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獲報敵情,下令徹查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 作者:蘿卜小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範文程精心挑選的細作小隊,由經驗豐富的周崇武帶隊。
出發前,範文程將周崇武單獨叫到書房,神色凝重地囑咐:“崇武,此次任務艱巨,關乎八旗興衰。
你務必小心行事,成功招募到熟悉水利衝壓技術的工匠,安全帶迴盛京。”
周崇武單膝跪地,抱拳應道:“大人放心,卑職定當全力以赴!”
周崇武一行人喬裝成江南布商,趕著裝滿布匹的馬車,一路曉行夜宿,順利抵達了四川範圍的邊緣城鎮。
他們尋了一家不起眼的客棧住下,稍作休整後,便開始按計劃行動。
周崇武帶著兩名手下,在集市上找了個顯眼的位置,支起攤位,擺出幾匹上等綢緞,佯裝售賣。
趁周圍人多起來,他故意提高音量說道:“咱們這綢緞雖說精美,可在老家,更讓人稀罕的是能造厲害火器的手藝。
聽聞此地有精通水利衝壓造火器的工匠,我家老爺願出天價聘請,帶到北方享福呢!”
這一番話,立刻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大家議論紛紛。
其中一個身形瘦弱的年輕人,眼中閃過一絲異樣,卻很快轉身離開。
周崇武將這一幕看在眼裏,暗中示意一名手下跟上。
跟蹤的手下迴來報告,那年輕人進了一處破舊的小院。
周崇武覺得此人有戲,第二天便帶著厚禮,獨自一人前往小院拜訪。
敲開門,那年輕人警惕地看著他。周崇武滿臉笑意,說道:“兄弟,昨日見你對我提及的事很感興趣,想必你對火器製造有所了解。
實不相瞞,我此番前來,就是誠心尋找能掌握水利衝壓技術的能人。”
年輕人猶豫了一下,將周崇武讓進屋內。
交談中,周崇武得知他叫林羽,曾在張獻忠的火器工坊做過學徒,略懂水利衝壓技術,但因不滿工坊嚴苛的管理,被趕了出來。
周崇武心中一喜,從懷中掏出一錠沉甸甸的銀子,遞到林羽麵前:“兄弟,這隻是見麵禮。
隻要你願意跟我去北方,我家老爺定會給你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林羽看著銀子,眼中滿是掙紮。
許久,他歎了口氣:“不是我不願意,隻是這事兒一旦被陛下的人知道,我全家都得遭殃。”
周崇武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放心,我們早有安排。
隻要你答應,我們會在夜裏悄悄接你和家人出城,保證安全無虞。”
林羽沉思良久,最終咬牙點頭。
接下來的幾天,周崇武一邊和林羽敲定出城的細節,一邊讓其他細作在城中散布假消息,轉移張獻忠眼線的注意力。
到了約定的那天夜裏,月色昏暗。周崇武帶著一隊人馬,悄然來到林羽家。
他們迅速將林羽及其家人接上馬車,朝著城外疾馳而去。
然而,剛到城門口,就被守城士兵攔住。
為首的軍官目光犀利,打量著眾人:“這麽晚出城,車上裝的什麽?”
周崇武心中一緊,卻鎮定自若地說道:“軍爺,我們是布商,著急去外地交貨,這車上裝的都是綢緞。”
說著,他遞上一錠銀子。
軍官卻沒有接,冷哼一聲:“打開車檢查!”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騷亂,有人大喊:“著火啦!”
守城士兵們頓時亂了陣腳。
周崇武趁機一甩馬鞭,馬車飛馳而出。
他們一路狂奔,終於擺脫了追兵,順利離開了四川的勢力範圍。
數日後,北京皇宮內,張獻忠正於禦書房內審閱公文,案幾上燭火搖曳。
此時,影衛統領陳風悄無聲息地閃入,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陛下,有緊急情報稟報。”
張獻忠擱下手中朱筆,抬眸看向陳風,神色沉穩,“講。”
陳風微微前傾,聲音低沉卻清晰:“陛下,近日在四川境內,有一夥人公然尋覓武器工坊的工匠。
據查實,他們與之前曾在咱們火器工坊當過學徒的林羽取得了聯係。
就在幾日前,城內突發大火,場麵極度混亂,待局勢穩定後,林羽連同那夥人已不見蹤跡,不知去向。”
張獻忠聞言,眉頭緊鎖,緩緩站起身,在禦書房內踱步。
他目光銳利,仿若能穿透牆壁,直抵遠方。
片刻後,他猛地停下腳步。
語氣篤定:“此事定與滿清脫不了幹係!
之前宣府那邊火器被盜搶,如今又派人來挖咱們的工匠,多爾袞這是鐵了心要在我們的武器技藝。”
“這夥人手段倒也狡猾,借著大火製造混亂,讓咱們防不勝防。”
張獻忠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陳風,給我徹查,這夥人從何處來,又可能逃往何方。
但凡有一絲線索,都別放過!”
陳風領命:“是,陛下!
卑職這就加大人手,全力搜尋。
隻是此次他們行事詭秘,想要追查恐怕不易。”
張獻忠雙手背於身後,沉思片刻,說道:“哼,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好獵手。
你去查一查,近期城內及周邊有無異常的商隊出沒,尤其是那些來自北方方向的。
他們要帶走工匠,必定得有接應。”
“遵命!”
陳風應聲欲退。
張獻忠又補充道:“還有,加強對其他火器工匠的保護,暗中盯緊他們的行蹤。
若再有類似情況,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卑職明白!”
陳風再次抱拳,身形一閃,消失在夜色之中。
張獻忠佇立在窗前,凝望著夜幕中的點點繁星,眉頭深鎖,心中暗自思忖。
如今已定都北京,可至關重要的火器工坊仍遠在四川,相隔千裏之遙。
不僅日常監管與調度極為不便,且在這局勢動蕩之際,潛藏著諸多安全隱患。
稍一疏忽,便可能被敵對勢力乘虛而入,猶如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雷,令他難以安心。
想到此處,他毫不猶豫地揚聲喚道:“來人,速去傳內閣大學士徐以顯,本王有要事與他商議。”
不過片刻,徐以顯腳步匆匆,神色恭敬地踏入殿內,跪地行禮:“陛下深夜召見,不知有何事吩咐?”
張獻忠轉過身,神色凝重,目光中透著思索:“徐愛卿,本王思量許久,如今我等已定都北京,可火器工坊卻還留在四川。
你也清楚,路途遙遠,諸多不便,而且安全上也難以周全。
依你之見,是否該將工坊盡數搬遷至北京?”
徐以顯微微低頭,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將工坊遷至北京,便於陛下直接掌控,也能大大降低安全風險。
隻是搬遷一事,牽扯甚廣,諸多事宜需謹慎考量。”
“哦?
說來聽聽。”
張獻忠目光炯炯,緊盯著徐以顯,對他接下來的話語充滿期待。
徐以顯拱手說道:“其一,工坊搬遷,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
從拆卸設備、運輸物資,到在北京重新選址、建造廠房,這一連串環節都需要巨額資金支持。
其二,四川的工匠們,大多在當地安家落戶,驟然要他們背井離鄉,前往北京,難免會心生抵觸。
若處理不當,恐引發工匠們的不滿,影響後續的生產製造。
其三,搬遷途中,火器工坊的諸多設備、材料都極為珍貴且危險,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受損失或引發意外。”
張獻忠微微點頭,神色並未因徐以顯提出的難題而有絲毫動搖,反而愈發堅定:“這些問題,本王已有心理準備。
資金方麵,可從國庫撥款,再讓戶部想些辦法,開源節流。
至於工匠,可許以重利,告訴他們,遷至北京後,不僅能獲得豐厚的報酬,家人也能享受諸多優待。
至於運輸安全,本王會派遣精銳部隊全程護送。”
徐以顯聽聞,心中對張獻忠的果決與遠見深感欽佩,當即說道:“陛下聖明,考慮周全。
如此一來,搬遷之事雖仍有難度,但成功的把握大增。
臣建議,可先派遣一支先遣隊伍前往北京,著手選址與前期籌備工作。
同時,在四川這邊,也逐步做好工匠們的思想工作,擬定詳細的搬遷計劃。”
張獻忠大手一揮,沉聲道:“好,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負責。
務必盡快落實,不可有絲毫懈怠。
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火器工坊在北京順利運轉起來。”
“臣遵旨!”
徐以顯跪地領命,心中已然開始謀劃這場規模浩大的工坊搬遷事宜,深知這將是一場考驗,但為了大漢的穩固與發展,定要全力以赴 。
出發前,範文程將周崇武單獨叫到書房,神色凝重地囑咐:“崇武,此次任務艱巨,關乎八旗興衰。
你務必小心行事,成功招募到熟悉水利衝壓技術的工匠,安全帶迴盛京。”
周崇武單膝跪地,抱拳應道:“大人放心,卑職定當全力以赴!”
周崇武一行人喬裝成江南布商,趕著裝滿布匹的馬車,一路曉行夜宿,順利抵達了四川範圍的邊緣城鎮。
他們尋了一家不起眼的客棧住下,稍作休整後,便開始按計劃行動。
周崇武帶著兩名手下,在集市上找了個顯眼的位置,支起攤位,擺出幾匹上等綢緞,佯裝售賣。
趁周圍人多起來,他故意提高音量說道:“咱們這綢緞雖說精美,可在老家,更讓人稀罕的是能造厲害火器的手藝。
聽聞此地有精通水利衝壓造火器的工匠,我家老爺願出天價聘請,帶到北方享福呢!”
這一番話,立刻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大家議論紛紛。
其中一個身形瘦弱的年輕人,眼中閃過一絲異樣,卻很快轉身離開。
周崇武將這一幕看在眼裏,暗中示意一名手下跟上。
跟蹤的手下迴來報告,那年輕人進了一處破舊的小院。
周崇武覺得此人有戲,第二天便帶著厚禮,獨自一人前往小院拜訪。
敲開門,那年輕人警惕地看著他。周崇武滿臉笑意,說道:“兄弟,昨日見你對我提及的事很感興趣,想必你對火器製造有所了解。
實不相瞞,我此番前來,就是誠心尋找能掌握水利衝壓技術的能人。”
年輕人猶豫了一下,將周崇武讓進屋內。
交談中,周崇武得知他叫林羽,曾在張獻忠的火器工坊做過學徒,略懂水利衝壓技術,但因不滿工坊嚴苛的管理,被趕了出來。
周崇武心中一喜,從懷中掏出一錠沉甸甸的銀子,遞到林羽麵前:“兄弟,這隻是見麵禮。
隻要你願意跟我去北方,我家老爺定會給你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林羽看著銀子,眼中滿是掙紮。
許久,他歎了口氣:“不是我不願意,隻是這事兒一旦被陛下的人知道,我全家都得遭殃。”
周崇武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放心,我們早有安排。
隻要你答應,我們會在夜裏悄悄接你和家人出城,保證安全無虞。”
林羽沉思良久,最終咬牙點頭。
接下來的幾天,周崇武一邊和林羽敲定出城的細節,一邊讓其他細作在城中散布假消息,轉移張獻忠眼線的注意力。
到了約定的那天夜裏,月色昏暗。周崇武帶著一隊人馬,悄然來到林羽家。
他們迅速將林羽及其家人接上馬車,朝著城外疾馳而去。
然而,剛到城門口,就被守城士兵攔住。
為首的軍官目光犀利,打量著眾人:“這麽晚出城,車上裝的什麽?”
周崇武心中一緊,卻鎮定自若地說道:“軍爺,我們是布商,著急去外地交貨,這車上裝的都是綢緞。”
說著,他遞上一錠銀子。
軍官卻沒有接,冷哼一聲:“打開車檢查!”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騷亂,有人大喊:“著火啦!”
守城士兵們頓時亂了陣腳。
周崇武趁機一甩馬鞭,馬車飛馳而出。
他們一路狂奔,終於擺脫了追兵,順利離開了四川的勢力範圍。
數日後,北京皇宮內,張獻忠正於禦書房內審閱公文,案幾上燭火搖曳。
此時,影衛統領陳風悄無聲息地閃入,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陛下,有緊急情報稟報。”
張獻忠擱下手中朱筆,抬眸看向陳風,神色沉穩,“講。”
陳風微微前傾,聲音低沉卻清晰:“陛下,近日在四川境內,有一夥人公然尋覓武器工坊的工匠。
據查實,他們與之前曾在咱們火器工坊當過學徒的林羽取得了聯係。
就在幾日前,城內突發大火,場麵極度混亂,待局勢穩定後,林羽連同那夥人已不見蹤跡,不知去向。”
張獻忠聞言,眉頭緊鎖,緩緩站起身,在禦書房內踱步。
他目光銳利,仿若能穿透牆壁,直抵遠方。
片刻後,他猛地停下腳步。
語氣篤定:“此事定與滿清脫不了幹係!
之前宣府那邊火器被盜搶,如今又派人來挖咱們的工匠,多爾袞這是鐵了心要在我們的武器技藝。”
“這夥人手段倒也狡猾,借著大火製造混亂,讓咱們防不勝防。”
張獻忠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陳風,給我徹查,這夥人從何處來,又可能逃往何方。
但凡有一絲線索,都別放過!”
陳風領命:“是,陛下!
卑職這就加大人手,全力搜尋。
隻是此次他們行事詭秘,想要追查恐怕不易。”
張獻忠雙手背於身後,沉思片刻,說道:“哼,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好獵手。
你去查一查,近期城內及周邊有無異常的商隊出沒,尤其是那些來自北方方向的。
他們要帶走工匠,必定得有接應。”
“遵命!”
陳風應聲欲退。
張獻忠又補充道:“還有,加強對其他火器工匠的保護,暗中盯緊他們的行蹤。
若再有類似情況,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卑職明白!”
陳風再次抱拳,身形一閃,消失在夜色之中。
張獻忠佇立在窗前,凝望著夜幕中的點點繁星,眉頭深鎖,心中暗自思忖。
如今已定都北京,可至關重要的火器工坊仍遠在四川,相隔千裏之遙。
不僅日常監管與調度極為不便,且在這局勢動蕩之際,潛藏著諸多安全隱患。
稍一疏忽,便可能被敵對勢力乘虛而入,猶如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雷,令他難以安心。
想到此處,他毫不猶豫地揚聲喚道:“來人,速去傳內閣大學士徐以顯,本王有要事與他商議。”
不過片刻,徐以顯腳步匆匆,神色恭敬地踏入殿內,跪地行禮:“陛下深夜召見,不知有何事吩咐?”
張獻忠轉過身,神色凝重,目光中透著思索:“徐愛卿,本王思量許久,如今我等已定都北京,可火器工坊卻還留在四川。
你也清楚,路途遙遠,諸多不便,而且安全上也難以周全。
依你之見,是否該將工坊盡數搬遷至北京?”
徐以顯微微低頭,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將工坊遷至北京,便於陛下直接掌控,也能大大降低安全風險。
隻是搬遷一事,牽扯甚廣,諸多事宜需謹慎考量。”
“哦?
說來聽聽。”
張獻忠目光炯炯,緊盯著徐以顯,對他接下來的話語充滿期待。
徐以顯拱手說道:“其一,工坊搬遷,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
從拆卸設備、運輸物資,到在北京重新選址、建造廠房,這一連串環節都需要巨額資金支持。
其二,四川的工匠們,大多在當地安家落戶,驟然要他們背井離鄉,前往北京,難免會心生抵觸。
若處理不當,恐引發工匠們的不滿,影響後續的生產製造。
其三,搬遷途中,火器工坊的諸多設備、材料都極為珍貴且危險,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受損失或引發意外。”
張獻忠微微點頭,神色並未因徐以顯提出的難題而有絲毫動搖,反而愈發堅定:“這些問題,本王已有心理準備。
資金方麵,可從國庫撥款,再讓戶部想些辦法,開源節流。
至於工匠,可許以重利,告訴他們,遷至北京後,不僅能獲得豐厚的報酬,家人也能享受諸多優待。
至於運輸安全,本王會派遣精銳部隊全程護送。”
徐以顯聽聞,心中對張獻忠的果決與遠見深感欽佩,當即說道:“陛下聖明,考慮周全。
如此一來,搬遷之事雖仍有難度,但成功的把握大增。
臣建議,可先派遣一支先遣隊伍前往北京,著手選址與前期籌備工作。
同時,在四川這邊,也逐步做好工匠們的思想工作,擬定詳細的搬遷計劃。”
張獻忠大手一揮,沉聲道:“好,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負責。
務必盡快落實,不可有絲毫懈怠。
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火器工坊在北京順利運轉起來。”
“臣遵旨!”
徐以顯跪地領命,心中已然開始謀劃這場規模浩大的工坊搬遷事宜,深知這將是一場考驗,但為了大漢的穩固與發展,定要全力以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