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國在海戰中的精彩表現,給華國海軍上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心而論如果換個位置,華國海軍早已慘敗收場,許多人開始沉寂下來努力提高自己技戰術水平,而不是一味的依靠高科技優勢。


    龔得海開始明白為什麽,王達民始終以毛國為首敵,而對高麗並沒有多少放在心上。


    如果現在有它五艘鐵艦,龔得海必定不顧一切也要滅掉毛國,實在是個可怕對手。


    王達民此次出海的目的達到了,即了解了毛國和高麗的實力,也給了略顯驕傲的軍隊當頭棒喝。


    呂布號漸漸離開作戰海域,看著那龐大艦身消失在海平麵下,在毛國後方成群的運兵船上,無數仇恨的目光從心底鬆了口氣。


    如果華國不顧一國臉麵,強行介入交戰,毛國隻能放棄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對於時刻擔心被別人掐著喉嚨,毛國自然對華國這個強大的鄰居充滿敵視。


    王達民迴到耽羅島時已經是兩天後,主要是王達民延高麗南海岸線,溜了一圈。王達民要確認高麗的地形與前世的記憶中有沒有不同的地方,這對今後與高麗或者是毛國作戰至關重要。


    毛國的攜海戰巨大勝利而激起的士氣,一鼓作氣在新羅登陸,情報傳來時高麗已經退到連川以北,雙方正在板門關對峙。


    毛國首先對下沙登陸作戰時使用了白磷彈,下沙寥寥的幾個炮台幾乎全部化為鐵汁,此次作戰毛國使用了連夜修複的佐世保號鐵甲艦。


    當這艘原高麗號鐵甲艦懸掛毛國旗幟出現在下沙海麵時,對新羅的守軍打擊是巨大的,高麗人根本沒想過海戰會失敗,下沙隻有原新羅的一些舊軍隊和幾門布置馬虎的岸炮,毛國登陸極其順利,隻一天半新羅全境就被占領,毛國遠征軍大將平將門一邊源源不斷的向下沙輸送兵力,一邊放棄對近在咫尺的百濟實施占領,而是非常有遠見的趁高麗急於對百濟增兵的空檔對板門發起衝擊。


    僅僅2個小時板門關便易手毛國。


    高麗沒有摸清毛國的情況,有急吼吼的趕迴坡州企圖奪迴板門,被毛國前後夾擊堵在漢江的臨津凸出部。


    高麗大將當時的選擇還是十分正確的,驟然遇襲能夠迅速找到這麽有利的防守點,三麵臨江隻要守住一處,等待關外的高麗騎軍衝入關內這些毛國侵略者的末日便不遠了。


    但是他不知道,最好的龜殼,也是最佳的絕地,毛國隔岸向島內拋射了近萬隻袖珍白磷彈,島內3萬高麗軍無一幸免,化為一堆飛灰。


    隨後毛國同樣對衝擊關卡的高麗軍,使用了白磷彈,高麗人損失之大,有史以來都從未有過如此慘重的記錄,3萬8千高麗士卒被燒死在關牆之下。


    高麗國軍隊對毛國再無力發起衝擊,毛國皇帝得到毛國不但海戰大勝,而且在高麗國同樣大勝的消息,激動的難於言表。


    毛國上下對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對外用兵便大獲全勝,歡騰不已。此次之大勝對於毛國衝出島國,進軍大陸帶來無匹的信心。


    不過毛國畢竟人口不多,即便對疆土有著難以描述的渴望,也隻能循序漸進。


    可惜有件事破壞了天皇和臣下的良好的情緒,令毛國憤怒而又無可奈何,華國居然拿著當年的一紙空文,強取的衝鳥島,這個小小的島嶼當年是毛國無力奪取,才送給華國的。


    現在自己派兵好不容易才奪了下來,卻要拱手送人。不談其已經顯露戰略價值,便是明明更靠近毛國,卻被遠在萬裏之外的華國並吞,而且這樣一來毛國南下之路便被生生掐斷。這口氣令毛國的憤怒可想而知,但麵對強大華國巨艦隻能咬著牙吞迴這口淤血。


    而且為了盡快發展實力,毛國隻能強顏歡笑,王達民最後釋放的點點善意,使得毛國看到了再次前往華國學習技術的希望。


    毛國野心勃勃的朱雀天皇,一麵向華派出和談的使團,但這位天皇又感覺在華國的進展估計步步為艱,於是另一麵派出間諜和高麗一個漢人家族進行秘密談判。


    這就是趙家,趙家殘餘一支在契丹遇到災難性地損失之後,趁機迅速倒向高麗國。靠著竊取的最新技術,幫助高麗國建立了2個來福槍製造工廠,和子彈工廠。


    但是好笑的是由於硝化甘油配方沒有弄到手,隻能使用黑火藥做為發射藥,威力和射程遠不如華國。


    和華國不同的是,高麗禁止民間持有槍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高麗國的民族結構比較華國,遠遠複雜。而且道路交通太不便利了,一旦有匪徒糾集,政府軍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去過華國使者和官員,對華國的發展速度感到驚恐,更令高麗害國王害怕的是。每天都有百姓甚至官員外逃華國,據說不光高麗,華國周邊都有這種情況,華國對此的態度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華國的人口還是太少了,盡管加大力度的鼓勵生育和提供醫護條件,但是隨著疆土的不斷擴大,人口逐漸顯得稀薄。


    由於華國特殊的體製,有時甚至會有幾州同時申請加入華國,華國的原則是無論那個州是什麽民族,隻要加入,便永久在議會占有一個席位,人選毛國中央永不幹涉,除了軍隊和賦稅,無論立法還是行政都完全自治。


    以閩國為例,閩國仍然實行王國製度,如果治下民眾沒有反叛,中央不會出麵,但是軍隊已經由華南軍區接管,軍將也由華南軍提議,中央任命,而賦稅是最特殊的,閩國收稅機構同樣是中央直屬,連國王都要交稅,當然稅收中會有比例還是由各州自行分配。


    這種結構無論高麗還是毛國都學不來,隻能看著華國疆域越來越大。


    有一點也不是所有國家都願意接受的,華國要求所有聯邦州隻能以華語做為官方語言,有實力的國家便拒絕加入華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甲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言文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言文武並收藏鐵甲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