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龍飛曾極力勸說吃了敗仗的曹操。希望他可以跟孫堅結盟,因為他們倆在關東盟軍裏的地位差不多。一個是被人忽視,一個是被人當槍使。反正是都沒有自己的地位,倒不如聯合在一起對彼此都有好處。
可龍飛沒有想到,其實曹操也看不上孫堅。總覺得孫堅隻是能打,而不善於運用計謀。這樣的人以後難成大事,跟他聯合有點兒自掉身價的意思。
既然曹操有了這種想法,那他再說啥也都無濟於事了。被圍困就必須要解圍,不然這些人都會被活活困死。
情急之下,龍飛快馬加鞭離開了荊州,穿過豫州和兗州地界,來到了龍家軍的集結地,德陽城。
他本可以讓人傳信給這裏的龍家軍,可這事非同小可,非要龍飛親自過來不行。畢竟這可是個大事兒,做不做需要征求大家的意見。如果他們不想做,這事兒龍飛就隻有另想別的辦法了。
在龍飛離開的這段日子,龍家軍的規模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等龍飛進入德陽城,才發現城內竟然駐紮了一支重騎兵。
如果按照戰力指數的排行,步軍最弱,輕騎次強,重騎最強,弓弩手屬於輔助。但是跟戰力指數相等的,就是打造一支輕騎和重騎所需要花費的金錢和時間。當然還需要一次次的實戰,不然根本就形不成戰鬥力。
見過了諸葛琦和司徒陽,大家又一次聚集到了議事堂。時隔這麽久龍飛再次迴來,大家當然有好多話想要對龍飛講。可龍飛沒有太多時間,他這次迴來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去增援孫堅。
有人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而後便在議事堂開始的激烈的討論。
與此同時,遷都長安的董卓開始建造防禦工事。而後便是將搶奪而來的金銀珠寶藏於郿塢,經過將近一年的施工。董卓心中最完美的安全堡壘終於建成了,高七丈寬七丈的一個無死角堡壘,儲存了可以吃上二十年的糧食。
還有數不盡的美女和金銀珠寶,如果按照一般家庭的消費水平,那些金銀珠寶夠一戶人家過上一萬年的。
可董卓還不滿足,他需要讓長安城固若金湯,因為這裏是他的安身之地。先前在洛陽城一直沒當成家,那是因為董卓在哪兒沒有安全感。可現在是在長安,長安他早就在心裏當成家了。必須修建防禦工事,而後加固所有可能用得上的軍事設施。
德陽城議事堂,龍飛聽著大家給出的不同意見,最後還是覺得要去增援孫堅。不過他也有一個小小的請求,或者說是一個交換條件。這次大家幫他增援孫堅,以後大家就各奔東西。誰也不屬於誰的統領,以後大家都是自由之身。
當初跟張角混,後來滅掉其他幫派,再到成立龍家軍。主要因為大家都有同一個目標,都擁有同一個夢想。那就是吃飽穿暖,不僅要讓自己和家人吃飽穿暖,還要讓更多人也跟著吃飽穿暖。
可這次龍飛迴來後發現,龍家軍的人數膨脹了三倍,而很多人的心思也活躍不很多。某些人的貪婪也隨之膨脹,恐怕不是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壓下去的。
道不同不相為謀,此次讓龍家軍出戰便是最後一次。以前總覺得需要時間,需要讓龍家軍的兄弟們成長。可現在才明白,其實抱著這個想法的龍飛錯了。他本就應該知道,這個局勢他根本控製不了。
慈不掌兵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更何況龍飛從未想過要讓龍家軍去打仗。擁有一直戰鬥力超強的部隊,卻從未想過要去攻打誰去搶奪什麽。這本身就很不符合常理,而且也不符合那些人的想法。
先前跟著龍家軍的那些人,他們的想法一致目標一致。隻要能夠讓他們吃飽穿暖,外麵的世界亂成什麽樣都跟他們沒有關係。
可現在不一樣了,很多人開始有了野心。野心這個東西有好有壞,有了野心就必定有了貪婪,有了貪婪就必定要參與爭奪。
增援是必須的,這事兒最終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可龍飛絕對沒有想到,這次參加討論的人中,有好幾個他都沒有見過。
劉關張走了之後,龍家軍內部曾發生過一次內亂。不過這事兒誰也沒告訴龍飛,後來內亂被壓了下去。製造內亂的人死了,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他人離開了議事堂,然後收拾東西準備開拔。議事堂裏隻剩下了三個人,司徒陽,諸葛琦和龍飛。在很多事情上他們倆都有分歧,可在很多問題上他們倆又出奇的默契。就像這次勸說龍飛,其實他倆先前沒有商量,卻能不約而同的留下這就是默契。
司徒陽說:“我們都已經盡力了,形勢變化的太快了。一兩個人的思想變了可以改正,可一旦大多數人的初心變了就沒辦法了。”
龍飛點了點頭,說:“我懂,放心吧陽哥,我知道該怎麽做。”
拍了拍龍飛的肩膀,司徒陽走出了議事堂。久久的沉默,諸葛琦依然沒有開口的意思,坐在那裏慢慢品茶。
最後還是龍飛忍不住先開了口,他說:“事情既然已經這樣了,打完這一仗就讓龍家軍解散吧。”
諸葛琦嗯了一聲,卻沒有下文。
龍飛又說:“我知道我有責任,可這事兒也也沒辦法了。這樣或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你說呢?”
諸葛琦把茶杯狠狠摔到桌上,厲聲道:“你常說別人不聽勸,可你又什麽時候聽過我的話了?早就跟你說過,劉關張不是什麽好東西,讓你不要把他們留在龍家軍。你偏不聽,這下好了,高興了吧。”
諸葛琦說:“如果不是他們鬧那麽一處,龍家軍的兄弟就不會盲目跟風。什麽人人都能當皇帝,什麽人人都能自己做主。這特麽都是一些什麽屁話,自古以來就沒有那種好事。可他們信了,全都信了劉大耳朵那個王八蛋的話。”
龍飛還是第一次見諸葛琦這麽生氣,不過他生氣自然有他的道理。他誰都不罵偏偏罵劉大耳朵。那就證明上次內亂的事兒劉大耳朵脫不了幹係,甚至他很可能就是主要人物。
有心無力的感覺很不好受,可這事兒已經這樣了。一旦有了裂痕,即便是再高的高手,也不可能讓其恢複原樣。既然龍家軍內部產生了那麽大的分歧,最好的結果便是好聚好散。
龍家軍此時有六萬人,四萬步兵,一萬五的輕騎,五千重騎。龍飛帶走一半兵力,而後想眾人辭行。或許這一別就是永遠,又或者這一別還有相見之日。對於他們而言都已成為迴憶,以後的路該這麽走隻有靠他們自己。
大隊人馬離開德陽城,而後諸葛琦宣布一條命令。從即日起,龍家軍化整為零。以戰團為單位自行尋找落腳點,人馬不再聚集到一起,作戰也不再一起進行。如果有心還想跟這龍家軍,那就等候集結令吧。
放那些想走的人一條生路,也算是給大家一個交代。如果這事兒不是龍飛拍板,諸葛琦還真不敢這麽做。或者說不是不敢而是不能,這一切都是龍飛用命換來的。雖然他現在心思不在這上麵,可這裏始終是龍飛的家。
守著德陽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天下大勢已經變成一盤散沙。延續了四百多年的東漢王朝逐漸走向的滅亡,很多勢力都在爭搶地盤。搶地盤發展自己的勢力,然後招兵買馬搶奪更多的地盤。
這種事兒天天都在發生,誰又能製止的了呢。
大軍進了荊州地界,把圍困孫堅的劉表嚇了一跳。如此整齊的軍隊,如此強悍的戰鬥力,如此紀律嚴明的軍隊。雖然把劉表打的牙根癢癢,可他又不得不佩服這支軍隊的指揮官。
三千重騎開路,五千輕騎居中,兩萬步軍殿後。把包圍圈衝開一個口子,而後帶著孫堅等人離開荊州。
穿過整個荊州地界,而後抵達長沙。龍家軍在林衝的帶領下返迴德陽城,而後根據諸葛琦的那項指令,全員就地化整為零。以各自戰團為單位休養生息,或許他們還會有重新集結的一天,或許這一散就是永遠。
好不容易迴到了自己的地盤,這下孫堅總算鬆了口氣。在失敗的經驗中總結教訓,孫堅開始勵精圖治,重點發展轄區的經濟發展。把所有將士派下去跟老百姓一起種地。儲存糧草當然隻是第一步,還有招兵買馬。
招募更多的將士,然後按部就班的訓練他們。不僅要讓他們形成戰鬥力,而且還要讓他們多多的參加實戰。
董卓跑去了長安,關東盟軍大部分諸侯都迴到了各自的地盤。他們本就沒有想過要幹掉董卓,最多也就是把董卓趕走。現在沒用他們出一兵一卒,董卓自己跑了卻不省事兒。現在董卓遷都長安,這會兒不搶地盤更待何時。
之前他們有共同的敵人,現在敵人跑了自然又互掐起來了。而後這些諸侯發現,其實他們單打獨鬥根本不行。因為他們這麽幹,總有勢力比他們強的想要吞掉他們。然後逐漸選擇聯合起來,慢慢形成了三股對持的勢力。
第一股勢力,自然就是以朝廷為背景,以董卓為核心的東漢王朝了。明麵上也是最大的勢力,因為其他人再鬧騰也還是東漢王朝的臣子。
第二股勢力,是以盟主袁紹為首的勢力。這些人大部分都陽奉陰違,可在關鍵時刻又不得不靠袁紹罩著。
第三股勢力,示意袁術為首的勢力。袁術這個人很講道理,隻要是靠近他南陽地界的勢力,通通都要歸他袁術管轄。
如此一來,孫堅也就成了袁術陣營的人。而劉表呢,自然就是歸袁紹咯。
轉眼間,孫堅迴到老家已經好些日子了。招兵買馬壯大隊伍,卻在這個關鍵時刻收到一條指令。命令是他的頂頭上司袁術下達的,命令的內容就一句話。
“命孫堅即刻率領本部攻打劉表,力爭吃掉劉表占據荊州!”
可龍飛沒有想到,其實曹操也看不上孫堅。總覺得孫堅隻是能打,而不善於運用計謀。這樣的人以後難成大事,跟他聯合有點兒自掉身價的意思。
既然曹操有了這種想法,那他再說啥也都無濟於事了。被圍困就必須要解圍,不然這些人都會被活活困死。
情急之下,龍飛快馬加鞭離開了荊州,穿過豫州和兗州地界,來到了龍家軍的集結地,德陽城。
他本可以讓人傳信給這裏的龍家軍,可這事非同小可,非要龍飛親自過來不行。畢竟這可是個大事兒,做不做需要征求大家的意見。如果他們不想做,這事兒龍飛就隻有另想別的辦法了。
在龍飛離開的這段日子,龍家軍的規模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等龍飛進入德陽城,才發現城內竟然駐紮了一支重騎兵。
如果按照戰力指數的排行,步軍最弱,輕騎次強,重騎最強,弓弩手屬於輔助。但是跟戰力指數相等的,就是打造一支輕騎和重騎所需要花費的金錢和時間。當然還需要一次次的實戰,不然根本就形不成戰鬥力。
見過了諸葛琦和司徒陽,大家又一次聚集到了議事堂。時隔這麽久龍飛再次迴來,大家當然有好多話想要對龍飛講。可龍飛沒有太多時間,他這次迴來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去增援孫堅。
有人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而後便在議事堂開始的激烈的討論。
與此同時,遷都長安的董卓開始建造防禦工事。而後便是將搶奪而來的金銀珠寶藏於郿塢,經過將近一年的施工。董卓心中最完美的安全堡壘終於建成了,高七丈寬七丈的一個無死角堡壘,儲存了可以吃上二十年的糧食。
還有數不盡的美女和金銀珠寶,如果按照一般家庭的消費水平,那些金銀珠寶夠一戶人家過上一萬年的。
可董卓還不滿足,他需要讓長安城固若金湯,因為這裏是他的安身之地。先前在洛陽城一直沒當成家,那是因為董卓在哪兒沒有安全感。可現在是在長安,長安他早就在心裏當成家了。必須修建防禦工事,而後加固所有可能用得上的軍事設施。
德陽城議事堂,龍飛聽著大家給出的不同意見,最後還是覺得要去增援孫堅。不過他也有一個小小的請求,或者說是一個交換條件。這次大家幫他增援孫堅,以後大家就各奔東西。誰也不屬於誰的統領,以後大家都是自由之身。
當初跟張角混,後來滅掉其他幫派,再到成立龍家軍。主要因為大家都有同一個目標,都擁有同一個夢想。那就是吃飽穿暖,不僅要讓自己和家人吃飽穿暖,還要讓更多人也跟著吃飽穿暖。
可這次龍飛迴來後發現,龍家軍的人數膨脹了三倍,而很多人的心思也活躍不很多。某些人的貪婪也隨之膨脹,恐怕不是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壓下去的。
道不同不相為謀,此次讓龍家軍出戰便是最後一次。以前總覺得需要時間,需要讓龍家軍的兄弟們成長。可現在才明白,其實抱著這個想法的龍飛錯了。他本就應該知道,這個局勢他根本控製不了。
慈不掌兵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更何況龍飛從未想過要讓龍家軍去打仗。擁有一直戰鬥力超強的部隊,卻從未想過要去攻打誰去搶奪什麽。這本身就很不符合常理,而且也不符合那些人的想法。
先前跟著龍家軍的那些人,他們的想法一致目標一致。隻要能夠讓他們吃飽穿暖,外麵的世界亂成什麽樣都跟他們沒有關係。
可現在不一樣了,很多人開始有了野心。野心這個東西有好有壞,有了野心就必定有了貪婪,有了貪婪就必定要參與爭奪。
增援是必須的,這事兒最終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可龍飛絕對沒有想到,這次參加討論的人中,有好幾個他都沒有見過。
劉關張走了之後,龍家軍內部曾發生過一次內亂。不過這事兒誰也沒告訴龍飛,後來內亂被壓了下去。製造內亂的人死了,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他人離開了議事堂,然後收拾東西準備開拔。議事堂裏隻剩下了三個人,司徒陽,諸葛琦和龍飛。在很多事情上他們倆都有分歧,可在很多問題上他們倆又出奇的默契。就像這次勸說龍飛,其實他倆先前沒有商量,卻能不約而同的留下這就是默契。
司徒陽說:“我們都已經盡力了,形勢變化的太快了。一兩個人的思想變了可以改正,可一旦大多數人的初心變了就沒辦法了。”
龍飛點了點頭,說:“我懂,放心吧陽哥,我知道該怎麽做。”
拍了拍龍飛的肩膀,司徒陽走出了議事堂。久久的沉默,諸葛琦依然沒有開口的意思,坐在那裏慢慢品茶。
最後還是龍飛忍不住先開了口,他說:“事情既然已經這樣了,打完這一仗就讓龍家軍解散吧。”
諸葛琦嗯了一聲,卻沒有下文。
龍飛又說:“我知道我有責任,可這事兒也也沒辦法了。這樣或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你說呢?”
諸葛琦把茶杯狠狠摔到桌上,厲聲道:“你常說別人不聽勸,可你又什麽時候聽過我的話了?早就跟你說過,劉關張不是什麽好東西,讓你不要把他們留在龍家軍。你偏不聽,這下好了,高興了吧。”
諸葛琦說:“如果不是他們鬧那麽一處,龍家軍的兄弟就不會盲目跟風。什麽人人都能當皇帝,什麽人人都能自己做主。這特麽都是一些什麽屁話,自古以來就沒有那種好事。可他們信了,全都信了劉大耳朵那個王八蛋的話。”
龍飛還是第一次見諸葛琦這麽生氣,不過他生氣自然有他的道理。他誰都不罵偏偏罵劉大耳朵。那就證明上次內亂的事兒劉大耳朵脫不了幹係,甚至他很可能就是主要人物。
有心無力的感覺很不好受,可這事兒已經這樣了。一旦有了裂痕,即便是再高的高手,也不可能讓其恢複原樣。既然龍家軍內部產生了那麽大的分歧,最好的結果便是好聚好散。
龍家軍此時有六萬人,四萬步兵,一萬五的輕騎,五千重騎。龍飛帶走一半兵力,而後想眾人辭行。或許這一別就是永遠,又或者這一別還有相見之日。對於他們而言都已成為迴憶,以後的路該這麽走隻有靠他們自己。
大隊人馬離開德陽城,而後諸葛琦宣布一條命令。從即日起,龍家軍化整為零。以戰團為單位自行尋找落腳點,人馬不再聚集到一起,作戰也不再一起進行。如果有心還想跟這龍家軍,那就等候集結令吧。
放那些想走的人一條生路,也算是給大家一個交代。如果這事兒不是龍飛拍板,諸葛琦還真不敢這麽做。或者說不是不敢而是不能,這一切都是龍飛用命換來的。雖然他現在心思不在這上麵,可這裏始終是龍飛的家。
守著德陽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天下大勢已經變成一盤散沙。延續了四百多年的東漢王朝逐漸走向的滅亡,很多勢力都在爭搶地盤。搶地盤發展自己的勢力,然後招兵買馬搶奪更多的地盤。
這種事兒天天都在發生,誰又能製止的了呢。
大軍進了荊州地界,把圍困孫堅的劉表嚇了一跳。如此整齊的軍隊,如此強悍的戰鬥力,如此紀律嚴明的軍隊。雖然把劉表打的牙根癢癢,可他又不得不佩服這支軍隊的指揮官。
三千重騎開路,五千輕騎居中,兩萬步軍殿後。把包圍圈衝開一個口子,而後帶著孫堅等人離開荊州。
穿過整個荊州地界,而後抵達長沙。龍家軍在林衝的帶領下返迴德陽城,而後根據諸葛琦的那項指令,全員就地化整為零。以各自戰團為單位休養生息,或許他們還會有重新集結的一天,或許這一散就是永遠。
好不容易迴到了自己的地盤,這下孫堅總算鬆了口氣。在失敗的經驗中總結教訓,孫堅開始勵精圖治,重點發展轄區的經濟發展。把所有將士派下去跟老百姓一起種地。儲存糧草當然隻是第一步,還有招兵買馬。
招募更多的將士,然後按部就班的訓練他們。不僅要讓他們形成戰鬥力,而且還要讓他們多多的參加實戰。
董卓跑去了長安,關東盟軍大部分諸侯都迴到了各自的地盤。他們本就沒有想過要幹掉董卓,最多也就是把董卓趕走。現在沒用他們出一兵一卒,董卓自己跑了卻不省事兒。現在董卓遷都長安,這會兒不搶地盤更待何時。
之前他們有共同的敵人,現在敵人跑了自然又互掐起來了。而後這些諸侯發現,其實他們單打獨鬥根本不行。因為他們這麽幹,總有勢力比他們強的想要吞掉他們。然後逐漸選擇聯合起來,慢慢形成了三股對持的勢力。
第一股勢力,自然就是以朝廷為背景,以董卓為核心的東漢王朝了。明麵上也是最大的勢力,因為其他人再鬧騰也還是東漢王朝的臣子。
第二股勢力,是以盟主袁紹為首的勢力。這些人大部分都陽奉陰違,可在關鍵時刻又不得不靠袁紹罩著。
第三股勢力,示意袁術為首的勢力。袁術這個人很講道理,隻要是靠近他南陽地界的勢力,通通都要歸他袁術管轄。
如此一來,孫堅也就成了袁術陣營的人。而劉表呢,自然就是歸袁紹咯。
轉眼間,孫堅迴到老家已經好些日子了。招兵買馬壯大隊伍,卻在這個關鍵時刻收到一條指令。命令是他的頂頭上司袁術下達的,命令的內容就一句話。
“命孫堅即刻率領本部攻打劉表,力爭吃掉劉表占據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