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森林裏升起一層薄薄的水汽,將樹木襯托的美侖美奐。林間小路上靜悄悄的,林外的小村子,慢慢的蘇醒過來。
人們開始了新的一天:農婦們用棍棒和巴掌將貪睡的崽子弄醒;男人們已經整理好農具,卻又要等著吵吵的婆娘,準備帶去田間的午飯。院中雞鴨學著官老爺左搖又擺巡視自己的地盤,而守門的土狗興奮起來,準備接收自己守夜糧餉。
突然三個猥瑣的乞丐,提著簡陋武器,賊頭賊腦不懷好意的靠近村子。
治安員們率先發現對著門口狂吠,乞丐們驚慌了起來。他們衝進第一家農戶,搶了院子中的剛涼上的布片,又撥下曬著的幾顆玉米綴子。在狂躁的治安員驅趕下,撒腿就跑。
農婦見強人跑了,才放開自己男人。扯開嗓子高唿“強盜,土匪進村了,搶了我娃的尿片啊”。
聲震三裏,林內等候的王達民等人聽得無比羞愧,劉大大你好歹搶點體麵點的東西啊,墮落。
村後煙塵四起,唐軍終於出動了。
三個逃跑健將,不緊不慢的小跑著。後麵治安員擔心糧餉會不會被克扣掉,追的也是漫不經心。
後麵唐軍已然出動,大喜喊道:“前麵的叛軍聽著:‘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唐軍優待俘虜’。
然而不知為何騎馬的大兵,今日也改為步兵了。一早上心愛的馬兒集體泄肚子,精神萎靡。這會兒憋著火了。
“個姥姥滴,勞資的馬兒呃,誰幹得缺德事,額逮住他非往死裏揍。”
“說個啥個屁話,個個滴有份,地上爬啦的,早看我們不順眼嘍。”
“就是,走,不讓他們搶咱的功勞。
“放箭,放箭。射死他們,麻麻的騎兵又搶功勞了”
“迴個人把夥夫,守門的都叫上,把騎兵都給我盯死,叫他們撈個毛去。”
“就是好不容易開張,次次都是騎兵搶人頭,這次沒馬看他們怎麽跑過我們。”
這下好,為了三個形同乞丐的潰兵,營盤內所有人都出動了。騎兵懷疑步兵動了手腳,故意使馬匹不能出動。步兵不想被搶走這份來之不易功勞。雙方出動了全部人手,互相使絆子,拖後腿。
結果任三個“叛軍”,逃入密林。不過雙方都不擔心,這不是個問題。密林確實很大,可他們才三人,己方有150人。排開來拉網收捕也夠呀,遇上埋伏,笑話一群丟盔棄甲的逃兵還能有什麽作為,正好還怕功勞不夠拿。
第一撥人馬很快的與第二組完成了接力。追捕的人一時被轉暈了頭,火氣也大了起來。
“命令,收網”這支小部隊的首領命令道。
“是”傳令兵是立即去傳遞命令。
應該是沒有同伴了,幾次平安通過一些埋伏的絕佳地點。
追捕隊伍慢慢圍攏,第二隊三人險險的與三隊完成交換,一個小兵發現了他們。高喊”在這裏”。
原來最後三個人剛換班,一跳出來就撞倒這人。那小兵好機靈,一個懶驢打滾邊喊邊滾。三人被嚇了一跳,沒命的跑。
被激怒的搜捕隊首領帶頭狂追,雙方一前一後來到大斜坡。叛軍三人慌不擇路的朝前跑,眼看就要被追上了。那首領見此招唿手下:快,這下看他們往哪裏跑,快抓活的,本官要好好伺候他們”
現在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已經被戲弄的火冒三丈,不好好發泄一下怒火誓不罷休。
沒人看到的地方,躲藏起來的兩隊,偷偷的起身尾隨。
最後的部分即將完成了,當三個勇士跳過一丈寬的溝渠的瞬間,王達民一夥發動了攻勢,鞭子抽在早已就緒的五匹馬上,馬匹用力衝出帶起拴好的藤條,藤條另一頭綁住那根堵住水窪的巨木,被一下子帶出。一湖水嘩的傾瀉而下,把一些發覺異常的追兵嚇呆了,想停卻根本停不住。反應慢的還在加速,撞在在減速的人身上,2個人都滾了下去,又撞倒了別人,現場一團亂糟糟,接著大水朝他們湧了過來,大部分人直接卷進溝底,灌了一肚子泥水。
為了防止敵軍借水流逃脫,下遊狹溝已經同時被枯柴樹枝荊棘堵住,這樣就防止有人順流而下,而又能及時把溝內的水排走。
少部分人幸運的躲過了水峰,正努力的把手指死命摳著泥地不讓自己掉下去。有的還想著努力往上爬,結果一抬頭看見斜坡上正有幾根大圓木被推上來,嚇得直接鬆手滾了下去。戰事到這裏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隨著越來越多的原木滾動的隆隆聲傳來。溝下掙紮的士兵嚇得臉色發白,帶頭首領早就高喊“投降,我們投降。”
有看官要問了為什麽不放箭,這不難解釋,一是弓箭被水泡過,筋軟無力射不遠;二是人家手裏拉著圓木呢,射倒了人圓木滾下來……就真的悲劇了。
俘虜們按照指示,一個接一個得費力爬上來,然後被“敵軍”,用他們自己的腰帶捆住,被丟在一邊。當看到俘虜自己的僅有十二個人時,知道的羞愧不已,不知道的麵露不服。
麵對不服,有人開口:“人太多了,不知道老大如何處理。”
劉尿片吐了一口濃痰,道:“你可以建議老大挖坑活埋。”
嚇得俘虜害怕不已,頓時要多老實就多老實。
放了自然不可能,被唐朝庭知道肯定要海捕。雖然不一定會被抓住,但是這樣東躲西藏肯定影響自己的發展。而且這是一批多好的戰力啊。
“有了,自己消化不了,有人可以啊。”王達民終於想出了辦法。
“王鵬”
“屬下在”王鵬興奮極了,這是完美的勝利呀。
“你這樣……”王達民悄聲吩咐王鵬。
王鵬領命,迅速帶上一個相熟的人騎馬離去。
時間過的很快,剩下十一人,一點也不敢放鬆,還好現在又有了武器,雖然弓箭泡過水,暫時無法使用,可是其他武器可不少。為安全計,王達民讓頭2個上來的俘虜,帶夠十二人的武器,其它兵器就讓它遺棄在大斜坡和溝底
早上10點不到戰鬥就結束了,王達民的同伴個個麵紅耳赤,激動萬分,不是對這著王達民含情脈脈,就是對著俘虜們威風凜凜的俯視加鄙視。
一大幫人就這樣等著,俘虜們大概知道了自己的下場。王達民故意漏的口風:他告訴王鵬的悄悄話,聲音實在太大了,離的近的幾個俘虜聽得清清楚楚。沒有性命之虞的俘虜,表現的也很平靜。過了3個時辰,下午3點左右,終於等到王鵬把人帶過來了。
“好家夥,這是真的,這麽多。你們……你們怎麽做到的,想不出來,真想不到”
來了50多人,打頭就是衝出包圍圈時的帶頭向隊率。王鵬已經簡單講過事情的經過,期間對王達民景仰瞎子也能看得出來。若是別人來說,向鷹二話不說就會砍了他的腦袋,而王鵬來說,向鷹二話不說就信了。因為他倆是一個家族的人。
這就是北方人,北方從來都是戰爭集中地,這造成北方人重親而輕義。
向鷹看著王達民滿臉不可思議,十二個手無寸鐵的新兵居然俘虜了150個唐軍。望著眼前這個半大小夥子,從不服人的向鷹也是不得不服氣。
就像向鷹信任王鵬,王達民也同樣信任向鷹。黑吃黑,別的隊伍可能會做出來。但這人不會,這是個幹大事的,王達民看著心中想到。
“向大哥武器、盔甲還有那村外的營中的物資,20匹馬都給你。我就借你20個老卒如何?”
“10個”這麽劃算的一筆買賣不做才是傻子,但是買賣就是買賣。
“ 15個”
“成交,不過我說在前頭,人是借給你,你要保證這些老夥計的安全。”
“好,但咱們也說好了,將來這些人如果不想迴來…………”
“你個小子人怎麽這麽精,滴水不漏啊。好,答應你了。”向鷹也是服了,這15人看來是要不迴來了。沒看見才3天不到啊,跟著王達民的十一人看著王達民那眼中灼熱都快把他溶化了。不過他也不虧,150人最多一個月,就能讓他們不知道姓啥。更別說還有武器馬匹這些戰略物資了。
“小子,你不錯,看在咋們是同鄉,我也不讓你吃虧,這15人的馬我就不要迴去,你也一起帶走。”向鷹很看好王達民,想給自己多留條路,索性也大方了一把。
王達民當然也不推辭,將來的發展可是很缺錢的啊。不過因為這次意外的收獲,王達民估計不會需要賣馬了。俘虜身上扒下的以及軍營中收刮的響銀足有2000兩白銀,足夠開銷了。下一步就是利用這2000兩準備大發展了。
兩隻隊伍離開前,刮地三尺。原唐軍軍營,現在是一片空地。王達民和向鷹兩支匪軍將所有東西都帶走了,一點不剩。
而小村裏的人對此一無所知,後來有朝廷過來查問這支軍隊去向,老百姓隻知道,這支軍隊打了個大勝仗,個個興高采烈,當天拔營去了老林更深處剿匪。
(本章完)
人們開始了新的一天:農婦們用棍棒和巴掌將貪睡的崽子弄醒;男人們已經整理好農具,卻又要等著吵吵的婆娘,準備帶去田間的午飯。院中雞鴨學著官老爺左搖又擺巡視自己的地盤,而守門的土狗興奮起來,準備接收自己守夜糧餉。
突然三個猥瑣的乞丐,提著簡陋武器,賊頭賊腦不懷好意的靠近村子。
治安員們率先發現對著門口狂吠,乞丐們驚慌了起來。他們衝進第一家農戶,搶了院子中的剛涼上的布片,又撥下曬著的幾顆玉米綴子。在狂躁的治安員驅趕下,撒腿就跑。
農婦見強人跑了,才放開自己男人。扯開嗓子高唿“強盜,土匪進村了,搶了我娃的尿片啊”。
聲震三裏,林內等候的王達民等人聽得無比羞愧,劉大大你好歹搶點體麵點的東西啊,墮落。
村後煙塵四起,唐軍終於出動了。
三個逃跑健將,不緊不慢的小跑著。後麵治安員擔心糧餉會不會被克扣掉,追的也是漫不經心。
後麵唐軍已然出動,大喜喊道:“前麵的叛軍聽著:‘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唐軍優待俘虜’。
然而不知為何騎馬的大兵,今日也改為步兵了。一早上心愛的馬兒集體泄肚子,精神萎靡。這會兒憋著火了。
“個姥姥滴,勞資的馬兒呃,誰幹得缺德事,額逮住他非往死裏揍。”
“說個啥個屁話,個個滴有份,地上爬啦的,早看我們不順眼嘍。”
“就是,走,不讓他們搶咱的功勞。
“放箭,放箭。射死他們,麻麻的騎兵又搶功勞了”
“迴個人把夥夫,守門的都叫上,把騎兵都給我盯死,叫他們撈個毛去。”
“就是好不容易開張,次次都是騎兵搶人頭,這次沒馬看他們怎麽跑過我們。”
這下好,為了三個形同乞丐的潰兵,營盤內所有人都出動了。騎兵懷疑步兵動了手腳,故意使馬匹不能出動。步兵不想被搶走這份來之不易功勞。雙方出動了全部人手,互相使絆子,拖後腿。
結果任三個“叛軍”,逃入密林。不過雙方都不擔心,這不是個問題。密林確實很大,可他們才三人,己方有150人。排開來拉網收捕也夠呀,遇上埋伏,笑話一群丟盔棄甲的逃兵還能有什麽作為,正好還怕功勞不夠拿。
第一撥人馬很快的與第二組完成了接力。追捕的人一時被轉暈了頭,火氣也大了起來。
“命令,收網”這支小部隊的首領命令道。
“是”傳令兵是立即去傳遞命令。
應該是沒有同伴了,幾次平安通過一些埋伏的絕佳地點。
追捕隊伍慢慢圍攏,第二隊三人險險的與三隊完成交換,一個小兵發現了他們。高喊”在這裏”。
原來最後三個人剛換班,一跳出來就撞倒這人。那小兵好機靈,一個懶驢打滾邊喊邊滾。三人被嚇了一跳,沒命的跑。
被激怒的搜捕隊首領帶頭狂追,雙方一前一後來到大斜坡。叛軍三人慌不擇路的朝前跑,眼看就要被追上了。那首領見此招唿手下:快,這下看他們往哪裏跑,快抓活的,本官要好好伺候他們”
現在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已經被戲弄的火冒三丈,不好好發泄一下怒火誓不罷休。
沒人看到的地方,躲藏起來的兩隊,偷偷的起身尾隨。
最後的部分即將完成了,當三個勇士跳過一丈寬的溝渠的瞬間,王達民一夥發動了攻勢,鞭子抽在早已就緒的五匹馬上,馬匹用力衝出帶起拴好的藤條,藤條另一頭綁住那根堵住水窪的巨木,被一下子帶出。一湖水嘩的傾瀉而下,把一些發覺異常的追兵嚇呆了,想停卻根本停不住。反應慢的還在加速,撞在在減速的人身上,2個人都滾了下去,又撞倒了別人,現場一團亂糟糟,接著大水朝他們湧了過來,大部分人直接卷進溝底,灌了一肚子泥水。
為了防止敵軍借水流逃脫,下遊狹溝已經同時被枯柴樹枝荊棘堵住,這樣就防止有人順流而下,而又能及時把溝內的水排走。
少部分人幸運的躲過了水峰,正努力的把手指死命摳著泥地不讓自己掉下去。有的還想著努力往上爬,結果一抬頭看見斜坡上正有幾根大圓木被推上來,嚇得直接鬆手滾了下去。戰事到這裏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隨著越來越多的原木滾動的隆隆聲傳來。溝下掙紮的士兵嚇得臉色發白,帶頭首領早就高喊“投降,我們投降。”
有看官要問了為什麽不放箭,這不難解釋,一是弓箭被水泡過,筋軟無力射不遠;二是人家手裏拉著圓木呢,射倒了人圓木滾下來……就真的悲劇了。
俘虜們按照指示,一個接一個得費力爬上來,然後被“敵軍”,用他們自己的腰帶捆住,被丟在一邊。當看到俘虜自己的僅有十二個人時,知道的羞愧不已,不知道的麵露不服。
麵對不服,有人開口:“人太多了,不知道老大如何處理。”
劉尿片吐了一口濃痰,道:“你可以建議老大挖坑活埋。”
嚇得俘虜害怕不已,頓時要多老實就多老實。
放了自然不可能,被唐朝庭知道肯定要海捕。雖然不一定會被抓住,但是這樣東躲西藏肯定影響自己的發展。而且這是一批多好的戰力啊。
“有了,自己消化不了,有人可以啊。”王達民終於想出了辦法。
“王鵬”
“屬下在”王鵬興奮極了,這是完美的勝利呀。
“你這樣……”王達民悄聲吩咐王鵬。
王鵬領命,迅速帶上一個相熟的人騎馬離去。
時間過的很快,剩下十一人,一點也不敢放鬆,還好現在又有了武器,雖然弓箭泡過水,暫時無法使用,可是其他武器可不少。為安全計,王達民讓頭2個上來的俘虜,帶夠十二人的武器,其它兵器就讓它遺棄在大斜坡和溝底
早上10點不到戰鬥就結束了,王達民的同伴個個麵紅耳赤,激動萬分,不是對這著王達民含情脈脈,就是對著俘虜們威風凜凜的俯視加鄙視。
一大幫人就這樣等著,俘虜們大概知道了自己的下場。王達民故意漏的口風:他告訴王鵬的悄悄話,聲音實在太大了,離的近的幾個俘虜聽得清清楚楚。沒有性命之虞的俘虜,表現的也很平靜。過了3個時辰,下午3點左右,終於等到王鵬把人帶過來了。
“好家夥,這是真的,這麽多。你們……你們怎麽做到的,想不出來,真想不到”
來了50多人,打頭就是衝出包圍圈時的帶頭向隊率。王鵬已經簡單講過事情的經過,期間對王達民景仰瞎子也能看得出來。若是別人來說,向鷹二話不說就會砍了他的腦袋,而王鵬來說,向鷹二話不說就信了。因為他倆是一個家族的人。
這就是北方人,北方從來都是戰爭集中地,這造成北方人重親而輕義。
向鷹看著王達民滿臉不可思議,十二個手無寸鐵的新兵居然俘虜了150個唐軍。望著眼前這個半大小夥子,從不服人的向鷹也是不得不服氣。
就像向鷹信任王鵬,王達民也同樣信任向鷹。黑吃黑,別的隊伍可能會做出來。但這人不會,這是個幹大事的,王達民看著心中想到。
“向大哥武器、盔甲還有那村外的營中的物資,20匹馬都給你。我就借你20個老卒如何?”
“10個”這麽劃算的一筆買賣不做才是傻子,但是買賣就是買賣。
“ 15個”
“成交,不過我說在前頭,人是借給你,你要保證這些老夥計的安全。”
“好,但咱們也說好了,將來這些人如果不想迴來…………”
“你個小子人怎麽這麽精,滴水不漏啊。好,答應你了。”向鷹也是服了,這15人看來是要不迴來了。沒看見才3天不到啊,跟著王達民的十一人看著王達民那眼中灼熱都快把他溶化了。不過他也不虧,150人最多一個月,就能讓他們不知道姓啥。更別說還有武器馬匹這些戰略物資了。
“小子,你不錯,看在咋們是同鄉,我也不讓你吃虧,這15人的馬我就不要迴去,你也一起帶走。”向鷹很看好王達民,想給自己多留條路,索性也大方了一把。
王達民當然也不推辭,將來的發展可是很缺錢的啊。不過因為這次意外的收獲,王達民估計不會需要賣馬了。俘虜身上扒下的以及軍營中收刮的響銀足有2000兩白銀,足夠開銷了。下一步就是利用這2000兩準備大發展了。
兩隻隊伍離開前,刮地三尺。原唐軍軍營,現在是一片空地。王達民和向鷹兩支匪軍將所有東西都帶走了,一點不剩。
而小村裏的人對此一無所知,後來有朝廷過來查問這支軍隊去向,老百姓隻知道,這支軍隊打了個大勝仗,個個興高采烈,當天拔營去了老林更深處剿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