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袁紹又目光沉凝,向袁隗提起另外一事:“叔父,如今變局在即,為我袁氏大業,是否該造作準備了?”
曆經數代,袁家的圖謀和布局,如今早已完成,並且即將迎來收網的一刻。
四世三公,既是榮耀,也為枷鎖。
若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麽等待著汝南袁氏的,便是盛極而衰的下場。
桓帝劉誌,今上劉宏,東漢接連兩位天子皆不約而同掀起黨錮之禍,看似是宦官與士人之鬥,實則背後映射出的,卻是皇權對世家的不滿。
東漢自光武帝劉秀時起,便深陷豪族政治之旋渦,如今更是強枝弱幹的格局,矛盾加深,衝突已避無可避。
不是士族壓倒皇權,就是皇權壓倒士族,雙方都不可能退讓。
汝南袁氏,先祖袁安精通《易》學,便是算出了這一趨勢,因此早早籌謀布局,使得袁氏一躍而起,與弘農楊氏並列,成為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
而袁氏所圖謀者,便是讓這天下,成為世家的天下!
至於皇帝,高高掛起,充當一個吉祥物便是了。
而為了達成這一目的,袁家現在還需要一支可以被自己掌控的軍事力量,而袁隗選中之人,不是別人,正是董卓。
“本初,你尋機向大將軍進言,召董仲穎入京。”
“是,侄兒明白。”
袁紹對此倒是並無異議。
雖然從日後的結果上來看,召董卓入京是這一著棋奇臭無比。
但是放眼當下,對汝南袁氏而言,這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董卓成長於涼州,漢桓帝末年時被授為羽林郎,跟隨護匈奴中郎將張奐討伐漢陽羌人,因粗猛有謀,力建戰功,因此拜郎中,曆任廣武縣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
最後又因事而遭免職,是當時身為司徒的袁隗力排眾議,征辟他為屬官,才讓他得以複起,甚至出任並州刺史,成為封疆大吏,從而積累了一定的政治資本。
因此從身份上來說,董卓是袁隗的老部下,可以被看做是汝南袁氏所屬政治派係的一員。
假如何進未死,東漢政權順利更迭,董卓縱有野心,又如何能反?
而以袁家在士族中的地位和聲望,必可趁勢一舉掌握朝局,從而橫壓天下。
然後再花數十年的時間,徐徐謀之,便可成就日後司馬氏篡奪曹魏江山的格局,取漢而代之。
奈何天意弄人,關鍵時刻何進死了!
受此豬隊友之拖累,汝南袁氏的謀算這才功敗垂成,而袁紹建議何進引西涼兵入京,更是成為一著臭棋,遺臭萬年,為天下笑。
袁隗雖然也熟讀家傳所學之《孟氏易》,但到底並不精通易學,更不能預見未來,因此並不知道,他今日所做之決定,未來會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
…………
洛陽,大將軍府。
不過月餘,黑騎軍便橫掃河東,滅叛軍如宰雞殺狗。
此舉於朝廷,於百姓,都是大大的好事。
可對於何進而言,隨著河東的消息傳迴,他日漸坐立難安。
如今朝堂的格局,宦官與外戚已勢同水火,本質上其實是劉宏對何進的防備,對何進身後那些豪族世家的防備。
何進欲借士族之力,讓何家躋身名門之列,成為新的世家。
為此不惜與劉宏這個皇帝妹夫反目成仇,雙方在朝野內外,明爭暗鬥不休。
何進平定了黃巾之亂,手握天下兵馬大權,劉宏便自稱無上將軍,針鋒相對,不僅召丁原入京鉗製,更建西園八軍,分何進之兵權。
而後梁錚與黑騎軍的到來,更是讓何進如鯁在喉。
如今梁錚與高順,各負皇命,訓練兩營新軍。
高順前往丹陽征兵,有何本事猶未可知,可梁錚在河東卻是大展拳腳,屢出奇謀,殺叛軍如砍瓜切菜,如此能耐,讓何進如何不愁?
若是真讓梁錚練出一支河東精銳,立嫡一事恐怕又要橫生波折。
袁紹看出了何進的心思,因此趁機進言說道:“大將軍無須為此小事而掛懷在心,欲滅黑騎,隻需斷其糧草,便可挫其鋒芒,待其勢盡,白波軍與南匈奴合兵一處,梁錚縱使有通天徹地之能,也唯有敗亡一途。”
此計不可謂不毒,任何一支軍隊,無論多麽的能征善戰,一旦失去後勤補給,必然會喪失戰鬥力。
<a id="wzsy" href="https://m.wucuoxs.com">無錯小說網</a>
一旦何進按照袁紹所言執行,那河東便會成為一個大坑,一個用來埋沒梁錚與黑騎軍的大坑!
“哈哈哈,本初不愧為吾之子房,此計甚妙!”
何進想也不想便同意了袁紹的建言,這一次,他要置梁錚於死地。
數日之後,來自洛陽的消息才不斷傳至河東。
同時傳來的,還有黑騎軍兵糧被斷的消息,洛陽方麵以糧草不足為借口,拒絕繼續供應軍需補給。
“此等屍位素餐之輩,當真該殺!”
“殺迴洛陽,滅了何賊!”
“我們在前線平叛,他們竟然在後方斷了咱們糧草?天誅國賊!”
黑騎軍將士群情激奮,想要迴師洛陽,先斬了何進這個“國賊”再說。
隻有少數幾個較為冷靜的將領,還保持著理智。
徐晃因為是因為剛剛加入黑騎軍,所以不便開口。
開口的是高覽:“主上,我們正與白波軍交戰,貿然撤退恐怕會演變成潰敗。”
地圖上,標注著雙方的兵力已經呈現出犬牙交錯的態勢,一旦撤退,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敗局。
梁錚也知道現在萬萬退不得:“此等形勢,我亦知曉,若不能拿下河東,就算迴去洛陽亦是無用,必被何進借此發難,屆時問罪下獄,就算是陛下都保不住我。”
“可若不迴師,糧草怕是要不夠了。”
楊業卻是擔心糧食供應的問題,一個處理不好,此事引發全軍嘩變都有可能。
所以退還是不退,兩個選擇擺在了梁錚麵前。
而梁錚心中權衡利弊,最後仍是下令全軍備戰,先滅了白波餘孽,再班師迴朝。
軍中不少人都有異議,但卻無人敢違反軍令。
隻是眼下糧食補給問題首當其衝,軍中糧草隻夠半月之用,一旦無糧,立刻就是全軍潰敗。
“主上,現在該怎麽辦?”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梁錚,將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梁錚知道現在這種時候誰都可以慌,唯獨自己不能慌。
曆經數代,袁家的圖謀和布局,如今早已完成,並且即將迎來收網的一刻。
四世三公,既是榮耀,也為枷鎖。
若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麽等待著汝南袁氏的,便是盛極而衰的下場。
桓帝劉誌,今上劉宏,東漢接連兩位天子皆不約而同掀起黨錮之禍,看似是宦官與士人之鬥,實則背後映射出的,卻是皇權對世家的不滿。
東漢自光武帝劉秀時起,便深陷豪族政治之旋渦,如今更是強枝弱幹的格局,矛盾加深,衝突已避無可避。
不是士族壓倒皇權,就是皇權壓倒士族,雙方都不可能退讓。
汝南袁氏,先祖袁安精通《易》學,便是算出了這一趨勢,因此早早籌謀布局,使得袁氏一躍而起,與弘農楊氏並列,成為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
而袁氏所圖謀者,便是讓這天下,成為世家的天下!
至於皇帝,高高掛起,充當一個吉祥物便是了。
而為了達成這一目的,袁家現在還需要一支可以被自己掌控的軍事力量,而袁隗選中之人,不是別人,正是董卓。
“本初,你尋機向大將軍進言,召董仲穎入京。”
“是,侄兒明白。”
袁紹對此倒是並無異議。
雖然從日後的結果上來看,召董卓入京是這一著棋奇臭無比。
但是放眼當下,對汝南袁氏而言,這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董卓成長於涼州,漢桓帝末年時被授為羽林郎,跟隨護匈奴中郎將張奐討伐漢陽羌人,因粗猛有謀,力建戰功,因此拜郎中,曆任廣武縣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
最後又因事而遭免職,是當時身為司徒的袁隗力排眾議,征辟他為屬官,才讓他得以複起,甚至出任並州刺史,成為封疆大吏,從而積累了一定的政治資本。
因此從身份上來說,董卓是袁隗的老部下,可以被看做是汝南袁氏所屬政治派係的一員。
假如何進未死,東漢政權順利更迭,董卓縱有野心,又如何能反?
而以袁家在士族中的地位和聲望,必可趁勢一舉掌握朝局,從而橫壓天下。
然後再花數十年的時間,徐徐謀之,便可成就日後司馬氏篡奪曹魏江山的格局,取漢而代之。
奈何天意弄人,關鍵時刻何進死了!
受此豬隊友之拖累,汝南袁氏的謀算這才功敗垂成,而袁紹建議何進引西涼兵入京,更是成為一著臭棋,遺臭萬年,為天下笑。
袁隗雖然也熟讀家傳所學之《孟氏易》,但到底並不精通易學,更不能預見未來,因此並不知道,他今日所做之決定,未來會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
…………
洛陽,大將軍府。
不過月餘,黑騎軍便橫掃河東,滅叛軍如宰雞殺狗。
此舉於朝廷,於百姓,都是大大的好事。
可對於何進而言,隨著河東的消息傳迴,他日漸坐立難安。
如今朝堂的格局,宦官與外戚已勢同水火,本質上其實是劉宏對何進的防備,對何進身後那些豪族世家的防備。
何進欲借士族之力,讓何家躋身名門之列,成為新的世家。
為此不惜與劉宏這個皇帝妹夫反目成仇,雙方在朝野內外,明爭暗鬥不休。
何進平定了黃巾之亂,手握天下兵馬大權,劉宏便自稱無上將軍,針鋒相對,不僅召丁原入京鉗製,更建西園八軍,分何進之兵權。
而後梁錚與黑騎軍的到來,更是讓何進如鯁在喉。
如今梁錚與高順,各負皇命,訓練兩營新軍。
高順前往丹陽征兵,有何本事猶未可知,可梁錚在河東卻是大展拳腳,屢出奇謀,殺叛軍如砍瓜切菜,如此能耐,讓何進如何不愁?
若是真讓梁錚練出一支河東精銳,立嫡一事恐怕又要橫生波折。
袁紹看出了何進的心思,因此趁機進言說道:“大將軍無須為此小事而掛懷在心,欲滅黑騎,隻需斷其糧草,便可挫其鋒芒,待其勢盡,白波軍與南匈奴合兵一處,梁錚縱使有通天徹地之能,也唯有敗亡一途。”
此計不可謂不毒,任何一支軍隊,無論多麽的能征善戰,一旦失去後勤補給,必然會喪失戰鬥力。
<a id="wzsy" href="https://m.wucuoxs.com">無錯小說網</a>
一旦何進按照袁紹所言執行,那河東便會成為一個大坑,一個用來埋沒梁錚與黑騎軍的大坑!
“哈哈哈,本初不愧為吾之子房,此計甚妙!”
何進想也不想便同意了袁紹的建言,這一次,他要置梁錚於死地。
數日之後,來自洛陽的消息才不斷傳至河東。
同時傳來的,還有黑騎軍兵糧被斷的消息,洛陽方麵以糧草不足為借口,拒絕繼續供應軍需補給。
“此等屍位素餐之輩,當真該殺!”
“殺迴洛陽,滅了何賊!”
“我們在前線平叛,他們竟然在後方斷了咱們糧草?天誅國賊!”
黑騎軍將士群情激奮,想要迴師洛陽,先斬了何進這個“國賊”再說。
隻有少數幾個較為冷靜的將領,還保持著理智。
徐晃因為是因為剛剛加入黑騎軍,所以不便開口。
開口的是高覽:“主上,我們正與白波軍交戰,貿然撤退恐怕會演變成潰敗。”
地圖上,標注著雙方的兵力已經呈現出犬牙交錯的態勢,一旦撤退,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敗局。
梁錚也知道現在萬萬退不得:“此等形勢,我亦知曉,若不能拿下河東,就算迴去洛陽亦是無用,必被何進借此發難,屆時問罪下獄,就算是陛下都保不住我。”
“可若不迴師,糧草怕是要不夠了。”
楊業卻是擔心糧食供應的問題,一個處理不好,此事引發全軍嘩變都有可能。
所以退還是不退,兩個選擇擺在了梁錚麵前。
而梁錚心中權衡利弊,最後仍是下令全軍備戰,先滅了白波餘孽,再班師迴朝。
軍中不少人都有異議,但卻無人敢違反軍令。
隻是眼下糧食補給問題首當其衝,軍中糧草隻夠半月之用,一旦無糧,立刻就是全軍潰敗。
“主上,現在該怎麽辦?”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梁錚,將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梁錚知道現在這種時候誰都可以慌,唯獨自己不能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