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袁術和袁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可大家心裏更清楚袁術一直看不起袁紹。當初關東盟軍選袁紹做盟主,袁術心裏就憋了一肚子火。現在劉表既然盤踞在荊州,袁術當然想吃掉它來擴大自己的地盤了,而且還能以此來壓縮袁紹的地盤。


    劉表住在荊州的襄陽,孫堅接到了袁術的命令。隨後派出數十名探子,目的便是決定劉表是否身處襄陽。隨後大軍開拔,離開長沙城進軍荊州,而後又派孫權和孫策為二路將軍,隨時準備增援。


    孫堅的這一策略跟龍飛十分相似,每件事都會想到好壞兩麵。可以接受最好的結果,卻也要做最壞的打算。據說,劉表可不是誰想捏就能捏一下的主,當初他可以連公孫瓚和朱儁都不放在眼裏呢。


    要說公孫瓚和朱儁,當初也算是朝廷冊封的將軍。可他們在劉表眼裏都是毛毛雨,一言不合連他們也敢收拾。


    這次出征沒有帶孫尚香,但是龍飛卻非要跟著不可。因為他知道這次有多危險,而且他要求跟在孫堅身邊。不管孫堅去哪兒,不管發生什麽情況,他都必須陪在孫堅身邊。


    一個十五六歲的毛頭小子,行軍打仗的時候一直跟在自己身後,這孫堅就不樂意了。你說這算是怎麽迴事呢。如果說孫堅真聽了龍飛的話,之後的事兒或許就不會那樣發生了。


    探子來報,劉表就在襄陽城內。孫堅率領一萬精兵,穿過荊州邊境直撲襄陽城。由於保密工作做的好,等到孫家軍來到襄陽城外,成立的劉表等人才收到消息。一萬精兵為了襄陽城,而後孫堅親自督陣。


    孫堅要強攻襄陽城,龍飛極力勸阻,希望他可以為城中百姓考慮。據傳,劉表是個逼急了什麽都幹得出來的主,唯一強攻襄陽城逼急了劉表,他很可能會使出慘無人道的招數。


    龍飛提議圍而不打,就看看劉表在襄陽城能撐多久。


    劉表站在城頭,聲稱要跟孫堅談談。這事兒還有什麽可談的,他無非就是想拖延時間。可龍飛知道,劉表並無外援。因為劉表被困在襄陽,那邊無人可以調動其他地方的軍隊。沒有人來增援劉表,他隻能做甕中之鱉。


    談還是要談的,一個站在城頭,一個高坐馬背。劉表和孫堅開始了談判,本來龍飛就在孫堅身後。忽然看到城頭又一道亮光,飛身從馬背上躍起撲向孫堅。一支羽箭從孫堅頭頂飛過,劃破了龍飛的額頭。


    一道鮮紅頓時浮現,孫堅臉色大變,身後弓箭手向城頭發起一輪齊射。而後他帶著龍飛返迴大營,若不是剛才龍飛救他,恐怕這支羽箭就直接刺進了孫堅的喉嚨。


    眉毛以上兩指之處,一道深可見骨的血槽頗為駭人。軍醫來幫龍飛處理傷口,在軍醫為龍飛包紮的過程中,龍飛還在勸孫堅不可輕信劉表。


    也就在剛才,孫堅才發現其實龍飛並非不會武功。待軍醫包紮完畢,孫堅將其他人全都支走,軍帳裏隻剩他與龍飛二人。


    有些話不便於跟外人說,孫堅想知道龍飛是不是會功夫。而龍飛坦言相告,以前學過後來莫名其妙的沒了。剛才若不是情況緊急,龍飛根本不可能做出那麽快的反應,而且還跳的那麽高那麽遠。


    孫堅想試試龍飛的實力,而後在軍帳中跟龍飛切磋了一番。很久沒這麽痛快的打一場了,孫堅在跟龍飛切磋過後放聲大笑。


    命人搬來一壇酒,出戰期間不可醉酒,但是小酌幾杯還是無妨的。孫堅沒看出龍飛使得是社麽功夫,但是力道和招式都頗為新穎。詢問之下這才得意,原來龍飛所用的拳法叫詠春。一聽龍飛說這套拳法適合身體孱弱之人或者女子練習,馬上就叮囑龍飛,以後把這套拳法交給香兒。


    功力恢複龍飛也是剛剛得知,之後他肯定會把這些都交給孫尚香和孫家兄弟。誰讓他們對龍飛這麽好呢,以後當然不能虧待了他們。


    圍住襄陽城的第三天下午,龍飛讓孫堅帶八千人設伏與城南十五裏處。下午出發走小路前去設伏,而後到後半夜一定會有收獲。龍飛在此繼續圍住襄陽城,這條計策是根據先前探子所報軍情所得出的。


    被困兩日劉表就按耐不住了,拍了手下得力幹將趁夜色溜出城去。那晚他還假惺惺的說要請孫堅喝酒,可惜孫堅沒答應他。不過劉表也確實夠聰明的,一次性派出八路人馬,每一路都有數千之眾。


    看上去是向突出重圍,實則是為了掩護那一支外出搬救兵的小分隊。當然不能截住他們,不然怎麽釣大魚呢。


    怕劉表會起疑心,所以龍飛必須留在大營。讓孫堅率領八千人去伏擊援兵,也好讓劉表見識見識,江東猛虎的名號可不是吹出來的。


    入夜時分,一支八千人的軍隊在道路兩旁設伏。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次行動的內容,除了孫堅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那怕是他的副將也不知情,這是為了預防有人泄密給敵軍。既然孫堅有人在劉表身邊,也不能不防著對對方在自己身邊安插臥底。


    子時剛過,正是一天之中人最困馬最乏的時間。一支軍隊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他們正在朝著襄陽城的方向急行軍。而為首那人孫堅認識,正是白天站在劉表身後射箭暗算他的家夥。據可靠消息,此人名叫黃祖。


    等到對方大軍進入了伏擊圈,孫堅抽出佩刀一聲令下,而後眾將士殺入敵人隊伍之中。中了埋伏的援軍正在被單方麵的屠殺,黃祖迅速從驚恐中迴過神來。先讓眾位副將安撫軍心,而後率領手下將士迎戰孫建軍。


    一方是急行軍的援軍,一方是以逸待勞的伏兵。那怕是黃祖帶來的援軍再厲害,對上孫堅的伏兵也要略遜一籌。更何況孫家軍的戰力向來不弱,即便是正麵對陣這幫人也不在話下。


    戰鬥持續了一個時辰,黃祖帶來的援兵就被幹掉了三分之一。而後他與孫堅大戰三十個匯合,不分勝負帶領屬下原路返迴。這幫人打仗的戰鬥力不怎麽樣,可跑起來卻是一個比一個快。


    一看黃祖要跑,孫堅馬上就帶人去追。他那會兒根本就忘了龍飛的話,離開前再三叮囑過他,伏擊之後不可追。馬上帶兵返迴大營,而後在從長計議。


    可孫堅覺得,這會兒正是替龍飛出這口氣的好時候。劉表想暗算他,最後是龍飛救了他。而這個叫黃祖的家夥就是那個放暗箭之人,現在逮不到劉表。那就該先弄死黃祖,也好給龍飛出口惡氣。


    黃祖逃命的本事不弱,而且他知道不能順著官道跑路。不然追兵很容易就能找到他們,要跑就要往山裏跑。這片他熟得很,知道那些地方不適合大部隊行軍帶領殘部跑進了峴山,而後留下不少弓箭手埋伏在山口的竹林之中。


    他知道孫堅很聰明,也沒想過這些人能夠幹掉孫堅,可嚇唬嚇唬孫堅也是好的嘛。這樣也能給他們爭取一些時間,不至於讓追兵追的太緊。


    剛走了幾步黃祖又迴來了,決定親自帶領這一支弓箭手小隊。因為峴山雖然不利於大部隊行軍,可同樣也不適和這麽多人在此處安營。如果孫堅追到這裏堵住山口,恐怕他們都會活活餓死在這山裏。


    與此同時,一匹白馬離開大營,一邊狠狠的抽打戰馬,高坐馬背的龍飛一邊在心裏祈禱。算時間孫堅也該迴來了,可探子剛剛來報並未見到大軍蹤影。龍飛所擔心的事兒還是發生了,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過去。


    在竹林布置弓箭手,然後又讓人在周圍挖了很多陷阱。可黃祖還覺得不夠,帶人把一部分竹子砍掉。而後又做了一些簡易暗器。如此一來便算是萬無一失了,那怕是再多來點兒追兵也夠他們喝一壺的。


    一匹戰馬駛過拐角,身後跟著數名親信。此人頭上戴著紅色頭巾,而他身後數騎都是戴著黃色頭巾。但從他們的騎馬姿勢上就不難看出,這幫人一定是配合默契的戰場老兵。數騎節奏一樣頻率相同,甚至連揮舞馬鞭的動作都如出一轍。


    如果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他們是不可能做出這麽標準的動作。如果不是一起經曆過戰場廝殺,他們也不會配合的那麽默契。


    為首一騎不是別人,正式擔任此次伏擊任務的主帥,人稱江東猛虎的孫堅。而他身後的那幾人,都是跟他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在孫家軍裏的威望,除了孫堅就是他們幾個。


    這幾人跟其他將士不同,他們威望極高而且官職不小。但是他們幾人都不願意去帶兵,隻喜歡跟在孫堅身邊。孫堅不管是對待家人還是孫家軍的兄弟,他向來是有過就罰有功必賞。有過之人不在官職大小,懲罰都是一樣。


    兄弟們對他特別服氣,尤其是孫策正式加入孫家軍後。所有新兵需要經曆的過程,孫策一樣也沒落下。而且他還比很多人做的更好,在孫家軍中獲得了不小的威望。一個像樣的軍隊,肯定不是因為害怕主將所以才聽從命令。


    而是因為他們崇拜主將,對主將心悅誠服,他們心甘情願把命交給主將。不管是何種命令,一旦下達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執行。


    孫堅迴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幾個老兄弟,笑著說道:“等會兒我們宰了黃祖,晚上請哥幾個痛飲一番!”


    “那沒問題,黃祖的人頭算俺的了。”


    “你個混球,真以為老子的斧頭是劈柴用的麽?”


    “大老黑,你如果敢再罵俺一句,俺就讓孫哥收拾你。”


    “為啥讓孫哥收拾我?你收拾我不就行了。”


    孫堅眼瞅著老兄弟被噎住了,解圍道:“還不是因為你大老黑長得太黑了,大晚上除了我誰也看不見你。”


    “哈哈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