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站在順天府的宮殿之中,高大的殿宇在戰火的洗禮後依然散發著威嚴莊重的氣息,隻是空氣中還彌漫著淡淡的硝煙味。


    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似是在訴說著這座宮殿曆經的滄桑與變遷。


    徐以顯跟在張獻忠身後,眼神在宮殿的各處打量著,心中暗自盤算著。


    片刻後,他微微弓身,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輕聲說道:“大帥,如今京城已在我們掌控之中,局勢也漸趨安定。


    依屬下之見,這京城地勢險要,又是天下中樞,四通八達,消息靈通,我們不妨將大本營從四川遷至此處。


    如此一來,無論是對四方的掌控,還是政令的傳達,都更為便捷有利,大帥以為如何?”


    張獻忠聽後,腳步微微一頓,雙手背在身後,抬頭凝視著宮殿穹頂精美的彩繪,若有所思。


    良久,他緩緩開口道:“徐先生所言,不無道理。


    這京城的繁華與重要性,本帥自是知曉。


    隻是四川乃我等根基所在,經營多年,貿然遷移,怕是會引起諸多不便與動蕩。”


    徐以顯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明的光芒,他再次拱手進言:“大帥,四川固然重要,但如今我們的目光應放得更長遠。


    京城是各方勢力矚目的焦點,若我們占據此地,便能在天下人麵前展示我軍的威望與實力,吸引更多的賢才豪傑前來歸附。


    再者,四川地勢偏遠,不利於我們對全國戰局的把控。


    隻要我們在京城站穩腳跟,便可憑借此地的優勢,進一步拓展勢力範圍,成就大業指日可待。”


    張獻忠皺了皺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與糾結。


    他在大殿中來迴踱步,腳步聲在空曠的宮殿內迴響,每一步都似踏在眾人的心尖上。


    眾將領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們的大帥,無人敢輕易出聲。


    突然,張獻忠停下腳步,轉頭看向李定國,問道:“定國,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李定國上前一步,抱拳行禮,神色堅定地說道:“大帥,徐先生的話有一定道理,但末將以為,遷移大本營之事不可操之過急。


    如今我們雖攻下京城,但清軍隨時可能反撲,京城周邊的局勢尚未完全穩定。


    而且四川的兄弟眾多,他們的家眷都在那裏,一旦遷移,難免會影響軍心士氣。


    依末將之見,不如先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在此駐守,鞏固京城的防禦,同時派人與四川方麵保持密切聯係,待時機成熟,再做遷移之打算。”


    張獻忠聽後,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讚賞之色:“定國所言甚是,考慮周全。”


    徐以顯見張獻忠有所動搖,急忙補充道:“大帥,李將軍的擔憂不無道理。


    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我們可以先逐步將重要的文獻、物資、糧草遷移過來,同時加強對四川的安撫與治理,確保後方穩定。


    隻要我們行動迅速,部署得當,便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大本營的遷移,為我軍的發展贏得先機。”


    張獻忠再次陷入沉思,他的目光透過窗戶,望向遠方。


    許久,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決心,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決絕:“好!


    就依徐先生所言,先著手準備遷移之事。


    但此事關係重大,務必謹慎行事。


    周鐵蛋,你挑選一支精銳部隊,負責皇宮和京城的防禦與巡邏,務必確保京城的安全。


    李定國,你從東北軍調五個師前往娘子關,娘子關有“三晉門戶”之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軍事關隘。


    它處於山西、河南交界處,地勢險要,在軍事防禦等事務上發揮關鍵作用。


    你與在河南秦虎、王昌平配合,防備滿清韃子從山西、陝西北上威脅我們。


    劉文秀,你帶東北軍五個師北上居庸關。


    居庸關處於順天府北部的軍都山峽穀中,是順天府西北的重要屏障,也是京城與宣府等北方地區通道上的關鍵關隘,在軍事防禦等事務中發揮重要價值,地勢險要,建築堅固。


    你帶人到居庸關後馬上布防,控製周邊郡城,穩定局勢,防備韃子反撲,困死深入陝西和陝西的韃子。


    章孟估、錢勇、孫禮,你們帶領部分人馬迴四川,將我們的計劃告知兄弟們,安撫好他們的情緒,同時組織人力物力,準備分批遷移。


    其餘將領,各司其職,加強軍隊的訓練與整頓,隨時準備應對清軍的反撲。”


    “遵命,大帥!”


    眾將領齊聲應道,聲音在宮殿內迴蕩,充滿了力量與決心。


    張獻忠滿意地點點頭,眼神中閃爍著光芒:“今日起,這順天府便是我們新的起點。


    我們要在此地開創一個新的局麵,讓天下人都知道,我張獻忠絕非等閑之輩!”


    數日後,順天府內一片忙碌景象。


    周鐵蛋所率的精銳部隊已在皇宮和京城各處要害位置布置妥當,士兵們精神抖擻,日夜巡邏,不敢有絲毫懈怠。


    城牆上軍旗飄揚,了望台上的士兵時刻警惕著四方的動靜,京城的防禦如同鐵桶一般。


    李定國率領著東北軍的五個師馬不停蹄地奔赴娘子關。


    一路上,他號令嚴明,士兵們井然有序地快速行軍。


    抵達娘子關後,他立刻與當地的守軍取得聯係,了解周邊的地形和清軍的動向。


    他登上關隘,望著那險峻的山勢和蜿蜒的道路,心中暗自謀劃著防禦之策。


    他對身邊的將領說道:“此地乃咽喉要道,我們務必守住。


    傳我命令,加強關隘的防禦工事,多備滾木礌石,火炮安排到指定位置,不得馬虎。


    在周邊的山穀中設置暗哨,一旦發現清軍的蹤跡,立即來報。”


    與此同時,秦虎和王昌平在河南也積極整軍備戰,他們頻繁派出探子,與李定國互通消息,協同防禦。


    三方軍隊相互唿應,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讓清軍不敢輕易進犯。


    劉文秀則帶著東北軍的五個師迅速北上,抵達居庸關。


    居庸關的寒風凜冽,但士兵們的熱情高漲。


    劉文秀指揮著士兵們迅速布防,加固城牆,安置火炮,在周邊的郡城張貼安民告示,穩定民心。


    他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不僅要守住關隘,還要控製周邊地區,防止清軍的反撲。


    他對士兵們說道:“兄弟們,我們肩負著大帥的信任和京城的安危,務必堅守陣地。誰要是敢後退一步,軍法處置!”


    而章孟估、錢勇和孫禮迴到四川後,立即召集眾將士,將張獻忠的計劃詳細地告知大家。


    起初,將士們聽聞要將大本營遷移,心中難免有些擔憂和不舍,但在他們的耐心安撫下,逐漸理解了大帥的戰略意圖。


    他們積極組織人力物力,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分批遷移的準備工作。


    百姓們也紛紛響應,為軍隊提供各種幫助,四川上下一心,為後續的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蘿卜小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蘿卜小衫並收藏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