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談話聲,被屏風外麵監考的眾位夫子聽的一清二楚。


    他們都垂眼不說話,彼此之間連一個眼神交流都沒有。


    可他們一個個豎起的耳朵證明,這些人都在偷聽。


    北雨策雖然沒做過官,但他走南闖北的做生意,見過聽過的事不少。


    他不是沒見識的人。


    阿涼的話讓他一細想,覺得果然如此,大王說的一點不差。


    那人的聲音還在繼續。


    “軍中有多少有本事的人,因為不識字,功勞被冒領不說。


    被冤枉之後連個訴狀都不會寫。


    就算他們功勞沒有被冒領,就算他們沒有被冤枉。


    你說那個君王會讓一個不識字的人做領兵的大將軍?


    遇事連個奏折都寫不明白,戰報都看不懂.......”


    北雨策聽得心酸,他張大嘴巴卻發不出聲音。


    最後隻能幹巴巴的迴了一句,“在軍營裏討生活真難。”


    是啊,很難,真難。


    要是沒有那些人在邊關拚命,這些文人文官,怎麽可能安心的考試。


    然後平步青雲。


    盡管這樣,他們還是看不慣武官。


    看不慣他們的出身,他們的談吐,甚至連他們在邊關拚命都看不起。


    覺得隻有沒本事的人才會用一身力氣來謀生。


    重文輕武是很多朝代,很多帝王都在做的。


    就連老百姓心中都覺得士兵是莽夫。


    隻要天下和平就用不上武將。


    這種荒謬言論很多人都支持,都覺得是對的。


    “大王想讓書院也招收武學子嗎?”


    阿涼看了他一眼,搖頭道。


    “我隻是覺得應該如此,並沒有命令的意思。


    招武師傅並不難,你想給家族謀後續,文武雙管齊下難道不好嗎?


    武學字並不需要多好的學問,教他們識字算數就好了,好好練武。”


    最後她拍了拍北一策的肩膀說。


    “我們打仗的機會多的很,不怕培養了沒用處。


    山上的土匪要繳吧,永昭人,匈奴人要打吧。


    還有大庸,遲早會跟我們有一場大戰的。”


    所以,離和平時期還還遠呢。


    不早點做打算怎麽行呢。


    阿涼的話讓北雨策激動,他忽然跪倒在她腳下。


    “草民一定讓北家書院成為平涼第一書院。


    一定給朝廷輸送很多人才,文武種地都要。


    我發誓!”


    他想起了寧州官學, 那裏麵是真的什麽人都有。


    阿涼知道他說的是真心吧。


    雙手扶他起來。


    “我信你,我等著看那一天。”


    兩人的 對話,讓屏風外麵的各位夫子聽的一清二楚。


    他們心中的震驚並不比北雨策少。


    作為讀書人,他們羞愧。


    這位年輕的女性帝王說的話,就好像一個個巴掌,無情的扇在他們臉上。


    她說的一點錯都沒有。


    他們就是這麽想的,對於武官的看不起。


    看時間差不多了,阿涼沒有多逗留,迴宮去了。


    至於開院考試的題目和最後的成績,她都沒有看。


    這是夫子們的事,她自是不會插手。


    原本以為這隻是一趟普通的行程。


    沒想到她那天和北雨策 對話,不知道怎麽傳了出去。


    一時間阿涼這位大王的名聲響徹漳州。


    甚至還有往外地發展的趨勢。


    尤其是那些癡迷練功不愛讀書的。


    阿涼對於武官的重視,那些話可真是說到他們的心上了。


    還有朝堂上的武將們,一時間揚眉吐氣了很多。


    有時候在朝堂上議事,那嘴皮子,隱隱有和文官打成平手的跡象。


    文官們苦不堪言。


    以前他們議事爭吵時,是文官和文官之間的爭吵,派係和派係之間的爭吵。


    武官一個個裝死,就害怕自己開口了被文官嘲諷沒文化。


    也被大王厭惡。


    現在有大王為他們打抱不平,隻要有意見就提唄,覺得自己有道理就爭唄。


    怕個鳥。


    大王都不嫌棄他們沒文化。


    誰敢看不起他們。


    盡管一天天早朝被吵的頭疼,但阿涼還是樂嗬嗬看著。


    議事嘛,就應該暢所欲言,誰有想法都可以說。


    這無聊又死寂的皇宮,也就這點樂子了。


    隻要不打起來,都沒事。


    燕文彥站在群臣之首,抬眼看上去。


    那女人雖然嘴巴耷拉著,但眼睛裏的興奮是個人都能看出來。


    也太明顯了,一點都不知道掩飾。


    白致、蕭敬之流,更是扶額。


    這大王到底怎麽想的,這麽抬高武官,是真不怕兩方打起來啊。


    聽聽一臉大胡子的姚將軍說的都是什麽話。


    “黃立凡,你奶奶個腿,居然想克扣我們士兵的軍餉,你想幹什麽?


    這個標準可是大王親自製定的。”


    說著他還不忘抱拳 對著上位的阿涼行禮。


    戶部侍郎黃立凡眼睛一瞪。


    “我什麽時候說要克扣軍餉了,我實說,現在天氣暖和了,也不打仗。肉食就沒有必要供應,到了冬季天寒時再補上。”


    “士兵們都是些賣力氣和賣命的,你不讓他們吃肉,你安的什麽心?


    你個缺德玩意!”


    黃立凡被姚將軍左一個你奶奶腿,右一個你大爺,氣得差點一口氣上不來。


    他說的本來就是是實話啊。


    不能因為國庫充裕就這麽遭。


    糧食吃飽不算,還要頓頓吃肉,誰家軍隊這樣。


    不得精打細算,為了以後做點防備嗎。


    有多少吃多少,那怎麽能行。


    如果天災來了呢,如果忽然開戰了呢。


    這些人怎麽就聽不懂人話呢,吃吃吃.....


    這個標準是大王定的沒錯,但那是打仗時期定下的啊。


    他氣得不想跟這莽夫理論,隻好求助龍椅上一言不發的大王。


    “大王,這姚將軍他聽不懂話...”


    他委屈死了。


    阿涼看得老過癮,心裏早笑開了。


    這姚將軍罵人可真有意思,他絕對是跟村頭老太太學的。


    不過屬下求到了自己頭上,她還是要表個態的。


    阿涼清了清嗓子,“這個嘛.......”


    她眼睛一轉,看向坐在輪椅上攏著雙手,閉目養神的白致。


    “白尚書覺得如何?”


    白致現在管的可不就是戶部嗎。


    白致睜開眼,抱歉行禮,“迴大王,臣覺得他們說的都有理。”


    .......


    \"好,那就減去黃大人說的量的一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她叫阿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栗子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栗子哎並收藏她叫阿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