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以顯率先來到主營帳,諸將陸續而至,皆帶著些許疑惑與不甘。


    徐以顯站在營帳中央,清了清嗓子,目光緩緩掃過眾人。


    緩緩開口道:“諸位將軍,今日大帥委以我等重任,要將‘廣積糧緩稱王’之深意告知諸位,望諸位靜心聆聽。”


    說罷,他踱步片刻,接著道:“古往今來,諸多事例皆可證此理。


    昔日,那袁術妄自尊大,在根基未穩、糧草不豐、人心未附之時貿然稱帝,結果如何?


    引得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最終落得個兵敗身亡的下場。


    而那朱元璋,雖坐擁雄才大略,卻能沉得住氣。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默默發展自身實力,在各方勢力爭鬥得不可開交之時,養精蓄銳,終成大業,一統江山。”


    孫可望皺著眉頭,抱拳道:“徐先生,這道理我們也懂,隻是李自成如今都要稱帝了,我們難道要一直屈居人下?”


    徐以顯微微搖頭,笑道:“孫將軍且莫心急。


    大帥此舉絕非屈居人下,而是審時度勢。


    眼下我軍雖占據湖廣、四川、貴州等地,但民生之事仍需大力整飭。


    諸位想想,若此時稱帝,我軍既要應對外部各方勢力的攻伐,又要處理內部因稱帝而引發的諸多事務,如禮儀規製、人心穩定等,難免顧此失彼。”


    潘獨鼇走進營帳,接口道:“孫將軍,如今這成都之地,看似繁華,實則百姓生活仍有困苦。


    我們需大力發展農耕,使糧倉充盈;加強軍備製造,讓兵器精良;


    招攬賢才,令政令清明。


    隻有這般,待我軍兵強馬壯,糧草堆積如山,百姓安居樂業,那時稱帝,方能水到渠成,根基穩固。”


    周鐵蛋摸著腦袋,甕聲甕氣地說:“可我們這些將士出生入死,不就盼著能跟著大帥建功立業,封王封侯嗎?


    這一緩,要等到何時?”


    汪兆齡上前一步,神色嚴肅:“周將軍,這建功立業並非隻在一時之名號。


    大帥心中豈會不知諸位的功勞?


    每一場戰鬥,每一次攻城略地,大帥都看在眼裏。


    如今的隱忍,是為了日後更輝煌、更長久的榮耀。


    若因一時之快而壞了大事,之前的努力豈不付諸東流?”


    趙謙也走進營帳,手中拿著一卷文書,朗聲道:“諸位將軍,且看這各地情報。


    李自成稱帝,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已成為各方勢力的眼中釘。


    明朝雖式微,但必不會坐視不理;


    清軍在北方虎視眈眈,也定會借機尋釁。


    而我軍若此時按兵不動,繼續廣積糧,不僅可避其鋒芒,還能吸引更多流民前來歸附,擴充實力。”


    諸將聽了四人的話,陷入沉思。陳情令率先打破沉默,抱拳道:“先生們所言極是,是我等太過浮躁,隻圖眼前之名。


    大帥深謀遠慮,我等自當聽從號令,一心為提升軍隊實力而努力。”


    其他諸將也紛紛點頭,錢勇大聲道:“對,我們這就迴去整軍練武,督促農耕,多積糧草,靜候大帥旨意。”


    孫禮也跟著說道:“沒錯,日後再有人提及此事,我們定要將這‘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好好說與他聽,莫要讓浮躁之風在軍中蔓延。”


    廖晉中、劉廷舉等將領皆齊聲應和,營帳中原本的浮躁之氣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眾誌成城的決心。


    諸將們帶著堅定的信念,各自迴營,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各項事務,或訓練士兵,或組織農耕,或巡查城防。


    整個軍隊呈現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仿佛一台巨大的機器,正沿著張獻忠規劃的宏偉藍圖穩步前行。


    隻待那最合適的時機一到,便會爆發出震撼天下的力量,開創屬於他們的輝煌紀元。


    張獻忠獨自坐在密室之中,燈光昏黃搖曳,映照著他那張輪廓分明卻又滿是沉思的臉龐。


    他微微皺眉,心中五味雜陳,盡管已讓四位先生前去安撫諸將,可內心深處對那至高無上皇位的渴望,如同暗處的火焰,熊熊燃燒難以熄滅。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這天下之主的尊位,誰人能不動心?”


    張獻忠喃喃自語,眼神中透著一絲不甘與惆悵。


    他深知,以目前的局勢,貿然稱帝無疑是將自己與軍隊置於極度危險的境地。


    各方勢力環伺,猶如餓狼在側,一旦露出稱帝的野心,必將引發群起而攻之的局麵。


    “諸將隨我出生入死,所求不過封王封侯,榮耀加身。


    如今我卻隻能讓他們暫且忍耐,這份失望,我又何嚐不知。”


    張獻忠站起身來,緩緩踱步,每一步都仿佛帶著沉重的壓力。


    “可若不忍耐,一切都將化為泡影。


    我不能因一時之快,而斷送了大好前程,不能辜負兄弟們的信任與追隨。”


    他迴想起往昔的征戰歲月,那些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的日子,心中滿是愧疚。


    “但他們定會明白我的苦衷,隻要能成就不世霸業,眼前的這些犧牲都是值得的。”


    張獻忠握緊了拳頭,目光逐漸堅定起來。


    “我要讓這天下,在合適的時機,成為我張獻忠的囊中之物。


    屆時,諸將皆可封侯拜相,共享榮華富貴。”


    張獻忠深吸一口氣,重新坐迴椅子上,開始冷靜地思考接下來的戰略布局。


    他明白,此刻必須將精力集中在鞏固勢力、擴充軍備、安撫民心之上,為未來的宏圖霸業奠定堅實無比的基礎。


    張獻忠來迴踱步,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思索與決斷。


    他深知軍隊改革迫在眉睫,如今部隊階級的混亂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指揮的效率與作戰的協同性。


    恰逢李自成即將登基稱帝,外界的目光多被吸引,這無疑是天賜良機,可讓他潛心於軍內變革之事。


    “哼!


    隻要那虎威槍能批量製造,手雷在軍中得以普及,全軍換裝之後,我軍戰力必將大幅躍升,試問這天下誰還能阻攔我等前行之路?”


    張獻忠喃喃自語,語氣中帶著一絲自信與豪邁。


    但一想到軍隊改製後的官製設定,他又陷入了沉思。


    “沿用明朝官製,倒也有現成的體係可依循,將士們熟悉起來較為容易,可那其中的繁文縟節和一些積弊,恐也會隨之帶入。”


    張獻忠停下腳步,輕撫著胡須。“而若參考現代……”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一些模糊的概念,那是曾經聽聞或偶爾思索過的關於更為精簡、高效的軍事指揮架構。


    “雖可能更契合實戰與指揮,但將士們能否理解接受,又需耗費多少時日去推行磨合,實難預估。”


    張獻忠坐迴案前,目光落在地圖上那代表著自己勢力範圍的區域,久久未動。


    他深知官製的抉擇關乎軍隊未來的發展走向,甚至影響整個爭霸天下的大業。


    張獻忠凝視著地圖,手指不自覺地沿著山川河流的脈絡輕輕滑動,心中反複權衡著軍隊官製改革的利弊。


    “以營連排為作戰單位,確實能讓虎威槍的威力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揮。”


    他心中暗自思忖,


    “想那虎威槍射程遠、填裝快,若以小股作戰單位靈活調配,無論是進攻時的快速突擊,還是防守時的陣地堅守,都能應對自如。”


    他仿佛看到了未來戰場上的場景:


    裝備著虎威槍的士兵們以排為單位,分散隱蔽在山林丘壑之間,當敵軍靠近時,各個排依次開火,火力交叉,如一張死亡之網,讓敵人難以近身。


    “哪怕是麵對大規模的軍團作戰,將大部隊拆分成營連排的編製,也可避免兵力過於集中,無法發揮出全部威力,就如同那抗戰之時,靈活多變的戰術往往能出其不意。”


    張獻忠微微點頭,對這種作戰理念愈發篤定。


    “隻是這全新的編製推行,必然會遭遇諸多阻力。


    將士們習慣了舊有的指揮體係,要讓他們重新適應,需花費不少心力。但為了成就霸業,這一步遲早要走。”


    他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待與諸將商議後,便著手製定詳細的改製計劃,先挑選部分精銳部隊進行試點訓練,待成效初顯,再全軍推廣。


    如此,方能確保軍隊在未來的戰事中無往不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蘿卜小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蘿卜小衫並收藏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