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公爺吐血的消息,同時傳遞出去的,是國公爺吐血的原因。
遼東的百姓知道了北狄人的殘暴,也知道了遼東軍付出得巨大的損失。
遼東靜了下來,但是這種寂靜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遼東百姓心中的怒火在漸漸積累。又過了一天,遼東的報紙上,開始有人討論讓第一軍奔赴前線的可能。
那麽?遼東的防禦工作怎麽辦?
在報紙上,有人開始唿籲民兵扛起保家衛國的重擔。
終於!遼東百姓心中的怒火被徹底的點燃了!
遼東的青壯紛紛到遼東的警備部隊門前靜坐,他們隻有一個要求——他們要參軍!
短短兩天時間,遼東從一個仿佛世外桃源的人間樂土,變成了群情激奮的火山!
隱藏在遼東各處的探子們一個個膽戰心驚!所謂民心可用,遼東的民心已經被徹底的點燃了!在遼東強大的軍事機器武裝下,這片天下還有誰能阻擋遼東人的腳步?
在國公府之中,王燁還不知道外麵的情況。
雖然,如果王燁想工作的話,遼東的高層沒有辦法能阻止他。
但,在現在的遼東,卻有人能阻止王燁走出自己的國公府,那就是王寒蓉。
每次王燁想要投身工作的時候,王寒蓉的眼淚都能阻止王燁。
王燁這天還在苦口婆心的勸著自己的小妻子:“我真的沒事了。醫生不都說了嗎?我沒有大礙的。”
王寒蓉搖搖頭說:“醫生說了,你現在需要靜養。外麵的事兒太糟心了,你能不激動嗎?”
王燁說:“現在外麵戰事緊急,遼東離不開我。”
王寒蓉再次搖頭:“你曾經說過,你建立這樣一套行政體係,就是要讓遼東以後不依賴任何人,都能健康向上的發展下去。你也說過,這個世界離了誰都一樣轉。現在,就是你兌現這些話的時候了。”
王燁苦笑著說:“可是,現在真的不是時候。”
王寒蓉說:“如果你不放手,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有合適的時機。你是要治理天下的人,治理天下永遠都不會有小事。”
王燁無奈,他仔細得思慮了一會兒才說:“聶化他們是不是想讓一軍出動了。”
王寒蓉說:“你知道了?”
王燁說:“我在院子裏曬太陽的時候,聽到別人討論了。”
王寒蓉說:“那你怎麽說?”
王燁說:“我沒有意見。不過有一點,如果一軍也加入了戰鬥,那也要讓劉介負責指揮。他現在一定比我還難受,他現在正需要我們的支持。我就是要告訴他,他沒錯!”
此時,另一條消息傳到了遼東——趙欽宏跑了!
在薊州之戰結束之前,趙欽宏終於還是沒能頂住壓力,離開了京城。
他帶著自己的親軍離開了京城。就連他剛剛組建的新軍,他都沒有帶走。
趙欽宏把京城的防禦工作交給了王廷建,也把他組建的五萬新軍留了下來。
趙欽宏組建的新軍還沒有形成戰鬥力。但,那畢竟也是五萬拿著老式火槍的軍隊,在王廷建的指揮下,他們還是能發揮一些作用的。
王廷建如願以償的把自己的大炮搬到了京城之中。
不過城外的大營他也沒有放棄,他留下了一萬王家軍和一萬新軍守在那裏。在那裏負責指揮的是張博遠。張博遠現在非常激動,他終於得到了證明自己的機會。
有了張博遠的兩萬大軍,再結合京城之中王廷建統領的五萬人,兩邊形成了掎角之勢,京城的防禦工作終於有些把握了。
在趙欽宏臨走之前,他也沒忘了甩鍋。
趙欽宏任命王燁為北方兵馬大元帥,讓他全權負責北方的戰事,他隻給了王燁一個命令,那就是命令他把北狄人全麵趕出大梁。
無疑,趙欽宏是希望王燁和查幹巴拉拚個你死我活。
查幹巴拉的軍隊為了軍糧,連那麽喪心病狂的事兒都做出來了。
這就說明查幹巴拉已經沒有退路了,他的帝國雖然強大。但是,這個帝國也是壓在查幹巴拉肩膀上最沉重的負擔,如果不能在大梁這裏搶到足夠的糧食,他的帝國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查幹巴拉的能力足夠,但是他的運氣卻遠不如自己的祖先。
小冰河期的到來,讓他的帝國極端不穩定,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從王燁最近的表現來看,查幹巴拉如此喪盡天良,王燁是不可能不跟查幹巴拉拚命的。
趙欽宏也知道,自己離開北方,他再想迴來可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趙欽宏唯一的機會,就是讓王燁和查幹巴拉拚個你死我活,隻有這樣,他才有漁翁得利的機會。
而且,經過這一戰,北方已經幾乎被北狄人破壞殆盡。戰後,這些地方的休養生息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如果,他趙欽宏背上這麽重的負擔,他幾乎不可能再有富國強兵的財力。
所以,他幹脆就把這個包袱丟給王燁。
戰國之時,秦國強大,比鄰秦國的韓國畏懼秦國的強大。為了自保,他們想出了一個“疲秦之計”,他們派遣水工鄭國出使秦國為秦國修建鄭國渠。
為的,就是能消耗秦國的財力,讓秦國無力威脅韓國。
可是沒想到,他們的計策被當年的呂不韋識破了,呂不韋將計就計,讓韓國此舉適得其反,反而讓秦國更加的強大。
這一次,趙欽宏也是想用一下疲秦之計。
無論是戰後的重建,還是戰爭之中的消耗都是天文數字。王燁如果真的把這兩個擔子壓在了身上,即便以遼東現在的強大,也有可能會被壓垮。
而且,跟當年的秦國不一樣。
當年的秦國已經是秦始皇在位的時候了,那個時候的秦國幾乎已經天下無敵。
可是,現在的遼東可是還有北狄人這麽一個大敵的。
如果王燁真的吃下了整個北方,那麽王燁就要麵對南北兩麵受敵的威脅。
遼東以後的軍費消耗又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趙欽宏的這條命令還真不是昏招。它確實有非常大的成功的可能。
王燁在收到趙欽宏的聖旨之後也是久久無語。
當年的呂不韋能識破鄭國的計策,熟讀曆史的他,又怎麽可能看不穿趙欽宏的毒計?
遼東的百姓知道了北狄人的殘暴,也知道了遼東軍付出得巨大的損失。
遼東靜了下來,但是這種寂靜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遼東百姓心中的怒火在漸漸積累。又過了一天,遼東的報紙上,開始有人討論讓第一軍奔赴前線的可能。
那麽?遼東的防禦工作怎麽辦?
在報紙上,有人開始唿籲民兵扛起保家衛國的重擔。
終於!遼東百姓心中的怒火被徹底的點燃了!
遼東的青壯紛紛到遼東的警備部隊門前靜坐,他們隻有一個要求——他們要參軍!
短短兩天時間,遼東從一個仿佛世外桃源的人間樂土,變成了群情激奮的火山!
隱藏在遼東各處的探子們一個個膽戰心驚!所謂民心可用,遼東的民心已經被徹底的點燃了!在遼東強大的軍事機器武裝下,這片天下還有誰能阻擋遼東人的腳步?
在國公府之中,王燁還不知道外麵的情況。
雖然,如果王燁想工作的話,遼東的高層沒有辦法能阻止他。
但,在現在的遼東,卻有人能阻止王燁走出自己的國公府,那就是王寒蓉。
每次王燁想要投身工作的時候,王寒蓉的眼淚都能阻止王燁。
王燁這天還在苦口婆心的勸著自己的小妻子:“我真的沒事了。醫生不都說了嗎?我沒有大礙的。”
王寒蓉搖搖頭說:“醫生說了,你現在需要靜養。外麵的事兒太糟心了,你能不激動嗎?”
王燁說:“現在外麵戰事緊急,遼東離不開我。”
王寒蓉再次搖頭:“你曾經說過,你建立這樣一套行政體係,就是要讓遼東以後不依賴任何人,都能健康向上的發展下去。你也說過,這個世界離了誰都一樣轉。現在,就是你兌現這些話的時候了。”
王燁苦笑著說:“可是,現在真的不是時候。”
王寒蓉說:“如果你不放手,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有合適的時機。你是要治理天下的人,治理天下永遠都不會有小事。”
王燁無奈,他仔細得思慮了一會兒才說:“聶化他們是不是想讓一軍出動了。”
王寒蓉說:“你知道了?”
王燁說:“我在院子裏曬太陽的時候,聽到別人討論了。”
王寒蓉說:“那你怎麽說?”
王燁說:“我沒有意見。不過有一點,如果一軍也加入了戰鬥,那也要讓劉介負責指揮。他現在一定比我還難受,他現在正需要我們的支持。我就是要告訴他,他沒錯!”
此時,另一條消息傳到了遼東——趙欽宏跑了!
在薊州之戰結束之前,趙欽宏終於還是沒能頂住壓力,離開了京城。
他帶著自己的親軍離開了京城。就連他剛剛組建的新軍,他都沒有帶走。
趙欽宏把京城的防禦工作交給了王廷建,也把他組建的五萬新軍留了下來。
趙欽宏組建的新軍還沒有形成戰鬥力。但,那畢竟也是五萬拿著老式火槍的軍隊,在王廷建的指揮下,他們還是能發揮一些作用的。
王廷建如願以償的把自己的大炮搬到了京城之中。
不過城外的大營他也沒有放棄,他留下了一萬王家軍和一萬新軍守在那裏。在那裏負責指揮的是張博遠。張博遠現在非常激動,他終於得到了證明自己的機會。
有了張博遠的兩萬大軍,再結合京城之中王廷建統領的五萬人,兩邊形成了掎角之勢,京城的防禦工作終於有些把握了。
在趙欽宏臨走之前,他也沒忘了甩鍋。
趙欽宏任命王燁為北方兵馬大元帥,讓他全權負責北方的戰事,他隻給了王燁一個命令,那就是命令他把北狄人全麵趕出大梁。
無疑,趙欽宏是希望王燁和查幹巴拉拚個你死我活。
查幹巴拉的軍隊為了軍糧,連那麽喪心病狂的事兒都做出來了。
這就說明查幹巴拉已經沒有退路了,他的帝國雖然強大。但是,這個帝國也是壓在查幹巴拉肩膀上最沉重的負擔,如果不能在大梁這裏搶到足夠的糧食,他的帝國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查幹巴拉的能力足夠,但是他的運氣卻遠不如自己的祖先。
小冰河期的到來,讓他的帝國極端不穩定,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從王燁最近的表現來看,查幹巴拉如此喪盡天良,王燁是不可能不跟查幹巴拉拚命的。
趙欽宏也知道,自己離開北方,他再想迴來可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趙欽宏唯一的機會,就是讓王燁和查幹巴拉拚個你死我活,隻有這樣,他才有漁翁得利的機會。
而且,經過這一戰,北方已經幾乎被北狄人破壞殆盡。戰後,這些地方的休養生息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如果,他趙欽宏背上這麽重的負擔,他幾乎不可能再有富國強兵的財力。
所以,他幹脆就把這個包袱丟給王燁。
戰國之時,秦國強大,比鄰秦國的韓國畏懼秦國的強大。為了自保,他們想出了一個“疲秦之計”,他們派遣水工鄭國出使秦國為秦國修建鄭國渠。
為的,就是能消耗秦國的財力,讓秦國無力威脅韓國。
可是沒想到,他們的計策被當年的呂不韋識破了,呂不韋將計就計,讓韓國此舉適得其反,反而讓秦國更加的強大。
這一次,趙欽宏也是想用一下疲秦之計。
無論是戰後的重建,還是戰爭之中的消耗都是天文數字。王燁如果真的把這兩個擔子壓在了身上,即便以遼東現在的強大,也有可能會被壓垮。
而且,跟當年的秦國不一樣。
當年的秦國已經是秦始皇在位的時候了,那個時候的秦國幾乎已經天下無敵。
可是,現在的遼東可是還有北狄人這麽一個大敵的。
如果王燁真的吃下了整個北方,那麽王燁就要麵對南北兩麵受敵的威脅。
遼東以後的軍費消耗又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趙欽宏的這條命令還真不是昏招。它確實有非常大的成功的可能。
王燁在收到趙欽宏的聖旨之後也是久久無語。
當年的呂不韋能識破鄭國的計策,熟讀曆史的他,又怎麽可能看不穿趙欽宏的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