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貧道先說查到的異常,這本來是猜測,但有隱域中人的說辭,可信性更大點。”知非子開始說他查到的第二點異常:“在青城派前輩的記錄中貧道查到一句:無氣而修,甚異,疑幻之。還有峨嵋派的記錄:異氣修道,擾吾。從字麵意思看,不需氣而修行的這件事讓兩位前輩非常詫異和困擾,甚至認為是幻覺。這兩句並沒有記錄在正式的《戰錄》中,而是寫在隨手記錄一些想法的小布片上。當時的具體情況貧道不知道,依貧道猜想,可能兩位前輩看到或者聽到什麽,甚至是猜測到什麽,隻是太違反常規,所以隻是隨時寫了一句。而貧道也發現了另一個間接的證據,可以用來證明這一點。
“說來也巧,在那十年運動中,貧道為了保護道家典籍曾經化身為世俗中人,趕到受害世家中搶救道典。在那時遇到一個受害的大學教授,貧道看他並沒有一般人的怨天怨地,於是與他攀談。從他那裏,貧道得到一種他稱之為統計分析的方法,用之分析前輩們的記錄還是有些作用的。貧道用統計分析法對那些繁雜的記錄進行數字化提取,然後按時間順序,對敵我傷亡人數進行統計對比。結果很出貧道意料,傷亡比例分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為七比八;東漢時期為九比十一;南北朝時期為六比十一;唐朝時期為五比十二;南宋時期為四比十三;明後期為三比十九。其他時期的記錄沒有具體的數字,也就沒辦法進行統計,所以也就缺少那些時期的比率了。
“從這些比率中可以看出,我們一方的傷亡率一直比對方高,而且是隨著時間推移,傷亡比率越來越高。離現在最近一次的大戰。是在明晚期,比率達到了三比十九,也就是說他們死傷三人。可以拚殺我們十九人。我們都知道,即使當時沒有立即兵解的前輩們。迴去師門後,也會在一年內仙去,所以說對方三人可以拚殺我們十九人。”
聽眾倒吸一口涼氣,以前沒算過不知道,死亡率原來這麽高,這簡直就是去送死。雖然修道者都要把生死看開,就如莊子所說:“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修行到那個境界,那是高真大德才可以做到的境界。他們這些掌門或曾經的掌門,心中裝的事太多,哪有多少時間去潛心修行。龍雲為了修行,把掌門之位傳給海和,自己做太上長老了,但也沒能逃脫許多煩心事。
在場的都是修行者,而且是顯修中處於最高層的修行者,關於修行是怎麽迴事,他們比那些在媒體上叫囂著傳道的人要知道的更多。真正的修行是怎麽迴事。為什麽莊子說“薪盡火傳”,薪盡的時候,火是怎麽傳的。他們心中都是一清二楚的。如果在對付敵人的時候,受了瀕死的重傷,“薪”盡了就是盡了,沒有火種再相傳的。
魂魄和*並不是各自獨立的,他們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為陰,一為陽,互為表裏。為陰的*顯象受傷了。甚至是失去某部分肢體,為陽的藏象係統也會受到大損傷。更不用說作為中介的經絡血脈了。沒有達到真人境界,不可以長存於世。不可以不胎中迷,今世修行就全完了。下一世?沒有下一世了。
所以他們聽到那麽高的傷亡率後,集體沉默了,都不作聲,多年養成的習慣,讓他們開始計算得失。自身的得失,門派的得失,都要計算清楚,投出和收入不能太失調啊!
知非子把統計結果說了出來,就不再講述下去。他知道在場的人都不是一個人,身後都有一大幫人跟著,需要對那幫人負責,有些事不能不計算清楚。如果參加後繼的行動,肯定會大戰,哪些門人要去參加,哪些不去參加而做為香火留存,都要計算清楚的。如果不參加後繼行動,會有什麽損失,在修行界特別是這個小圈子中的地位會降落到什麽程度,也是要算計清楚的。
在他們進行算計的時候,知非子又加了一塊*碼:“這些數字都是從以前的記錄中統出來的,並不代表現在。如果現在發生大戰,貧道不知道是什麽結果,可能更差,也可能會好些,沒有誰能說得準。”
半盞茶的時間後,龍雲叫道:“不管它了,傷亡多少算它也沒有用,徒增煩惱。知非子,你繼續向下說,說完了,我們再考慮。”
知非子點頭道:“好,貧道當時得出結果時也沒有想通透,就想著與各位共同商議,拿出一個可行的辦法來。現在貧道繼續向下講述,講述完了之後,我們再詳細商議。從這些比率中可以看出,那個世家的戰力越來越強,對我們一方的殺傷力越來越大。但是反過來看,如果從我們一方找原因,則可以看出,是我們一方的戰力越來越弱了。自從漢以後,我們一方的戰力就開始下降了,傷亡的比率當然就增大了。不管天地靈氣是從什麽時間開始稀薄的,總之天地靈氣變的越來越薄,修行也越來越難,境界的提高也更加困難,導致戰力也提升不了,反而還下降了。最後一次大戰是在明末,傷亡比率達到三比十九!這說明天地靈氣對那個世家中人的修行即使有影響,也是非常小的,幾乎可以不算計在內的。但天地靈氣對我們的修行影響卻是非常大的,使得我們不得不轉而用眾生之氣修行。
“在用眾生之氣修行之後,並沒有爆發大戰,即使有對戰,也是隻集中在一兩個門派,沒有涉及到我們所有門派。小規模的對戰中,對方的損失更小,統計出來的比率是四比二十五!從記錄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對方的法術威力即使有所下降,但是也沒有下降多少,還有八成左右的威力。從師門關於道術道法威力的記載中,貧道對比了一下,改用眾生之氣修行後,我們的道術道法威力下降了七成。不論是修行功法對天地靈氣的要求很高,轉而用眾生之氣而不能達到要求,還是說我們的修行之心已經沒有前輩們虔誠,總之我們的法術威力下降的太多。
“從這一項對比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那個世家有秘法,可以使得天地靈氣的稀薄不會對他們的功法產生太大的影響。而這個秘法就是貧道特別想知道的,在場的各位肯定也非常想知道。當時貧道想,這個秘法有幾種可能,一是他們另有天地靈氣供給之地;另一是他們都是先天道體;還一個是他們修行的功法特殊。
“第一個可能,另有天地靈氣供給之地,現知的洞天福地,除了隱域和我們已經占有的,沒有任何一地被一個世家或門派占據。隱域是不可能的,隱域的出入之地,已經被我們多個門派派弟子監視,如果有人進出,肯定會被發現的。其他洞天福地,要麽被各派占據,要麽被世俗之人破壞掉。除了穩域,無論哪個洞天福地,都是與整個天地連為一體的,一損具損。在天地靈氣這麽稀薄的情況下,我們各派的聚靈之地也沒有那麽濃厚的天地靈氣供給修煉,那個世家也不可能會有充足天地靈氣的聚靈之地。所以這個可能性被排除。
“第二個可能,他們都是先天道體。這個可能更可笑,先天道體的形成條件,在場的各位都知道。一是要天地靈氣近乎凝為靈水的環境;二是父母必須為無垢之體;第三點最難,就是老天爺一時疏忽,沒有時時刻刻監視,這等逆天之體才得以出生。一個都是萬年難遇,更何況家族中參戰的人都是,這就需要很會幻想才能有的結果了。所以這一個可能性也可以被排除掉。”
“第三點可能,他們修行的功法非常特殊。這是最後一個貧道能想到的了,而且貧道還查了許多典籍,連一些傳說都沒放過。首先說一下不需要天地靈氣的修行功法,這種功法在青羊宮是有記載的。《二八星宿錄》中有言:星宿之力,發散於地,可截取修之。這本典籍,都是當做記錄二十八星宿傳記來對待的,從來沒有與修行聯係起來。直到貧道懷疑那個世家特殊功法之時,才重新從故紙堆中找迴來,仔細閱讀五遍也沒有找到一點線索。後來在查看第二代祖師手劄時,在書中最不起眼之處,記錄有一句:曆盡世,星宿功成。青羊宮第二代祖師是在位最短的一位,隻有七年,後無故失蹤。查找第三代祖師所寫記錄,才知道第二代祖師並不是無故失蹤,是因修行星宿功而仙去。隻因當時二代祖師功成之時,渾身冒出無盡星光,在星光中消失,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感知之物,所以才對外說無故失蹤。三代祖師為二代祖師入室弟子,記錄中描述說有次二代祖師說他在研究一種利用星光之力修行的法子,成功之後會傳於他。三代祖師並沒有得到傳授,所以隻是把這事寫入手劄中,卻沒有相應的功法。貧道推測,如果真的可以用星光修行,那麽就不需要天地靈氣,即使需要,也不是需要那麽多。”
最後一個可能,是有知非子先輩祖師佐證的,讓聽眾的心又懸起來。今晚注定是個非常有激情的夜晚,心情像過山車一樣,急速起伏,很考驗心髒的承受能力。(未完待續)
“說來也巧,在那十年運動中,貧道為了保護道家典籍曾經化身為世俗中人,趕到受害世家中搶救道典。在那時遇到一個受害的大學教授,貧道看他並沒有一般人的怨天怨地,於是與他攀談。從他那裏,貧道得到一種他稱之為統計分析的方法,用之分析前輩們的記錄還是有些作用的。貧道用統計分析法對那些繁雜的記錄進行數字化提取,然後按時間順序,對敵我傷亡人數進行統計對比。結果很出貧道意料,傷亡比例分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為七比八;東漢時期為九比十一;南北朝時期為六比十一;唐朝時期為五比十二;南宋時期為四比十三;明後期為三比十九。其他時期的記錄沒有具體的數字,也就沒辦法進行統計,所以也就缺少那些時期的比率了。
“從這些比率中可以看出,我們一方的傷亡率一直比對方高,而且是隨著時間推移,傷亡比率越來越高。離現在最近一次的大戰。是在明晚期,比率達到了三比十九,也就是說他們死傷三人。可以拚殺我們十九人。我們都知道,即使當時沒有立即兵解的前輩們。迴去師門後,也會在一年內仙去,所以說對方三人可以拚殺我們十九人。”
聽眾倒吸一口涼氣,以前沒算過不知道,死亡率原來這麽高,這簡直就是去送死。雖然修道者都要把生死看開,就如莊子所說:“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修行到那個境界,那是高真大德才可以做到的境界。他們這些掌門或曾經的掌門,心中裝的事太多,哪有多少時間去潛心修行。龍雲為了修行,把掌門之位傳給海和,自己做太上長老了,但也沒能逃脫許多煩心事。
在場的都是修行者,而且是顯修中處於最高層的修行者,關於修行是怎麽迴事,他們比那些在媒體上叫囂著傳道的人要知道的更多。真正的修行是怎麽迴事。為什麽莊子說“薪盡火傳”,薪盡的時候,火是怎麽傳的。他們心中都是一清二楚的。如果在對付敵人的時候,受了瀕死的重傷,“薪”盡了就是盡了,沒有火種再相傳的。
魂魄和*並不是各自獨立的,他們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為陰,一為陽,互為表裏。為陰的*顯象受傷了。甚至是失去某部分肢體,為陽的藏象係統也會受到大損傷。更不用說作為中介的經絡血脈了。沒有達到真人境界,不可以長存於世。不可以不胎中迷,今世修行就全完了。下一世?沒有下一世了。
所以他們聽到那麽高的傷亡率後,集體沉默了,都不作聲,多年養成的習慣,讓他們開始計算得失。自身的得失,門派的得失,都要計算清楚,投出和收入不能太失調啊!
知非子把統計結果說了出來,就不再講述下去。他知道在場的人都不是一個人,身後都有一大幫人跟著,需要對那幫人負責,有些事不能不計算清楚。如果參加後繼的行動,肯定會大戰,哪些門人要去參加,哪些不去參加而做為香火留存,都要計算清楚的。如果不參加後繼行動,會有什麽損失,在修行界特別是這個小圈子中的地位會降落到什麽程度,也是要算計清楚的。
在他們進行算計的時候,知非子又加了一塊*碼:“這些數字都是從以前的記錄中統出來的,並不代表現在。如果現在發生大戰,貧道不知道是什麽結果,可能更差,也可能會好些,沒有誰能說得準。”
半盞茶的時間後,龍雲叫道:“不管它了,傷亡多少算它也沒有用,徒增煩惱。知非子,你繼續向下說,說完了,我們再考慮。”
知非子點頭道:“好,貧道當時得出結果時也沒有想通透,就想著與各位共同商議,拿出一個可行的辦法來。現在貧道繼續向下講述,講述完了之後,我們再詳細商議。從這些比率中可以看出,那個世家的戰力越來越強,對我們一方的殺傷力越來越大。但是反過來看,如果從我們一方找原因,則可以看出,是我們一方的戰力越來越弱了。自從漢以後,我們一方的戰力就開始下降了,傷亡的比率當然就增大了。不管天地靈氣是從什麽時間開始稀薄的,總之天地靈氣變的越來越薄,修行也越來越難,境界的提高也更加困難,導致戰力也提升不了,反而還下降了。最後一次大戰是在明末,傷亡比率達到三比十九!這說明天地靈氣對那個世家中人的修行即使有影響,也是非常小的,幾乎可以不算計在內的。但天地靈氣對我們的修行影響卻是非常大的,使得我們不得不轉而用眾生之氣修行。
“在用眾生之氣修行之後,並沒有爆發大戰,即使有對戰,也是隻集中在一兩個門派,沒有涉及到我們所有門派。小規模的對戰中,對方的損失更小,統計出來的比率是四比二十五!從記錄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對方的法術威力即使有所下降,但是也沒有下降多少,還有八成左右的威力。從師門關於道術道法威力的記載中,貧道對比了一下,改用眾生之氣修行後,我們的道術道法威力下降了七成。不論是修行功法對天地靈氣的要求很高,轉而用眾生之氣而不能達到要求,還是說我們的修行之心已經沒有前輩們虔誠,總之我們的法術威力下降的太多。
“從這一項對比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那個世家有秘法,可以使得天地靈氣的稀薄不會對他們的功法產生太大的影響。而這個秘法就是貧道特別想知道的,在場的各位肯定也非常想知道。當時貧道想,這個秘法有幾種可能,一是他們另有天地靈氣供給之地;另一是他們都是先天道體;還一個是他們修行的功法特殊。
“第一個可能,另有天地靈氣供給之地,現知的洞天福地,除了隱域和我們已經占有的,沒有任何一地被一個世家或門派占據。隱域是不可能的,隱域的出入之地,已經被我們多個門派派弟子監視,如果有人進出,肯定會被發現的。其他洞天福地,要麽被各派占據,要麽被世俗之人破壞掉。除了穩域,無論哪個洞天福地,都是與整個天地連為一體的,一損具損。在天地靈氣這麽稀薄的情況下,我們各派的聚靈之地也沒有那麽濃厚的天地靈氣供給修煉,那個世家也不可能會有充足天地靈氣的聚靈之地。所以這個可能性被排除。
“第二個可能,他們都是先天道體。這個可能更可笑,先天道體的形成條件,在場的各位都知道。一是要天地靈氣近乎凝為靈水的環境;二是父母必須為無垢之體;第三點最難,就是老天爺一時疏忽,沒有時時刻刻監視,這等逆天之體才得以出生。一個都是萬年難遇,更何況家族中參戰的人都是,這就需要很會幻想才能有的結果了。所以這一個可能性也可以被排除掉。”
“第三點可能,他們修行的功法非常特殊。這是最後一個貧道能想到的了,而且貧道還查了許多典籍,連一些傳說都沒放過。首先說一下不需要天地靈氣的修行功法,這種功法在青羊宮是有記載的。《二八星宿錄》中有言:星宿之力,發散於地,可截取修之。這本典籍,都是當做記錄二十八星宿傳記來對待的,從來沒有與修行聯係起來。直到貧道懷疑那個世家特殊功法之時,才重新從故紙堆中找迴來,仔細閱讀五遍也沒有找到一點線索。後來在查看第二代祖師手劄時,在書中最不起眼之處,記錄有一句:曆盡世,星宿功成。青羊宮第二代祖師是在位最短的一位,隻有七年,後無故失蹤。查找第三代祖師所寫記錄,才知道第二代祖師並不是無故失蹤,是因修行星宿功而仙去。隻因當時二代祖師功成之時,渾身冒出無盡星光,在星光中消失,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感知之物,所以才對外說無故失蹤。三代祖師為二代祖師入室弟子,記錄中描述說有次二代祖師說他在研究一種利用星光之力修行的法子,成功之後會傳於他。三代祖師並沒有得到傳授,所以隻是把這事寫入手劄中,卻沒有相應的功法。貧道推測,如果真的可以用星光修行,那麽就不需要天地靈氣,即使需要,也不是需要那麽多。”
最後一個可能,是有知非子先輩祖師佐證的,讓聽眾的心又懸起來。今晚注定是個非常有激情的夜晚,心情像過山車一樣,急速起伏,很考驗心髒的承受能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