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讓決定定居府州,其他人或許看不透孫德讓的深謀遠慮,孫維梁卻看得很清楚,並因此打心眼裏佩服孫德讓的眼光。


    府州是折氏的大本營。折氏本是羌人,因久居中原,早已與漢人一般無二。而且,折氏的祖訓,就是忠於中原的朝廷,絕不生二心。更不能打重迴草原的主意。


    憑折氏的實力和忠誠,即使中原重新出現大一統的朝廷,折氏大概率也能世代得封府州,成為府州的永久主人。


    這樣一來,在府州地麵,就是折氏說了算。就算是外麵的大一統朝廷,也不能越過折氏幹預府州城的事。


    孫氏隻要打通折氏的關節,就能在府州世代生存下去,而無需顧慮聞氏一旦東山再起,對孫氏的報複。


    可以說,府州就是亂世之中,孫氏的世外桃源。隻要折氏不倒,折氏不背叛孫氏,孫氏就不會出現什麽大意外。


    崔氏原原本本的將孫氏與聞氏的恩怨由來敘說了一遍。中間無一人打斷,大家都聽得很仔細。


    “聞氏兄妹是否還活在世上尚未可知,夫人如何能肯定,此次對付我們孫家的,就一定是聞氏餘孽呢?”孫維允問道。


    “沙穀津出事與聞氏滅門是同一天!天下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崔氏說道。


    孫維梁聽了渾身一顫,對這個神秘的聞氏兄妹愈發的恐懼起來:這是怎樣一個對手啊。連報複的日期都精心挑選。這是否說明,報複孫家,對聞氏兄妹來說,並不是什麽很困難的事情呢?


    由此也能解釋,為什麽白氏為聞氏所收買,有大把機會對孫維梁下手,卻都輕易放過,反而在孫維梁與胡氏的交鋒中一再幫著孫維梁。聞氏一定給了白天政具體的指示,明確什麽時候動手,什麽條件成就了動手等等。孫維梁能活到現在,隻是聞氏給出的條件不具備而已。


    這下孫維梁反倒疑惑了。聞氏既然與孫氏有著滅門的血海深仇,按常理不是應該以牙還牙,以血還血,逮著機會就把孫氏往死裏整嗎?


    但現在看聞氏行動的架勢,明顯並不急於動手對付孫家,而是有條不紊的一步步來。這等閑情逸致,出現在變態殺手身上倒還可以理解,把整個報複行動視為神聖的藝術,一切細節都要嚴謹的契合他心中的完美藍圖。但出現在聞氏兄妹身上,孫維梁卻有些費解。除非聞氏兄妹就是變態殺手。


    再進一步想,要想在那天,在沙穀津對孫家實施報複,看似簡單,要實現起來卻很不容易。首先孫家的護糧隊能否在那天恰好經過沙穀津;還有,怎麽保證護糧隊裏有孫氏的直係後人;最後,如何保證行動前後沒有官兵出現。


    如果這些條件聞氏都能輕易的滿足,至少說明一點,在府州的官層,聞氏的影響力,絲毫不低於孫氏,甚至猶有過之!


    憑孫維梁對老爺的理解,老爺既然最終選擇了府州,就有相當的把握,在府州,聞氏兄妹再厲害,也壓不過孫氏去。對此孫維梁毫不懷疑。


    然而現實卻清脆的打孫氏的臉。孫維梁能夠想象,得知此消息的老爺,內心是如何的山崩地裂。經曆無數兇險的老爺,竟會因此而病逝,可知此事帶來的震撼有多大。或許,老爺已經預見到孫氏即將麵對的悲慘命運吧。


    想到這裏,孫維梁非但沒有絕望,反而憑空生發一股豪情:沙穀津一事,雖然對孫家來說不啻於滅頂之災,但另一方麵,卻把前世身為商業巨子的孫維梁帶來了孫家。難道不是上天有意拯救孫氏於水火之中的安排嗎?


    從道義上講,雖然孫德讓對聞氏的辣手滅門有些殘忍,但此前,孫德讓卻是一直隱忍有加,是聞氏的一再跋扈,這才讓孫德讓下了最終的殺手。嚴格論起來,雙方都不是什麽好人,誰也別把自己放在道義的製高點上去譴責別人。


    既然不比道義,那就隻能比實力,比手段了。聞氏能夠在府州的地界上成功重創孫氏,至少說明,現在的聞氏,是高孫氏一籌的。但聞氏一擊過後,卻又給了孫氏太長的恢複和調整時間。在孫維梁看來,這是聞氏的致命傷。畢竟,再厲害的軍師,也預見不到孫維梁的蛻變,預見不到孫維梁醒來後帶給孫氏的影響和改變。


    “夫人,既然能夠確定是聞氏在報複我家。我想,我們孫氏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不知這段時間,夫人可曾查出一些什麽聞氏存在的蛛絲馬跡?”孫維梁想通利害,整個人立馬變得不同,不再患得患失,重新恢複到冷靜、睿智的狀態。


    孫維梁才不相信,憑老爺和夫人的精明,能這麽逆來順受,甘受聞氏的擺布。背地裏,肯定有什麽動作。


    “敵人在暗我在明,我們能有什麽辦法?”崔氏說道,“當年老爺在時,都不能抓住聞氏兄妹,我一個女人,自然更是不行。我做的,不過是盡量為咱們孫家爭取活下去的希望罷了。”


    崔氏拿話含混過去,孫維梁卻大概能猜出個大概。府州握有最高權力的家族便是折氏。孫家要想在府州世代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搞好與折氏的關係。


    沙穀津一案,不管折氏有沒有參與,孫氏都別無選擇,隻能繼續投入資源,結好折氏。


    孫維梁心中一動,突然想起折禦卿初見自己說的話。“如果自己身邊但凡有人能為孫氏說上幾句好話,他也不至於對孫氏處以重罰。”


    現在想來,折禦卿是知道孫氏的存在,並且對孫氏有著網開一麵的心思的。隻是底下人卻眾口一詞,紛紛要求嚴懲孫氏。折禦卿沒有辦法,就算是做做樣子,也要給予孫氏重罰。或許折禦卿也沒想到,孫氏竟然如此脆弱,重罰之下,竟然讓孫氏土崩瓦解了。


    這或許就是折禦卿自覺對不住孫氏的地方了。


    再想想,折禦卿一見自己,就考較自己的才情,想來是存有破格啟用的意思。自己表現出不俗的眼光和見識,直接提拔為親信幕僚,也就不奇怪了。


    這麽一來,聞氏在府州的手段倒是清楚了。知道爭取折氏的支持上不如孫家,聞氏幹脆放過折氏,改走折氏周圍人的關係。折氏再強,也要靠手下人幫他辦事。關鍵時候,折氏不能不考慮手下人的“民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司開到北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伏波飄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伏波飄萍並收藏公司開到北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