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皓,字當空,五官端正,相貌俊美,早在大漢建國之初便陪伴在了劉禪左右。因此劉禪對其非常寵信。諸葛亮在世之時,黃皓尚且不敢怎麽樣。直到諸葛亮去世了之後,黃皓才開始逐漸囂張了起來。好在那時還有尚書令董允敢於直麵嗬斥黃皓,黃皓才不敢過於囂張。因此董允在世的時候,黃皓位不過黃門丞。可惜好景不長,董允在不久後也去世了。董允去世後,便沒人牽製黃皓,黃皓漸漸膨脹了起來,甚至開始想要幹預內政。好在那時費禕還活著,雖然不能有效遏製住黃皓,但總算是沒有讓黃皓在重大事情上進行幹預,隻是讓他幹預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而已。然而現在費禕也已遇刺身亡,朝中能夠阻止黃皓的也隻剩下薑維一人了。不過薑維長年在外征戰,對於朝中事情隻是一知半解,並且無暇顧及。黃皓的勢力於是漸漸變大了起來。陳祗當政後,對黃皓更是采取了放任態度,任由其成長。等薑維迴朝後,發現一切不對之時,已經為時已晚了。薑維現在能做的,也隻是盡可能地阻止黃皓了。


    薑維對寧隨說完了這些事情後,又問寧隨說:“你現在可有什麽想法?”寧隨疑惑地說:“黃皓既然如此可惡,為何將軍不想辦法解決他。”薑維歎了口氣說:“黃皓深受陛下信任,想要解決他可不容易。此次迴來之後,我就多次建議陛下遠離黃皓,陛下對此卻一直是無動於衷。”寧隨又問:“那將軍需不需要我進宮去刺殺黃皓?”薑維搖了搖頭,苦笑說:“皇宮裏到處戒備森嚴,豈是你能隨便進去的,而且再說了,這是不可取的。”寧隨於是又問:“將軍應該是有什麽辦法了吧?”薑維又搖了搖頭說:“不,我對此也是無計可施。”寧隨不禁愕然,問:“將軍既然也沒有辦法,那我怎麽可能有辦法?”薑維歎了口氣說:“其實我也不是在問你的意見,我隻是提醒你要注意這件事情而已。”寧隨不解地問:“為何這麽對我說?”薑維嚴肅地迴答說:“我已年近五十,也算是半身入土,然而至今也未能夠完成丞相的遺願——攻克中原,興複大漢。隻怕終我一生也完成不了。因此,就像丞相當初選擇我一樣,我也要選擇一位繼承人來繼承我和丞相的遺願。而你就是眼下最適合的人。”寧隨頓時大吃一驚地說:“我嗎?我不行的。”薑維說:“你眼下雖然不行,但是我相信隻要假以時日,你定然能夠支撐起這大漢的。”寧隨聽後,激動地說:“我絕不會辜負你的期望的。”薑維點了點頭說:“這就行了。隻希望你日後不要像我一樣,發現宦官幹政,想要阻止之時卻為時已晚了。”寧隨擔憂地說:“黃皓的存在終究是一個威脅啊。”薑維說:“放心好了,黃皓威脅雖大,卻也不敢對我們怎麽樣的。畢竟陛下他也不是那麽糊塗的。”接著,薑維又囑咐了寧隨幾句,便讓寧隨下去休息了。


    ……


    不久之後,一個好消息傳來了大漢:魏國鎮東大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因不滿司馬師操縱國政, 起兵反抗。薑維得知了這一大好消息後,立刻入朝,再次提議北伐。劉禪依舊對此詢問眾大臣的意見。以譙周為首的保守派自然是強烈反對。譙周說:“距離衛將軍上次北伐不過才過了兩個月的時間,國力還沒有恢複。如今又要北伐,實在是不智之舉。”薑維反對說:“不然,如今魏國鎮東大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不滿司馬師專政,盡起淮南兵馬反抗。司馬師眼下注意力大半都在淮南,無暇西顧,正是我們北伐的大好時機,怎麽能說是不智之舉。”譙周說:“衛將軍此言雖然合乎兵法,但是不合乎時宜。益州如今已是國弊民窮,應該好生休養生息才是。衛將軍如此頻繁北伐,縱使得勝,也隻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已。更好況當今天下,魏國獨占其七,東吳占其二,我大漢僅僅隻有一個益州。若是像衛將軍這樣的打法,百害而無一利,斷然是耗不過魏國的。”劉禪難以決定,詢問一旁服侍的黃皓。不料還沒等黃皓說話,薑維就堅決反對地說:“陛下!此等國家大事,陛下應自行拿主意,如何能詢問一旁的閹豎小人?”譙周對此也說:“陛下,臣雖然不讚成衛將軍北伐,然而衛將軍此言卻十分有理。”劉禪不得已說:“兩位愛卿說得有道理,朕記住了。”雖然如此,還是看了一眼黃皓,見黃皓緩緩地點了點頭。劉禪心中便有了主意,對眾人說:“咳咳,眾位卿家,朕覺得,大漢應該不僅僅滿足於偏安一隅才對。所以隻要一有機會我們就應當積極北伐,完成先帝的遺願才行。嗯——此事就交由陳尚書和伯約全權負責處理。”薑維大喜,當即謝恩。


    這時,一旁的建威督都亭侯拜征西大將軍張翼卻立刻出來反對說:“陛下,請等一下!”劉禪見狀問:“張愛卿可有何話要說?”張翼迴答說:“陛下,微臣還是覺得我大漢國家弱小百姓疲憊,不應該濫用武力才是。”薑維不滿地說:“張將軍,北伐機會稍縱即逝,豈能錯過?”張翼據理力爭地說:“連年北伐,窮兵黷武,眼下應該趁魏國內亂之時,好好休養生息才是。”薑維說:“此次魏國內亂,正是北伐的大好時機。不然等魏國平定內亂,恢複國力,就難以北伐了。何況我有信心,此次北伐定然能夠拿下隴西。”張翼卻說:“以我大漢的兵力,縱使拿下隴西又如何?倘若魏國以數倍兵力攻之,我等又如何守得住?與其爭奪一無用之地,不如堅壁清野,保全國力為上。”薑維怒斥說:“張將軍此言真乃匹夫之見。魏國實力數倍於我,隻有以攻為守,不斷消耗其國力,大漢才不會被其滅亡。若是隻守不攻,大漢與魏國內的國力越拉越大,遲早會被魏國給消滅。”張翼也生氣地說:“伯約此言實在是危言聳聽!”薑維說:“這不是危言聳聽,乃是居安思危!”兩個人就這樣在朝廷上爭執了好一會兒。


    劉禪見他們在爭辯,一時也拿不定主意。看向黃皓,示意其走上前來。黃皓會意,走上前來,俯身問:“陛下是有什麽事情嗎?”劉禪小聲地問:“你說他們兩人在爭吵,朕該如何是好?”黃皓嘻嘻一笑說:“陛下盡管將此事交給老奴,老奴有辦法。”劉禪大喜,讓黃皓放手去做。黃皓得令,於是走到一旁對著薑維和張翼大喊說:“陛下有旨!”薑維和張翼聽了,都停止了爭論。等待劉禪發話。黃皓見他們停止了爭辯,才說:“傳陛下口諭:朕剛才已經答應了衛將軍北伐,若是反悔的話,豈非顯得朕言而無信。此事不必再議。”張翼不得已,隻好領命。


    陳袛在一旁心想:“很好,總算結束了。伯約你就好好地北伐吧。等你迴來的時候,黃皓就已經是中常侍了。”


    薑維在與張翼的爭辯中早注意到了劉禪和黃皓,心中不禁老大不樂意,不過也無可奈何,心想:“陛下似乎是有些過於依賴這個黃皓了,這樣下去的話可不是辦法。不過眼下還是北伐要緊,黃皓這家夥的事情隻能暫且先放到一邊,等迴來再做打算了。還有陳袛這家夥,雖然朝中有他的支持,使我北伐阻力小了不少,不過他畢竟和黃皓勾結在一起,也不可不妨。還有張翼……不如就讓他和我一塊北伐,好讓他知道北伐是時勢使然。”於是又上表請求晉升張翼為鎮南大將軍,隨自己出征北伐。劉禪也沒怎麽想,便同意了。


    ……


    這之後,在陳袛的協助下,薑維率領六萬大軍,進屯漢中,圖謀北伐。臨行之時,諸葛果得知薑維又要北伐,也從朝真觀趕來,助薑維一臂之力。薑維對諸葛果說:“去年你所說淮南必有大事發生,現如今果然應驗了。”諸葛果迴答說:“不止,不久後應該還會再發生一件大事。”薑維問:“什麽大事?”諸葛果笑而不答地說:“天機不可泄露。”薑維也就沒有再問。


    薑維到達漢中後,召集眾將商議。薑維說:“各位,接到消息,魏國鎮東大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已經不滿司馬師專政,盡起淮南兵馬造反了。他們如今親率六萬精銳渡過淮河,急速行軍,深入中原。一路破關拔城,勢如破竹。司馬師必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身上,無暇西顧,正是我們北伐的大好時機。”寧隨聽後,不禁搖了搖頭想:“這毋丘儉也太急了,此舉雖然能夠起到出其不意,掩其不備的效果。但若是途中遭到頑強防守,導致遷延日久,補給線就會被拉長。士卒也會因為連日奔襲,導致戰鬥疲乏,到時候不得不暫時休整。如此一來的話就會失去了先手優勢,被司馬師抓住時機反攻。”薑維見寧隨在思考著什麽,便詢問寧隨。寧隨便將自己剛才所想說了出來。薑維點了點頭說:“的確如此。”諸葛果這時也說:“毋丘儉不僅心急,而且還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寧隨不解地問:“致命錯誤,什麽致命錯誤?”諸葛果迴答說:“雖然這個比喻可能不太恰當,但終歸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毋丘儉隻是注意了眼前的敵人,完全忽略了他背後的敵人。”薑維一聽,便明白了諸葛果所指的是什麽了。薑維說:“你指的是東吳吧。”諸葛果點了點頭說:“沒錯,毋丘儉他所在的淮南正處吳魏交界。我早已打聽過了,他起兵造反前並沒有處理好和東吳的關係,就著急地率領六萬精銳渡過淮河,急速行軍,深入中原。後方隻留下一堆老弱病殘防守。東吳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趁火打劫的機會的。要是東吳出兵,毋丘儉就會腹背受敵,失敗也是早晚的事情。”寧隨聽到這,突然問:“等一下,諸葛道長,你說你打聽過了,莫非你早就知道了淮南那邊會發生叛變?”諸葛果笑了笑說:“我之前也說過,我夜觀天象,發現淮南不久會發生大事。於是才派人打聽的。”突然間,薑維哈哈大笑說:“行了行了,諸葛果,你就別跟寧隨開玩笑了。”諸葛果看向薑維說:“伯約想必已經知道原因了吧。”薑維點了點頭說:“剛開始確實是被你那一套說辭給唬住了。不過後來想了想,便明白了其中緣由。”諸葛果於是說:“那伯約不妨說來讓貧道聽一聽。”薑維對諸葛果迴答說:“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司馬氏一家能夠幹政,並非是發動兵變,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其背後定然有著地方諸侯的支持。而司馬師的父親司馬懿就曾經做過坐鎮荊豫,抵擋東吳;後來為了抵禦恩師北伐,又被派去坐鎮關中。因此這兩處都有他們的勢力滲透,不容易反叛。相反淮南那邊則是沒有什麽司馬氏的勢力摻和,可以說是一直遊離於司馬氏的權力之外。因此這麽一對比,淮南就是最容易發生動亂的地方。想來你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派人去打探的吧。然後就拿天象這等話來唬弄人。”諸葛果笑了笑說:“就結果而言,沒有壞處就是了。”寧隨在一旁不禁佩服地想:“諸葛道長果然厲害,竟然看到了將軍也沒有看到的地方。不過話又說迴來,諸葛道長都如此厲害,那丞相豈不是神人了。”諸葛亮自從出師未捷身先死後,他的事跡就一直在大漢裏流傳。寧隨小時候也曾聽到過不少諸葛亮的事跡。由於聽得多了,因此無形之中對諸葛亮有一種莫名的崇拜。此刻見到諸葛亮的女兒諸葛果都如此厲害,不禁對諸葛亮更加的崇拜。寧隨不禁又想:“可惜沒能在小的時候看過丞相。雖然薑老先生也曾告訴過我不少關於丞相的事情,但是我還是想看一看他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寧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山的黃布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山的黃布鈴並收藏寧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