,我打算在陛下麵前舉薦你。”寧隨又驚又喜地問:“真的,那我該在皇帝麵前說些什麽?”薑維說:“謹言慎行就行了。”寧隨擔憂地說:“可我這一身江湖習氣,恐怕……”薑維說:“放心好了,正因為你現在身上的江湖習氣已經沒有了,所以我才放心帶你進朝廷。隻是有一點,陛下肯定會傳你來答話,到時你可要小心迴答。”寧隨說:“知道了。”


    薑維迴到成都後,立刻入朝麵見劉禪。劉禪恢複了薑維大將軍的職位。薑維誠惶誠恐,想要推辭。劉禪卻拒絕說:“你就不要推辭了,此次你長城一戰,大敗司馬望,力挫魏軍銳氣,有功於大漢,這是你應得的賞賜。”薑維不得已,於是又接下了大將軍的職位,並謝恩說:“薑維日後一定肝腦塗地,以報陛下!”黃皓在一旁不樂意地想:“哼,薑維,你就在猖狂一時吧。”譙周也在一旁心想:“長城一戰對大漢來說並沒有多大意義,陛下應該也明白,此舉想來是有意為之。”劉禪則心想:“眼下能與這些益州大姓抗衡的也隻有薑維了,但願薑維能看清現在的局勢,知道該怎麽做。”


    薑維謝恩後,覺得時機成熟,又向劉禪推薦起了寧隨,並特意說明之前的北伐多虧了有寧隨的出謀劃策,才得以多次得勝,希望劉禪能重用。劉禪聽後心想:“薑維的人嗎?也好,應該可以用來製衡一下這些益州大姓。”於是下旨召見寧隨。


    寧隨做好了準備,深吸一口氣,跟著來到了皇宮,心裏十分的緊張。劉禪看了看寧隨說:“哦?原來你就是寧隨,朕很久以前就聽過你的名字了。”寧隨誠惶誠恐地迴答說:“參見陛下,陛下能聽過微臣的名號,微臣受寵若驚。”心想:“這就是傳聞中昏庸的先帝的兒子嗎?”劉禪點了點頭說:“你跟隨著薑維多次北伐,幫薑維出謀劃策,使薑維北伐多次得勝,有功於社稷,朕就封你為關內侯,安漢將軍。朕對你的期望很高哦,你知道“安漢將軍”這職位代表什麽意義?”寧隨搖搖頭迴答說:“不知道。”劉禪說:“這雖然是雜號將軍,但在我大漢,輔漢、安漢的將軍號具有特殊意義。當年先皇入川,糜竺以安漢將軍的稱號,享受到比相父更高的禮遇,朕由衷期望你可以成為大漢的助力。”寧隨叩謝說:“謝陛下!”黃皓在一旁心想:“拿“安漢將軍”來類比諸葛亮過去的職位嗎?果然就像陳袛那家夥說的一樣。不過諸葛亮也死了這麽多年了,陛下竟然依舊對他十分生氣。”劉禪接著又歎了口氣說:“各位,陳袛如今已經去世了,這新的尚書令的不知道各位有何人選?”眾大臣紛紛議論了起來,益州大姓們則是都推舉了譙周來接任尚書令。劉禪想起了陳袛的話,權衡再三,最後還是決定了由輔國大將軍董厥接任陳袛成為了尚書令。


    董厥,字龔襲,義陽郡平氏縣人,現為南鄉侯兼任輔國大將軍。


    譙周聽後心想:“果然,大漢對我們益州人還是不信任,盡管讓我們當官,卻永遠也不讓我們進入權力中心。”然而也無可奈何,隻得同意。其他益州大姓們見譙周都同意了,也隻好跟著同意。寧隨站在一旁看著這些大臣們的激烈辯論,不禁心想:“這朝廷上果然是處處殺機,比之江湖有過之而無不及。看來以後得小心點了。”


    這時,董厥出來推辭說:“陛下,微臣愚鈍,隻怕難以勝任,還請陛下收迴成命”劉禪擺擺手說:“行了,你就別推辭了,就這樣定了,如果你實在覺得不行,我再派兩個人和你一起統領事務。”於是喚來了諸葛瞻和樊建二人。


    諸葛瞻,字思遠,青州琅琊郡人,諸葛亮的兒子,現出任行都護、衛將軍,統帥諸將;樊建,字長元,和董厥一樣,都是義陽郡平氏縣人。


    當下劉禪對他們二人說:“你二人即日起就和董厥一起共錄尚書事。”二人還待推辭,劉禪不耐煩地說:“就這樣定了,你們二人不準推辭。”二人不得已,於是答應了下來。董厥見狀,也隻好答應了下來。譙周在一旁暗暗地搖頭歎氣,心想:“究竟什麽時候益州人才能出頭?”


    黃皓在一邊見劉禪任命董厥三人共錄尚書事,心想:“看來我的富貴要依靠你們三人了。”於是在下朝後,特意偷偷地找到了董厥,同時又偷偷地叫來了諸葛瞻和樊建。諸葛瞻一直厭惡著黃皓,對黃皓沒好氣地問:“你叫我們來到底有什麽事?”黃皓笑嘻嘻地說:“那當然,首先我要恭喜三位升官了。”董厥“哼”了一聲說:“你叫我們來,不單單隻是為了這件事情吧。”樊建也說:“有話快說。”黃皓眼珠子轉了一下,說:“其實呢,其實呢,我之前收到了永安那邊的信,是閻宇寄過來給。”董厥聽後,不解地問:“文平(閻宇的字),他為什麽會寄信給你?”黃皓迴答說:“閻宇他可真是位忠臣,他對薑維連年用兵導致民不聊生的事情感到憂心忡忡,所以才寫信給我,想讓我替換掉薑維,讓大漢休養生息。”諸葛瞻不屑地說:“你這樣的小人也會關心大漢,真是天大的笑話。”黃皓毫不在乎地說:“不,你們都理解錯了,其實我才是最關心大漢的人。我和你們都不一樣,我隻是個閹人,除了依附在陛下身邊以外,我已經沒有了其他歸宿。我除了對大漢忠心以外,也隻能對大漢忠心。不像你們一樣,即使大漢被滅亡了,也可以投降他人。”樊建不屑地說:“真是一堆歪理。”諸葛瞻卻心想:“這家夥說的也不無道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確是比一些大臣們更加的忠心。反正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讓薑維掌兵,繼續北伐下去了。不如試著相信一下這個宦官。希望爹的在天之靈能明白我的苦心。”於是說:“等一下,我就姑且相信你,說吧,你打算讓誰替換薑維?”黃皓迴答說:“就是閻宇,我打算讓他來接替薑維成為大將軍。”董厥點了點頭說:“不錯,如果是文平的話,他無論是才幹還是資曆,的確能夠勝任大將軍一職。”諸葛瞻也說:“的確,文平性格謹慎,不會像薑維那樣胡亂用兵,有他在的確沒問題。”樊建也說:“嗯,我也同意。”黃皓聽後說:“那就這樣定了。”心想:“嘿嘿嘿,大事成了——陳袛,你說隻要有薑維在,大漢才能安全,我偏偏不信,我就要和你賭這一場。看看誰對誰錯。”


    ……


    薑府中,薑維正處理著府中日常事務,忽然寧隨前來告辭,想要迴家一趟。原來是收到了家裏來信,說家中發生了大事,需要迴家一趟。薑維眼見左右無事,便批準了。


    寧隨立即收拾好了行李,慌裏慌張地迴家去。原來卻是寧隨的娘寧夫人染上了惡疾,藥石無效。寧直眼看夫人命不久矣,於是便派人去給寧隨以及他的五個姐姐送信,叫他們都迴來一趟。


    寧隨迴到了江州附近,正好看到大姐、二姐、三姐、五姐一同迴來,於是一起入城。四姐在府中早已等候多時,得知他們迴來後,急忙出來接待出來。而此時的寧夫人雖然苦苦的支撐,但是還是撐不住寧隨他們迴來,早已去世多日。棺材如今停放在靈堂上。四姐讓他們幾人換上孝衣後去靈堂看一眼寧夫人最後一麵,說著,情不自禁地哽咽了起來。


    姐弟幾人換好了孝服,來到了靈堂上,隻見寧直站在了棺材旁邊,雙目紅腫,正呆呆地看著寧夫人。寧隨幾人心情沉重地走進了靈堂,都輕輕地叫了一聲寧直。寧直迴過神來,看向他們,心情悲痛地說:“你們迴來了,去吧,看看你們娘最後一眼吧。”寧隨姐弟幾人聽話地走到了棺材的旁邊,全都靜靜地看著躺在棺材中的寧夫人……


    就這樣,寧隨因為家裏麵的白事,不得不耽擱在了江州。而此時的大漢也已經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了,薑維在朝堂之上與黃皓鬥爭,由於黃皓聯合諸葛瞻、董厥、樊建三人上奏,請求罷免薑維,讓右大將軍閻宇來接替薑維的職務,終於使得矛盾激發,薑維也同時向劉禪請求罷免黃皓。劉禪因為寵愛黃皓,所以沒有答應。同時,也為了安撫薑維,沒有答應諸葛瞻三人的上奏。此事之後,薑維也覺得自己實在是太衝動了,黃皓根深盤錯的,不該這樣直接上奏罷免黃皓的。於是在好友郤正的建議下,向劉禪上表請求屯田遝中,以防魏軍來襲。劉禪答應了下來。之後,薑維便出兵遝中避禍。


    與此同時,魏國那邊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司馬昭專斷獨權,進爵晉公。魏帝曹髦實在是忍受不了司馬昭的專斷獨權,於是率領宮中衛士向司馬昭府邸殺來。結果被司馬昭手下賈充率領護衛成倅、成濟等人所殺。過後,司馬昭將一切罪責推到成濟、成倅二人的身上,將二人殺掉。司馬昭也因此事辭掉了晉公的爵位,並以王侯之禮下葬曹髦。之後,又立魏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曹奐為帝,改年號為景元。與曹芳被廢不同的是,這一次再也沒有任何人站出來反對司馬氏一家……


    消息傳到大漢,薑維認為這又是一個大好機會,於是再次上表請求北伐。劉禪在黃皓的暗中慫恿下,不顧益州大姓們的反對,讓薑維再次北伐。同時,又讓右車騎將軍廖化領兵協助薑維。


    退朝後,諸葛瞻、董厥、樊建三人找到了黃皓,責問黃皓為何不阻止薑維北伐。黃皓不慌不忙地說:“你們以為我不想啊,這是陛下的決定,我也無可奈何。”諸葛瞻三人聽了,也不便再說什麽了。黃皓心想:“真是幾個笨蛋,薑維目前沒有出過什麽大錯,輕易替換不得。不過隻要他這次北伐再次敗給那個叫鄧艾的家夥的話,那麽即使薑維他再怎麽不願意,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也隻能乖乖地被替換了。連這一層都沒有想到,這幾人可真是沒有做官的才能。”


    寧隨在江州得知薑維出兵的消息,想要去幫忙,卻又躊躇不前。寧直看出了寧隨內心的猶豫,於是將寧隨拉到一邊單獨對話說:“隨兒,你盡管去吧,不論發生了什麽事情,爹都支持你。”寧隨感動地淚流滿麵,於是拜別了寧直,動身前往與薑維會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寧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山的黃布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山的黃布鈴並收藏寧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