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期間,孫維梁得知大哥在外麵賭錢,已經欠賭坊一千多貫,不禁嚇了一跳。再進一步得知大哥還經常去賭時,不禁更為著急。
“大哥,你這又是何苦呢?”
孫維均羞赧道:“當時還不是破罐子破摔嘛。現在既然知道娘為了我們孫家用心良苦,我作為孫氏長子,當然要振作起來,撐起這個家。”
“欠的錢怎麽辦?用家裏的錢還嗎?”
“以前我想反正都不是孫家的了,隨便揮霍唄,也比被人搶去的強。現在當然不能那樣,這事,我會想辦法的,不用你們操心。”
“一千多貫,你怎麽想辦法?再贏迴來?賭坊怕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了。”
“這些日子我苦練賭技,相信過不了多久,就能大成。到時候,還不是想贏多少贏多少。”孫維均說道。
孫維梁還想再勸,卻發現安氏在朝自己使眼色,立馬醒悟:以崔氏精明,豈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兒子被賭坊耍的團團轉,而無動於衷的。看安氏的意思,顯然崔氏那邊早有主意。
“大哥好自為之,賭博一事,能不沾還是不沾的好。”
來到午後,二哥和五哥家人陸續來到,楊氏和素雲也坐車前來。
崔氏安排大家在玲瓏居坐下。玲瓏居是當年老爺處理機密事務的地方,諾大房間裏,中間一張大圓桌,圓桌中央,是一座黃銅鑄就的火爐,火爐上一隻雙耳銅鍋,裏麵湯水翻滾,四周放置著各色肉片和菜蔬,有些類似後世的火鍋宴。
一屋子人當然沒有享受美食的心情,人人都看著主位上的崔氏,等著她發話。
崔氏朝安氏努努嘴,安氏拿出一疊小冊子,每人給了一冊。孫維梁拿到手,迫不及待打開,隻一眼便愣住:這是孫家的財產賬本!
這可是孫家的全部家底!即使大哥、二哥他們早就能獨當一麵,這份賬本裏的資產,也沒接觸到多少。現在崔氏大方的拿出來,本身便足夠證明崔氏此次的誠意。
“夫人,這是?”孫維梁問道。
“當年我們分家,不過將孫氏名下的田產分了。”崔氏說道,“其實,孫氏的財產,田產隻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財產,都在這賬本裏,暫時由我們崔家保管著。如果不是今天小柳得入帥府為官,我不會這麽快就把大家召集起來,將這份資產公開。——我也沒想到,分家不過兩年,我就有機會把賬本拿出來。——這裏麵的東西,你們或多或少都有經手,我是否貪墨,你們一看便知。”
孫維均和孫維梁已知情,神色自然不變。楊氏對這些根本不關心,隻翻了翻,便合上賬本,也不言語。孫維家接觸家務不多,此時興致勃勃的翻看著,一邊看一邊感歎,根本沒有查賬的意思。
隻有二哥孫維允,在崔氏拿出賬本後就一臉的懵,聽完崔氏的話,更是一臉的驚愕。
“夫人這是什麽意思?”
崔氏看了孫維允一眼,笑道:“意思再明白不過。我是孫家的人。就算再自私,也隻會向著孫家,斷沒有胳膊肘往外拐的道理。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以你的智慧,就能明白當初我的苦心了。”
孫維允臉色轉紅,“我以為夫人以為孫家敗了,要……”
“哈哈,好了,”孫維均拍著孫維允的肩膀笑道,“不光是你,我這個親生兒子,不也誤會了娘嗎?好在娘不會跟我們小輩一般見識。既然水落石出,大家就不要再糾結此事了。”
“是啊,”崔氏說道,“現在,到了我們孫家重新崛起,揚眉吐氣的時候。把大家召集在這裏,就是商議著如何恢複往日孫家的榮耀。以前有老爺在,一切自有老爺做主。現在老爺不在了,我們女流之輩,再有本事,也不能撐起孫家,到底還要靠你們四兄弟才是。”
“有三位哥哥在上,哪輪到我管理家務。對我來說,哪位哥哥當家都一樣,我都服從,願為我們孫家出力幹活。”孫維梁最小,首先表態道。
孫維家也很識趣,緊隨孫維梁,同樣做了表態。
隻剩下孫維均和孫維允,兩人年齡相仿,確實是家主之位的競爭對手。
孫維均先說道:“分家後,我的表現我自己清楚,我是不及格的,自問沒資格當這個家主。”
孫維允笑著說道:“你表現不及格,難道我的表現就好了?我也不行。”
“你好歹還一心想著複興孫家,我卻是破罐破摔了。誰更優秀,一目了然嘛。”
“可我走的歪路、邪路,不是正道。比你更不堪。”
……
“咯咯,你們兄弟倒謙讓起來。”崔氏說道,“也罷,當前可是我們孫家的緊要關頭,若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掌舵人,孫家就危險了。在這方麵,我覺得,還是老二更有魄力。你們說呢?”
韋氏連忙笑道:“不妥不妥,自古嫡長子繼承家業,老大並無什麽錯處,沒理由讓老二越過老大上位。不合規矩。還是該怎樣就怎樣。”
“是啊是啊。”吳氏和楊氏也都這樣說著。
崔氏這才說道:“也罷,老大雖然不成器,到底是孫家的嫡長子,由他掌家也可。隻是底下幾個兄弟,卻是要辛苦一些,好好做好他的幫手才是。”
“夫人放心,”孫維允說道,“分家這兩年,我體會的很是深刻,單打獨鬥,無論如何闖不出一片天。隻有我們兄弟幾個齊心,才有可能。”
“嘿嘿,夫人、大哥,”孫維家也說道,“你們知道我,是個不學無術的,大事也做不來,也就是幫著跑個腿什麽的。”
“現在正是需要我們兄弟團結起來,共同抵禦外敵的時候。我們當然需要一個掌舵者。既然大哥願意承擔,我雖然年小,卻也不吝自己的一份力量。”
孫維梁雖然對大哥很是尊重,卻不認為大哥是合適的掌舵人,相比之下,孫維梁更傾向於二哥。不過,考慮到崔氏和安氏的手腕,大哥也確實足夠勝任。
雖然孫維梁不願意過傳統大家族的生活,不習慣,而且在孫維梁看來,這對自己以後的路,掣肘也很多。可在現在的局勢下,脫離孫家的保護,孫維梁沒有絲毫信心能扛過仇家的明槍暗箭。跟性命相比,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孫維梁縱有千般不願,也隻得接受。
而且,孫維梁對傳統家族大院的生活,也是存有一分好奇,能體驗一番,也是不錯的人生經曆。
“大哥,你這又是何苦呢?”
孫維均羞赧道:“當時還不是破罐子破摔嘛。現在既然知道娘為了我們孫家用心良苦,我作為孫氏長子,當然要振作起來,撐起這個家。”
“欠的錢怎麽辦?用家裏的錢還嗎?”
“以前我想反正都不是孫家的了,隨便揮霍唄,也比被人搶去的強。現在當然不能那樣,這事,我會想辦法的,不用你們操心。”
“一千多貫,你怎麽想辦法?再贏迴來?賭坊怕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了。”
“這些日子我苦練賭技,相信過不了多久,就能大成。到時候,還不是想贏多少贏多少。”孫維均說道。
孫維梁還想再勸,卻發現安氏在朝自己使眼色,立馬醒悟:以崔氏精明,豈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兒子被賭坊耍的團團轉,而無動於衷的。看安氏的意思,顯然崔氏那邊早有主意。
“大哥好自為之,賭博一事,能不沾還是不沾的好。”
來到午後,二哥和五哥家人陸續來到,楊氏和素雲也坐車前來。
崔氏安排大家在玲瓏居坐下。玲瓏居是當年老爺處理機密事務的地方,諾大房間裏,中間一張大圓桌,圓桌中央,是一座黃銅鑄就的火爐,火爐上一隻雙耳銅鍋,裏麵湯水翻滾,四周放置著各色肉片和菜蔬,有些類似後世的火鍋宴。
一屋子人當然沒有享受美食的心情,人人都看著主位上的崔氏,等著她發話。
崔氏朝安氏努努嘴,安氏拿出一疊小冊子,每人給了一冊。孫維梁拿到手,迫不及待打開,隻一眼便愣住:這是孫家的財產賬本!
這可是孫家的全部家底!即使大哥、二哥他們早就能獨當一麵,這份賬本裏的資產,也沒接觸到多少。現在崔氏大方的拿出來,本身便足夠證明崔氏此次的誠意。
“夫人,這是?”孫維梁問道。
“當年我們分家,不過將孫氏名下的田產分了。”崔氏說道,“其實,孫氏的財產,田產隻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財產,都在這賬本裏,暫時由我們崔家保管著。如果不是今天小柳得入帥府為官,我不會這麽快就把大家召集起來,將這份資產公開。——我也沒想到,分家不過兩年,我就有機會把賬本拿出來。——這裏麵的東西,你們或多或少都有經手,我是否貪墨,你們一看便知。”
孫維均和孫維梁已知情,神色自然不變。楊氏對這些根本不關心,隻翻了翻,便合上賬本,也不言語。孫維家接觸家務不多,此時興致勃勃的翻看著,一邊看一邊感歎,根本沒有查賬的意思。
隻有二哥孫維允,在崔氏拿出賬本後就一臉的懵,聽完崔氏的話,更是一臉的驚愕。
“夫人這是什麽意思?”
崔氏看了孫維允一眼,笑道:“意思再明白不過。我是孫家的人。就算再自私,也隻會向著孫家,斷沒有胳膊肘往外拐的道理。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以你的智慧,就能明白當初我的苦心了。”
孫維允臉色轉紅,“我以為夫人以為孫家敗了,要……”
“哈哈,好了,”孫維均拍著孫維允的肩膀笑道,“不光是你,我這個親生兒子,不也誤會了娘嗎?好在娘不會跟我們小輩一般見識。既然水落石出,大家就不要再糾結此事了。”
“是啊,”崔氏說道,“現在,到了我們孫家重新崛起,揚眉吐氣的時候。把大家召集在這裏,就是商議著如何恢複往日孫家的榮耀。以前有老爺在,一切自有老爺做主。現在老爺不在了,我們女流之輩,再有本事,也不能撐起孫家,到底還要靠你們四兄弟才是。”
“有三位哥哥在上,哪輪到我管理家務。對我來說,哪位哥哥當家都一樣,我都服從,願為我們孫家出力幹活。”孫維梁最小,首先表態道。
孫維家也很識趣,緊隨孫維梁,同樣做了表態。
隻剩下孫維均和孫維允,兩人年齡相仿,確實是家主之位的競爭對手。
孫維均先說道:“分家後,我的表現我自己清楚,我是不及格的,自問沒資格當這個家主。”
孫維允笑著說道:“你表現不及格,難道我的表現就好了?我也不行。”
“你好歹還一心想著複興孫家,我卻是破罐破摔了。誰更優秀,一目了然嘛。”
“可我走的歪路、邪路,不是正道。比你更不堪。”
……
“咯咯,你們兄弟倒謙讓起來。”崔氏說道,“也罷,當前可是我們孫家的緊要關頭,若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掌舵人,孫家就危險了。在這方麵,我覺得,還是老二更有魄力。你們說呢?”
韋氏連忙笑道:“不妥不妥,自古嫡長子繼承家業,老大並無什麽錯處,沒理由讓老二越過老大上位。不合規矩。還是該怎樣就怎樣。”
“是啊是啊。”吳氏和楊氏也都這樣說著。
崔氏這才說道:“也罷,老大雖然不成器,到底是孫家的嫡長子,由他掌家也可。隻是底下幾個兄弟,卻是要辛苦一些,好好做好他的幫手才是。”
“夫人放心,”孫維允說道,“分家這兩年,我體會的很是深刻,單打獨鬥,無論如何闖不出一片天。隻有我們兄弟幾個齊心,才有可能。”
“嘿嘿,夫人、大哥,”孫維家也說道,“你們知道我,是個不學無術的,大事也做不來,也就是幫著跑個腿什麽的。”
“現在正是需要我們兄弟團結起來,共同抵禦外敵的時候。我們當然需要一個掌舵者。既然大哥願意承擔,我雖然年小,卻也不吝自己的一份力量。”
孫維梁雖然對大哥很是尊重,卻不認為大哥是合適的掌舵人,相比之下,孫維梁更傾向於二哥。不過,考慮到崔氏和安氏的手腕,大哥也確實足夠勝任。
雖然孫維梁不願意過傳統大家族的生活,不習慣,而且在孫維梁看來,這對自己以後的路,掣肘也很多。可在現在的局勢下,脫離孫家的保護,孫維梁沒有絲毫信心能扛過仇家的明槍暗箭。跟性命相比,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孫維梁縱有千般不願,也隻得接受。
而且,孫維梁對傳統家族大院的生活,也是存有一分好奇,能體驗一番,也是不錯的人生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