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站,李修緣帶他們來到了精忠廟,又稱嶽飛廟。
在購買門票的時候,他們已經看到了跪在門口的幾個雕像。
嶽飛廟,4旅遊景區,坐落於嶽飛街86號,門票五十,開放是假早八點晚五點,全年均可遊玩。
嶽飛廟是後人為了紀念南宋抗金名將嶽飛所建,嶽飛在北宋末年投軍,自1228年起,嶽飛率領的嶽家軍同金軍經曆大小戰役百餘場。1141年,嶽家軍在穎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和秦檜一心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令箭『逼』嶽飛退兵。嶽飛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班師迴朝,在宋金議和過程中,遭受秦檜和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
1142年一月,嶽飛被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賢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嶽飛冤案得以平反,後追封諡號忠武,封鄂王。
廟門入口,匾額上書寫著“宋嶽忠武王廟。”
山門旁有一排巨匾,上書“精忠報國”“浩然正氣”“廟食千秋。”
山門柱子上有一副楹聯,上書“存巍然正氣,壯故鄉山河。”
兩側還有一副楹聯,上書“蓬頭垢麵跪當前,想想當年宰相。端冕垂旒臨坐上,看看今日將軍。”
山門正對著五個跪在地上的人,其中自然有秦檜一個。張老爺子走到秦桂的銅像前,狠狠在他腦袋上拍了兩下。老太天當仁不讓,在秦檜的腦袋上拍了三下。
進門之後便是主殿,殿寬五間進深三間,為單簷硬山式建築。正門上有一副楹聯,上書“人生自古誰無死,第一功名不愛錢,橫劈,乃文乃武。”
大殿內有嶽飛的雕像,在他身後的是還我河山四字。兩側還有一副楹聯,上書“誅仙陣血戰喪敵膽,風波亭長恨遺千秋。”
施全祠,碑林,正殿,寢殿,禦碑亭,孝娥祠,嶽飛史記陳列館
李修緣在頭前帶路,張新誌跟父母在後麵跟著。有些事兒就是如此,即便你親眼所見,若是沒有一個真正了解這些的人跟你講,很多事你根本就不知道。
比如說,施全祠前的那五個跪像,居中那位當然就是秦檜,依次是王俊,張俊,王氏和萬俟卨。
一個人的力量再強也是有限的,秦檜再想扳倒嶽飛,也需要幾個得力幫手。其他人先不說,萬俟卨跟嶽飛很早之前就結下梁子了。嶽飛看不慣他,他也看不上嶽飛。
隻不過,那會兒倆人誰也管不著誰,故而萬俟卨一直沒有動嶽飛。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嶽飛阻礙了他們的發展壯大,所以他就成了秦檜集團的眼中釘肉中刺。如果不能除掉嶽飛,他們今後在朝中會逐漸喪失地位。
更何況,那時候的秦檜獨攬大權,調兵遣將對他而言就是小菜一碟,但嶽飛名氣很大,在朝中的人緣也不錯。若想要除掉嶽飛,那就必須想一個十全十美的辦法。
要說他們五個也的確夠有耐心的,為了能夠讓嶽飛落入圈套。他們先去找宋高宗,讓宋高宗派嶽飛前去抗金。這一步走出之後,剩下的事兒就順理成章了。
一天走了那麽多地方,李修緣一直都在擔心二老的身體。卻沒想到二老精神狀態極佳,從嶽飛廟出來的時候,主動提出要嚐一嚐當地的特『色』小吃。
隻可惜,他們來那天很不湊巧,據說是有人要來視察,賣小吃的攤位全都沒有出攤。雖然沒有口福享受美食,但他們今天學到了不少東西,精神食糧已經吃的很飽了。
先不說下一步的安排,李修緣扶著張老爺子,張新誌扶著老太太,四個人順著嶽飛街走到了石子路口。
李修緣問張新誌:“張叔,你覺得嶽飛知不知道秦檜要害他?”
張新誌看向李修緣,說道:“那你覺得呢?”
“我覺得嶽飛一定知道,也一定知道宋高宗想要議和。他之所以最終選擇撤兵,並不是因為那十二道金牌令箭,而是因為他身後的嶽家軍。”李修緣說。
人故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和輕於鴻『毛』之說。但這些都有局限『性』,若你隻是孤身一人,當然可以隨時赴死。
若是你身後有一群袍澤弟兄呢?
天下之大卻沒有你們的容身之地,你若不死他們便會死戰不退。但即便是死戰到了最後,莫說他們可以得到應有的賞賜,或許他們也會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落的一個抗旨不尊咎由自取的下場。
有些話並不需要說透,隻需要提一點兒,就可以讓人醍醐灌頂。張新誌在商海沉浮二十年,什麽樣的人他沒有見過。
抗壓能力強的人,是很不容易被挫折擊垮。但這種人一旦失去了方向,脆弱程度堪比古稀老人。
要想讓張新誌重燃鬥誌,李修緣就必須訊息漸漸。讓他跳出原有的思維模式,用另一種方式去麵對當下的生活。
就像當年的嶽飛,若是他一意孤行,最終也不過是多跟金軍周旋幾天或者幾個月而已。他改變不了事情本質,也沒法改變事情的結局。
他所能做的,就是在看清一切之後,將最差的結局控製在最小傷害。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沒有人一生下來就什麽都有。即便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孩子,他們也會有他們該有的煩惱。
錢對很多人而言隻是一個數字,但同樣對很多人而言是窮其一生的奮鬥目標。在李修緣看來,隻要張新誌能夠把錢看透,剩下的都不叫事兒。
“張叔,你還記得前兩天我問你的那個問題麽?”李修緣說。
張新誌說:“為誰而活?”
李修緣點了點頭,說道:“現在有答案了沒?”
張新誌搖了搖頭,看向走在前麵的父母。
作為一名合格的殷墟人,最不能不知道的殷墟小吃,當屬道口鎮的義興張燒雞。
自1661年起,義興張燒雞便悄然崛起,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在國內,道口燒雞與之齊名的還有三種小吃,符離集燒雞,金華火腿,帝都烤鴨。
若有一天你來到了殷墟市,一定要親口嚐一嚐義興張燒雞。吃道口燒雞的同時,還要嚐一嚐燴菜和三不沾,老廟牛肉也不能錯過。品嚐著殷墟特有的美食,再欣賞一下殷墟特有的木版畫。
本章完
在購買門票的時候,他們已經看到了跪在門口的幾個雕像。
嶽飛廟,4旅遊景區,坐落於嶽飛街86號,門票五十,開放是假早八點晚五點,全年均可遊玩。
嶽飛廟是後人為了紀念南宋抗金名將嶽飛所建,嶽飛在北宋末年投軍,自1228年起,嶽飛率領的嶽家軍同金軍經曆大小戰役百餘場。1141年,嶽家軍在穎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和秦檜一心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令箭『逼』嶽飛退兵。嶽飛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班師迴朝,在宋金議和過程中,遭受秦檜和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
1142年一月,嶽飛被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賢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嶽飛冤案得以平反,後追封諡號忠武,封鄂王。
廟門入口,匾額上書寫著“宋嶽忠武王廟。”
山門旁有一排巨匾,上書“精忠報國”“浩然正氣”“廟食千秋。”
山門柱子上有一副楹聯,上書“存巍然正氣,壯故鄉山河。”
兩側還有一副楹聯,上書“蓬頭垢麵跪當前,想想當年宰相。端冕垂旒臨坐上,看看今日將軍。”
山門正對著五個跪在地上的人,其中自然有秦檜一個。張老爺子走到秦桂的銅像前,狠狠在他腦袋上拍了兩下。老太天當仁不讓,在秦檜的腦袋上拍了三下。
進門之後便是主殿,殿寬五間進深三間,為單簷硬山式建築。正門上有一副楹聯,上書“人生自古誰無死,第一功名不愛錢,橫劈,乃文乃武。”
大殿內有嶽飛的雕像,在他身後的是還我河山四字。兩側還有一副楹聯,上書“誅仙陣血戰喪敵膽,風波亭長恨遺千秋。”
施全祠,碑林,正殿,寢殿,禦碑亭,孝娥祠,嶽飛史記陳列館
李修緣在頭前帶路,張新誌跟父母在後麵跟著。有些事兒就是如此,即便你親眼所見,若是沒有一個真正了解這些的人跟你講,很多事你根本就不知道。
比如說,施全祠前的那五個跪像,居中那位當然就是秦檜,依次是王俊,張俊,王氏和萬俟卨。
一個人的力量再強也是有限的,秦檜再想扳倒嶽飛,也需要幾個得力幫手。其他人先不說,萬俟卨跟嶽飛很早之前就結下梁子了。嶽飛看不慣他,他也看不上嶽飛。
隻不過,那會兒倆人誰也管不著誰,故而萬俟卨一直沒有動嶽飛。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嶽飛阻礙了他們的發展壯大,所以他就成了秦檜集團的眼中釘肉中刺。如果不能除掉嶽飛,他們今後在朝中會逐漸喪失地位。
更何況,那時候的秦檜獨攬大權,調兵遣將對他而言就是小菜一碟,但嶽飛名氣很大,在朝中的人緣也不錯。若想要除掉嶽飛,那就必須想一個十全十美的辦法。
要說他們五個也的確夠有耐心的,為了能夠讓嶽飛落入圈套。他們先去找宋高宗,讓宋高宗派嶽飛前去抗金。這一步走出之後,剩下的事兒就順理成章了。
一天走了那麽多地方,李修緣一直都在擔心二老的身體。卻沒想到二老精神狀態極佳,從嶽飛廟出來的時候,主動提出要嚐一嚐當地的特『色』小吃。
隻可惜,他們來那天很不湊巧,據說是有人要來視察,賣小吃的攤位全都沒有出攤。雖然沒有口福享受美食,但他們今天學到了不少東西,精神食糧已經吃的很飽了。
先不說下一步的安排,李修緣扶著張老爺子,張新誌扶著老太太,四個人順著嶽飛街走到了石子路口。
李修緣問張新誌:“張叔,你覺得嶽飛知不知道秦檜要害他?”
張新誌看向李修緣,說道:“那你覺得呢?”
“我覺得嶽飛一定知道,也一定知道宋高宗想要議和。他之所以最終選擇撤兵,並不是因為那十二道金牌令箭,而是因為他身後的嶽家軍。”李修緣說。
人故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和輕於鴻『毛』之說。但這些都有局限『性』,若你隻是孤身一人,當然可以隨時赴死。
若是你身後有一群袍澤弟兄呢?
天下之大卻沒有你們的容身之地,你若不死他們便會死戰不退。但即便是死戰到了最後,莫說他們可以得到應有的賞賜,或許他們也會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落的一個抗旨不尊咎由自取的下場。
有些話並不需要說透,隻需要提一點兒,就可以讓人醍醐灌頂。張新誌在商海沉浮二十年,什麽樣的人他沒有見過。
抗壓能力強的人,是很不容易被挫折擊垮。但這種人一旦失去了方向,脆弱程度堪比古稀老人。
要想讓張新誌重燃鬥誌,李修緣就必須訊息漸漸。讓他跳出原有的思維模式,用另一種方式去麵對當下的生活。
就像當年的嶽飛,若是他一意孤行,最終也不過是多跟金軍周旋幾天或者幾個月而已。他改變不了事情本質,也沒法改變事情的結局。
他所能做的,就是在看清一切之後,將最差的結局控製在最小傷害。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沒有人一生下來就什麽都有。即便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孩子,他們也會有他們該有的煩惱。
錢對很多人而言隻是一個數字,但同樣對很多人而言是窮其一生的奮鬥目標。在李修緣看來,隻要張新誌能夠把錢看透,剩下的都不叫事兒。
“張叔,你還記得前兩天我問你的那個問題麽?”李修緣說。
張新誌說:“為誰而活?”
李修緣點了點頭,說道:“現在有答案了沒?”
張新誌搖了搖頭,看向走在前麵的父母。
作為一名合格的殷墟人,最不能不知道的殷墟小吃,當屬道口鎮的義興張燒雞。
自1661年起,義興張燒雞便悄然崛起,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在國內,道口燒雞與之齊名的還有三種小吃,符離集燒雞,金華火腿,帝都烤鴨。
若有一天你來到了殷墟市,一定要親口嚐一嚐義興張燒雞。吃道口燒雞的同時,還要嚐一嚐燴菜和三不沾,老廟牛肉也不能錯過。品嚐著殷墟特有的美食,再欣賞一下殷墟特有的木版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