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歡喜一家愁,毛國舉國歡慶,除了被王達民挖了塊肉,此次毛國天皇的擴張足以載入史冊。


    相反高麗被揍的完全沒了脾氣。


    高麗國王對毛國的瘋狂戰鬥意誌感到害怕,急忙派出求和使團,向毛國賠了大量白銀,同時對內殘酷的壓榨,不少高麗人受不了壓迫,舉家外逃。


    正如王達民所言,高麗已經完了,除了苟延殘喘,它的戰爭潛力已經完結。


    但有件事卻不得不引起王達民的重視,高麗的一個兵工廠落入毛國人手裏,這個工廠被立即拆掉運往毛國本土,無疑這使得毛國的軍力大增。


    其速度和謹慎讓王達民想破壞都來不及,王達民不得不歎道:“高麗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華國內部目前是發展為主,十座大型鋼廠同時開工,2個小型水電戰已經落成,3個還在施工,3個火力電廠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另外7座電廠在籌建中,所有電廠都是地方私營,華國統一購買電力,然後向百姓和工廠平價出售。


    隨著工業的擴大,政府不必擔心電賣不掉,電廠同樣也不必擔心產能過剩。


    其實國家還是在貼錢地,畢竟為了鼓勵地方建電廠,電力是不收稅的。而煤炭資源又實在太豐富了,許多心黑的在山裏開起了黑煤礦。


    政府很難收到稅收,還好隨著露天礦的開采越來越少,大型井礦設備的價格使得這些小作坊開始退出煤礦開采,國家才開始漸漸盈利。然後國家並未急於收迴虧損而是迅速降低電價,這一行動贏得了大量民心,結合報紙宣傳許多民眾對黑煤礦也開始抵製。


    毛國對高麗之戰已經過去大半年,這期間華國又有2艘呂布級巡洋艦下水,其中一條正好和王達民的第二個孩子華國雨荷公主同時出生,於是海軍部不顧王達民的反對,給這第二艘巡洋艦起名雨荷號。


    劉邦級鐵甲艦也有4艘成功下水,這標誌著華國海軍稱雄海上的目標已經完成,議會對毛國實施吞並的計劃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但是最終未能通過,倒是通過了向太平洋進軍的計劃。


    一艘呂布級和2艘劉邦級10艘輔助艦組成的太平洋圈地艦隊從衝鳥海港補充淡水和食物後,向南駛去。


    第一站大洋洲,那個令國會激動不已的鐵島銅島。


    王達民的目光已經迴到陸地,既然議會不同意東征毛國,不甘寂寞的王達民和兩個妻子短暫相聚後,向議會申請西巡邊境。


    華國皇帝王達民怕是有史以來最輕閑也是最忙碌的皇帝了,有了議會和軍部足夠他們忙活扯皮了。他們的分擔了許多雜事,使得王達民隻需在方向上給予把握。


    不過即便如此,乘坐專列皇帝陛下還是有簽不完的文件需要處理。


    王達民此行的目標是那些即將淘汰的重騎兵,不過不是他們人而是他們的裝備,契丹人有意吃下這批重裝備。


    議會的意思是同意出售掉,畢竟裝甲車已經開始列裝部隊,對重騎兵的壓製是顯而易見。既然如此這些東西變現,不是符合帝國的利益嗎?但西北軍覺得還可以發揮作用,其實他們自己也明白,麵對火炮威脅,重集團就是活靶子。


    不過多年的感情那是那麽容易舍棄的,重騎兵就是想再多留戀一段時間,可是契丹人也不傻啊,窮的叮當響的迴乞人都在開始向華國購買火器了,重騎兵的光輝即將過去,也就是再北邊的詰戈斯和室韋還能欺負一下。


    王達民此行就是要考察一下重騎到底還能不能起作用,不過淘汰就是大趨勢,重騎的時代已經過去。


    新的鐵甲騎兵的時代已經掀開,包括王達民在內各國都在開發裝甲車的技術。


    不過王達民的華國是全麵研究,其他各國則是糾結在裝甲和火炮到底該選哪個。


    原因很簡單,其他國家沒有裝甲車的核心技術發動機製造。而王達民非常公道的價格,令各國無一例外的放棄投入巨資研發發動機技術,買得到為什麽要花費動搖國本的資金去研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不花錢的做弊的。


    華國光發動機一項,就令其賺的手軟腳軟。可以說世界的資源正在向亞州聚集,而亞洲的資源又向華國源源不斷集聚。


    通往長安的專列上,王達民低頭處理公文,這些都是通過電報轉來的緊急公文,都需要王達民簽字才能生效。


    華國皇帝專列2天後到達長安,然後折向北那是一條軍用鐵路支線,通往往銅川。原名叫耀舟,王達民後來記起這裏有條地下礦脈,是條銅脈。


    銅的價值無論哪個朝代都一樣,正因為銅太貴重,用處卻十分多。所以從唐末開始漸漸被儲量大但作用較小的金銀所替代。


    到王達民到來時,銅基本上已經退出流通。所以這條地區的價值就提到很高的位置,一個剛組建的裝甲騎兵團在那裏衛戍,它的旁邊就是被裁撤的僅剩8000餘騎的重騎兵2個師。


    負責接待王達民到來的就是璐王手下的大將李得威,至於璐王本人已經拋棄妻兒,踏上了尋找新大陸的船隊。


    李得威還是很佩服王達民地位,他本人就是第一批轉業的騎軍,事實上西北軍的總司令也就是它。


    “陛下是何打算?李得威接到王達民後,帶路去騎兵大營。


    ”我看看再說,老實說我還是傾向與裁撤的,騎兵已經過時了。”


    嗯,末將也是這麽覺得,隻是可惜了這些半生在馬上的漢子,他們對邊界各國常年交戰,戰鬥力不錯的。


    不急。王達民安慰道。


    進入騎兵大營,那濃厚地殺氣使得王達民略感體寒,王達民暗暗可惜。這些人恐怕沾染不知多少敵人的鮮血。


    騎兵早已得到消息王達民要親自前來考察騎兵,這是關乎他們能否保留番號的一次重要考驗。他們一大早就開始列隊等候,可惜濃厚的血腥氣,不是裝裝老實就能留個好印象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甲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言文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言文武並收藏鐵甲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