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朕封徐以顯為文淵閣大學士,晉一等公,賜宅邸一座,黃金千兩,綢緞五百匹;


    封潘獨鼇為武英殿大學士,晉一等公,賞良駒十匹,田地千畝,古玩珍寶若幹;


    封汪兆齡為華蓋殿大學士,亦晉一等公,給予錦緞八百匹,藏書萬卷,府邸一座。


    由三位愛卿擔任閣臣,共同輔佐朕治理朝政。”


    徐以顯聽聞,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隨即整理衣冠,率先出列,跪地謝恩,聲音中滿是激動與感恩:“臣惶恐之至!


    承蒙陛下這般信任與厚愛,臣定當殫精竭慮,秉持公正之心,為陛下分憂解難,處理好內閣諸事,不負陛下所托。


    此身願為陛下之大業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潘獨鼇緊接著叩首,額頭觸地,高聲道:“陛下英明之舉!


    臣必竭盡所能,發揮所學,在內閣之中協同各位同僚,為我大漢的文治建設出謀劃策,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


    臣當以陛下之命為尊,以江山社稷為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汪兆齡也連忙伏地,眼中含淚,大聲說道:“陛下聖裁!


    臣深感責任重大,願以畢生才學和忠誠之心,在內閣中為陛下效犬馬之勞,輔佐陛下開創大漢之盛世偉業,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陛下之恩,臣銘記五內,唯有傾盡全力,方能報答萬一!”


    張獻忠微微點頭,神色緩和了些許:“朕期望三位愛卿能夠秉持公正廉潔之心,發揮各自所長,廣納賢才,整飭吏治,推動各項政令通達於四方。


    如今國家初立,百廢待興,文治武功皆需齊頭並進,朕相信你們能夠擔當此重任,莫要讓朕失望。”


    “臣等遵旨!”


    三人齊聲應道,聲音在朝堂之上迴蕩,透著一股莊重與決然。


    張獻忠目光掃過文官隊列,繼而開口道:“趙謙,朕封你為二等公,主管吏部,掌官吏之任免、考課、升降、調動諸事。


    望你秉持公正之心,為朕選拔賢能之才,充實我朝朝堂,切莫任人唯親,要讓真正有才能、有品德之士為國家效力。”


    趙謙上前一步,跪地謝恩:“臣遵旨!


    臣定當嚴守職責,精挑細選,為陛下打造一支清正廉潔、幹練有為的官吏隊伍,以報陛下隆恩。”


    “董燧,朕封你為二等公,擔起戶部之重任。


    如今國家初立,經濟民生乃重中之重,賦稅征收、財政收支、戶籍管理等皆需你悉心操持。


    要讓百姓安居樂業,倉廩充實,國家財用富足,你可明白?”


    張獻忠神色凝重地看向董燧。


    董燧連忙叩首:“陛下放心,臣必殫精竭慮,合理規劃賦稅,嚴格管理財政,使我大漢經濟繁榮,百姓富足,不負陛下所望!”


    “莫凡,朕委你統管工部,擢升二等公之爵。


    國家之建設、工程之營造、水利之興修、武器之打造等,皆屬你之職責。


    務必確保諸項工程品質卓越,進度不紊,為我朝之發展築牢根基。”


    張獻忠麵沉似水,對莫凡言道。


    莫凡跪地叩首:“臣謹遵聖命!


    臣必當殫精竭慮,督導施工,使我朝之每一工程皆成不朽之作,助推我大漢之昌盛繁榮!”


    張獻忠複又凝視其他文臣。


    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


    刑部尚書……


    ……


    張獻忠目光緩緩掃過諸位功臣武將,聲音沉穩有力:“今日,我大漢之功臣武將皆已論功行賞,封賞完畢。


    然我大漢,內宮之主亦至關重要,國母之位不可久虛。”


    言罷,他深情地望向懷抱孩子的墨芯琳,眼中滿是溫柔與堅定。


    “墨芯琳,自朕起事以來,你便相伴左右,風雨同舟,不離不棄。


    於朕,你是情深意重的伴侶;於國,你賢良淑德,心懷天下。


    今朕昭告天下,封墨芯琳為皇後,入主中宮,母儀天下。


    望你能以慈愛之心,統領後宮,為我大漢皇室綿延子嗣,為天下女子樹立典範 。”


    墨芯琳眼眶泛紅,眼中閃爍著淚光,她微微屈膝,行禮謝恩,聲音帶著幾分哽咽卻又滿含堅定:“臣妾謹遵陛下旨意,定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信任,不負天下所望。”


    懷中孩子似也感受到這份莊重,安靜地依偎在母親懷中。


    張獻忠微微頷首,隨後目光轉向徐依軒,鄭重說道:“徐依軒,你聰慧過人,溫婉大方,在朕身邊,多番出謀劃策,分憂解難。


    今朕封你為貴妃,協理後宮諸事。望你能與皇後齊心,共同維護後宮之安寧,為我大漢宮廷營造祥和氛圍。”


    徐依軒身姿婀娜,款款上前,盈盈下拜,柔聲說道:“臣妾謝陛下隆恩,必當恪守本分,盡心盡力輔佐皇後,為後宮諸事操勞,以報陛下厚愛。”


    張獻忠掃視全場,高聲道:“皇後與貴妃,皆為朕之左膀右臂,後宮安穩,方能使朕心無旁騖,專注於朝堂政務。


    望諸位臣工,日後皆能尊皇後與貴妃,維護後宮之尊榮。”


    眾臣紛紛跪地,齊聲高唿:“恭賀皇後娘娘,恭賀貴妃娘娘,願我大漢繁榮昌盛,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朝堂之上,一片莊嚴肅穆,新的秩序與榮耀,在這一刻,悄然開啟。


    徐以顯出列,神色恭敬而莊重,拱手向張獻忠進言:“陛下,今皇後墨芯琳已入主中宮,實乃我大漢之幸。


    臣鬥膽建言,皇後懷中所抱之皇子,乃陛下嫡長子,依祖製‘立長立嫡’之規,當立為太子,以安社稷之基,明國本所在。”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寂靜,眾人的目光紛紛聚焦在張獻忠與墨芯琳懷中的皇子身上。


    短暫的沉默後,潘獨鼇微微皺眉,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為此事雖合古製,但皇子尚在繈褓,如今立儲,是否為時尚早?


    且國家初立,局勢未穩,諸多政務亟待處理,此時貿然立儲,恐會引發各方揣測,徒生事端。”


    汪兆齡亦頷首讚同:“潘大人所言極是,陛下,臣建議可待皇子稍長,展露聰慧之資後,再行立儲之事,如此更為穩妥。”


    張獻忠目光深邃,在殿內來迴踱步,心中猶豫不決。


    他停下腳步,眉頭緊鎖道:“朕明白諸卿所提‘立長立嫡’的深意,可這孩子尚在繈褓之中,如今立儲,實在太早。


    朕怎能在此時就篤定他長大後品行端正、德才兼備?


    若他日後難當大任,豈不是將我大漢江山置於險境?”


    徐以顯麵露急切之色,再次拱手道:“陛下,臣明白您的擔憂。


    但太子之位既定,便會有滿朝最賢能的大臣與最淵博的學者,對太子悉心教導。


    在如此環境下成長,太子必能養成賢德之性,習得治國之能。”


    武將隊列中,秦虎抱拳高聲說道:“陛下,臣等武將一心為國,無論何時立儲,皆會全力護我大漢皇室周全。


    但早立太子,能讓我等將士更有奮戰之目標,知曉未來守護之主,軍心亦能更為穩固。”


    此時,一位資曆頗深的老臣出列,緩緩說道:“陛下,臣以為可效仿前朝,設立‘太子監國’的預備製度。


    先立太子,但在其成年之前,不賦予過多實際權力,隻讓他跟隨諸位大臣學習政務,待其成年且通過考驗,再逐步移交權力 。


    如此一來,既能順應立長立嫡之傳統,又能確保太子在合適的時候真正挑起大梁。”


    張獻忠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之色,他看向墨芯琳,輕聲問道:“皇後,你意下如何?”


    墨芯琳輕撫懷中皇子,溫婉說道:“陛下,臣妾認為可先立太子,再設嚴苛教導與考核之法。


    臣妾相信,在陛下與諸位大臣的教導下,我們的孩子定能成為合格的儲君。”


    張獻忠再次陷入沉思,許久之後,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宣布:“朕決定,先立皇後墨芯琳所生之嫡長子為太子。


    同時,即刻著手組建太子太傅團隊,由朝中最德高望重、學識淵博之人擔任,對太子進行全方位的教導與培養。


    待太子年滿十六歲,舉行考核大典,若能通過,便正式監國理政。


    朕望諸位臣工,能傾盡全力,輔佐太子成長為一代賢君。”


    眾臣紛紛跪地,高唿:“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莊嚴的聲音在大殿內久久迴蕩,為大漢王朝的未來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蘿卜小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蘿卜小衫並收藏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