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涼在北家書院的那番言論,反響最大的就是軍營。
很多參軍好幾年的老兵喜極而泣,終於有人懂他們的難了。
文人的確高貴,在他們村,隻要是識字的,就會被別人高看幾分,更不要說那些有功名的。
人家地位高,那是人家寒窗苦讀讀出來的,是人家聰明。
他們這些粗人都懂,也從沒有過嫉妒心理。
可這些人看不起他們武夫,就讓人不爽。
以前那是沒有辦法的事,老祖宗這麽傳下來的。
現在不同,大王都說,文武一樣重要,一個國家要昌盛,離不開任何一個。
士兵們前所未有的亢奮。
就連一直想讓燕文彥取代阿涼白太傅,都對著兒子感歎。
“咱們這位大王,真是個天才。”
收攏人心的天才。
不管她說的話是真是假,很能戳人就是了。
白致笑道,“您以為呢,在這方麵,她比曾經的太子殿下好多了。”】
燕正雅太高傲,他根本看不上這些人的。
盡管他後來落魄,已經不是太子,也改變了很多。
他依然是高傲的,隻是在阿涼麵前收住了而已。
北雨策是個阿涼忠實迷弟。
在阿涼參加過開院考試之後,他就和院長商量,把書院分為文院和武院。
雖然分開了,但兩院並不是徹底隔開,沒有關係。
吃飯的飯廳和睡覺的寢室都是混合的。
按照他的說法那就是, 北家書院絕不允許出現看不起別人的學子。
他們之間的偏見都是因為雙方的不了解而引起的。
現在除了上課,吃住都在一起,有素養還聰明的學子們,定然能發現其他人的閃光點。
他北家書院很看重學子的人品,成績排在人品後麵。
阿涼能看出來,他是真的把書院放在心上。
真的想把書院做到最好。
北家在他的帶領下,成為平涼第一世家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孫家。
自孫宇寰做了亳州知府後,孫家家主是徹底支棱不起來了。
孫夫人當機立斷,直接從乾州舉家搬遷到到了亳州,來投奔兒子。
孫家主不想來,可不來不行。
抬進去的哪個侄女小妾鬧的不行,她兒子有這麽有出息的兄長,不投奔就是傻子。
他的小兒子今年已經差不多七歲了, 該了解很多事。
肯定得指望孫宇寰提攜。
這小妾剛開始到孫家那幾年,沒少和孫夫人鬥法。
尤其孫宇寰和錢之桃去了寧州,好幾年不迴來。
她以為他們放棄孫家的祖宅和祖產了。
她喜不自勝。
可隨著平涼國的反叛到城裏,孫宇寰一躍成為一州知府,錢之桃也成為了平涼大王身邊最得力的人。
這才讓小妾開始害怕。
就連孫家主都常常坐立不安,他怕兒子兒媳迴來找他算賬。
可左等右等,並沒有等來人家。
而是老妻收拾東西,帶著忠仆要去投奔兒子。
連他告訴都沒告訴。
“這麽大的事,你不跟我說一句?”他控訴。
“嘁......
我走了你不是跟歡喜,天天和那狐狸精在府中胡鬧,也沒人管。”
這宅子是孫家的祖產,孫府人看不上。
凡是她和兒子名下的鋪子,她早做了安排。
孫家主沒想到這女人這麽絕情,他吭吭哧哧了半天,才想到一個理由。
“兒子現在是 一州知府,讓別人知道他不管自己的老父親,對他 名聲不好。”
孫夫人雖然覺得扯淡,但不得不 承認,這老滑頭說到了她擔心的 點上。
在這孝道大於天的時代,如果父母告子女,那是一告一個準。
沒辦法,孫夫人隻好帶上這老不要臉和他 的小妾。
到了亳州的知府府邸,孫夫人還沒進門,就抱著自己熱孜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我兒出息了,感謝大王,感謝大王救了我兒。”
錢之桃、孫宇寰:......
直到兩耳一模一樣的小團子,脆生生的齊聲叫:“祖母”時。
孫夫人差點沒昏過去, “這......我孫子?
小桃生的?”
這兩人的模樣可不就是錢之桃的翻版嗎。
“當然了,都快過三歲生辰了。”
錢之桃笑眯眯的說,孫宇寰隻是微笑。
孫夫人忽然一巴掌拍在他後背上,孫宇黃沒防備,差點被拍個大馬趴。
“娘,您幹嘛,我身體不好。”
孫夫人又是兩下子。
“你個死孩子,娃兒都能叫祖母 了,才叫我知道, 你咋想的。”
至於病人?
哼!
能一次性讓老婆懷兩個娃的身體,能有什麽病。
早好了。
大王的神醫果然厲害。
孫宇寰理虧,“那不是前幾年不太平嗎。”
大王腹背受敵,已經夠難了,他們孫家還在乾州。
自認不能露了行蹤。
隻好瞞著家人,直到新朝初定,大庸和平涼簽訂了契約,他們才敢通知家人。
孫宇寰的解釋,孫夫人是一點沒聽。
她早去看自己的孫子了。
哎呦,兩個長的一模一樣的大胖小子,誰看了不稀罕。
至於後麵孫家主和那小妾,自然沒人理會。
由著管家迎進去。
後麵怎麽安排,還得看稀罕完孫子的孫夫人。
小妾的心裏難受,她豔羨的看著錢之桃。
她穿的可真好看,要是她是孫宇寰的妾室就好了。
知府大人女人,聽上去多威風,多有地位啊。
她也不用為了兒子能多得點家產而處心積慮。
她看了一眼縮在身邊,臉上沒有一點表情的兒子,不由嫌棄。
這木頭,也不知道說兩句好話,哄哄他哥嫂。
這樣以後他的好處能少了?
知府大人最小的弟弟,出去在外麵,別人都是捧著的。
孫宇城可不知道他姨娘的心理活動。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一直活在別人言語裏的大哥。
聽說他身體很弱,聽說他活不過二十歲,聽說他很怕夫人.....
十句話有九句都是在說他身體不好。
他常常能聽到府中下人和姨娘說,這孫府遲早是二少爺的。
大少爺那身子......
哎.....估計連要個孩子都困難,要不少夫人嫁進來這麽久,怎麽連個一男半女都沒有。
孫宇城其實對家產並不感興趣。
他隻是想見見和自己血脈相連的哥哥,到底是什麽樣的。
很多參軍好幾年的老兵喜極而泣,終於有人懂他們的難了。
文人的確高貴,在他們村,隻要是識字的,就會被別人高看幾分,更不要說那些有功名的。
人家地位高,那是人家寒窗苦讀讀出來的,是人家聰明。
他們這些粗人都懂,也從沒有過嫉妒心理。
可這些人看不起他們武夫,就讓人不爽。
以前那是沒有辦法的事,老祖宗這麽傳下來的。
現在不同,大王都說,文武一樣重要,一個國家要昌盛,離不開任何一個。
士兵們前所未有的亢奮。
就連一直想讓燕文彥取代阿涼白太傅,都對著兒子感歎。
“咱們這位大王,真是個天才。”
收攏人心的天才。
不管她說的話是真是假,很能戳人就是了。
白致笑道,“您以為呢,在這方麵,她比曾經的太子殿下好多了。”】
燕正雅太高傲,他根本看不上這些人的。
盡管他後來落魄,已經不是太子,也改變了很多。
他依然是高傲的,隻是在阿涼麵前收住了而已。
北雨策是個阿涼忠實迷弟。
在阿涼參加過開院考試之後,他就和院長商量,把書院分為文院和武院。
雖然分開了,但兩院並不是徹底隔開,沒有關係。
吃飯的飯廳和睡覺的寢室都是混合的。
按照他的說法那就是, 北家書院絕不允許出現看不起別人的學子。
他們之間的偏見都是因為雙方的不了解而引起的。
現在除了上課,吃住都在一起,有素養還聰明的學子們,定然能發現其他人的閃光點。
他北家書院很看重學子的人品,成績排在人品後麵。
阿涼能看出來,他是真的把書院放在心上。
真的想把書院做到最好。
北家在他的帶領下,成為平涼第一世家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孫家。
自孫宇寰做了亳州知府後,孫家家主是徹底支棱不起來了。
孫夫人當機立斷,直接從乾州舉家搬遷到到了亳州,來投奔兒子。
孫家主不想來,可不來不行。
抬進去的哪個侄女小妾鬧的不行,她兒子有這麽有出息的兄長,不投奔就是傻子。
他的小兒子今年已經差不多七歲了, 該了解很多事。
肯定得指望孫宇寰提攜。
這小妾剛開始到孫家那幾年,沒少和孫夫人鬥法。
尤其孫宇寰和錢之桃去了寧州,好幾年不迴來。
她以為他們放棄孫家的祖宅和祖產了。
她喜不自勝。
可隨著平涼國的反叛到城裏,孫宇寰一躍成為一州知府,錢之桃也成為了平涼大王身邊最得力的人。
這才讓小妾開始害怕。
就連孫家主都常常坐立不安,他怕兒子兒媳迴來找他算賬。
可左等右等,並沒有等來人家。
而是老妻收拾東西,帶著忠仆要去投奔兒子。
連他告訴都沒告訴。
“這麽大的事,你不跟我說一句?”他控訴。
“嘁......
我走了你不是跟歡喜,天天和那狐狸精在府中胡鬧,也沒人管。”
這宅子是孫家的祖產,孫府人看不上。
凡是她和兒子名下的鋪子,她早做了安排。
孫家主沒想到這女人這麽絕情,他吭吭哧哧了半天,才想到一個理由。
“兒子現在是 一州知府,讓別人知道他不管自己的老父親,對他 名聲不好。”
孫夫人雖然覺得扯淡,但不得不 承認,這老滑頭說到了她擔心的 點上。
在這孝道大於天的時代,如果父母告子女,那是一告一個準。
沒辦法,孫夫人隻好帶上這老不要臉和他 的小妾。
到了亳州的知府府邸,孫夫人還沒進門,就抱著自己熱孜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我兒出息了,感謝大王,感謝大王救了我兒。”
錢之桃、孫宇寰:......
直到兩耳一模一樣的小團子,脆生生的齊聲叫:“祖母”時。
孫夫人差點沒昏過去, “這......我孫子?
小桃生的?”
這兩人的模樣可不就是錢之桃的翻版嗎。
“當然了,都快過三歲生辰了。”
錢之桃笑眯眯的說,孫宇寰隻是微笑。
孫夫人忽然一巴掌拍在他後背上,孫宇黃沒防備,差點被拍個大馬趴。
“娘,您幹嘛,我身體不好。”
孫夫人又是兩下子。
“你個死孩子,娃兒都能叫祖母 了,才叫我知道, 你咋想的。”
至於病人?
哼!
能一次性讓老婆懷兩個娃的身體,能有什麽病。
早好了。
大王的神醫果然厲害。
孫宇寰理虧,“那不是前幾年不太平嗎。”
大王腹背受敵,已經夠難了,他們孫家還在乾州。
自認不能露了行蹤。
隻好瞞著家人,直到新朝初定,大庸和平涼簽訂了契約,他們才敢通知家人。
孫宇寰的解釋,孫夫人是一點沒聽。
她早去看自己的孫子了。
哎呦,兩個長的一模一樣的大胖小子,誰看了不稀罕。
至於後麵孫家主和那小妾,自然沒人理會。
由著管家迎進去。
後麵怎麽安排,還得看稀罕完孫子的孫夫人。
小妾的心裏難受,她豔羨的看著錢之桃。
她穿的可真好看,要是她是孫宇寰的妾室就好了。
知府大人女人,聽上去多威風,多有地位啊。
她也不用為了兒子能多得點家產而處心積慮。
她看了一眼縮在身邊,臉上沒有一點表情的兒子,不由嫌棄。
這木頭,也不知道說兩句好話,哄哄他哥嫂。
這樣以後他的好處能少了?
知府大人最小的弟弟,出去在外麵,別人都是捧著的。
孫宇城可不知道他姨娘的心理活動。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一直活在別人言語裏的大哥。
聽說他身體很弱,聽說他活不過二十歲,聽說他很怕夫人.....
十句話有九句都是在說他身體不好。
他常常能聽到府中下人和姨娘說,這孫府遲早是二少爺的。
大少爺那身子......
哎.....估計連要個孩子都困難,要不少夫人嫁進來這麽久,怎麽連個一男半女都沒有。
孫宇城其實對家產並不感興趣。
他隻是想見見和自己血脈相連的哥哥,到底是什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