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讀了經書,把經書中的內容當做文化宣講,那麽他就是學者;如果讀了經書後,按著經書的指引,躬體力行地去做,那麽他就是修行者。蘇光光讀到過不少能引起心靈共鳴的經書和思想探索理論,但是理智又告訴他,不能輕易相信,必須要經過檢驗才行,必須證明是正確無誤的才行。這也就造成他是個沒有信仰的人,或者說是個信仰自已的人,隻有經過自已體驗才能去相信,才能去身體力行。


    蘇光光一直在追求適合自已的道路,小的時候他是無意識去找,後來明白了,就有意去找。對於他尋找自已的修行之路,蘇老道是非常支持的,也是蘇老道說服父母及外公外婆讓他可以相對自由地安排上學時間及學些什麽。當然,長輩的指導和引導是必不可少的,人生經驗就在那擺著,許多問題必須是要有經驗才能更好的解決的。


    在他十一歲那年,數學上遇到的問題終於爆發出來,圓的問題、除不盡的問題、三角函數的問題、開方的問題,都不能得到滿意的解答,而自已又不能發明出一種理論完美地解決這些問題。當時他非常痛苦,大病了一場,差點被鄰居及親戚當做瘋子而送到精神病院去。


    蘇老道與高行廣商量討論了一夜,把兩個人的一些關於文化思想的認識,第一次心平氣和地做了交流,最終得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由蘇老道告訴蘇光光:“現在的科學及其他的西方思想隻是一種文化,我們古傳統思想也是一種文化,甚至已經湮滅的亞特藍蒂斯也是一種文化的代表。既然你發現有些文化中有些錯誤,那麽你找到這些錯誤並糾正它,在這過程中你肯定能找到自已的修行之路!”


    這些不是很嚴謹不太正確的話,給蘇光光的衝擊是很大的,解決了他一直糾結的思想問題,病情也順利好轉。後來隨著他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長,特別是隨蘇老道遊行及自已在非洲的戰鬥經曆,發現這些話中許多的漏洞及錯誤,但是總的指導思想還是正確的,他也一直按著這個指導思想去做,希望能找到自已的修行道路。


    以前也發現過一些小錯誤,也糾正了這些小錯誤,但是都沒有中午的驗證結果給他的衝擊大,所以當時差點心靈精神破裂。畢竟他生活的環境是現代科技塑造的,學校教的東西、使用的東西、他自已研究的人工智能都是現代科學範疇,對他的影響也是僅次於道家文化的,衝擊力可想而知。


    他不知道這次是否能順利突破,突破時會造成什麽樣的影響或破壞,所以隻能找個沒人的地方進行突破。根據蘇老道的經驗,這種重大突破都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損傷,他以前境界不高突破時都把屋中的東西搞的一團亂,現在更要注意環境。


    蘇光光一直在運行清靜經壓製精神的爆裂,不敢分心他顧,把全副精神都用在與一*的洶湧精神對抗,現在可不是精神突破的好時機好地方。不知過了多少時間,耳邊傳來出租司機的聲音:“小夥子,到了,醒醒!”


    蘇光光聽到聲音,從修行對抗中醒來,連忙拿出錢包,也不管多少,抓出一紮遞給司機,道:“不用找了!”打開車門,向蟒山跑去。


    飛快地跑入山中,找了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立即趺坐下來,準備進行對精神的升華。能否真正的踏入映月境界,就看這次突破了,突破了一切都好說,突破不了,一切休提。


    精神力已經達到大海境界的極限,就像一條小舢板處於大海中,現在狂風暴浪襲來,狂風吹著這條即將破碎的小舢板,暴浪在本來就破的地方又用巨力拍擊著,隨時會舢毀人亡。這條破碎的小舢板,不但要抵抗住狂風暴浪,還要在這種環境下改造自已,成長為一條不懼風浪的不沉巨艦,其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這種情況,蘇光光早與蘇老道商量過,也吸取了蘇老道突破境界時的經驗,已經想好了應對策略。他在這裏做了個討巧的決定,就是把數學上的顛覆做為動力,加大了風浪的力度,使得那條小舢板完全粉碎,使之融入風浪中。


    當一個更大的巨浪拍過來時,已經破得不成樣子的小舢板立即粉身碎骨,不見絲毫影子,被風浪全部吞沒。精神之舢碎成末了,但是並不是消失,蘇光光守著那點點星光一樣的清明,點亮著海水,在狂風中頑強地閃爍著,燈塔一樣指引著大海中的舵手駕船歸航。


    這些點點光亮很有感染力,不斷吸收風浪壯大自已,並且像有線牽引一樣向最近一個光點靠近。隨著吸收“能量”及相互抱碰上團,越來越多的更大光點形成,這些大光點又加快了吸收風浪的速度,使風浪越來越無力,越來越小。


    當光團全部整合在一起時,光團已經與風浪同樣大小了,已經可以強行對抗和吸收風浪了。由於光團是有“組織犯罪”,而風浪隻是沒組織沒領導的“烏合之眾”,很快光團就把風浪吸收光了,一點不剩。


    這個光團並沒有因為沒有對手沒了而停下來,它自已迅速地變形壓縮,把自已壓得扁扁的,平平的,就像是一麵鏡子,把自已的精神意識全壓入這麵鏡子中。壓縮成鏡子就是為了反映外界,像鏡子一樣映射外界,自已的所以精神意識都納入鏡子中,既能知道外界的情況又不受外界的影響。但是壓縮並不是這麽簡單的,壓力也不是那麽好獲得的,壓縮完成一半的時候,就再也沒能繼續壓縮下去。


    這種情況也在蘇光光的預計之中,吸收風浪後的精神力已經升華成為靈識,不再是精神力那樣時刻處於發散狀態,而是可以凝煉為實體狀態了。現在處於虛態與實態之間,什麽時間把靈識壓縮為實體,那時就映月圓滿,跨入下一個境界。


    蘇光光剛想收功,意外出現了,可能是因為壓縮靈識,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原來包裹風浪及精神力的意識體,開始快速坍塌。蘇光光的靈識對些毫無辦法,用了各種方法都沒有效果,抵抗、定位不動、吸收全然沒用。雖然沒用,但他還是不放棄,把靈識體沿著收縮的意識體旋轉起來,希望利用向心力把靈識壓縮的更緊密更結實,以此來抵抗意識體的收縮。


    其實他也不能放棄,放棄了他的精神世界就會崩潰,雖然不知道精神會不會存在,又或者會到哪裏,變成植物人是肯定的了。在這處人跡罕至的地方,可能他的身體都被山中的蟲子小野獸吃了還沒被發現,也可能因為身體腐爛的臭味能吸引遊客或工作人員過來而發現有具屍體。


    當靈識又壓縮了三分之一時,再也壓縮不了,這種方法的潛力已經用盡。當他想放棄時,意外出現了,意識體竟然隨著靈識旋轉起來,在旋轉過程中進行本體的壓縮包純化。蘇光光這時明白了,意識體借這次機會,把自已旋轉起來,進行壓縮純化慢慢形成識海。


    識海是怎麽形成的,誰都說不清楚,很多修行書籍很是含糊不清,根本沒有一本進行詳細講述的,都隻是說功到自然成。自已現在觀察到的方法也許就是一條捷徑,一種形成識海的方便方法,不知道是不是一種大眾方法,能適合大多數人。


    蘇老道直到現在也還沒有形成識海,他的靈識已經在十多年前就修行成功,經過十多年的純化打熬,還是還沒達到形成識海的程度。一般認為形成識海了,也就是把靈識升華成為神識了,已經達到神的程度了,可以化虹而去,也就是成仙了。


    有可能是蘇光光的情況特殊,也可能是那些經書中記載錯了,這事還是與蘇老道溝通商量一下。


    識海形成後,蘇光光從入靜中醒來,聞到一股特別臭的味道,吸了幾下鼻子,發現是自已身上發出的。他以前聽爺爺說過,當靈識修成時,靈識會把身體中真氣沒法驅除的雜質驅出去,而識海形成時也會驅除,現在他兩者結合驅除,不臭才是怪事。


    周圍也有幾棵小樹像是被龍卷風“親吻”了一樣,有的碎成一塊塊,有的擰成麻花一樣,而那幾棵大樹也沒逃脫被剝皮的命運,總之現場是一片狼籍。


    靈識形成後,他的靈識可以外放,已經可以探識到一百米外的事物,對危險更是可以預知,好處多多。忍著臭味,用靈識探索尋找著水源,他知道這附近肯定有水源,這裏離天池也不遠,實在不行去天池洗澡也行。


    十來分鍾後,找到一處水源,雖然不大,但是洗個澡,把自已身上的臭味去除還是可以的。快速洗個澡,然後就向山外跑去,現不趕快迴去,今天的實驗就做不成了,看太陽已經中午了。雖然怕打擾沒帶手機,但是他修行也有小成了,對時間變化非常敏感,知道現在肯定已經快十二點了。


    用山林追狸速度出了山,跑到公園門口,找了輛出租車,在金錢攻勢下,那個司機終於同意載這個叫花子一樣衣服淩亂還帶臭味的人。


    迴去狠狠地洗了個澡,把全身都仔細洗了一遍,換了一身幹淨的衣服,把那身臭味四散的衣服裝入塑料袋中係上,準備把這身“見證”他突破的衣服扔了。


    看著鏡子中的自已,他現在顯得越來越寧靜,像水麵一樣平靜無波,安詳、平和,皮膚看上去玉光盈盈,都可以反光。其實這種反光,在修行界中,這是一種寶光,是能定,是可以映射外界的一種表現。用科學的話說,就是他能產生一種場,一種特殊的磁場,使光都發生了扭曲和變化。隻是他現在修行境界有限,隻能形成水麵反光,境界高深時,就可以如同玻璃鏡子那樣,毫纖必現,一汙一垢都可發現,而不是隻能反光。


    但是他現在的境界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在他身周的人,會發現自已平常的不足。而這種發現卻不會使人覺得不舒服,因為這種發現缺點是自內心反映出來的,是一種發現自已不足的喜悅,是更接近自已心中那種完美的喜悅。這種精神上的愉悅不是那麽容易就能獲得的,有的人可能一輩子也沒有這種經曆,不是洞房花燭夜和金榜提名時能比得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半生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棵樹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棵樹人並收藏一半生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