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陽問道:“那不知在遼侯看來,這句話應該怎麽解釋呢?”
按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來斷句的話。夫子的意思就是讓老百姓按照領導者的指引走,沒有必要讓他們知道是為什麽?
這種說法是流傳最廣的。但是,這種說法恰恰就是跟論語中夫子思想衝突最大的。所以,有關這一句話的爭議也非常大。
一般大家都認為,這句話之所以看起來跟孔子的思想差距那麽大。完全就是因為這句話的斷句有問題。
現在,流傳比較廣的有關這句話的斷句有五種。也就是說,除了大家熟知的那一種之外,還有四種不同的斷句方式。王燁比較推崇的那一種是五種之中,最符合論語的語言規律,也最貼合孔子的思想的。
於是,王燁便說道:“我覺得,這句話從斷句上就錯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對!我覺得正確的讀法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劉正陽一聽就發現了。這麽斷句似乎確實更符合論語的語言規律。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麽斷句更貼合孔子的思想。
這麽斷句的意思就是,如果老百姓可以任使,那就讓他們聽命。如果老百姓不可任使,那就讓他們明理。
劉正陽也知道,自己的屁-股現在坐得並不正。所以,如果這麽繼續跟王燁說下去,按照王燁這麽肆無忌憚的方式,他根本不可能贏。
於是,他決定另辟蹊徑,換一種方式來跟王燁辯論!王燁此時對這個劉正陽也有些失望,劉正陽的才學應該是不錯的,可惜他卻是舊利益的扞衛者。
無論是他還是貴為次輔的翟玉成,因為他們都站在了錯誤的一邊,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說不過有後世知識幫忙,而且還站在了正義一邊得自己。
王燁看出了劉正陽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他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王燁站起身來,對著翟玉成行了個禮,然後又對在座的士子拱手告別。之後,他便起身準備離去。在離開之前,他還念了一首詩:“千錘百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明代名臣於謙的詩,在這個世界上明代是不存在的。所以這首詩也從未有人做過。
作為一首可以名垂千古的詩篇,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和其中的文學素養自然是不用說的。
之前,王燁的形象就是一個精通墨家機關術的人。王燁或許懂一些奇技淫巧之術,但對“正經”的學問應該是少有涉獵的。
可是,王燁剛剛表現出的對儒學的了解,自然而然得就打破了他們的這種想法。現在,王燁又展現出了自己的詩才,這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之前是不是太小看王燁了?
王燁自然不會去解釋,這首詩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徑直離開了這間酒樓。王燁和翟玉成以及劉正陽之間的辯論,自然是瞞不過趙欽宏的。
他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三人談話的內容。看著情報上麵的內容,趙欽宏滿臉的微笑。
作為東廠的領導者,夏玉光自然也知道情報上的內容。他此時也是滿臉的笑容。
趙欽宏看著夏玉光的笑容就知道,自己最忠心的奴才也看出了其中的奧秘。趙欽宏微笑著說:“你這條老狗,還真是機靈啊!這都能被你發現。”
夏玉光笑著說:“奴才的這點小聰明又怎能當得起陛下的稱讚呢?”
趙欽宏說:“小聰明?你這可不是小聰明啊!你看看那位翟玉成,他不就沒發現裏麵的問題嗎?”
夏玉光也笑著說:“這是因為那位次輔身在局中。所以,他自然看不出王燁話中的深意。可是奴才身在局外,自然就能看得更明白了。”
趙欽宏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了。他看出了王燁的深意,自然也讓他對王燁的膽大包天感到有些憤怒了。剛剛看到情報的時候,他還很開心,他覺得翟玉成和鄧文耀想要拉攏王燁就是在癡人說夢。可是,當他度過了最初的開心,再想想王燁的目的,他就難免憤怒。
夏玉光可以說是趙欽宏肚子裏的蛔蟲了。他微笑著對趙欽宏說:“陛下不必憂心。這局棋才剛剛開始下,不管那個王燁的最終目的是什麽?最終還要靠各自的手段來決勝負。陛下富有四海,又兼天資絕頂,陛下怎麽會輸給那個王燁?”
趙欽宏默然無語,他自然知道夏玉光是在安慰自己。而且他也知道,那個王燁絕不像夏玉光說的那麽好對付。
在同王燁談話的時候,翟玉成確實是沒發現王燁話中的深意。但是,當他將兩人談話的內容複述給鄧文耀的時候,鄧文耀的臉色立刻就變了。
翟玉成有些奇怪,在他看來,這次談話的結果應該還是不錯的。可是鄧文耀的智慧他還是知道的,他也明白鄧文耀一定看出了什麽,於是他連忙請教。
鄧文耀歎口氣說:“看來,這次我們即便是想讓王燁嚴守中立,也是千難萬難了!”
翟玉成連忙問道:“何以見得?”
鄧文耀說:“想必玉成也看出來了。王燁在對儒家的問題上是非常強硬的。如果儒家不改革?那他是一定會繼續推行教育,而且一定會取締士大夫的所有特權的。”
翟玉成點點頭,他雖然沒有聽出更深的深意,但是王燁的這個態度他還是輕易就領會到了。
鄧文耀說:“也就是說,他對士大夫的特權是絕不會妥協的。可是,你有沒有發現,王燁對君權妥協了?”
翟玉成一愣,他還真沒發現其中的問題。在他看來,王燁對君權是同樣強硬的。就是王燁自己的權利,他都不打算保障,他又如何能容忍別人繼續掌握君權呢?
翟玉成再次對鄧文耀拱了拱手說:“下官愚鈍,還請首輔大人賜教。”
鄧文耀說:“你也是當局者迷,你的腦子裏滿是你們談話時的思路。你依然沒有跳出你們的談話內容。也難怪,以你的智慧,居然到現在都沒有發現這裏麵的問題。”
按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來斷句的話。夫子的意思就是讓老百姓按照領導者的指引走,沒有必要讓他們知道是為什麽?
這種說法是流傳最廣的。但是,這種說法恰恰就是跟論語中夫子思想衝突最大的。所以,有關這一句話的爭議也非常大。
一般大家都認為,這句話之所以看起來跟孔子的思想差距那麽大。完全就是因為這句話的斷句有問題。
現在,流傳比較廣的有關這句話的斷句有五種。也就是說,除了大家熟知的那一種之外,還有四種不同的斷句方式。王燁比較推崇的那一種是五種之中,最符合論語的語言規律,也最貼合孔子的思想的。
於是,王燁便說道:“我覺得,這句話從斷句上就錯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對!我覺得正確的讀法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劉正陽一聽就發現了。這麽斷句似乎確實更符合論語的語言規律。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麽斷句更貼合孔子的思想。
這麽斷句的意思就是,如果老百姓可以任使,那就讓他們聽命。如果老百姓不可任使,那就讓他們明理。
劉正陽也知道,自己的屁-股現在坐得並不正。所以,如果這麽繼續跟王燁說下去,按照王燁這麽肆無忌憚的方式,他根本不可能贏。
於是,他決定另辟蹊徑,換一種方式來跟王燁辯論!王燁此時對這個劉正陽也有些失望,劉正陽的才學應該是不錯的,可惜他卻是舊利益的扞衛者。
無論是他還是貴為次輔的翟玉成,因為他們都站在了錯誤的一邊,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說不過有後世知識幫忙,而且還站在了正義一邊得自己。
王燁看出了劉正陽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他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王燁站起身來,對著翟玉成行了個禮,然後又對在座的士子拱手告別。之後,他便起身準備離去。在離開之前,他還念了一首詩:“千錘百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明代名臣於謙的詩,在這個世界上明代是不存在的。所以這首詩也從未有人做過。
作為一首可以名垂千古的詩篇,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和其中的文學素養自然是不用說的。
之前,王燁的形象就是一個精通墨家機關術的人。王燁或許懂一些奇技淫巧之術,但對“正經”的學問應該是少有涉獵的。
可是,王燁剛剛表現出的對儒學的了解,自然而然得就打破了他們的這種想法。現在,王燁又展現出了自己的詩才,這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之前是不是太小看王燁了?
王燁自然不會去解釋,這首詩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徑直離開了這間酒樓。王燁和翟玉成以及劉正陽之間的辯論,自然是瞞不過趙欽宏的。
他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三人談話的內容。看著情報上麵的內容,趙欽宏滿臉的微笑。
作為東廠的領導者,夏玉光自然也知道情報上的內容。他此時也是滿臉的笑容。
趙欽宏看著夏玉光的笑容就知道,自己最忠心的奴才也看出了其中的奧秘。趙欽宏微笑著說:“你這條老狗,還真是機靈啊!這都能被你發現。”
夏玉光笑著說:“奴才的這點小聰明又怎能當得起陛下的稱讚呢?”
趙欽宏說:“小聰明?你這可不是小聰明啊!你看看那位翟玉成,他不就沒發現裏麵的問題嗎?”
夏玉光也笑著說:“這是因為那位次輔身在局中。所以,他自然看不出王燁話中的深意。可是奴才身在局外,自然就能看得更明白了。”
趙欽宏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了。他看出了王燁的深意,自然也讓他對王燁的膽大包天感到有些憤怒了。剛剛看到情報的時候,他還很開心,他覺得翟玉成和鄧文耀想要拉攏王燁就是在癡人說夢。可是,當他度過了最初的開心,再想想王燁的目的,他就難免憤怒。
夏玉光可以說是趙欽宏肚子裏的蛔蟲了。他微笑著對趙欽宏說:“陛下不必憂心。這局棋才剛剛開始下,不管那個王燁的最終目的是什麽?最終還要靠各自的手段來決勝負。陛下富有四海,又兼天資絕頂,陛下怎麽會輸給那個王燁?”
趙欽宏默然無語,他自然知道夏玉光是在安慰自己。而且他也知道,那個王燁絕不像夏玉光說的那麽好對付。
在同王燁談話的時候,翟玉成確實是沒發現王燁話中的深意。但是,當他將兩人談話的內容複述給鄧文耀的時候,鄧文耀的臉色立刻就變了。
翟玉成有些奇怪,在他看來,這次談話的結果應該還是不錯的。可是鄧文耀的智慧他還是知道的,他也明白鄧文耀一定看出了什麽,於是他連忙請教。
鄧文耀歎口氣說:“看來,這次我們即便是想讓王燁嚴守中立,也是千難萬難了!”
翟玉成連忙問道:“何以見得?”
鄧文耀說:“想必玉成也看出來了。王燁在對儒家的問題上是非常強硬的。如果儒家不改革?那他是一定會繼續推行教育,而且一定會取締士大夫的所有特權的。”
翟玉成點點頭,他雖然沒有聽出更深的深意,但是王燁的這個態度他還是輕易就領會到了。
鄧文耀說:“也就是說,他對士大夫的特權是絕不會妥協的。可是,你有沒有發現,王燁對君權妥協了?”
翟玉成一愣,他還真沒發現其中的問題。在他看來,王燁對君權是同樣強硬的。就是王燁自己的權利,他都不打算保障,他又如何能容忍別人繼續掌握君權呢?
翟玉成再次對鄧文耀拱了拱手說:“下官愚鈍,還請首輔大人賜教。”
鄧文耀說:“你也是當局者迷,你的腦子裏滿是你們談話時的思路。你依然沒有跳出你們的談話內容。也難怪,以你的智慧,居然到現在都沒有發現這裏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