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啊!將孔胤植帶走。孔胤植三族、孔府上下全部緝拿歸案,抄沒家產.....”
“什麽?”孔胤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偌大的孔府,雞飛狗跳,瞬間崩塌。等待孔胤植的將是朝廷的嚴懲。
按照朱由校的計劃,孔府以及孔廟、孔林將改造成一座巨大的孔子紀念館,對天下所有老百姓開放......
……
紫禁城建極殿。
“諸位剛剛都看了這份《中華環球集團商業計劃書》,有什麽想法,暢所欲言。”朱由校坐在主位上說道。
內閣首輔袁可立、內閣次輔孫承宗、內閣輔臣徐光啟、朱燮元、陳於廷、鄭以偉、東廠魏進忠、中華總商會會長王昇、副會長張維賢、中華外貿曹三喜、中華銀行王冰清、新錦衣衛商務部部長沈忠東、稅務部部長韓忠方、財政部部長秦忠世、宣傳部部長吳忠興以及相關人等,圍座在一張可容納20人左右開會的長方形會議桌邊。
魏進忠第一次坐在會議桌前參加如此級別的會議,心情很是激動。以前也見識過不少這種級別的會議,可都是站在旁邊旁聽,搞服務。
這次可是坐在會議桌,是會議的正式成員,還要發言。桌子上還擺著我的大名呢。等會會議結束,我得把這個名牌拿迴去,做個紀念。
眾人你望我我看你,都沒有人想第一個出麵講話。
不是不敢講,而是這個《中華環球集團商業計劃書》實在是牽涉甚大,一時間不好說。
這皇上還是真敢想啊,這是要鼓勵全民經商嗎?
“咳咳,既然諸位都不想第一個講,朕就點名呐。曹三喜,這個環球集團的業務與你們中華外貿的業務差不多,你先來說說。”朱由校看向曹三喜。
“咳咳。陛下,屬下認為這個環球集團的商業計劃非常好,這要是搞起來,以後大明的任何商品無論生產多少,都不愁賣不出去,因為可以銷售到全世界。”
“這對於刺激大明的經濟發展,絕對會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而且,朝廷各部門都給予了全方麵的支持,中華銀行提供低息貸款,稅務部提供五年退稅,這絕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陛下,大明各省商務部都入股34%,咱中華外貿給環球集團做顧問,可不可以讓中華外貿入點股?”
“哈哈哈,曹總,你這是見錢眼開,舍不得給兄弟單位做嫁妝啊。告訴你,這是政治任務,入股沒門,但工作必須不折不扣的完成。”
“你們中華外貿已經賺的盆滿缽滿,還是給兄弟單位分一點。知道嗎?這叫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嗬嗬,陛下,我就提一嘴而已。保證完成任務。”
“沈忠東,你是具體執行人,這個計劃也是你配合朕一起做出來的,你來說一說。”朱由校再次點名。
“報告校長,屬下沒有任何問題,保證完成任務。”沈忠東立即站直了身體,大聲的表決心。
嗬嗬,這自己培養教育出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啊。就憑這態度,舒服。
“不過,屬下經過反複模擬,要想盡快成立中華環球集團的各省分公司,還必須辛苦中華總商會王會長、張副會長,以王會長、張副會長的威信,他們一宣傳,大明各省的老板絕對會蜂擁報名入股。”
“還有,還得麻煩宣傳部吳部長,咱們這個環球集團的商業計劃能夠做到和賦稅新政一樣宣傳,那就好咯。”
朱由校掃視了一圈。
“皇上,中華總商會沒有任何問題,堅決配合!”王昇立即表態。
“皇上,老臣堅決配合!”張維賢聲如洪鍾。
“報告校長,宣傳部堅決配合,保證完成任務。”吳忠興大聲表態。
“皇爺,中華銀行沒有問題,堅決配合!”王冰清很是穩重。
……
“老魏,你把你們東廠準備的名單交給王會長、張副會長,下去後你們具體溝通。”
“好咧,皇爺。”魏進忠準備了幾大頁發言稿,結果隻說了四個字,心情很是鬱悶。
迴頭想了想,這麽機密的調查名單怎麽能夠在會上討論呢?真是腦殼搭鐵。
……
隨著中華環球集團籌備會議的結束,中華環球集團正式開始籌建。
中華環球集團定位為一家覆蓋全球的外貿公司,集團總部北京。大明各省成立分公司,可在大明各省、各外貿口岸開展外貿業務。
各分公司注冊資本十億銀元,第一批注資股本金一億銀元。各省商務部國資控股34%,擁有一票否決權,其它66%的股份麵向社會公開招股。
每股定價1000銀元,凡是大明的合法公民都可以入股。原則上各省分公司的股東隻能是各省本地的單位和個人。
各省商務部國資雖然控股34%,但不參與具體經營管理,僅負責監督財務、監督日常管理。
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由股東會選舉的管理團隊負責。
公司每年賺取的利潤年終時統一分配。各省商務部國資獲取的利潤作為各省財政收入的一部分,專款專用,用於各省的教育、醫療等民生開支。
大明目前4個直轄市26個省,一共成立30家分公司。
等到30家分公司全部成立,中華環球集團第一批股本金將達到30億銀元,將成為世界第一財團,世界第一大公司。
什麽荷蘭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全部給我幹趴。中華環球集團將全麵壟斷世界的外貿業務,重建世界的商業格局。
中華環球集團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務,吸收大明大量的士紳階層入股。
大明的士紳階層因為賦稅新政還是吃了很大虧,人家幾代人努力置辦的田產,不管是合法還是不合法的手段,突然變成燙手山芋,怎麽想都會想不通。
特別是那些勤儉節約、艱苦創業起家的人,更是會永遠想不通。可想不通也沒有辦法,這是曆史大勢,不通也得通。
這些人靠田地收租吃飯,突然間沒了收入,朝廷還是應該給予幫扶。順便將那些對朝廷不滿的士紳分裂一部分出來。
“什麽?”孔胤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偌大的孔府,雞飛狗跳,瞬間崩塌。等待孔胤植的將是朝廷的嚴懲。
按照朱由校的計劃,孔府以及孔廟、孔林將改造成一座巨大的孔子紀念館,對天下所有老百姓開放......
……
紫禁城建極殿。
“諸位剛剛都看了這份《中華環球集團商業計劃書》,有什麽想法,暢所欲言。”朱由校坐在主位上說道。
內閣首輔袁可立、內閣次輔孫承宗、內閣輔臣徐光啟、朱燮元、陳於廷、鄭以偉、東廠魏進忠、中華總商會會長王昇、副會長張維賢、中華外貿曹三喜、中華銀行王冰清、新錦衣衛商務部部長沈忠東、稅務部部長韓忠方、財政部部長秦忠世、宣傳部部長吳忠興以及相關人等,圍座在一張可容納20人左右開會的長方形會議桌邊。
魏進忠第一次坐在會議桌前參加如此級別的會議,心情很是激動。以前也見識過不少這種級別的會議,可都是站在旁邊旁聽,搞服務。
這次可是坐在會議桌,是會議的正式成員,還要發言。桌子上還擺著我的大名呢。等會會議結束,我得把這個名牌拿迴去,做個紀念。
眾人你望我我看你,都沒有人想第一個出麵講話。
不是不敢講,而是這個《中華環球集團商業計劃書》實在是牽涉甚大,一時間不好說。
這皇上還是真敢想啊,這是要鼓勵全民經商嗎?
“咳咳,既然諸位都不想第一個講,朕就點名呐。曹三喜,這個環球集團的業務與你們中華外貿的業務差不多,你先來說說。”朱由校看向曹三喜。
“咳咳。陛下,屬下認為這個環球集團的商業計劃非常好,這要是搞起來,以後大明的任何商品無論生產多少,都不愁賣不出去,因為可以銷售到全世界。”
“這對於刺激大明的經濟發展,絕對會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而且,朝廷各部門都給予了全方麵的支持,中華銀行提供低息貸款,稅務部提供五年退稅,這絕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陛下,大明各省商務部都入股34%,咱中華外貿給環球集團做顧問,可不可以讓中華外貿入點股?”
“哈哈哈,曹總,你這是見錢眼開,舍不得給兄弟單位做嫁妝啊。告訴你,這是政治任務,入股沒門,但工作必須不折不扣的完成。”
“你們中華外貿已經賺的盆滿缽滿,還是給兄弟單位分一點。知道嗎?這叫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嗬嗬,陛下,我就提一嘴而已。保證完成任務。”
“沈忠東,你是具體執行人,這個計劃也是你配合朕一起做出來的,你來說一說。”朱由校再次點名。
“報告校長,屬下沒有任何問題,保證完成任務。”沈忠東立即站直了身體,大聲的表決心。
嗬嗬,這自己培養教育出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啊。就憑這態度,舒服。
“不過,屬下經過反複模擬,要想盡快成立中華環球集團的各省分公司,還必須辛苦中華總商會王會長、張副會長,以王會長、張副會長的威信,他們一宣傳,大明各省的老板絕對會蜂擁報名入股。”
“還有,還得麻煩宣傳部吳部長,咱們這個環球集團的商業計劃能夠做到和賦稅新政一樣宣傳,那就好咯。”
朱由校掃視了一圈。
“皇上,中華總商會沒有任何問題,堅決配合!”王昇立即表態。
“皇上,老臣堅決配合!”張維賢聲如洪鍾。
“報告校長,宣傳部堅決配合,保證完成任務。”吳忠興大聲表態。
“皇爺,中華銀行沒有問題,堅決配合!”王冰清很是穩重。
……
“老魏,你把你們東廠準備的名單交給王會長、張副會長,下去後你們具體溝通。”
“好咧,皇爺。”魏進忠準備了幾大頁發言稿,結果隻說了四個字,心情很是鬱悶。
迴頭想了想,這麽機密的調查名單怎麽能夠在會上討論呢?真是腦殼搭鐵。
……
隨著中華環球集團籌備會議的結束,中華環球集團正式開始籌建。
中華環球集團定位為一家覆蓋全球的外貿公司,集團總部北京。大明各省成立分公司,可在大明各省、各外貿口岸開展外貿業務。
各分公司注冊資本十億銀元,第一批注資股本金一億銀元。各省商務部國資控股34%,擁有一票否決權,其它66%的股份麵向社會公開招股。
每股定價1000銀元,凡是大明的合法公民都可以入股。原則上各省分公司的股東隻能是各省本地的單位和個人。
各省商務部國資雖然控股34%,但不參與具體經營管理,僅負責監督財務、監督日常管理。
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由股東會選舉的管理團隊負責。
公司每年賺取的利潤年終時統一分配。各省商務部國資獲取的利潤作為各省財政收入的一部分,專款專用,用於各省的教育、醫療等民生開支。
大明目前4個直轄市26個省,一共成立30家分公司。
等到30家分公司全部成立,中華環球集團第一批股本金將達到30億銀元,將成為世界第一財團,世界第一大公司。
什麽荷蘭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全部給我幹趴。中華環球集團將全麵壟斷世界的外貿業務,重建世界的商業格局。
中華環球集團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務,吸收大明大量的士紳階層入股。
大明的士紳階層因為賦稅新政還是吃了很大虧,人家幾代人努力置辦的田產,不管是合法還是不合法的手段,突然變成燙手山芋,怎麽想都會想不通。
特別是那些勤儉節約、艱苦創業起家的人,更是會永遠想不通。可想不通也沒有辦法,這是曆史大勢,不通也得通。
這些人靠田地收租吃飯,突然間沒了收入,朝廷還是應該給予幫扶。順便將那些對朝廷不滿的士紳分裂一部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