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京畿易主,乾坤待塑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 作者:蘿卜小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爾袞心中暗暗發誓,今日之仇,他日必報。
他率領著正黃旗精銳部隊護著福臨等人一路疾馳,然而道路並不平坦。
“王爺,前方有一小隊張獻忠的士兵在巡邏,人數大概三十人。”
探子前來稟報。
多爾袞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殺過去,絕不能讓他們發現皇上的蹤跡。”
正黃旗的士兵們得令,握緊武器,如狼似虎地衝向那小隊士兵。
那小隊士兵的隊長看到突然衝來的清軍,大喊道:“兄弟們,有清軍,準備迎敵!”
一個年輕的士兵有些慌張地說:“隊長,他們人好多,我們怎麽辦?”
隊長瞪了他一眼,說道:“怕什麽,我們也是張獻忠大帥的兵,死也要死得壯烈。”
雙方瞬間交戰在一起,清軍仗著人多勢眾,很快就占據了上風。
小隊長在砍倒幾個清軍後,也被一刀刺中腹部,他臨死前高唿:“大帥,來世再追隨您!”
多爾袞沒有停留,繼續趕路。
他們來到了一個岔路口,多爾袞猶豫了一下,對身邊的將領說:“我們走左邊這條路,較為隱蔽,希望能避開張獻忠的主力。”
而在順天府內,張獻忠站在已經攻占的城牆上,望著城內逐漸平息的戰火,臉上露出勝利的笑容。
徐以顯走上前來,拱手道:“大帥,此役大獲全勝,全仰仗大帥英明。
不過,我們也傷亡不小,需要盡快安頓士兵,救治傷員。”
張獻忠點點頭:“你說得對。傳我命令,讓各將領清點傷亡人數,把傷員都集中起來治療。
還有,吩咐下去,嚴禁士兵搶掠百姓財物,違令者斬。”
“是,大帥。”徐以顯轉身去傳達命令。
這時,李定國走過來,說道:“大帥,雖然我們攻下了順天府,但清軍還有不少餘孽不會善罷甘休。
我們需要加強城防,以防不測。”
張獻忠拍了拍李定國的肩膀:“定國,你考慮得很周全。
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我相信你能把順天府守得固若金湯。”
在城中的一處角落裏,一些百姓聚在一起。
一個老者感慨地說:“原本以為這仗要打很久,沒想到張獻忠的軍隊這麽厲害。”
一個年輕人接話道:“是啊,不過他們看起來紀律還不錯,希望以後的日子能太平些。
那些韃子根本不把我們當人,希望張獻忠能……”
另一邊,劉文秀在城中巡視,看到一些士兵在幫助百姓修繕被戰火毀壞的房屋,他滿意地點點頭。
這時,一個士兵跑過來,敬禮道:“將軍,我們發現了一些被清軍關押的百姓,他們都受了不少苦。”
劉文秀連忙說:“快,帶他們去救治,給他們提供食物和住所。”
張獻忠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大步邁入順天府的宮殿。
宮殿內的奢華與威嚴並未讓他感到絲毫的畏懼或欣喜,反而有一種複雜的情緒在心中翻湧。
他環顧四周,那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裝飾,在他眼中卻似是一種無聲的嘲諷。
曾經高高在上的明朝和滿清統治者在此地發號施令,作威作福,而如今這一切都被他張獻忠踩在了腳下。
他的嘴角泛起一絲略帶苦澀的笑容,心中暗道:“這天下,終究是要變一變了。”
走著走著,他來到了大殿之上,龍椅高高地矗立在那裏,散發著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權力氣息。
張獻忠凝視著那把龍椅,眼神中既有對權力的渴望得到滿足後的一絲暢快,又有著深深的憂慮。
他深知,這看似輝煌的勝利背後,隱藏著無數的危機和挑戰。
此時,徐以顯輕聲在他耳邊說道:“大帥,這龍椅,如今是您的了。”
張獻忠卻隻是微微搖頭,緩緩說道:“這不過是一把椅子罷了,坐上去容易,可要坐穩,難啊!”
他想起了這些年來的征戰生涯,一路的血雨腥風,無數的兄弟為了今日的勝利付出了生命。
如今雖然攻下了順天府,但陝西和山西還有清軍依舊虎視眈眈。
清軍雖暫時敗退,但必定會重整旗鼓,卷土重來;
多爾袞雖然往關外逃去,但絕不會不會坐視他張獻忠權傾天下;
而那些原本歸附於他的勢力,難保不會在利益的誘惑下背叛。
張獻忠走到龍椅前,伸手輕輕撫摸著那冰冷的扶手,仿佛能感受到曆史的滄桑和沉重。
他喃喃自語道:“這天下蒼生,仍在受苦。
我張獻忠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就不能退縮。
順天府隻是一個開始,我要讓這片土地真正地恢複安寧,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哪怕這條路布滿荊棘。”
眾將領聽聞此言,皆被張獻忠的豪情壯誌所感染,紛紛抱拳行禮,高唿:“願隨大帥,共創大業!”
張獻忠轉過身,目光堅定地望著他們,大聲說道:“好!從今日起,我們要在這順天府站穩腳跟,廣納賢才,發展民生,訓練軍隊。
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張獻忠不僅能打下這片江山,更能守住它,治理好它!”
張獻忠的目光從將領們身上一一掃過,那眼神中既有對未來的堅定決心,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他深知,從這一刻起,自己肩負的責任愈發沉重,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無數人的生死存亡,以及這片土地未來的走向。
“眾將聽令!”
張獻忠猛地提高了音量,聲音在宮殿內迴蕩,“秦虎、趙大牛,你二人負責加強順天府的城防工事,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讓這座城池固若金湯,任何來犯之敵都要讓他們有來無迴!”
“遵命,大帥!”
秦虎和趙大牛齊聲領命,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堅毅與果敢,轉身快步離去,去組織士兵們搬運磚石、加固城牆,增設了望塔和防禦器械,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
“李定國、劉文秀,你們去清查城中的糧草物資,統計人口,安撫百姓。
如今這順天府是我們的根基,百姓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務必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和善意,恢複城中的商業和民生,隻有百姓安穩,我們才能站穩腳跟。”
張獻忠接著說道,目光中充滿了信任與期許。
李定國和劉文秀抱拳應和:“大帥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帥所托!”
說罷,他們也迅速離開,投入到繁忙的事務中。
李定國深入市井,與百姓交談,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疾苦;
劉文秀則帶領士兵們打開糧倉,賑濟難民,組織人手修繕被戰火毀壞的房屋和街道。
張獻忠又看向徐以顯:“徐先生,你足智多謀,我需要你密切關注各方勢力的動向,收集情報,為我們下一步的行動提供決策依據。
同時,廣發英雄帖,招募天下賢才,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能征善戰之士,隻要有真才實學,願意為我張獻忠效力,皆可前來投奔。”
徐以顯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大帥英明,屬下這就去辦。”
待眾將都領命而去,張獻忠獨自坐在大殿之中,周圍的寂靜與方才的喧鬧形成鮮明對比。他望著空蕩蕩的宮殿,思緒飄迴到了往昔的歲月。
那些在戰場上與兄弟們並肩作戰的日子,雖然充滿了危險和艱辛,但卻有著簡單而純粹的熱血與豪情。
如今,坐在這象征著至高權力的宮殿裏,他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壓力。
“難道這就是我張獻忠夢寐以求的嗎?”他輕聲自問,心中五味雜陳。
但很快,他的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起來,“不,這隻是一個新的起點。
我要建立的,不是一個隻圖享樂的王朝,而是一個能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天下英雄皆有用武之地的新秩序!”
他率領著正黃旗精銳部隊護著福臨等人一路疾馳,然而道路並不平坦。
“王爺,前方有一小隊張獻忠的士兵在巡邏,人數大概三十人。”
探子前來稟報。
多爾袞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殺過去,絕不能讓他們發現皇上的蹤跡。”
正黃旗的士兵們得令,握緊武器,如狼似虎地衝向那小隊士兵。
那小隊士兵的隊長看到突然衝來的清軍,大喊道:“兄弟們,有清軍,準備迎敵!”
一個年輕的士兵有些慌張地說:“隊長,他們人好多,我們怎麽辦?”
隊長瞪了他一眼,說道:“怕什麽,我們也是張獻忠大帥的兵,死也要死得壯烈。”
雙方瞬間交戰在一起,清軍仗著人多勢眾,很快就占據了上風。
小隊長在砍倒幾個清軍後,也被一刀刺中腹部,他臨死前高唿:“大帥,來世再追隨您!”
多爾袞沒有停留,繼續趕路。
他們來到了一個岔路口,多爾袞猶豫了一下,對身邊的將領說:“我們走左邊這條路,較為隱蔽,希望能避開張獻忠的主力。”
而在順天府內,張獻忠站在已經攻占的城牆上,望著城內逐漸平息的戰火,臉上露出勝利的笑容。
徐以顯走上前來,拱手道:“大帥,此役大獲全勝,全仰仗大帥英明。
不過,我們也傷亡不小,需要盡快安頓士兵,救治傷員。”
張獻忠點點頭:“你說得對。傳我命令,讓各將領清點傷亡人數,把傷員都集中起來治療。
還有,吩咐下去,嚴禁士兵搶掠百姓財物,違令者斬。”
“是,大帥。”徐以顯轉身去傳達命令。
這時,李定國走過來,說道:“大帥,雖然我們攻下了順天府,但清軍還有不少餘孽不會善罷甘休。
我們需要加強城防,以防不測。”
張獻忠拍了拍李定國的肩膀:“定國,你考慮得很周全。
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我相信你能把順天府守得固若金湯。”
在城中的一處角落裏,一些百姓聚在一起。
一個老者感慨地說:“原本以為這仗要打很久,沒想到張獻忠的軍隊這麽厲害。”
一個年輕人接話道:“是啊,不過他們看起來紀律還不錯,希望以後的日子能太平些。
那些韃子根本不把我們當人,希望張獻忠能……”
另一邊,劉文秀在城中巡視,看到一些士兵在幫助百姓修繕被戰火毀壞的房屋,他滿意地點點頭。
這時,一個士兵跑過來,敬禮道:“將軍,我們發現了一些被清軍關押的百姓,他們都受了不少苦。”
劉文秀連忙說:“快,帶他們去救治,給他們提供食物和住所。”
張獻忠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大步邁入順天府的宮殿。
宮殿內的奢華與威嚴並未讓他感到絲毫的畏懼或欣喜,反而有一種複雜的情緒在心中翻湧。
他環顧四周,那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裝飾,在他眼中卻似是一種無聲的嘲諷。
曾經高高在上的明朝和滿清統治者在此地發號施令,作威作福,而如今這一切都被他張獻忠踩在了腳下。
他的嘴角泛起一絲略帶苦澀的笑容,心中暗道:“這天下,終究是要變一變了。”
走著走著,他來到了大殿之上,龍椅高高地矗立在那裏,散發著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權力氣息。
張獻忠凝視著那把龍椅,眼神中既有對權力的渴望得到滿足後的一絲暢快,又有著深深的憂慮。
他深知,這看似輝煌的勝利背後,隱藏著無數的危機和挑戰。
此時,徐以顯輕聲在他耳邊說道:“大帥,這龍椅,如今是您的了。”
張獻忠卻隻是微微搖頭,緩緩說道:“這不過是一把椅子罷了,坐上去容易,可要坐穩,難啊!”
他想起了這些年來的征戰生涯,一路的血雨腥風,無數的兄弟為了今日的勝利付出了生命。
如今雖然攻下了順天府,但陝西和山西還有清軍依舊虎視眈眈。
清軍雖暫時敗退,但必定會重整旗鼓,卷土重來;
多爾袞雖然往關外逃去,但絕不會不會坐視他張獻忠權傾天下;
而那些原本歸附於他的勢力,難保不會在利益的誘惑下背叛。
張獻忠走到龍椅前,伸手輕輕撫摸著那冰冷的扶手,仿佛能感受到曆史的滄桑和沉重。
他喃喃自語道:“這天下蒼生,仍在受苦。
我張獻忠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就不能退縮。
順天府隻是一個開始,我要讓這片土地真正地恢複安寧,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哪怕這條路布滿荊棘。”
眾將領聽聞此言,皆被張獻忠的豪情壯誌所感染,紛紛抱拳行禮,高唿:“願隨大帥,共創大業!”
張獻忠轉過身,目光堅定地望著他們,大聲說道:“好!從今日起,我們要在這順天府站穩腳跟,廣納賢才,發展民生,訓練軍隊。
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張獻忠不僅能打下這片江山,更能守住它,治理好它!”
張獻忠的目光從將領們身上一一掃過,那眼神中既有對未來的堅定決心,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他深知,從這一刻起,自己肩負的責任愈發沉重,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無數人的生死存亡,以及這片土地未來的走向。
“眾將聽令!”
張獻忠猛地提高了音量,聲音在宮殿內迴蕩,“秦虎、趙大牛,你二人負責加強順天府的城防工事,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讓這座城池固若金湯,任何來犯之敵都要讓他們有來無迴!”
“遵命,大帥!”
秦虎和趙大牛齊聲領命,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堅毅與果敢,轉身快步離去,去組織士兵們搬運磚石、加固城牆,增設了望塔和防禦器械,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
“李定國、劉文秀,你們去清查城中的糧草物資,統計人口,安撫百姓。
如今這順天府是我們的根基,百姓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務必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和善意,恢複城中的商業和民生,隻有百姓安穩,我們才能站穩腳跟。”
張獻忠接著說道,目光中充滿了信任與期許。
李定國和劉文秀抱拳應和:“大帥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帥所托!”
說罷,他們也迅速離開,投入到繁忙的事務中。
李定國深入市井,與百姓交談,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疾苦;
劉文秀則帶領士兵們打開糧倉,賑濟難民,組織人手修繕被戰火毀壞的房屋和街道。
張獻忠又看向徐以顯:“徐先生,你足智多謀,我需要你密切關注各方勢力的動向,收集情報,為我們下一步的行動提供決策依據。
同時,廣發英雄帖,招募天下賢才,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能征善戰之士,隻要有真才實學,願意為我張獻忠效力,皆可前來投奔。”
徐以顯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大帥英明,屬下這就去辦。”
待眾將都領命而去,張獻忠獨自坐在大殿之中,周圍的寂靜與方才的喧鬧形成鮮明對比。他望著空蕩蕩的宮殿,思緒飄迴到了往昔的歲月。
那些在戰場上與兄弟們並肩作戰的日子,雖然充滿了危險和艱辛,但卻有著簡單而純粹的熱血與豪情。
如今,坐在這象征著至高權力的宮殿裏,他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壓力。
“難道這就是我張獻忠夢寐以求的嗎?”他輕聲自問,心中五味雜陳。
但很快,他的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起來,“不,這隻是一個新的起點。
我要建立的,不是一個隻圖享樂的王朝,而是一個能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天下英雄皆有用武之地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