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自從擊退了夏侯霸後,一直忙於調整壅、涼各地的守備。


    一日,郭淮從探子處得知了薑維出兵北伐的消息,目前得知薑維已經派了句安和李歆二人率兵在麴山築城的消息。郭淮的手下大都建議郭淮趁著句安和李歆二人築城的時候迅速出擊,攻其不備,否則遷延日久,等他們築好了城再來攻打的話就難上加難了。郭淮卻並不讚同,認為夏侯霸如今已經降漢,必然會將壅、涼各地守備情況說與薑維聽,以薑維之能,必然會趁虛而入,所以當務之急並不是句安、李歆二人,而是趕快將壅、涼各地調整換防過來。因此否決了攻打句安、李歆二人的決議。決定等壅、涼各地守備情況全部調整完畢後再出兵攻打句安、李歆二人。這時,有人擔憂地對郭淮說:“刺史,麴山山高地險,本就易守難攻,若是再讓他們築好了城就更難攻打了。到時候他們再運糧聚集於麴山之下,徐圖進兵,那時對我們的危害就更大了,刺史不可不察。”郭淮聽後,哈哈大笑說:“不然,你們都認為麴山易守難攻,其實在我看來恰恰是易攻難守,薑維選在此處築城,正是他的一大失誤。要不了多久,這兩座山城都會是我們的。”眾將不解,請郭淮示下。郭淮卻說:“天機不可泄露,你們都且忍耐著,到時候就知道了。當下之急是盡快換防。”眾將見狀,也不便再問。幾天過後,壅、涼各地區才總算換防完畢。接著,郭淮便率大軍前往了麴山。


    另一邊,薑維自從派了柳隱前往羌人處通盟,始終沒有消息傳迴來。寧隨便向薑維提議說:“將軍,兵貴神速,如今句安、李歆二人已經築城完畢,郭淮已經率大軍攻打,我們正好出兵接應。”薑維思考了一會兒,卻搖搖頭說:“不成,我軍兵力不足,還是等羌人出兵我們再行動……”話未說完,忽然有士兵來報告說李歆不知何故,身負重傷,倒在了營地前,如今已抬迴帳中治療。薑維聞言大驚,急忙和寧隨前去查看李歆的傷勢。


    薑維來到李歆帳中,所幸李歆並未受傷昏迷,便急忙向李歆詢問情況。李歆躺在床上,向薑維稟報說:“稟將軍,麴山二城,皆被魏兵圍困,情況甚是危急,請將軍速速發兵。”薑維著急問:“麴山地勢險惡,易守難攻,怎麽如此?”李歆喘氣迴答說:“末將和句將軍剛剛築好了城,沒過多久,魏軍就派人來攻打,我們因為兵少不能抵敵,於是各自退迴城中防守。魏軍便四麵圍城攻打,並派人切斷了漢中糧道。不僅如此,魏軍還斷了我們的水源。末將於是引兵出城取水,不料魏軍圍困甚急,末將死戰不能得出。後來與句將軍合兵一處,又出城和魏軍大戰,結果還是敗入城去。眼見將士們饑渴難耐,而將軍之兵,至今未到,不知是什麽原因?末將眼見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舍命殺出,向將軍求救。好在當天晚上,天降大雪,因此城中得以化雪度日。但情況還是十分危急,請將軍速速發兵才是。”薑維聽後迴答說:“我非來遲,隻是因為羌兵至今未到,因此誤了。”接著便令人送李歆入川養病。


    薑維隨後召集眾將商議,將情況說了出來。薑維對眾將問:“柳隱至今未有消息迴來,羌兵也未到,而魏兵圍困麴山甚急,各位有何高見,盡管說來?”話音剛落,夏侯霸便出列說:“如果等羌兵到,麴山二城皆陷矣。某料雍州兵馬必盡來麴山攻打,雍州城定然空虛。將軍可引兵徑往牛頭山,抄在雍州之後:郭淮、陳泰必迴救雍州,則麴山之圍自解。”薑維點頭說:“嗯,此計最善。”於是薑維引兵望牛頭山而去。


    行軍途中,寧隨有些地方不解,於是詢問薑維說:“將軍,我有些地方還是不理解,請將軍告知。”薑維點了點頭說:“說吧。”寧隨於是問:“將軍,我覺得李歆之所以能逃出重圍,是因為魏軍故意將他放走的,目的就是讓我們領兵去救,他們好趁機一舉消滅我們。”薑維聽後思考說:“嗯,圍點打援嗎?也不無道理,隻是現如今我們也別無他法了,若是眼睜睜的看著魏軍攻破麴山,那麽我們大半的糧草都會落入魏軍手中,對於我們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因此隻能行此下策,隻能希望前邊不會出現魏軍。”寧隨說:“隻怕是不可能的了。”薑維也歎了口氣說:“本來我是打算讓李歆、句安他們二人固守麴山二城,吸引郭淮注意,我好領兵直取他處,沒想到……唉算了,不說了,是我思慮不周。”正說著,已經兵至牛頭山。忽然之間,前軍發喊,有人報說魏兵截住去路。薑維慌忙自到軍前視之。寧隨也跟著前去,心想:“果然來了。”


    來到前邊,隻見魏軍中一將殺出,對薑維大喝說:“薑伯約,你欲襲我雍州!我已等候多時了!”薑維見狀,親自挺槍縱馬,直取那人。寧隨問旁人那魏將是誰。有認識的人迴答說那魏將姓陳名泰,字玄伯,潁川許昌人,是司空陳群的兒子。寧隨點了點頭,又迴他和薑維的戰鬥。隻見陳泰揮刀相迎。與薑維戰不到三個迴合,便敗下了陣來。薑維想要揮兵掩殺,寧隨見狀上前對薑維說:“將軍,小心是伏兵之計啊。”薑維迴答說:“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為今之計,隻能搶占山頭,隻有占住了山頭,才能進可攻,退可守。若是反被魏軍占住了山頭,我們前進不得,就難有作為了。”於是揮軍掩殺,不料陳泰率軍死死守住山頭,薑維數次衝殺皆不可得,隻好退迴在牛頭山下寨。


    不多時,薑維再次召集眾將商議說:“魏軍占住山頭,我等前進不得,若是再被人輕取洮水,斷我等糧道的話,情況就更加不利了。所以我議不如暫退,再作良圖。”句扶說:“若是如此,在麴山的軍隊該怎麽辦?”薑維沉默不語,良久才說:“此次北伐不利,其罪皆在我,是我思慮不周,才會使我軍陷入此等窘境。麴山的軍隊隻能忍痛割棄了。”眾將聞言不語。隻有句扶勸說:“將軍,三思啊!”薑維歎了口氣,擺擺手說:“不要說了,我主意已定,就這樣吧。還有,他們要是投降的話,我絕不連累他們的家人就是了。”句扶聽後,也無話可說。


    這時,寧隨突然想起件事來,立即出列對薑維說:“將軍,可否再等幾日?”薑維不解地問:“為何?”寧隨迴答說:“柳將軍前去與羌人通盟,雖說至今仍無消息,但是興許正在勸說羌王出兵,不如等上幾天,若是還沒有羌人的消息,再退也不遲。”薑維聽後,點了點頭說:“嗯,此言有理,若是羌人能夠出兵的話,的確有助於扭轉局勢,也罷,就等上三天吧。三天之後,若是羌人還沒有出兵,隻能退兵了。”眾將領命。薑維又說:“當然,這三天時間也不能白等。孝興聽令!”句扶應聲出列。薑維說:“孝興,你負責帶人打探洮水方向的動靜,如遇魏軍,迅速通知與我!”句扶領命而去。接著,又吩咐夏侯霸說:“仲權,你負責領兵出寨搦戰,若是能將陳泰引出來,興許事情還有轉機。”夏侯霸也領命去了。


    然而,還沒有等到三天,第二天薑維就收到了郭淮進攻洮水的消息。薑維大驚,急忙召集眾將議事。薑維說:“郭淮進攻洮水,斷我糧道;羌人那邊也還沒有消息,若是再待下去肯定會全軍覆沒的。事已至此,隻能撤退了。”於是下令撤退。


    陳泰聽說薑維撤退,知道郭淮已經率軍偷襲洮水,於是分兵五路追殺。薑維得知後,命令眾將先行撤退,自己和寧隨率領江湖軍拒五路總口,戰住魏兵。江湖軍全部都是江湖人士,個個武功高強,再加上經過句扶的訓練,已經是頗具規模,實力非比尋常。陳泰大軍空有數倍兵力,卻總是衝殺不過去。薑維和寧隨就這樣且戰且走,直退到洮水。


    就在這時,郭淮也領兵殺到,將薑維和寧隨重重包圍。薑維和寧隨率領江湖軍奮力殺出重圍,直奔陽平關去。城上人見狀,開門放入薑維和寧隨等人。


    此時,郭淮、陳泰等人也率領兵馬前來搶關,隻見關上伏弩齊發,一弩發十矢。這才逼退了郭淮陳泰等人。


    寧隨對此十分好奇,詢問薑維。薑維說:“這是恩師臨終時所遺連弩之法,真想不到會在今日派上用途。”說著,又連聲歎息說:“想不到我竟會遭此慘敗,真是愧對恩師的教誨啊!”寧隨見狀,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隻好默默地站在一旁不吱聲。


    這時,守關將領前來參見薑維。寧隨見過守關將領,不禁吃了一驚,發現守關將領竟是盧遜。寧隨不禁心想:“原來他被貶到了這裏。”


    過了一會兒,薑維也不願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失態,迅速地調整好了心情,召集眾將議事。薑維對眾將說:“此次戰役,其罪在我,是我思慮不周,遭此失敗。我在這裏向各位道歉了。”眾將連忙迴應。接著,薑維又說:“柳隱前往羌人處至今未有消息,不知誰人願意前往打探一下。”話音未落,寧隨出列說:“我願前往打探消息。”薑維點了點頭說:“好,隻是你一人前去我不放心。”於是叫喚句扶,句扶應聲出列。薑維說:“孝興,你就和寧隨一起前往打探消息,路上也好有個照應。”句扶領命。


    於是,寧隨和句扶裝扮成了客商,前往羌中打探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寧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山的黃布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山的黃布鈴並收藏寧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