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9章直搗昌邑
就在宗寶在濰縣應對,豪氣頓生的時候。
他自然不清楚,焦傑根本就不準備理他。
焦傑的麾下兵馬已經完成了分兵。
夏昭率領臨淄一眾兵馬駐紮於濰縣南門,而焦傑與三千身著保暖內衣的麾下兵馬經過了兩日的休整之後,趁著夜色的掩映,完成補給之後,開始繼續出發。
直奔都昌拱衛縣城昌邑而去。
“主公如何知道那濰縣宗寶不會出兵?”
行軍途中,陳到按捺不住,開口詢問道。
北海突襲,的確很順利,可是如今既然北海已經做了抵抗,不說淳於縣城,畢竟淳於縣城也並未出兵,可是濰縣確實是有數千兵馬在的,且孔融麾下大將宗寶就在此處,冬日直接再度繞城而走,雖然有夜色掩映,也不一定能躲過宗寶探查,若是宗寶傳信給都昌,這三千兵馬豈不是會深陷北海兩軍之中,如何自處?
但焦傑已經做了如此打算,眾人也勸不了。
若問焦傑為何敢出兵,其實不在於任何,就在於這濰縣的駐守部將。
大將宗寶。
當焦傑聽聞駐守城池的部將時,腦中已經天雷滾滾。
自己麾下擁有陳到、潘璋兩員大將,且三千兵馬不但身著保暖內衣,而且士氣正盛,在這冬日之中,每一個都是個頂個的精銳,五千部眾之中,除了留下了兩千兵馬駐紮高密以外,其餘的三千兵馬悉數跟隨焦傑直搗黃龍,直奔昌邑而去。
若是宗寶出兵。
焦傑求之不得。
大將宗寶在前世能被管亥一刀斬於馬下。
焦傑又有何懼之?
再者,夏昭麾下兵馬與濰縣形成僵持,整個青州,大部都為自己所占,孔融不過隻剩下三座孤城。
焦傑實在是不想花費時間來真正的強攻濰縣,徒增傷亡,若是能困住都昌,令孔融不得不求饒,北海諸多郡縣,其實隻不過算作添頭。
也正是因此,焦傑才思慮之後,徑直向北而來。
“他若是出兵,就由叔至替某殺之。”焦傑輕聲道,語氣之間很是輕鬆。
如今麾下兵馬,若論單兵實力,三千兵馬無一懼怕,冬日誰的兵馬戰鬥力也不可能比得上他們。
既然如此,何必多慮。
“到,必然不會讓主公失望!”
陳到看到焦傑如此自信,也是自信的說道。
跟隨焦傑雖然時日不多,但是他看出來,焦傑身上有一股倨傲和自信,但是並非不可一世,也不是莽撞,而是運籌帷幄,不可忤逆的一種感覺。
至少在陳到看來,無論是哪家兵馬,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隻能接連攻克三部黃巾,甚至如今還力爭拿下北海郡國。
幾乎整個青州大部,都在短短數月之內平定。
這個步子看起來是有些大,但是細細想來,能做到如此水平,也非常人所能及。
……
三千兵馬用了兩個時辰的時間,很快就趕赴到了昌邑縣城城郊三十裏的地方。
與此同時,北海斥候自然也探查到了此股兵馬。
兩軍相交,信息戰最為重要。
斥候互相探查。
青州斥候在看到了北海斥候之後,追擊廝殺,避免北海斥候迴去報信。
小股作戰在霎時間爆發。
“殺掉他們!”
“決不能讓他們迴去報信!”
雖然焦傑沒有下死命令,但是斥候作為一軍的眼睛,青州斥候對於北海斥候,完全沒有容忍度,兩者之間的爆發就在電光石火之間。
焦傑當然想讓麾下這三千兵馬完全隱藏起來,成為直接攻入昌邑縣城的一把鋒利的尖刀。
不用多想,如今都昌縣一定重兵駐守。
但根據細作的探查,與都昌縣相鄰不過十餘裏,完全是都昌縣衛星城的昌邑,卻沒有那麽多的兵力。
如果能瞞住北海的斥候,那就極有可能,令麾下的三千兵馬,拿下昌邑,成為扼住孔融咽喉的一把匕首。
當然焦傑並不強求,即便消息被孔融知道,焦傑也已經做了一戰的準備。
孔融曆史上作戰,數戰數敗,一敗於黃巾賊將張饒,二敗於管亥,若非太史慈求得劉備救援,孔融恐怕命喪當場,三敗於袁譚,當北海城內已然短兵相接時,孔融憑幾讀書,談笑自若,然後老婆孩子都沒了。
裝逼不成,妻離子散。
本以為孔融素有豪氣,但卻在傍晚棄城而逃了。
孔融其人,除卻才名,一無是處。
甚至連紙上談兵的趙括,也遠遠不如。
素觀孔融平日戰績,加上夏昭牽製住孔融麾下兵馬,如果焦傑這都輸了,那焦傑幹脆就省了爭霸天下的心思。
三千兵馬,且是三千戰鬥力極強的兵馬。
焦傑心中如何能懼?
“既然北海斥候已經被清理,那就盡快把握時機!”
“陳到,你親率領兩千兵馬,前去進攻昌邑西城門。我不求你作戰勇猛程度,隻需要你駐紮於此地之後,就率領一千兵馬攻城,傷亡不論,若是能引出都昌兵馬,你就棄戰而逃,朝東而奔,我等在此設伏。若是引不出都昌兵馬,你就強攻昌邑西城門,此戰能不能成,就看你部兵馬能不能吸引住昌邑城內兵馬的注意,我等伏兵會隨你戰局而確定,是否強攻昌邑東城。”
焦傑思慮說道。
昌邑城處於都昌城的東南方,西北門與都昌相比鄰。
焦傑此策其實也算不上計策,除卻盡量的打孔融一個閃電戰,其實在本質上,是對孔融能力的不屑一顧。
“潘璋,你率一千兵馬隨我駐紮於此處!”
焦傑看向麵前的輿圖,指著在輿圖昌邑縣城東部的一處山坡。
“此處密林環繞,若是伏兵於此處,很難為北海兵馬所探查到。到時候,我等兩部一定要頻繁信息交流,戰術隨機而變!爭取在短時間內,拿下昌邑!”
“是!”
潘璋、陳到在一旁拱手,聲若洪鍾道。
二人的麵容之上都有一抹堅決。
雖然跟隨焦傑時日都不長,但二者對於焦傑都十分佩服。
“末將願立軍令狀,若不能吸引都昌縣出兵,必將在西城門吸引住昌邑縣城兵力,給主公帶來機會!若不然,提頭來見!”
陳到朝著焦傑道。
“注意安全,雖然要求你不顧傷亡,但我也不需要你的頭顱,我要結果,要昌邑,要北海。我唯獨不要你的頭顱。”
“是!”
陳到率兵而去。
身後,潘璋也拱手領命,在計策定完之後,除卻斥候的頻繁交流和信息互換以外,大軍逐漸開始靠近了昌邑東西兩側的城牆。
就在宗寶在濰縣應對,豪氣頓生的時候。
他自然不清楚,焦傑根本就不準備理他。
焦傑的麾下兵馬已經完成了分兵。
夏昭率領臨淄一眾兵馬駐紮於濰縣南門,而焦傑與三千身著保暖內衣的麾下兵馬經過了兩日的休整之後,趁著夜色的掩映,完成補給之後,開始繼續出發。
直奔都昌拱衛縣城昌邑而去。
“主公如何知道那濰縣宗寶不會出兵?”
行軍途中,陳到按捺不住,開口詢問道。
北海突襲,的確很順利,可是如今既然北海已經做了抵抗,不說淳於縣城,畢竟淳於縣城也並未出兵,可是濰縣確實是有數千兵馬在的,且孔融麾下大將宗寶就在此處,冬日直接再度繞城而走,雖然有夜色掩映,也不一定能躲過宗寶探查,若是宗寶傳信給都昌,這三千兵馬豈不是會深陷北海兩軍之中,如何自處?
但焦傑已經做了如此打算,眾人也勸不了。
若問焦傑為何敢出兵,其實不在於任何,就在於這濰縣的駐守部將。
大將宗寶。
當焦傑聽聞駐守城池的部將時,腦中已經天雷滾滾。
自己麾下擁有陳到、潘璋兩員大將,且三千兵馬不但身著保暖內衣,而且士氣正盛,在這冬日之中,每一個都是個頂個的精銳,五千部眾之中,除了留下了兩千兵馬駐紮高密以外,其餘的三千兵馬悉數跟隨焦傑直搗黃龍,直奔昌邑而去。
若是宗寶出兵。
焦傑求之不得。
大將宗寶在前世能被管亥一刀斬於馬下。
焦傑又有何懼之?
再者,夏昭麾下兵馬與濰縣形成僵持,整個青州,大部都為自己所占,孔融不過隻剩下三座孤城。
焦傑實在是不想花費時間來真正的強攻濰縣,徒增傷亡,若是能困住都昌,令孔融不得不求饒,北海諸多郡縣,其實隻不過算作添頭。
也正是因此,焦傑才思慮之後,徑直向北而來。
“他若是出兵,就由叔至替某殺之。”焦傑輕聲道,語氣之間很是輕鬆。
如今麾下兵馬,若論單兵實力,三千兵馬無一懼怕,冬日誰的兵馬戰鬥力也不可能比得上他們。
既然如此,何必多慮。
“到,必然不會讓主公失望!”
陳到看到焦傑如此自信,也是自信的說道。
跟隨焦傑雖然時日不多,但是他看出來,焦傑身上有一股倨傲和自信,但是並非不可一世,也不是莽撞,而是運籌帷幄,不可忤逆的一種感覺。
至少在陳到看來,無論是哪家兵馬,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隻能接連攻克三部黃巾,甚至如今還力爭拿下北海郡國。
幾乎整個青州大部,都在短短數月之內平定。
這個步子看起來是有些大,但是細細想來,能做到如此水平,也非常人所能及。
……
三千兵馬用了兩個時辰的時間,很快就趕赴到了昌邑縣城城郊三十裏的地方。
與此同時,北海斥候自然也探查到了此股兵馬。
兩軍相交,信息戰最為重要。
斥候互相探查。
青州斥候在看到了北海斥候之後,追擊廝殺,避免北海斥候迴去報信。
小股作戰在霎時間爆發。
“殺掉他們!”
“決不能讓他們迴去報信!”
雖然焦傑沒有下死命令,但是斥候作為一軍的眼睛,青州斥候對於北海斥候,完全沒有容忍度,兩者之間的爆發就在電光石火之間。
焦傑當然想讓麾下這三千兵馬完全隱藏起來,成為直接攻入昌邑縣城的一把鋒利的尖刀。
不用多想,如今都昌縣一定重兵駐守。
但根據細作的探查,與都昌縣相鄰不過十餘裏,完全是都昌縣衛星城的昌邑,卻沒有那麽多的兵力。
如果能瞞住北海的斥候,那就極有可能,令麾下的三千兵馬,拿下昌邑,成為扼住孔融咽喉的一把匕首。
當然焦傑並不強求,即便消息被孔融知道,焦傑也已經做了一戰的準備。
孔融曆史上作戰,數戰數敗,一敗於黃巾賊將張饒,二敗於管亥,若非太史慈求得劉備救援,孔融恐怕命喪當場,三敗於袁譚,當北海城內已然短兵相接時,孔融憑幾讀書,談笑自若,然後老婆孩子都沒了。
裝逼不成,妻離子散。
本以為孔融素有豪氣,但卻在傍晚棄城而逃了。
孔融其人,除卻才名,一無是處。
甚至連紙上談兵的趙括,也遠遠不如。
素觀孔融平日戰績,加上夏昭牽製住孔融麾下兵馬,如果焦傑這都輸了,那焦傑幹脆就省了爭霸天下的心思。
三千兵馬,且是三千戰鬥力極強的兵馬。
焦傑心中如何能懼?
“既然北海斥候已經被清理,那就盡快把握時機!”
“陳到,你親率領兩千兵馬,前去進攻昌邑西城門。我不求你作戰勇猛程度,隻需要你駐紮於此地之後,就率領一千兵馬攻城,傷亡不論,若是能引出都昌兵馬,你就棄戰而逃,朝東而奔,我等在此設伏。若是引不出都昌兵馬,你就強攻昌邑西城門,此戰能不能成,就看你部兵馬能不能吸引住昌邑城內兵馬的注意,我等伏兵會隨你戰局而確定,是否強攻昌邑東城。”
焦傑思慮說道。
昌邑城處於都昌城的東南方,西北門與都昌相比鄰。
焦傑此策其實也算不上計策,除卻盡量的打孔融一個閃電戰,其實在本質上,是對孔融能力的不屑一顧。
“潘璋,你率一千兵馬隨我駐紮於此處!”
焦傑看向麵前的輿圖,指著在輿圖昌邑縣城東部的一處山坡。
“此處密林環繞,若是伏兵於此處,很難為北海兵馬所探查到。到時候,我等兩部一定要頻繁信息交流,戰術隨機而變!爭取在短時間內,拿下昌邑!”
“是!”
潘璋、陳到在一旁拱手,聲若洪鍾道。
二人的麵容之上都有一抹堅決。
雖然跟隨焦傑時日都不長,但二者對於焦傑都十分佩服。
“末將願立軍令狀,若不能吸引都昌縣出兵,必將在西城門吸引住昌邑縣城兵力,給主公帶來機會!若不然,提頭來見!”
陳到朝著焦傑道。
“注意安全,雖然要求你不顧傷亡,但我也不需要你的頭顱,我要結果,要昌邑,要北海。我唯獨不要你的頭顱。”
“是!”
陳到率兵而去。
身後,潘璋也拱手領命,在計策定完之後,除卻斥候的頻繁交流和信息互換以外,大軍逐漸開始靠近了昌邑東西兩側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