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替他不平的居然是濟山村的村民。
他們也不是怪阿涼這麽做太絕情。
如果是調走他們也無話可說,可為何要打散。
打散了,以後就沒有蕭家軍了。
事實上,這件事是蕭宿通進宮提出來的。
阿涼很意外,這個少年居然有這種胸襟,這看上去比他三叔有遠見啊。
“你不怕你三叔揍你?”
她開玩笑說。
她早有這個打算,不過她的打算是調走,可沒想過打散。
沒想到會被這小子提前提出來。
蕭宿通跪下,不卑不亢道,“為了平涼的安穩必須這麽做。”
蕭家軍是為了上戰場,保家衛國的,而不是榮養的。
他們之前在江南享福已經享夠了,該做點什麽了。
隻有上陣殺敵的人才配稱唿為蕭家軍。
他的一番話,讓阿涼高看了他不少,原本以為是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沒想到卻是胸有溝壑的人才。
她起身繞過龍案走下台階,親手扶起眼前的少年人。
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隻要記住,你們姓蕭的在哪裏,哪裏就有蕭家軍。
本王今天心情好,你可有什麽願望,我都可以答應,就你的職位著塊,我可以破例。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隻要你提 ,我就答應。”
這個條件,不可謂不誘人。
穩重如蕭宿通都驚呆了,他不可置信的看了阿涼一眼。
“大王.......”
“怎麽?沒想到?”
“不是,不是,我......臣是覺得不符合規矩。”
阿涼看著他明明眼中的驚喜都藏不住,偏偏還要矯情。
就覺得好笑。
“行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且本王是大王,規矩可是本王定的 哦。”
“那....那臣想進皇城的護衛隊可以嗎?”
他看過那些的訓練,還有能力。
真的很厲害。
他想進去學學。
阿涼怔了一怔,“就這?”
“是。”
他很清楚,平涼和大庸遲早有會有一仗。
進齊飛浦的軍隊鍛煉,還不如在皇城護衛隊裏學習。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漳州離母親和兄弟們近,他作為大哥,肯定要照顧弟弟妹妹們。
“你可要想清楚了,進去就是要從底層做起。”
她不可能把別的小頭目給幹下去,讓蕭宿通直接上位。
這對別人不公平。
“臣明白。”
——
蕭宿通得了差事,興高采烈的迴家。
沒有迎來弟弟妹妹們的祝賀,看到的全是一張張哭喪著的臉,還有連父親去世都是偷偷抹淚的母親。
此時竟坐在花廳中光明正大的哭泣。
“娘,您怎麽了?”
蕭夫人哭得停不下來,他隻好轉頭問一樣抹淚的妹妹。
“輕輕,發生什麽事了。”
“大哥,二哥他偷偷跑去了邊境。”
要是在漳州邊境,她們都不會這麽傷心。
可蕭元駒偏偏去了豐陽。
那麽遠,那麽危險。
蕭元駒是蕭家那早死的二爺唯一的兒子,蕭遷自把他養在身邊後。
從沒讓他接觸過武學。
努力把他培養成一個學識極厲害的公子。
可家裏人誰都想不到,這孩子,居然會偷偷跑到邊境去。
蕭元駒雖然是個文人,但他的話很少,大多數時間都是把自己關在書房裏看書。
一整天不出門都是常事。
這天,大家和往常一樣,都以為他看書。
直到晚上呢,小廝發現書房門緊閉,可沒點燈。
這才驚覺不對,推門而入,裏麵什麽都沒有,隻留下一封信。
意思很簡單,他要走了。
要去從軍,要把蕭家軍傳下去。
他爹是蕭家軍,他也必須是。
總有天,他會帶領一支新的蕭家軍,在平涼的邊境上殺敵。
他發誓。
蕭夫人哽咽著說。
“這孩子怎麽能去這麽危險的地方,連一點武藝都沒有。”
這個時候,她有些埋怨丈夫,為什麽不給孩子教點傍身的功夫。
那永昭雖然現在對平涼俯首稱臣。
但是平涼占了他們四座城,他們怎麽可能善罷甘休。
遲早會卷土重來。
他們對平涼的恨不可能消失。
“大軍開拔已經一整天了,現在追也追不上了,隻能讓三叔想辦法給那邊的將領寫封信,讓多照顧照顧了。”
蕭宿通沒有說讓三叔找人迴來這種話。
她對於弟弟的固執再清楚不過,他不可能迴來。
以前蕭元駒會安心聽他父親的話念書,是因為蕭家軍還在。
這是他父親的象征。
他對父親的寄托都在蕭家軍裏。
可現在被打散了,他肯定受不了。
但所謂一個連功名都沒有讀書人,自然沒有資格反對。
而且他不是蠢人,自然知道,大王這麽做沒有錯。
所以,想要蕭家軍再問世,隻能自己組建。
就像他祖父曾經一樣。
靠著自己,組建威震匈奴的蕭家軍。
蕭敬得到這個消息時,並沒有悲傷,也沒有生氣。
反而高興,他抱了抱自己的大侄子,欣慰道。
“你們兄弟比你三叔強。”
他是個懦夫,他一直都知道。
心比天高說的是他,一無所成說的是他,眼高手低說的也是他。
仗著有點學問,就誰都不放在眼裏。
年輕時,他看不上武將整天打打殺殺,所以他選擇做學問。
仗著比別人多了那點天賦,考出了功名。
做官了之後,他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
天天和上司吵架。
後來一氣之下更是辭了官。
那個時候,他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有才華,最瀟灑的人。
官職?名聲?
在他的眼裏一文不值。
後來他又被召進宮裏,給各位皇子啟蒙。
他嫌棄這個笨,嫌棄那個調皮。
又出宮了。
其實,他真是看不上武官嗎?
不是,是因為那個時候他太懶了,他不想和大哥二哥一樣,天不亮就起來練武。
他做不到。
他真的不喜歡做官才辭官的嗎?
也不是。
是因為他的無能,對於官場上的黑暗,他無能為力,他改變不了。
隻能眼不見心不煩。
他真的是嫌棄皇子們愚笨調皮才不教的嗎?
更不是。
他隻是看到了很多文人千金難求的孤本,都收藏在皇家書樓落灰。
這些皇子卻一點不懂珍惜。
他覺得不公,才不想教。
他改變不了,隻能惡劣的用不教他們來報複。
他是懦夫。
一直逃避的懦夫。
他們也不是怪阿涼這麽做太絕情。
如果是調走他們也無話可說,可為何要打散。
打散了,以後就沒有蕭家軍了。
事實上,這件事是蕭宿通進宮提出來的。
阿涼很意外,這個少年居然有這種胸襟,這看上去比他三叔有遠見啊。
“你不怕你三叔揍你?”
她開玩笑說。
她早有這個打算,不過她的打算是調走,可沒想過打散。
沒想到會被這小子提前提出來。
蕭宿通跪下,不卑不亢道,“為了平涼的安穩必須這麽做。”
蕭家軍是為了上戰場,保家衛國的,而不是榮養的。
他們之前在江南享福已經享夠了,該做點什麽了。
隻有上陣殺敵的人才配稱唿為蕭家軍。
他的一番話,讓阿涼高看了他不少,原本以為是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沒想到卻是胸有溝壑的人才。
她起身繞過龍案走下台階,親手扶起眼前的少年人。
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隻要記住,你們姓蕭的在哪裏,哪裏就有蕭家軍。
本王今天心情好,你可有什麽願望,我都可以答應,就你的職位著塊,我可以破例。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隻要你提 ,我就答應。”
這個條件,不可謂不誘人。
穩重如蕭宿通都驚呆了,他不可置信的看了阿涼一眼。
“大王.......”
“怎麽?沒想到?”
“不是,不是,我......臣是覺得不符合規矩。”
阿涼看著他明明眼中的驚喜都藏不住,偏偏還要矯情。
就覺得好笑。
“行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且本王是大王,規矩可是本王定的 哦。”
“那....那臣想進皇城的護衛隊可以嗎?”
他看過那些的訓練,還有能力。
真的很厲害。
他想進去學學。
阿涼怔了一怔,“就這?”
“是。”
他很清楚,平涼和大庸遲早有會有一仗。
進齊飛浦的軍隊鍛煉,還不如在皇城護衛隊裏學習。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漳州離母親和兄弟們近,他作為大哥,肯定要照顧弟弟妹妹們。
“你可要想清楚了,進去就是要從底層做起。”
她不可能把別的小頭目給幹下去,讓蕭宿通直接上位。
這對別人不公平。
“臣明白。”
——
蕭宿通得了差事,興高采烈的迴家。
沒有迎來弟弟妹妹們的祝賀,看到的全是一張張哭喪著的臉,還有連父親去世都是偷偷抹淚的母親。
此時竟坐在花廳中光明正大的哭泣。
“娘,您怎麽了?”
蕭夫人哭得停不下來,他隻好轉頭問一樣抹淚的妹妹。
“輕輕,發生什麽事了。”
“大哥,二哥他偷偷跑去了邊境。”
要是在漳州邊境,她們都不會這麽傷心。
可蕭元駒偏偏去了豐陽。
那麽遠,那麽危險。
蕭元駒是蕭家那早死的二爺唯一的兒子,蕭遷自把他養在身邊後。
從沒讓他接觸過武學。
努力把他培養成一個學識極厲害的公子。
可家裏人誰都想不到,這孩子,居然會偷偷跑到邊境去。
蕭元駒雖然是個文人,但他的話很少,大多數時間都是把自己關在書房裏看書。
一整天不出門都是常事。
這天,大家和往常一樣,都以為他看書。
直到晚上呢,小廝發現書房門緊閉,可沒點燈。
這才驚覺不對,推門而入,裏麵什麽都沒有,隻留下一封信。
意思很簡單,他要走了。
要去從軍,要把蕭家軍傳下去。
他爹是蕭家軍,他也必須是。
總有天,他會帶領一支新的蕭家軍,在平涼的邊境上殺敵。
他發誓。
蕭夫人哽咽著說。
“這孩子怎麽能去這麽危險的地方,連一點武藝都沒有。”
這個時候,她有些埋怨丈夫,為什麽不給孩子教點傍身的功夫。
那永昭雖然現在對平涼俯首稱臣。
但是平涼占了他們四座城,他們怎麽可能善罷甘休。
遲早會卷土重來。
他們對平涼的恨不可能消失。
“大軍開拔已經一整天了,現在追也追不上了,隻能讓三叔想辦法給那邊的將領寫封信,讓多照顧照顧了。”
蕭宿通沒有說讓三叔找人迴來這種話。
她對於弟弟的固執再清楚不過,他不可能迴來。
以前蕭元駒會安心聽他父親的話念書,是因為蕭家軍還在。
這是他父親的象征。
他對父親的寄托都在蕭家軍裏。
可現在被打散了,他肯定受不了。
但所謂一個連功名都沒有讀書人,自然沒有資格反對。
而且他不是蠢人,自然知道,大王這麽做沒有錯。
所以,想要蕭家軍再問世,隻能自己組建。
就像他祖父曾經一樣。
靠著自己,組建威震匈奴的蕭家軍。
蕭敬得到這個消息時,並沒有悲傷,也沒有生氣。
反而高興,他抱了抱自己的大侄子,欣慰道。
“你們兄弟比你三叔強。”
他是個懦夫,他一直都知道。
心比天高說的是他,一無所成說的是他,眼高手低說的也是他。
仗著有點學問,就誰都不放在眼裏。
年輕時,他看不上武將整天打打殺殺,所以他選擇做學問。
仗著比別人多了那點天賦,考出了功名。
做官了之後,他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
天天和上司吵架。
後來一氣之下更是辭了官。
那個時候,他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有才華,最瀟灑的人。
官職?名聲?
在他的眼裏一文不值。
後來他又被召進宮裏,給各位皇子啟蒙。
他嫌棄這個笨,嫌棄那個調皮。
又出宮了。
其實,他真是看不上武官嗎?
不是,是因為那個時候他太懶了,他不想和大哥二哥一樣,天不亮就起來練武。
他做不到。
他真的不喜歡做官才辭官的嗎?
也不是。
是因為他的無能,對於官場上的黑暗,他無能為力,他改變不了。
隻能眼不見心不煩。
他真的是嫌棄皇子們愚笨調皮才不教的嗎?
更不是。
他隻是看到了很多文人千金難求的孤本,都收藏在皇家書樓落灰。
這些皇子卻一點不懂珍惜。
他覺得不公,才不想教。
他改變不了,隻能惡劣的用不教他們來報複。
他是懦夫。
一直逃避的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