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欽宏看了看邵展鵬想道:“或許,找個人給朕當個替罪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古往今來,有很多帝王都非常善於讓自己的大臣給自己“背鍋”。那個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忠良的帝王不就是嗎?
沒有那個皇帝的支持,那位奸臣就是再怎麽奸猾,他也不可能成事兒。說白了,那位帝王就是害怕那個忠良北上迎迴二帝之後,自己的皇位會受到威脅而已。
趙欽宏又搖了搖頭:“不行,邵展鵬可不能用來背鍋。”
趙欽宏想道:“邵展鵬的能力還是有的。現在,在朕的大梁朝之中,真正能在戰略眼光上同王燁抗衡的。可能也就隻有這個邵展鵬了。吳世峰的軍事才能雖然不錯,但他隻能做個領兵大將,讓他站在全局角度同別人博弈,他可沒有這個能耐。而且,吳世峰的私心太重,實在不值得信任。邵展鵬朕是必須要留下的。”
趙欽宏抬起頭想了想說:“既然如此,那就隻能讓金世耀來替朕背這個罵名了。”
金世耀確實是個不錯的背鍋人選。首先,金世耀的地位夠高。而且,在同燕國的戰爭中,金世耀也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再加上,金世耀在能力上確實比不上邵展鵬。如果要在邵展鵬和金世耀之間做個比較的話,明顯還是金世耀更適合做這個“背鍋俠”。
趙欽宏思索良久,確定沒有太大的紕漏之後說道:“那就讓金世耀代表朕去跟燕逆議和吧。”
說完,趙欽宏站起身來準備離去,他說:“朕累了,有關議和的事兒,就全權交給金世耀來處理吧。”
邵展鵬心中大喜,他最怕的並不是現在就被趙欽宏罷官。他最怕的,其實還是趙欽宏派他出去同燕國議和。因為這就是個要命的位置。
隻要不傻,所有人都能猜得出來。大梁想要從這次的戰爭中抽身離去,不出大血是不可能的了。到時候,誰主持了和談?誰簽署了協議?誰就將承受天下士紳的罵名。
邵展鵬猜到了,如果趙欽宏答應議和。那他是一定會選替罪羊的。
邵展鵬雖然自信自己在趙欽宏那裏還是有一點地位的。可是,他確實是個太合適的背鍋人選了。
他邵展鵬不僅是兵部尚書,甚至還是內閣首輔。這樣同時手握兵權和治國的權利的人,在很多人看來就已經有些權臣的潛質了。在外人看來,邵展鵬似乎確實有能力架空趙欽宏,然後把國家出賣給別人。
現在,趙欽宏派金世耀來去同燕國人議和,那就說明趙欽宏打算放棄金世耀來保他邵展鵬了。邵展鵬自然是大喜過望。
金世耀在收到趙欽宏的命令之後,他愣在原地久久不語。他知道,自己的仕途就此斷送了。
金世耀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麽?怎會遭受此等無妄之災?
有一說一,金世耀在這次的戰爭之中,幾乎沒有起到什麽作用。整場戰爭的主要決策都是邵展鵬和趙欽宏做出來的。
而且,他在之前也幾乎沒有多少說話的機會。他唯一出場表現,還是因為邵展鵬的想法實在是同趙欽宏契合不起來。讓趙欽宏急切的想要尋找一個不同意見出來。
說起來,金世耀也算是被趙欽宏逼上前台的。現在,當戰事不利之後,他金世耀居然被趙欽宏推出來背鍋了!金世耀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金世耀一定是忘記了一句話——“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金世耀能夠坐上今天這個位置,雖然確實有他能力的一部分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在趙欽宏和邵展鵬之前玩弄權術。
隻可惜,金世耀的段位比起兩位大牛來說還是差了許多。所以,他始終沒有發現,自己就是個無根的浮萍。他就是爬上再高的高位,也改變不了這一現實。
他金世耀始終沒有在趙欽宏的麵前,表現出無可取代的價值。所以,當趙欽宏需要一個棄子出來的時候,他金世耀不可避免的就被推上了前台。
另一邊,王燁也收到了前線的戰報。當王燁知道楊威已經成功的擋住了井學真撤退的腳步之後,他就知道這一仗已經結束了。
王燁看著戰報滿臉的微笑。一邊的王寒蓉也是微笑著問道:“前線傳來好消息了嗎?”
王燁說:“沒錯,你哥哥這次給我們打了一個大勝仗。不出意外的話,大梁應該很快就會退出戰鬥了。”
王寒蓉非常開心。王英石雖然從前跟她的關係並不是很親密。
但是,王英石畢竟是王寒蓉的哥哥。而且,王英石這一次參與的可是燕國的國運之戰。王英石的責任重大,如果王英石戰敗,那就是以燕國的實力可能都要危險了。
王寒蓉這段時間以來過得都有些不安。現在,知道前線傳來了好消息,王寒蓉自然是開心異常了。
然後,王寒蓉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對了,小叔那邊怎麽樣了?”
王寒蓉說的小叔自然就是楊威了。王燁笑著說:“不用擔心,他好得很。他這次定然也能帶迴一樁大功。”
王寒蓉不免又有些埋怨王燁:“你看你,憐蓉姐姐懷胎都幾個月了?你倒好,在這個時候把她老公派上戰場,還承擔了那麽危險的任務。你是存心想讓王憐蓉動了胎氣嗎?”
這麽一說,王燁就感到自己的腦袋一陣陣的嗡嗡響。自從王燁被楊威派出去,王憐蓉最近就沒少給王燁臉色看。
可是王燁也沒有辦法啊!他也很無奈啊!
燕國雖然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係。但是,燕國成立的時間畢竟還是太短暫了。燕國的底子是非常薄的。燕國現在雖然培養出了很多出色的中級甚至是高級指揮員。
但是,卻沒有培養出多少能夠在這麽重大的國戰之中,還能穩定的獨當一麵的人。
現在,算上王燁自己,在陸地上能夠勝任楊威現在的作戰任務的人。可能也就隻有王燁、劉介、聶化、王英石和楊威五人了。
在這五人中,最適合的人選毫無疑問就是楊威。別的不說,這種深入敵境作戰的任務,在這五人之中也隻有楊威才有類似的經驗了。
古往今來,有很多帝王都非常善於讓自己的大臣給自己“背鍋”。那個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忠良的帝王不就是嗎?
沒有那個皇帝的支持,那位奸臣就是再怎麽奸猾,他也不可能成事兒。說白了,那位帝王就是害怕那個忠良北上迎迴二帝之後,自己的皇位會受到威脅而已。
趙欽宏又搖了搖頭:“不行,邵展鵬可不能用來背鍋。”
趙欽宏想道:“邵展鵬的能力還是有的。現在,在朕的大梁朝之中,真正能在戰略眼光上同王燁抗衡的。可能也就隻有這個邵展鵬了。吳世峰的軍事才能雖然不錯,但他隻能做個領兵大將,讓他站在全局角度同別人博弈,他可沒有這個能耐。而且,吳世峰的私心太重,實在不值得信任。邵展鵬朕是必須要留下的。”
趙欽宏抬起頭想了想說:“既然如此,那就隻能讓金世耀來替朕背這個罵名了。”
金世耀確實是個不錯的背鍋人選。首先,金世耀的地位夠高。而且,在同燕國的戰爭中,金世耀也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再加上,金世耀在能力上確實比不上邵展鵬。如果要在邵展鵬和金世耀之間做個比較的話,明顯還是金世耀更適合做這個“背鍋俠”。
趙欽宏思索良久,確定沒有太大的紕漏之後說道:“那就讓金世耀代表朕去跟燕逆議和吧。”
說完,趙欽宏站起身來準備離去,他說:“朕累了,有關議和的事兒,就全權交給金世耀來處理吧。”
邵展鵬心中大喜,他最怕的並不是現在就被趙欽宏罷官。他最怕的,其實還是趙欽宏派他出去同燕國議和。因為這就是個要命的位置。
隻要不傻,所有人都能猜得出來。大梁想要從這次的戰爭中抽身離去,不出大血是不可能的了。到時候,誰主持了和談?誰簽署了協議?誰就將承受天下士紳的罵名。
邵展鵬猜到了,如果趙欽宏答應議和。那他是一定會選替罪羊的。
邵展鵬雖然自信自己在趙欽宏那裏還是有一點地位的。可是,他確實是個太合適的背鍋人選了。
他邵展鵬不僅是兵部尚書,甚至還是內閣首輔。這樣同時手握兵權和治國的權利的人,在很多人看來就已經有些權臣的潛質了。在外人看來,邵展鵬似乎確實有能力架空趙欽宏,然後把國家出賣給別人。
現在,趙欽宏派金世耀來去同燕國人議和,那就說明趙欽宏打算放棄金世耀來保他邵展鵬了。邵展鵬自然是大喜過望。
金世耀在收到趙欽宏的命令之後,他愣在原地久久不語。他知道,自己的仕途就此斷送了。
金世耀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麽?怎會遭受此等無妄之災?
有一說一,金世耀在這次的戰爭之中,幾乎沒有起到什麽作用。整場戰爭的主要決策都是邵展鵬和趙欽宏做出來的。
而且,他在之前也幾乎沒有多少說話的機會。他唯一出場表現,還是因為邵展鵬的想法實在是同趙欽宏契合不起來。讓趙欽宏急切的想要尋找一個不同意見出來。
說起來,金世耀也算是被趙欽宏逼上前台的。現在,當戰事不利之後,他金世耀居然被趙欽宏推出來背鍋了!金世耀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金世耀一定是忘記了一句話——“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金世耀能夠坐上今天這個位置,雖然確實有他能力的一部分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在趙欽宏和邵展鵬之前玩弄權術。
隻可惜,金世耀的段位比起兩位大牛來說還是差了許多。所以,他始終沒有發現,自己就是個無根的浮萍。他就是爬上再高的高位,也改變不了這一現實。
他金世耀始終沒有在趙欽宏的麵前,表現出無可取代的價值。所以,當趙欽宏需要一個棄子出來的時候,他金世耀不可避免的就被推上了前台。
另一邊,王燁也收到了前線的戰報。當王燁知道楊威已經成功的擋住了井學真撤退的腳步之後,他就知道這一仗已經結束了。
王燁看著戰報滿臉的微笑。一邊的王寒蓉也是微笑著問道:“前線傳來好消息了嗎?”
王燁說:“沒錯,你哥哥這次給我們打了一個大勝仗。不出意外的話,大梁應該很快就會退出戰鬥了。”
王寒蓉非常開心。王英石雖然從前跟她的關係並不是很親密。
但是,王英石畢竟是王寒蓉的哥哥。而且,王英石這一次參與的可是燕國的國運之戰。王英石的責任重大,如果王英石戰敗,那就是以燕國的實力可能都要危險了。
王寒蓉這段時間以來過得都有些不安。現在,知道前線傳來了好消息,王寒蓉自然是開心異常了。
然後,王寒蓉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對了,小叔那邊怎麽樣了?”
王寒蓉說的小叔自然就是楊威了。王燁笑著說:“不用擔心,他好得很。他這次定然也能帶迴一樁大功。”
王寒蓉不免又有些埋怨王燁:“你看你,憐蓉姐姐懷胎都幾個月了?你倒好,在這個時候把她老公派上戰場,還承擔了那麽危險的任務。你是存心想讓王憐蓉動了胎氣嗎?”
這麽一說,王燁就感到自己的腦袋一陣陣的嗡嗡響。自從王燁被楊威派出去,王憐蓉最近就沒少給王燁臉色看。
可是王燁也沒有辦法啊!他也很無奈啊!
燕國雖然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係。但是,燕國成立的時間畢竟還是太短暫了。燕國的底子是非常薄的。燕國現在雖然培養出了很多出色的中級甚至是高級指揮員。
但是,卻沒有培養出多少能夠在這麽重大的國戰之中,還能穩定的獨當一麵的人。
現在,算上王燁自己,在陸地上能夠勝任楊威現在的作戰任務的人。可能也就隻有王燁、劉介、聶化、王英石和楊威五人了。
在這五人中,最適合的人選毫無疑問就是楊威。別的不說,這種深入敵境作戰的任務,在這五人之中也隻有楊威才有類似的經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