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剛剛打的第一場,官軍居然就大敗虧輸。


    據說是連人家的毛都沒有摸到。


    這樣的慘敗,即便是想瞞那也是瞞不住的。


    如果要說,曾鵬海想瞞一瞞遠在京城的皇帝,可能還有可能。


    畢竟山高皇帝遠的,誰知道皇帝的消息有沒有那麽準確。


    但是想瞞這些遼東的本地人,卻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的。


    因為戰死的戰士之中有很多本身就是當地人。


    也有些當了逃兵的人,在迴到自己的家裏之後,也多多少少的透露了一些當初的遭遇。


    傳的人多了,再加上之後有人親自去查看過當初的戰場。


    很快,官軍在林海外麵戰敗的消息就在整個遼東傳播了出去。


    更可怕的是,官軍剛剛大敗,第二天居然又被人輕鬆的打敗了。


    這就非常可怕了,雖說很快就傳出來消息。


    說都指揮使大人,有意要招安萬山城的人。


    但是,現在人家是接連打了好幾場的大勝仗。


    哪有那麽容易就能同意招安?


    而且遼東的老百姓也都知道。


    自家的都指揮使是個好麵子的人。


    他在徹底被打服之前,是不會給出什麽好條件來的。


    到時候,想必又是一次不歡而散。


    最後,兩邊還是得再打起來!


    所以,很快,恐慌就在整個遼東蔓延了起來。


    那些豪門巨富還好辦。


    他們很清楚,那個萬山城還沒有禍亂整個遼東的能力。


    別看萬山城現在連戰連捷。


    沒有足夠的人力,他們根本就無法威脅遼東的腹地。


    除非他們都是一些來去如風的騎兵。


    可是,萬山城又沒有騎兵。


    所以,那些在遼東腹地的大戶們還算是淡定。


    這點見識他們還是有的。


    可是平頭老百姓就不一樣了。


    他們可不懂得這其中的門道。


    所以,他們是真的在做逃命的準備。


    這也給了很多無良奸商機會。


    他們打著做好事的旗號。


    低價收購老百姓急於脫手的一些東西。


    可是實際上他們每一個都是賺的盆滿缽滿的。


    很多百姓,家裏本就沒有多少東西。


    這一強行離開故裏,還被一些大戶給盤剝了一波。


    他們的日子更加的不好過了。


    但是那些大戶們卻是吃的越來越肥。


    等到這一次的戰鬥過後,想必遼東還要亂上一陣子。


    王燁也收到了遼東騷亂的消息。


    他知道,這跟自己有脫不開的關係。


    同時也讓他知道了,曾鵬海也已經要打不動了。


    曾鵬海無論想做什麽?


    有一個問題他必須得保證。


    那就是自己手中的糧食。


    這幾年年景不好,普通的老百姓想活下來,那幾乎人人都是傾家蕩產。


    這一次因為萬山城的事兒,很多老百姓又經曆了一場大出血。


    如果曾鵬海不設法給這些人解決吃飯的問題。


    想必,這些人就都會變成流民。


    現在的流民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哪裏?


    那自然就是萬山城了。


    遼東如果真的有大批百姓逃往萬山城。


    那曾鵬海是真的要倒大黴了。


    因為如果是那樣,萬山城的最後一個短板也將被補齊。


    曾鵬海自然是不會讓自己的治下發生這樣的事情的。


    所以,他下一個階段的工作重點。


    必然就要放在為這些老百姓解決溫飽的問題上。


    如果現在他不抓緊時間跟王燁解決和談的問題。


    他的遼東很可能就會出大事兒。


    而遼東的大戶們,則是另外的一番考慮了。


    他們之中很少有人知兵。


    即便是有人知道那麽一點點的軍事常識。


    他們也看不懂曾鵬海在抽調部隊的時候玩兒出的那些花樣。


    即便他們之中真的有高人,能看出點門道來。


    他們也沒有機會知道其中的隱秘。


    所以,在他們看來,遼東這一次是損失慘重。


    算得上是傷筋動骨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可就要為自己的未來打算打算了。


    萬山城一定會和遼東和談這是毋庸置疑的。


    稍有見識的人,都能看得出來。


    那麽,這一局結束之後。


    下一局會不會立刻就到來,這可是誰都說不好的事情。


    首當其衝的,曾鵬海要麵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朝廷的威脅。


    之前,因為遼東的實力強大,所以曾鵬海還能對抗朝廷。


    甚至隱隱有了些自立的苗頭。


    朝廷雖然知道曾鵬海的野心。


    但是,奈何朝廷確實沒有那個實力,一舉幹掉曾鵬海。


    所以之前他們一直是拿曾鵬海沒有辦法。


    正是因為朝廷的忌憚,所以遼東才保持了這麽久的安寧。


    也正是因為看到了朝廷的猶豫,以及遼東的強大。


    所以這些豪門才會在遼東的身上下這麽大的注。


    在朝廷和遼東對抗的苗頭剛剛出現的時候。


    那些在朝廷身上下注的家族,他們的勢力基本都撤出了遼東。


    至少在表麵上,他們都離開了遼東。


    那些將整個家族留在遼東的人,自然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跟遼東跟曾鵬海綁在了一條船上。


    這可是一個重注啊!


    如果最後曾鵬海被朝廷幹掉了。


    那麽他們這些人也不會有好下場。


    他們的家族也要因此而遭殃。


    可是,那時候的遼東看起來是那麽的強大。


    好像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股力量能夠同它抗衡一樣。


    可是不想,這才多久的時間。


    遼東居然已經有了衰敗的趨勢。


    那些豪門自然不會認為,遼東這一次之所以會戰敗,是因為萬山城的實力過於強大了。


    在他們看來,幾萬大軍對付不了區區不到三千人。


    那就隻能說明一個問題,現在的遼東軍被遼東的花花世界腐蝕了。


    就像他們曾經嘲笑過的京城的少爺兵一樣。


    京城皇家的部隊,那就是一群笑話。


    這話可能說的有些難聽。


    但是,大梁現在拱衛京師的那些人。


    他們真的就是一群樣子貨而已。


    那些人現在根本就不能打仗。


    別說是麵對正規軍了。


    就是讓他們去打土匪,有時候都未必打得過。


    所以,遼東的曾鵬海才有底氣隻憑十幾萬部隊。


    就同坐擁上百萬大軍的大梁對抗。


    這些家族投靠曾鵬海,也是看中了他手下的這支部隊。


    古人總說,隻要有十五萬精兵就足以橫掃天下。


    現在曾鵬海雖說沒有十五萬精銳。


    但是,三五萬精兵還是有的。


    這樣的力量,在很多人看來都已經足夠橫掃天下了。


    可是現在看來,他們似乎是高估曾鵬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民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貧民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貧民帥並收藏庶民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