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索『性』又把升元元年和吳太子有關的事情又翻檢一下,能稱得上大事的隻有五月太子妃產下一具死嬰。除此之外並無大事……後來升元四年,吳太子於舟船中暴斃,但此時劉承佑早已在門下任職……”
史虛白既然已經徹底效忠李煜,說話也就不怎麽客氣,一點為尊者隱為尊者諱的意思都沒有。
最後那句話分明是暗指,吳太子楊璉之死和李家逃不脫關係,但同時又洗清了劉承佑的幹係。
老實說,李煜一開始還真是以為是劉承佑下的毒手,也隻有弄死楊吳繼承人這種大功勞才能讓他一路官運亨通。
平心而論這事情帶來的功勞比擁立都大,後者說白了就是順水推舟,而前者可是實打實的“濕活兒”,不是心狠手辣之輩可幹不出來,周宗老東西能擁立,但讓他去毒死楊璉,老狐狸估計是要手抖的。
既然史虛白這麽說,倒也確實可以洗脫其嫌疑,但快速升官的謎團依然未解開。
“升元元年啊”李煜頭痛不已,“這年我剛出生……什麽都不知道啊”
潘誠厚被他逗笑了“大王好學問,許多事情都是生而知之,可見卻有前世夙慧,可竟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
“升元元年啊,乃是大唐立國之年,元月烈祖在金陵建太廟,立社稷,改金陵為江寧府,二月受楊吳冊封為齊王……”史虛白說這話時候,臉上帶著一絲不自然。
確實,這時候李昪還是楊吳的臣子,雖然名字前太傅,尚書令,諸道兵馬元帥等各種文物最高官銜一大堆,幾個兒子不是節度使就是門下侍郎,但終究是人臣,做事情要講規矩。
建太廟立社稷是隻有王候才有資格做的事情,然而李昪卻先建廟再受封,這就有點過了。
“五月吳太子妃也就是烈祖之女永興公主產下死嬰一具,六月烈祖二子李景遷病逝,烈祖五子保寧王降生”李景遷就是李璟的二弟,李景遂李景達的二哥,這個人李煜是知道一點的,據說其聰慧仁厚甚至在李璟之上,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弄得不好李昪便傳位於他了。
提起這位二叔,李煜不由得想到了自己那位二哥李弘茂來,難怪之前就有傳言,李家兒子多於常人不同-天才異常卻又體弱多病。
如果不是二哥那日對保大元年舊事的一番提點,李煜覺得自己就算是穿越者隻怕也得栽在這個詭秘的宮廷之中,起碼對於李從善的突然襲擊就不會有足夠的防備。
隻是不知道自己的二哥會不會重蹈二叔的覆轍呢?
“七月,嗯,大王降生……”史虛白說著饒有興致的看了李煜一眼。
這意思大家都知道,李煜的生日實在是有點那個,七月初七,女兒家要祭月乞巧,男兒家則希望自己和有情人終成眷屬……
李煜無奈,這又不是自己能選的,忽然又想到曆史上“自己”的死期也是七月初七……(曆史上李煜的死期有多種說法,七月初七是流傳最廣的,但未必是最靠譜的,但寫網文嘛……)
“呸呸呸,這都什麽和什麽啊,真不吉利,待老子一統天下後讓趙二在十月十號服毒好了,1010正是最貼切的基佬節,讓這廝裹著彩虹旗下葬也算是南唐風的lmgbt運動了”
史虛白不知他腦子裏『亂』想,繼續道“八月,李景遷之妃,楊行密之女上饒公主亦病逝,不久吳王禪讓於烈祖,十月,烈祖改齊為唐,年號也由楊吳的天祚變為升元……”
“真是熱鬧的年頭啊”李煜搖頭歎息“所以,史先生的意思是,劉承佑在這時候投效了烈祖或者是聖人,隨後不知道做了什麽了不得事情,導致一年一升,這不是又迴到剛才了嘛……”
“是啊……”史虛白『摸』著胡子也有點頭痛。
“既然如此”李煜一拍大腿,“這個事情一時三刻查不出來,那就索『性』不去管了,但對劉承佑的手段可得要再想想。”
“本來以為是個一般的寵臣用著放心,看著順眼而已,但現在看來隻怕其中多有隱情,隻怕他和聖人在升元元年甚至更早就相識了,如此,那麽他在保大元年時候硬頂四叔的大寶劍也就講得過去了……本就和聖人是一條船上的。”
史虛白和潘誠厚都覺得奇怪,為什麽這位大王隻要提到寶劍時,一定要在之前加上一個大字。
“是啊,如此一來,隻怕之前的做法便怕是有些『藥』『性』不夠”潘誠厚有點擔心。
本來李煜的想法不錯,讓潘誠厚帶人去用龍門賬把一到五月的賬重新做一遍,到時候肯定肯定會發現不少錯漏,李煜會將這些錯漏整理挑選,然後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寫成報告,然後讓潘誠厚交給李璟審閱。
比如德昌宮自身就有不少產業,平時都是租出去的。
古時結賬多按照一年三節來算,端午、中秋、過年。
比如這今年端午節收上來的租進就要比去年有所減少,李煜會將此單獨列出,配上去年同期的租金金額,以及下滑比例,接下來一條就是德昌宮日常花費的增加,照例也和同期數作為比較。
甚至再加上幾條諸如經手者換了房子新納小妾之類的。
很容易就可以給李璟留下不良印象來,至於德昌宮日常計量上的差錯,相信在潘誠厚的經驗和龍門賬的先進體係下則完全無所遁形。
每條差錯後麵都配上幾條類似的叵測信息,任是你再勞苦功高也抵不上上到處的漏洞。
他前世沒少用這些套路去陰人,而且屢屢得逞,就算一時沒把人拉下來,但搞搞臭是手到擒來。
可惜這時候還沒有專門的稅務局,否則讓這手用到查稅上去,瞬間能讓國庫充盈,內帑滿溢。
畢竟上輩子美帝的irs自成立以來兇名赫赫,連著名的黑社會頭子“機槍卡彭”都載倒其下。(看清楚,我tmd說的是萬惡的美帝啊!)
但本來這手是足夠了,但既然史虛白翻出劉承佑的不同尋常之處來,那不加點料是不行了。
而李煜上迴去德昌宮領那一萬貫錢的時候和劉承佑也打過交道,“說話做事滴水不漏,難弄得很,把唇華鋪子劃歸德昌宮的事情撇的幹幹淨淨,當然也確實有可能本來就和他沒關係。”
“如此啊,那倒是麻煩了……”史虛白和潘誠厚同時敲著桌子。
劉承佑和李璟的關係之深厚遠超眾人意料,一時間卻也拿不出什麽好辦法來。
片刻後,潘誠厚眼中兇光一閃。
現在是『裸』奔狀態,所以早晨那章晚了點,現在對我而言是非常時期,事情紮堆,我盡力而為吧。我tmd現在特別想看《聖殿春秋》,想看《都鐸疑雲》,都是非常正統的歐洲曆史小說。但一來沒時間,二來擔心看了後,受其影響,導致這書更加撲街。諸位有空的倒是可以去圖書館借來看看,這兩套書都非常不錯,對曆史的還原非常到位。讓我想到了約瑟夫鐵伊的《時間的女兒》
史虛白既然已經徹底效忠李煜,說話也就不怎麽客氣,一點為尊者隱為尊者諱的意思都沒有。
最後那句話分明是暗指,吳太子楊璉之死和李家逃不脫關係,但同時又洗清了劉承佑的幹係。
老實說,李煜一開始還真是以為是劉承佑下的毒手,也隻有弄死楊吳繼承人這種大功勞才能讓他一路官運亨通。
平心而論這事情帶來的功勞比擁立都大,後者說白了就是順水推舟,而前者可是實打實的“濕活兒”,不是心狠手辣之輩可幹不出來,周宗老東西能擁立,但讓他去毒死楊璉,老狐狸估計是要手抖的。
既然史虛白這麽說,倒也確實可以洗脫其嫌疑,但快速升官的謎團依然未解開。
“升元元年啊”李煜頭痛不已,“這年我剛出生……什麽都不知道啊”
潘誠厚被他逗笑了“大王好學問,許多事情都是生而知之,可見卻有前世夙慧,可竟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
“升元元年啊,乃是大唐立國之年,元月烈祖在金陵建太廟,立社稷,改金陵為江寧府,二月受楊吳冊封為齊王……”史虛白說這話時候,臉上帶著一絲不自然。
確實,這時候李昪還是楊吳的臣子,雖然名字前太傅,尚書令,諸道兵馬元帥等各種文物最高官銜一大堆,幾個兒子不是節度使就是門下侍郎,但終究是人臣,做事情要講規矩。
建太廟立社稷是隻有王候才有資格做的事情,然而李昪卻先建廟再受封,這就有點過了。
“五月吳太子妃也就是烈祖之女永興公主產下死嬰一具,六月烈祖二子李景遷病逝,烈祖五子保寧王降生”李景遷就是李璟的二弟,李景遂李景達的二哥,這個人李煜是知道一點的,據說其聰慧仁厚甚至在李璟之上,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弄得不好李昪便傳位於他了。
提起這位二叔,李煜不由得想到了自己那位二哥李弘茂來,難怪之前就有傳言,李家兒子多於常人不同-天才異常卻又體弱多病。
如果不是二哥那日對保大元年舊事的一番提點,李煜覺得自己就算是穿越者隻怕也得栽在這個詭秘的宮廷之中,起碼對於李從善的突然襲擊就不會有足夠的防備。
隻是不知道自己的二哥會不會重蹈二叔的覆轍呢?
“七月,嗯,大王降生……”史虛白說著饒有興致的看了李煜一眼。
這意思大家都知道,李煜的生日實在是有點那個,七月初七,女兒家要祭月乞巧,男兒家則希望自己和有情人終成眷屬……
李煜無奈,這又不是自己能選的,忽然又想到曆史上“自己”的死期也是七月初七……(曆史上李煜的死期有多種說法,七月初七是流傳最廣的,但未必是最靠譜的,但寫網文嘛……)
“呸呸呸,這都什麽和什麽啊,真不吉利,待老子一統天下後讓趙二在十月十號服毒好了,1010正是最貼切的基佬節,讓這廝裹著彩虹旗下葬也算是南唐風的lmgbt運動了”
史虛白不知他腦子裏『亂』想,繼續道“八月,李景遷之妃,楊行密之女上饒公主亦病逝,不久吳王禪讓於烈祖,十月,烈祖改齊為唐,年號也由楊吳的天祚變為升元……”
“真是熱鬧的年頭啊”李煜搖頭歎息“所以,史先生的意思是,劉承佑在這時候投效了烈祖或者是聖人,隨後不知道做了什麽了不得事情,導致一年一升,這不是又迴到剛才了嘛……”
“是啊……”史虛白『摸』著胡子也有點頭痛。
“既然如此”李煜一拍大腿,“這個事情一時三刻查不出來,那就索『性』不去管了,但對劉承佑的手段可得要再想想。”
“本來以為是個一般的寵臣用著放心,看著順眼而已,但現在看來隻怕其中多有隱情,隻怕他和聖人在升元元年甚至更早就相識了,如此,那麽他在保大元年時候硬頂四叔的大寶劍也就講得過去了……本就和聖人是一條船上的。”
史虛白和潘誠厚都覺得奇怪,為什麽這位大王隻要提到寶劍時,一定要在之前加上一個大字。
“是啊,如此一來,隻怕之前的做法便怕是有些『藥』『性』不夠”潘誠厚有點擔心。
本來李煜的想法不錯,讓潘誠厚帶人去用龍門賬把一到五月的賬重新做一遍,到時候肯定肯定會發現不少錯漏,李煜會將這些錯漏整理挑選,然後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寫成報告,然後讓潘誠厚交給李璟審閱。
比如德昌宮自身就有不少產業,平時都是租出去的。
古時結賬多按照一年三節來算,端午、中秋、過年。
比如這今年端午節收上來的租進就要比去年有所減少,李煜會將此單獨列出,配上去年同期的租金金額,以及下滑比例,接下來一條就是德昌宮日常花費的增加,照例也和同期數作為比較。
甚至再加上幾條諸如經手者換了房子新納小妾之類的。
很容易就可以給李璟留下不良印象來,至於德昌宮日常計量上的差錯,相信在潘誠厚的經驗和龍門賬的先進體係下則完全無所遁形。
每條差錯後麵都配上幾條類似的叵測信息,任是你再勞苦功高也抵不上上到處的漏洞。
他前世沒少用這些套路去陰人,而且屢屢得逞,就算一時沒把人拉下來,但搞搞臭是手到擒來。
可惜這時候還沒有專門的稅務局,否則讓這手用到查稅上去,瞬間能讓國庫充盈,內帑滿溢。
畢竟上輩子美帝的irs自成立以來兇名赫赫,連著名的黑社會頭子“機槍卡彭”都載倒其下。(看清楚,我tmd說的是萬惡的美帝啊!)
但本來這手是足夠了,但既然史虛白翻出劉承佑的不同尋常之處來,那不加點料是不行了。
而李煜上迴去德昌宮領那一萬貫錢的時候和劉承佑也打過交道,“說話做事滴水不漏,難弄得很,把唇華鋪子劃歸德昌宮的事情撇的幹幹淨淨,當然也確實有可能本來就和他沒關係。”
“如此啊,那倒是麻煩了……”史虛白和潘誠厚同時敲著桌子。
劉承佑和李璟的關係之深厚遠超眾人意料,一時間卻也拿不出什麽好辦法來。
片刻後,潘誠厚眼中兇光一閃。
現在是『裸』奔狀態,所以早晨那章晚了點,現在對我而言是非常時期,事情紮堆,我盡力而為吧。我tmd現在特別想看《聖殿春秋》,想看《都鐸疑雲》,都是非常正統的歐洲曆史小說。但一來沒時間,二來擔心看了後,受其影響,導致這書更加撲街。諸位有空的倒是可以去圖書館借來看看,這兩套書都非常不錯,對曆史的還原非常到位。讓我想到了約瑟夫鐵伊的《時間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