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隨領軍前去催促糧草。總算在駱穀道口見到了運糧部隊。運糧官姓高名翔,官拜雜號大將軍。


    寧隨見過高翔,對高翔說:“高將軍,衛將軍有令,叫半個月內運糧過去。”高翔聽後,不禁叫苦說:“從這裏運糧到狄道,路途遙遠且不說,而且還崎嶇難走,即使有木牛流馬運輸,也得要一個月才能運輸得到。半個月實在是太強人所難了吧。”寧隨也說:“衛將軍此舉也的確是有欠妥當,然而也隻能照做了。”高翔說:“沒辦法了,隻好分成兩班,日夜趕路了。”寧隨說:“那就拜托高將軍了。”


    兩人正說著,忽然前麵喊聲四起,一支魏軍殺了過來。高翔不禁大驚說:“這裏怎麽有魏軍?”寧隨說:“高將軍可留下保護糧草,我率軍迎敵。”當下率軍迎敵。


    原來,這支魏軍乃是陳泰所派遣的,由魏平帶領,特意來劫持漢軍糧草,以逼薑維退兵。


    寧隨此次帶來的人馬雖然隻有五百人,但都是江湖軍,因此人數雖然少,但是卻能夠和魏軍打平起來。然而,寧隨對上魏平,卻不是魏平的對手。三兩下就被魏平打得手忙腳亂。好在這時,斜刺裏一人殺出,正是石當。石當見寧隨不是魏平的對手,心想:“解藥還沒有得到,要是在這裏死了可不值得。”於是上前和魏平廝殺了起來。寧隨見插不上手,隻好退下。


    石當一雙肉掌使得唿唿風響,魏平隻得勉力支撐。沒過多久,石當雙掌合並,正好夾住了向自己臉門襲來的一槍。接著運用內力,震碎長槍。然而魏平早在長槍被夾住時,便已察覺不對勁,及早脫手,才免得手掌受傷。


    魏平知道自己不是石當的對手,急忙調轉馬頭逃跑。石當也不追趕。剩下的軍士見主帥都已逃跑,於是連忙也跟著一起逃跑。


    趕跑魏軍後,寧隨和高翔商議。寧隨說:“魏軍想要劫我糧道。雖然這次失敗了,但是隻怕還有下一次,需得盡快運送到營地裏才是。”高翔說:“欲速則不達,越是這種時候越是不能慌亂。”寧隨問:“高將軍可有什麽辦法嗎?”高翔點了點頭說:“當然有。這木牛流馬乃是丞相生前所造,為的就是減輕運糧不便,能夠迅速地運糧。不過除此之外嘛,這木牛流馬還有許多令人驚歎之處的。畢竟這可以說是丞相生前的傑作了。”寧隨問:“有什麽驚歎之處?”高翔笑了笑說:“要不了多久你就會知道的。”寧隨雖然不解,但是也沒有追問。高翔又說:“此次魏軍雖然退去,但是他們並沒有損失多少人馬。加上他們在暗,我們在明的,情況對我們很不利。所以我打算……”在寧隨耳邊低聲細語了幾句,寧隨不禁疑惑地說:“這,這能行嗎?”高翔肯定地迴答說:“放心好了,他們不來劫糧則已,要是來的話,絕對走不了。”寧隨還是有些憂慮地說:“可是這樣的話糧草不也沒了嗎?”高翔哈哈大笑說:“放心好了,木牛流馬不單單隻是油鹽不食,它還水火不侵。除非是從裏麵破壞,否則是不會損壞一點的。”寧隨聽後不禁讚歎地說:“小時候就聽說過這木牛流馬,沒想到竟然如此神奇,丞相可真是神人啊!”同時心想:“說起來,之前那鄧忠劫糧的時候,也是在糧食上麵放了一把火才離開的。當時我還在奇怪,他怎麽不直接在木牛流馬上麵點火,原來是點不著啊。”這時,隻聽高翔又嘿嘿一笑地迴答說:“那不是,想當初我跟隨丞相北伐,第一次使用木牛流馬的時候,也曾對此物感到驚歎呢。”接下來,兩人計議已定,於是繼續押糧上路。


    魏平逃了十餘裏,才停了下來。收集殘兵,清點了人數,所幸折損不多。魏平與副將商議。魏平說:“陳泰將軍讓我領兵劫糧,可沒想到漢軍如此厲害,各位可有什麽辦法沒?”一名副將聽後迴答說:“正麵硬拚是不成了,不如用計。”魏平於是問:“哦,你有何計?”副將迴答說:“此間路段末將都熟悉,漢軍前進不遠處將會有一片樹林,正是埋伏的最佳場所。可先行趕到那裏埋伏。待運糧部隊行到一半時,再行出擊,殺他們個措手不及。”魏平聽了,大喜說:“妙啊,妙啊!就依你計行事——對了,你叫什麽名字?”副將迴答說:“末將名叫馬隆,是東平平陸人。”魏平聽後,又說:“原來是平陸馬家的人。馬家在東平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姓了。”馬隆略帶尷尬地迴答說:“將軍,那已經是四年前的事情了,如今馬家已經衰敗不堪了。”魏平不解地問:“哦,這卻是為何?”馬隆迴答說:“將軍應該知道四年前的王淩反叛一事吧。”魏平點了點頭說:“我知道,我還知道當時你為了報答與王淩同謀的令狐愚的知遇之恩,在令狐愚死後,親自領迴了令狐愚的遺骸,接著用私財為他殮葬,並在墓地側列植鬆樹和柏樹,甚至為他服喪三年。這已經成為當時的一段美談。”馬隆聽後歎了口氣說:“那將軍可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麽?”魏平問:“後來?後來發生了什麽事?”馬隆迴答說:“這件事雖然成為了當時的美談,但畢竟與司……咳咳,與朝廷作對,後來便被朝廷找了個借口,發配到了這裏來從軍。”魏平聽後,明白了一切,又問:“隻怕不是朝廷為難你,是司馬一家為難你吧?”馬隆連忙說:“將軍慎言!”魏平不屑一顧地說:“怕什麽,天高皇帝遠的,他能奈我何?”馬隆又說:“總之我現在隻希望能夠建功立業,日後好迴去。”魏平點頭說:“放心,此戰得勝後,我定會向上麵稟報你的功勞的。”馬隆立刻向魏平答謝。


    寧隨和高翔護著糧草來到一片樹林。寧隨對高翔說:“此處樹林茂密,雜草叢生,隻怕是有埋伏。”高翔卻說:“我早已料到,就怕他們不來。”正說著,忽然喊殺聲起,四麵八方竄出敵軍,殺奔過來。高翔見狀,連忙讓手下人將木牛流馬口內的舌頭扭轉,接著四散逃走。魏平見狀,收兵不作追趕,命人將糧草運走,不料士兵連推數下,皆推不動。魏平正疑惑不解時,忽然四下火矢襲來,點燃了周遭樹林。魏平大驚,也顧不得木牛流馬,急忙率軍撤退。寧隨率領五百江湖軍一陣追殺,大敗魏平。高翔則率領本部兵馬進行救火。好在這片樹林雖然茂密,但是麵積不大,因此經過一陣子後,總算撲滅了火。寧隨也大獲全勝地歸來,和高翔接著運糧向狄道城而去。


    魏平收聚殘兵,清點人數,隻有千餘人馬,不禁滿臉憂愁。馬隆說:“將軍,想不到這木牛流馬竟然這般神奇,以至於我們損兵折將。”魏平歎口氣說:“昔者諸葛亮北伐之時,我也曾與他對抗,也聽說過木牛流馬的神奇,隻是當時我並不相信世間會有如此神奇之物,因此沒有放在心上。想不到……”馬隆又說:“將軍,憑我們這點微末人馬難以劫糧,不如暫且撤退吧。”魏平點了點頭說:“我也正有此意。”於是率軍迴見陳泰,訴說前事。陳泰安慰說:“不必介意,縱使沒劫得薑維糧草,薑維不久也必然退兵。”接著又吩咐魏平另外去辦一件事情。魏平即刻領命出發,一路悄然急行,當天夜裏就趕到了狄道城東南的高山上,然後燃起一堆堆烽火,下令士兵鼓角齊鳴。狄道城裏的魏軍一見救兵到了,頓時士氣大振。


    薑維得知後,召集眾將商議。張翼繼續勸諫說:“敵軍援軍已到,狄道城魏軍士氣也已大增,強攻不利,若是再讓他們裏應外合,則我軍危矣!不如先行撤退。”薑維卻搖了搖頭說:“狄道城內隻有萬餘兵馬,即使士氣大增,也隻是助於他們防守,斷不敢輕易出城發起進攻。如今之計可暫且放棄對狄道城的攻打,轉而去剿滅陳泰大軍。隻要陳泰大軍沒了,狄道城就能唾手可得了。”張翼又問:“如今軍中糧草已不足三日,又當如何應付?”薑維迴答說:“我已命寧隨前往催糧,相信不久就到。”張翼還是主張撤退。薑維卻生氣地說:“都到了這地步了,怎能不再努力一下呢?”於是不聽張翼的勸諫,命人打探陳泰的動向。


    此時,陳泰正與部下商議對策。陳泰說:“我軍進發狄道,一路上山道深險,薑維必然會在途中設伏,可用誘兵之計,假裝從南路進兵,引誘薑維派兵埋伏。我卻秘密行軍,繞過其埋伏,直取狄道。”部將聽後,連連稱妙。陳泰主意已定,即刻實施。


    果然,薑維打探到了陳泰要從南路進兵的樣子,於是派夏侯霸率軍埋伏。結果夏侯霸埋伏了三天,都不見一點魏軍人影。於是派人告知薑維。薑維大驚,急忙命人四下打探魏軍動向。沒想到竟然打探到魏軍就出現在前麵山峰背後。薑維大驚,讓張翼留守大營。自率兵馬繞過山峰迎戰陳泰。陳泰占據險要之處,與薑維經過了一番爭鬥。最終擊敗薑維。薑維敗退返迴營地,眼見陳泰大軍直逼過來,難以抵敵,不禁仰天長歎一聲:“此次北伐,又成泡影了。”接著,薑維連忙派人通知夏侯霸撤退。薑維自己也一把火燒了大營,連夜撤退。


    王經在狄道城上見薑維撤退後,不禁慨歎說:“糧食供應不足十天,出擊方向不合時機,險些全城覆滅呀!”同時心想:“經此一敗,我的兵權十有八九會被收繳。唉!”陳泰進入狄道城,一麵慰勞將士,一麵調度人馬,派人駐守險關要隘,並且加緊整修城壘,然後自己帶兵返迴,屯駐在上絡。


    薑維領兵撤退,正好遇上運糧的寧隨和高翔。於是告知前事。寧隨問:“將軍難道就此作罷了嗎?”薑維歎口氣說:“我本打算攻下狄道後,接著乘勝向東進兵,占據櫟陽,得到足夠的糧食,然後再收羅降兵,招納羌胡,再然後東爭關中、隴右,最後進道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四郡。可如今魏軍狄道之圍已解,留此無益,隻能先行撤退,日後再做打算。”寧隨不甘心地說:“將軍,此次北伐可以說是大獲全勝,若是如此迴去,豈非功敗垂成?”薑維於是問:“那你有何想法?”寧隨建議說:“將軍不如先退軍駐紮鍾題,觀察隴西動向,等候時機再次北伐。”薑維思考了一番,決定聽從寧隨的建議,退軍駐紮鍾題。


    不久之後,由於此次洮西大捷,薑維又從衛將軍遷升為了大將軍。眾將一起為薑維慶賀。薑維說:“為了報答皇上的恩賜,我們得在壅、涼戰場建立更大的功勞才是。”張翼聽後勸諫說:“這幾天我都一直在觀察一件事——我們的糧草物資已經不多了,再這樣下去,後果不堪設想。”薑維迴答說:“我知道,但這是必要的等待。因為經過洮西一戰後,我現在正在觀察陳泰甚至整個賊營對隴西的態度。據探子迴報,現在賊人已經把關中部隊帶迴長安,隻留下殘存隴西部隊在上邽一帶徘徊,可以證明他們準備放棄隴西。隻要再多努力一點,馬上就可以讓隴西成為大漢的勢力範圍。”張翼憂慮地說:“可我軍現在已經開始缺糧,這些都是致命傷。”這時,諸葛果突然說:“貧道有一計,既然我軍缺糧,何不前往祁山收割當地的麥田。一者補貼軍用,;二者祁山是戰略重地,控製祁山即可支配起整個隴西。”薑維點頭同意說:“我也正有此意。隻要能夠順利控製祁山,賊軍到時候也隻能放棄隴西。此外,我還想利用這次作戰徹底消滅賊軍隴西部隊,這時候就要借重漢中駐軍的力量。我要漢中軍出擊上邽,在我軍於祁山和賊軍對峙的時候,騷擾他們後方。這時賊軍因為害怕退路被切斷,就會遲疑是要全軍迴軍,或是分兵解圍。在這猶豫之間,敵人就會出現混亂,我們就有機可乘。”


    就在這時,門外士兵來報說:尚書令派人來見將軍,現已在營外等候。薑維心想:“陳袛的人,不知來此所所為何事?”於是出去迎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寧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山的黃布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山的黃布鈴並收藏寧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