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說不定,趙光義害怕大臣懷疑他得位不正,不敢對大臣放手使用,所以大量啟用內侍。內侍參與朝廷大事,也不是沒可能。
孫維梁越想越覺得,隻有接觸一下契丹使團和大宋使團,才能更深入了解其秘密。
這個蕭墶怖,要不就是個邊緣人物,要不,就是他在裝傻。
等等,蕭姓?這不是契丹國的後族大姓嗎?蕭墶怖會是個邊緣人物嗎?
孫維梁冷笑,跟自己玩心眼,可惜,自己沒那麽好糊弄。
孫維梁假裝發怒道:“說,你們的使命,真的是和談嗎?”
白玉堂驚訝孫維梁為什麽一改之前的和顏悅色,突然疾言厲色起來,但他隻能忠實的翻譯過去,並告訴蕭墶怖,孫維梁很生氣,問他是不是隱瞞了什麽。
蕭墶怖想了一下,說道:“我們來這裏,是根據一張藏寶圖的指引過來的。”
白玉堂翻譯給孫維梁,孫維梁大搖其頭,“這我知道。除了藏寶圖,我要知道的是你們真正的使命。別告訴我是為了和談。現在根本不到和談的時候。你糊弄鬼呢!”
蕭墶怖震驚的看著孫維梁,問道:“你憑什麽這麽說?”
孫維梁冷笑,告訴白玉堂,“告訴他我的身份。”
白玉堂告訴蕭墶怖,孫維梁是府州折禦卿的腹心幕僚,參與軍國大事。宋遼之間那點事,瞞不過他。
蕭墶怖垂下頭,喪氣道:“我們確實不是來和談,但真正的使命,我不能說,說出來,不但對我們契丹沒好處,你們大宋的損失更大。這一點,我可以向你保證。你最好不要糾纏這個問題。”
孫維梁詫異了,這蕭墶怖的前後反差也太大了。
“既然你們的使命不損大宋利益。那你告訴我,如果我決定見你們的使團,你會同意嗎?”
蕭墶怖警惕道:“你要見我們的使團做什麽?”
孫維梁說道:“當然是談判了。你們能夠與大宋朝廷談,為什麽就不能與我們府州談呢?說不定,府州能夠更快與你們達成一致呢。”
“不行不行,府州不行。”蕭墶怖連連搖頭。
這是孫維梁的試探。蕭墶怖認為府州沒有資格參與談判,足以證明雙方在談的,是關乎雙方大利益的軍國大事,府州作為地方,根本沒有參與的資格。
那麽問題來了,究竟談的是什麽,要如此隱秘,甚至要用尋寶來遮人耳目呢?
契丹使團不能接觸,大宋使團孫維梁還沒有想好要不要與他們見麵。主要是郭全斌的存在,讓孫維梁不敢貿然前進。總要收集這人的情報,對這人有所了解後再有所行動,比較穩妥。
孫維梁想了一下,問道:“你現在成了我們的俘虜,有什麽打算?要跟我們迴府州嗎?”
蕭墶怖連忙搖頭,“我願意出錢贖迴自己。”
“多少錢?”孫維梁抓住一個契丹人也沒用,還不如廢物利用,能換點錢,多少總是好的。
“我願意出一百貫錢贖迴自己。”蕭墶怖盤算了一下,說道。
孫維梁大搖其頭,“你也把自己看的太輕了。蕭姓可是契丹的後族,你當我不知道呐。而且你能代表契丹國主前來談判,就表示你是國主的近臣。即使後族,又是近臣,就值一百貫?告訴你,沒有一萬貫,休想迴去。我寧可宰了你出口氣,也不接受施舍似的一百貫錢!”
蕭墶怖也急了,“我就是個小人物。我姓蕭不假,可這是主人賜我的姓。我可不是什麽後族。我跟著使團來,不過是個當兵的,我更不是什麽國主近臣!”
孫維梁看著蕭墶怖,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麽破綻,“我聽說,契丹人一般不說謊的,你確定你說的都是實話?”
這話問的,簡直有些白癡。但蕭墶怖很認真的點頭,“我保證我說的都是實話!我是你俘虜的,我有義務對你說實話。”
孫維梁看著蕭墶怖,心裏有了決定,“好!我就相信你一次。一百貫錢買你的命,確實不值。我也不要你的贖命錢,咱倆交個朋友,算是不打不相識好了。”
蕭墶怖驚訝道:“你不要錢,還肯放過我?”
孫維梁笑道:“怎麽?你不相信?”
“確實很難相信。”蕭墶怖實話實說。
孫維梁聳聳肩,“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也不求著你什麽。現在你已經可以走了。——如果你的傷勢,允許你趕路的話。”
蕭墶怖連忙跳起來,“我沒問題。”
孫維梁便點頭示意他可以出去了。
蕭墶怖不敢置信的慢慢往外走,直到走出很遠了,還不敢相信自己已經自由了。
“少爺,為什麽要放走他?抓住一個契丹人,迴府州,這是大功勞!”孫大軍不解的問。
孫維梁笑道:“這個蕭墶怖能夠在契丹使團中,就表明他的身份不一般。這樣的人,我們殺了他,契丹國很快就有新的人手頂上來。但我們放走他,他一定會對我們感恩。以後我們的生意若能做到契丹去,這個人,就會是我們很好的合作夥伴。
要做一個成功的商人,就一定要有長遠眼光。朋友遍天下才能賺大錢。”
孫大軍笑了,“可是,契丹和我們大宋是死敵呀。”
“跟大宋是死敵,跟我們就未必了。我們現在當然要效忠大宋,竭盡全力在宋遼國戰中取勝,但在效忠大宋的同時,並不妨礙我們為長遠考慮和打算吧。契丹是大國,就算國戰失敗,我們大宋也很難完全吃掉契丹。大宋與契丹最終握手言和,是大勢所向。到時候,誰的生意先做到契丹去,誰就能賺大錢。而我們,在此時就已經搶到了先機。”
“少爺的生意經,與別人不同,甚至與老爺的想法也不同。但我覺得,少爺說的很有道理。就是那些治國的大老爺們,也未必能比少爺說的更好。”
“你識貨就行。跟著本少爺,你不會吃虧的。”
……
孫獻策得知孫維梁放走了蕭墶怖,也過來詢問了一通,聽說了孫維梁的理由後,孫獻策對孫維梁佩服的五體投地。
孫維梁越想越覺得,隻有接觸一下契丹使團和大宋使團,才能更深入了解其秘密。
這個蕭墶怖,要不就是個邊緣人物,要不,就是他在裝傻。
等等,蕭姓?這不是契丹國的後族大姓嗎?蕭墶怖會是個邊緣人物嗎?
孫維梁冷笑,跟自己玩心眼,可惜,自己沒那麽好糊弄。
孫維梁假裝發怒道:“說,你們的使命,真的是和談嗎?”
白玉堂驚訝孫維梁為什麽一改之前的和顏悅色,突然疾言厲色起來,但他隻能忠實的翻譯過去,並告訴蕭墶怖,孫維梁很生氣,問他是不是隱瞞了什麽。
蕭墶怖想了一下,說道:“我們來這裏,是根據一張藏寶圖的指引過來的。”
白玉堂翻譯給孫維梁,孫維梁大搖其頭,“這我知道。除了藏寶圖,我要知道的是你們真正的使命。別告訴我是為了和談。現在根本不到和談的時候。你糊弄鬼呢!”
蕭墶怖震驚的看著孫維梁,問道:“你憑什麽這麽說?”
孫維梁冷笑,告訴白玉堂,“告訴他我的身份。”
白玉堂告訴蕭墶怖,孫維梁是府州折禦卿的腹心幕僚,參與軍國大事。宋遼之間那點事,瞞不過他。
蕭墶怖垂下頭,喪氣道:“我們確實不是來和談,但真正的使命,我不能說,說出來,不但對我們契丹沒好處,你們大宋的損失更大。這一點,我可以向你保證。你最好不要糾纏這個問題。”
孫維梁詫異了,這蕭墶怖的前後反差也太大了。
“既然你們的使命不損大宋利益。那你告訴我,如果我決定見你們的使團,你會同意嗎?”
蕭墶怖警惕道:“你要見我們的使團做什麽?”
孫維梁說道:“當然是談判了。你們能夠與大宋朝廷談,為什麽就不能與我們府州談呢?說不定,府州能夠更快與你們達成一致呢。”
“不行不行,府州不行。”蕭墶怖連連搖頭。
這是孫維梁的試探。蕭墶怖認為府州沒有資格參與談判,足以證明雙方在談的,是關乎雙方大利益的軍國大事,府州作為地方,根本沒有參與的資格。
那麽問題來了,究竟談的是什麽,要如此隱秘,甚至要用尋寶來遮人耳目呢?
契丹使團不能接觸,大宋使團孫維梁還沒有想好要不要與他們見麵。主要是郭全斌的存在,讓孫維梁不敢貿然前進。總要收集這人的情報,對這人有所了解後再有所行動,比較穩妥。
孫維梁想了一下,問道:“你現在成了我們的俘虜,有什麽打算?要跟我們迴府州嗎?”
蕭墶怖連忙搖頭,“我願意出錢贖迴自己。”
“多少錢?”孫維梁抓住一個契丹人也沒用,還不如廢物利用,能換點錢,多少總是好的。
“我願意出一百貫錢贖迴自己。”蕭墶怖盤算了一下,說道。
孫維梁大搖其頭,“你也把自己看的太輕了。蕭姓可是契丹的後族,你當我不知道呐。而且你能代表契丹國主前來談判,就表示你是國主的近臣。即使後族,又是近臣,就值一百貫?告訴你,沒有一萬貫,休想迴去。我寧可宰了你出口氣,也不接受施舍似的一百貫錢!”
蕭墶怖也急了,“我就是個小人物。我姓蕭不假,可這是主人賜我的姓。我可不是什麽後族。我跟著使團來,不過是個當兵的,我更不是什麽國主近臣!”
孫維梁看著蕭墶怖,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麽破綻,“我聽說,契丹人一般不說謊的,你確定你說的都是實話?”
這話問的,簡直有些白癡。但蕭墶怖很認真的點頭,“我保證我說的都是實話!我是你俘虜的,我有義務對你說實話。”
孫維梁看著蕭墶怖,心裏有了決定,“好!我就相信你一次。一百貫錢買你的命,確實不值。我也不要你的贖命錢,咱倆交個朋友,算是不打不相識好了。”
蕭墶怖驚訝道:“你不要錢,還肯放過我?”
孫維梁笑道:“怎麽?你不相信?”
“確實很難相信。”蕭墶怖實話實說。
孫維梁聳聳肩,“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也不求著你什麽。現在你已經可以走了。——如果你的傷勢,允許你趕路的話。”
蕭墶怖連忙跳起來,“我沒問題。”
孫維梁便點頭示意他可以出去了。
蕭墶怖不敢置信的慢慢往外走,直到走出很遠了,還不敢相信自己已經自由了。
“少爺,為什麽要放走他?抓住一個契丹人,迴府州,這是大功勞!”孫大軍不解的問。
孫維梁笑道:“這個蕭墶怖能夠在契丹使團中,就表明他的身份不一般。這樣的人,我們殺了他,契丹國很快就有新的人手頂上來。但我們放走他,他一定會對我們感恩。以後我們的生意若能做到契丹去,這個人,就會是我們很好的合作夥伴。
要做一個成功的商人,就一定要有長遠眼光。朋友遍天下才能賺大錢。”
孫大軍笑了,“可是,契丹和我們大宋是死敵呀。”
“跟大宋是死敵,跟我們就未必了。我們現在當然要效忠大宋,竭盡全力在宋遼國戰中取勝,但在效忠大宋的同時,並不妨礙我們為長遠考慮和打算吧。契丹是大國,就算國戰失敗,我們大宋也很難完全吃掉契丹。大宋與契丹最終握手言和,是大勢所向。到時候,誰的生意先做到契丹去,誰就能賺大錢。而我們,在此時就已經搶到了先機。”
“少爺的生意經,與別人不同,甚至與老爺的想法也不同。但我覺得,少爺說的很有道理。就是那些治國的大老爺們,也未必能比少爺說的更好。”
“你識貨就行。跟著本少爺,你不會吃虧的。”
……
孫獻策得知孫維梁放走了蕭墶怖,也過來詢問了一通,聽說了孫維梁的理由後,孫獻策對孫維梁佩服的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