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殺的別人還好說,可對方偏偏殺的是女子。
天子也是女子,這不是挑釁是什麽。
已經過去五日了,他一點線索都沒有。
又是一日早朝。
董經在朝堂上盡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眼看就要熬到下朝了。
上麵的君王話鋒一轉。
“董大人,最近人心惶惶的殺人案進展如何?”
天要亡我。
董經心中哀嚎。
他持笏出列,嘴苦道。“稟大王,還....還沒進展......”
他真是什麽辦法都用了,可對方的就跟鬼一樣,一點有用的線索都沒有。
“什麽線索都沒有?”
“臣無能。”
董經已經跪了下去,他不抬頭都知道,上麵那人此時的臉色有多難看。
“什麽線索都沒有?”
董經不敢說話,隻能苦著臉搖頭。
這殺人犯也不知道怎麽迴事,每個被害人的作案手法都不同。
被害人之間既沒有聯係,也沒有共同點,他真是無從下手。
走訪了他們的親朋好友,了解了這些被害人的為人。
都是本分女子,根本不可能和別人結仇。
被害人裏和人接觸多的,大概就是那經常走街串巷,挑著擔子賣涼粉的老婦。
還有和日常乞討的八歲女孩。
也就這兩人和別人接觸多點。
其他被害者,如洪記綢緞莊的大小姐。
王大人家的幼女,這兩家的家底都不錯,兩個人都有丫鬟跟隨。
很少出門。
可就這兩個女子,也被殺了。
這四個人之間一點聯係都沒有,唯一能確定是一個兇手的,那就是同時切走了屍體的小拇指。
這才讓董經認為是連環殺人案,兇手是同一個人。
其實阿涼對於破案挺有興趣的,她要不是現在是一國之君,真想自己上。
她想到了自己開恩科時,那位狀元郎。
叫趙承安的,好像是仵作世家出來的。
“趙承安現在任何官職?”
她忽然問。
這讓眾臣你看我,我看你,都想知道趙承安是誰。
大王為何忽然提起這麽個人。
最後還是燕文彥遲疑出聲,“大王說的可是平涼立朝第一年,恩科出來的狀元郎。”
“是他,本王記得他是仵作世家出來的,讓他去大理寺幫幫董大人。”
董經此時的臉色通紅。
大王這一招,比罵他廢物還狠。
直接讓一個級別比自己低了不知多少的人來幫忙。
這不是打他的臉是什麽。
可自己偏偏沒有辦法拒絕,這趙承安是仵作出身,還是曾經的狀元郎。
不管是家學還是才幹,應該都不會太差。
就這樣,在翰林院編纂史書的趙承安被調到了大理寺。
這個舉動驚掉了他一眾同僚的下巴。
阿涼最後還讓燕文彥沒事去協助協助。
說是協助,大家心底都清楚,這是讓太子去學習的。
這件事之後,阿涼每天的樂趣就是等燕文彥迴來,給她講案件的進展。
王大人家的幼女是被自己的腰帶勒死的。
洪記綢緞莊的大小姐是被人掐死的。
賣涼粉的老婦人是被人從後麵一刀抹了脖子。
而那個乞丐小女孩,則是被人把頭按到水缸裏淹死的。
各有各的死法。
“王大人家不會連個家丁都沒有吧?”
自家女兒被兇手勒死在家裏,這是多麽匪夷所思的事。
難道兇手是王家人?
燕文彥搖頭,自己也很迷糊。
可王家人但就是這麽說的,王小姐死在自己的閨房。
王大人沒兒子,隻有三個女兒,兩個都出嫁了。
家中主子就這個千恩萬寵的女兒和老兩口。
老兩口不可能勒死自己女兒吧,家裏下人也沒那個膽子啊。
小姐 的門口都是有丫鬟守著的。
“要不就是王大人夫妻說謊了,要不就是丫鬟說謊了,你明天去告訴董經。
王家夫妻再不說實話,就判他們殺女。”
說到這裏,就有人抬杠了,那說不定兇手是個來無影去無蹤的武林高手呢。
那阿涼隻會嗬嗬。
那個武林高手會用勒死對方這個方法殺人。
直接隔空一個飛鏢,或者趁人不備時,一劍刺過去完活。
這位兇手肯定和王小姐認識。
還有洪家綢緞莊的那位小姐,也是死在家裏的。
老婦人死在家裏,乞丐小女孩死在自己時常棲身的破廟裏。
“你們了解過幾個被害人嗎?
他們有什麽愛好,特長之類的。”
燕文彥愣了愣,搖頭。
查案子還要了解被害人喜歡什麽嗎?
看他一臉懵逼相,阿涼使勁翻白眼。
連被害人喜歡什麽,討厭什麽都沒有去了解,怎麽就斷定這幾位沒有共同之處的。
“明天去查查,你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阿涼最近心裏常常焦躁,尤其行走在皇宮間。
裏麵的人對自己除了恭敬還是恭敬,她原本是最不耐煩教孩子的。
但看著那張和燕正雅五分相似的臉,對著自己露出迷茫的表情。
她就忍不了。
忍不了那張臉上露出那麽蠢的表情。
燕正雅可沒有他兒子那麽笨。
這天,北雨策進了宮。
他的書院建成了,邀請阿涼去參加開院儀式。
其實北家書院在年前就建成了,但那個時候燕正雅病重。、
後來又逢他去世,開院這件事就耽擱了下來。
他可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在這個時候辦喜事。
現在半年過去,北雨策才開始著手辦這件事。
“好啊,本王去見識見識,這號稱天下最大的書院,究竟有多大。”
“咳咳......”
這話說的北雨策臉紅,他們北家書院哪敢自稱天下最大的書院。
把人家江南書院放在哪裏。
這都是些讀不起書的平民書生亂叫的。
“大王折煞草民了,這都是他們瞎叫的。”
阿涼笑笑不語。
能被人這麽叫,自然有其中的優點。
江南書院的確有名,可他們驕傲,他們目無下塵。
北家書院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能稱為最大的書院。
光看占地麵積就知道了。
不僅大還豪華。
誰不想在這裏讀書。
寒門學子對它的評價自然高。
天下窮人多,窮人家的聰明人也不少。
隻要是聰明人自然想讀書。
久而久之,寒門學子出頭的肯定比世家子多。
天子也是女子,這不是挑釁是什麽。
已經過去五日了,他一點線索都沒有。
又是一日早朝。
董經在朝堂上盡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眼看就要熬到下朝了。
上麵的君王話鋒一轉。
“董大人,最近人心惶惶的殺人案進展如何?”
天要亡我。
董經心中哀嚎。
他持笏出列,嘴苦道。“稟大王,還....還沒進展......”
他真是什麽辦法都用了,可對方的就跟鬼一樣,一點有用的線索都沒有。
“什麽線索都沒有?”
“臣無能。”
董經已經跪了下去,他不抬頭都知道,上麵那人此時的臉色有多難看。
“什麽線索都沒有?”
董經不敢說話,隻能苦著臉搖頭。
這殺人犯也不知道怎麽迴事,每個被害人的作案手法都不同。
被害人之間既沒有聯係,也沒有共同點,他真是無從下手。
走訪了他們的親朋好友,了解了這些被害人的為人。
都是本分女子,根本不可能和別人結仇。
被害人裏和人接觸多的,大概就是那經常走街串巷,挑著擔子賣涼粉的老婦。
還有和日常乞討的八歲女孩。
也就這兩人和別人接觸多點。
其他被害者,如洪記綢緞莊的大小姐。
王大人家的幼女,這兩家的家底都不錯,兩個人都有丫鬟跟隨。
很少出門。
可就這兩個女子,也被殺了。
這四個人之間一點聯係都沒有,唯一能確定是一個兇手的,那就是同時切走了屍體的小拇指。
這才讓董經認為是連環殺人案,兇手是同一個人。
其實阿涼對於破案挺有興趣的,她要不是現在是一國之君,真想自己上。
她想到了自己開恩科時,那位狀元郎。
叫趙承安的,好像是仵作世家出來的。
“趙承安現在任何官職?”
她忽然問。
這讓眾臣你看我,我看你,都想知道趙承安是誰。
大王為何忽然提起這麽個人。
最後還是燕文彥遲疑出聲,“大王說的可是平涼立朝第一年,恩科出來的狀元郎。”
“是他,本王記得他是仵作世家出來的,讓他去大理寺幫幫董大人。”
董經此時的臉色通紅。
大王這一招,比罵他廢物還狠。
直接讓一個級別比自己低了不知多少的人來幫忙。
這不是打他的臉是什麽。
可自己偏偏沒有辦法拒絕,這趙承安是仵作出身,還是曾經的狀元郎。
不管是家學還是才幹,應該都不會太差。
就這樣,在翰林院編纂史書的趙承安被調到了大理寺。
這個舉動驚掉了他一眾同僚的下巴。
阿涼最後還讓燕文彥沒事去協助協助。
說是協助,大家心底都清楚,這是讓太子去學習的。
這件事之後,阿涼每天的樂趣就是等燕文彥迴來,給她講案件的進展。
王大人家的幼女是被自己的腰帶勒死的。
洪記綢緞莊的大小姐是被人掐死的。
賣涼粉的老婦人是被人從後麵一刀抹了脖子。
而那個乞丐小女孩,則是被人把頭按到水缸裏淹死的。
各有各的死法。
“王大人家不會連個家丁都沒有吧?”
自家女兒被兇手勒死在家裏,這是多麽匪夷所思的事。
難道兇手是王家人?
燕文彥搖頭,自己也很迷糊。
可王家人但就是這麽說的,王小姐死在自己的閨房。
王大人沒兒子,隻有三個女兒,兩個都出嫁了。
家中主子就這個千恩萬寵的女兒和老兩口。
老兩口不可能勒死自己女兒吧,家裏下人也沒那個膽子啊。
小姐 的門口都是有丫鬟守著的。
“要不就是王大人夫妻說謊了,要不就是丫鬟說謊了,你明天去告訴董經。
王家夫妻再不說實話,就判他們殺女。”
說到這裏,就有人抬杠了,那說不定兇手是個來無影去無蹤的武林高手呢。
那阿涼隻會嗬嗬。
那個武林高手會用勒死對方這個方法殺人。
直接隔空一個飛鏢,或者趁人不備時,一劍刺過去完活。
這位兇手肯定和王小姐認識。
還有洪家綢緞莊的那位小姐,也是死在家裏的。
老婦人死在家裏,乞丐小女孩死在自己時常棲身的破廟裏。
“你們了解過幾個被害人嗎?
他們有什麽愛好,特長之類的。”
燕文彥愣了愣,搖頭。
查案子還要了解被害人喜歡什麽嗎?
看他一臉懵逼相,阿涼使勁翻白眼。
連被害人喜歡什麽,討厭什麽都沒有去了解,怎麽就斷定這幾位沒有共同之處的。
“明天去查查,你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阿涼最近心裏常常焦躁,尤其行走在皇宮間。
裏麵的人對自己除了恭敬還是恭敬,她原本是最不耐煩教孩子的。
但看著那張和燕正雅五分相似的臉,對著自己露出迷茫的表情。
她就忍不了。
忍不了那張臉上露出那麽蠢的表情。
燕正雅可沒有他兒子那麽笨。
這天,北雨策進了宮。
他的書院建成了,邀請阿涼去參加開院儀式。
其實北家書院在年前就建成了,但那個時候燕正雅病重。、
後來又逢他去世,開院這件事就耽擱了下來。
他可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在這個時候辦喜事。
現在半年過去,北雨策才開始著手辦這件事。
“好啊,本王去見識見識,這號稱天下最大的書院,究竟有多大。”
“咳咳......”
這話說的北雨策臉紅,他們北家書院哪敢自稱天下最大的書院。
把人家江南書院放在哪裏。
這都是些讀不起書的平民書生亂叫的。
“大王折煞草民了,這都是他們瞎叫的。”
阿涼笑笑不語。
能被人這麽叫,自然有其中的優點。
江南書院的確有名,可他們驕傲,他們目無下塵。
北家書院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能稱為最大的書院。
光看占地麵積就知道了。
不僅大還豪華。
誰不想在這裏讀書。
寒門學子對它的評價自然高。
天下窮人多,窮人家的聰明人也不少。
隻要是聰明人自然想讀書。
久而久之,寒門學子出頭的肯定比世家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