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衙房,劉賢迴答了眾人的關切,直說自己沒有受傷,也確保苑辰沒有受到危險,便拉著劉巴進了裏屋。
“是蔡夫人?”劉巴先是確認了幕後之人的身份。
劉賢點點頭,這一點已經無需否認。
“她要你閉口?”劉巴追問。
劉賢搖搖頭:“她殺了王粲,連呈報伯父的奏表都寫好了。可笑王粲身為文學從事,竟然會因為拜師不成這樣的小事痛下殺手。蔡氏這個故事寫的,毒點太多了。”
劉巴道:“既然能平安歸來,你答應了她?”
劉賢點頭:“但是我讓她發誓,不再中傷劉琦的身世。”
劉巴歎了口氣:“也是難為你了。牽扯到兩位公子的奪嫡之爭,這事就不再是簡單的正義之爭了。有了這個秘密,即便是劉琮公子上位,恐怕對你和零陵也是投鼠忌器,這一盤棋,倒也算不得輸。”
劉賢越聽越別扭,拍了拍劉巴的後背:“劉秘書,我這話裏話外聽著你比我還在意零陵,難不成在伯父這幹的不順遂,想去零陵給我當秘書?”
劉巴連忙正色道:“叫我從事!大漢從來沒有什麽秘書之類的官職。我隻是關心鄉土,關心寒門子弟的前途。”
“還算你有良心。不過這次談話,我倒是發現另外一個奇怪的地方。”
劉巴冷笑:“外甥和婆娘通奸生了兒子,天底下還有何種樣事更奇怪?”
“蒯異度似乎並不是蔡夫人一黨。”劉賢迴憶起談話的細節。“他們也許有管鮑之交,但是絕不交心。從蔡氏的話中,我確認蒯子柔沒有將劉修的那張湘紙的內容泄露出去。”
“嗯,管鮑之交?”劉巴不解。
“啊,你就理解為奸情。單純男女之間的奸情。”劉賢嘴角一陣冷笑。
沒想到劉巴一拍桌案:“好啊!蒯異度!我以為你隻是為了政局,沒想到啊沒想到,往日在我麵前道貌岸然,背地裏一肚子男盜女娼!”
劉賢止住罵聲:“行了,蔡氏那是沒找你,找你你也扛不住。那胸,那腰,那腿……”
“你……難道你也……”劉巴瞪大了眼睛。
“屁!我他娘嫌髒。”劉賢將話題拉迴正軌。“如此看,蒯越背後可能還有秘密。”
劉賢靠上胡榻,連日來的奔波操勞讓他心身俱疲,沒等劉巴迴話,他已經打起了鼾聲。
————————————————
夜晚,蒯越迴到府上。
劉賢的表現稱得上驚豔。原先他建議劉表將此案交給劉賢,隻是想找一個永遠困住劉賢的借口。
畢竟坐擁零陵、桂陽兩郡的新貴,在不知道其立場時,殺了逼反,放了遺患,隻有困著最安全。劉表也是深諳此道,隻是州牧大人行事更加狠辣,在他自詡能夠鎮壓劉度可能的反叛時,處死在和困守的博弈中占了上風。要不是劉賢讓位的舉動太出乎意料,也許當日劉表摔碎瓷杯,將劉賢砍成肉泥,也省了這許多煩惱。
正想著,蒯越剛一入府,下人蒯安急至近前。
“大人,有親戚從宛城來了。”
鴻雁來的這麽早?蒯越的臉色為之一變。
宛城,自從張繡降曹以後,便是曹操的勢力範圍。而所謂宛城親戚,往往以“北雁南飛”的鴻雁為代號,對蒯越來說可是比劉琮身世更加隱秘的秘密。
蒯越進入客房,裏麵端坐著一位二十多出頭的年輕人。
這次沒有易容?蒯越有些好奇。以往宛城的“親戚”們都會喬裝打扮成乞丐流民,或者行賈富商,又一次甚至畫上鷹鉤鼻打扮成匈奴人。這次的年輕人竟然如此大膽。
雖然衣著隻是尋常書生的皮襖款式,但是皮襖上靚麗的毛色還是透露出,這隻“鴻雁”出手不凡,與往常低調的“窮親戚”有雲泥之別。
蒯越端坐在條案一側,用極其恭敬的口吻說道:“閣下打宛城來?”
青年人拱手行禮:“在下弘農楊修,見過異度先生。”
蒯越差點驚得噎了迴去。以往接頭的人恨不得隱姓埋名,即便不得不提及自身,也會以鴻雁的代號代替,沒想到這個青年竟然如此莽撞,開口便自報家門。
也難怪,弘農楊氏,比肩汝南袁氏的天下豪門,的確是令人驕傲的出身。年輕人有引以為傲的資本。
但蒯越也不是尋常人物。作為在荊州數一數二的權臣,名門子弟他見得多了,自然不會將這少年放在心上。
哼,也就是個旁支子弟,不煞煞他的威風,以為我荊州無人。
“老夫與楊太尉是多年故交,對楊氏的青年才俊也是熟知一二,為何沒聽過足下的大名啊。”
楊修淡淡道:“可能是家父為國事操勞,這兩年和先生的書信少了。小侄甫入仕途,常在司空幕府辦差,自然少為問候先生。”
“家父?你是楊彪之子?!”蒯越驚問。
楊修點頭道:“在下是家中嫡子。”
好,楊修的話差點沒把蒯越噎死。一句的潛台詞是說,我爸爸眼中都是許昌“忙於國事”公卿貴胄,對你這個地方上的小謀臣根本不屑一顧,另一句潛台詞是,我堂堂楊氏嫡子,出身就是司空大人的機要近侍,怎麽,不服麽?
年少成功,出身名門,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年少輕狂的資本。
不狂還叫年輕人嗎?
蒯越知道自己終究壓不過這後輩:“失敬失敬。楊氏代代有英才,令我輩佩服。敢問楊公子,我與許昌約定半年一會,這世間未到,為何來得如此早?”
楊修道:“子柔先生可曾聽說北麵的情況?”
蒯越點頭:“聽說司空大人已經開鑿溝通唿沱河、鮑丘水的平虜、泉州二渠,想來是要北進,繼續追討袁氏餘孽?”
楊修點頭:“果然,司空大人說不願得荊州但願得蒯異度,先生身在江左卻洞悉北國微末之事。確實如先生所料,司空欲要北進烏桓。”
蒯越點頭,沒有繼續接話。按照他與許昌的約定,雙方隻是建立聯係,並未形成從屬,一旦有人發現,他也可以推說為是半官方接洽。雙方雖有不和,總不能斷絕往來吧?就是寫封信罵罵曹操祖宗十八代,總得有人送信不是。
楊修繼續道:“司空近來在冀州聽聞,荊南小郡零陵橫空出了一位宗室公子,正代其父推行新政,招兵買馬,吞並郡國,隱然有江東小霸王之勢。”
蒯越一陣冷笑:“就是真的小霸王又如何?不還是被你們那位郭祭酒勾結許貢除掉了?荊州未必有小霸王,可是許貢之徒可是不少。”
楊修道:“司空還聽說,劉荊州有意偷襲許昌。”
蒯越道:“別一口一個司空之意,說吧,那位郭祭酒又想幹什麽。”
也許是楊修太過稚嫩,在老道的蒯越麵前終究是難以維持神秘感,但他還是努力維持著自己的主動,拒絕順著蒯越的意思說話:
“不管是司空還是郭祭酒,他們都清楚劉玄德的實力。沒有劉景升的支持,劉備的新野小縣空有兵馬,卻難有用武之地。司空想讓劉景升的眼睛從許昌移開,多看看身後的零陵。”
“那就隻有讓零陵反叛了。劉度劉賢和景升公同為宗室,又有多年情誼,哪裏是你們說能挑唆就挑唆的。”蒯越點破了楊修。
“所以,這次許昌需要先生助力。”楊修說出了此行的真意。
蒯越笑問:“敢問司空大人出何價?”
楊修道:“待平了北境,司空揮師南下,將以子柔先生為荊州牧。”
蒯越大笑:“哈哈,真是笑話。老夫若是扶保劉琮上位,這荊州何人不向老夫俯首貼耳,何須做什麽州牧。更何況零陵是我荊州門戶重鎮,老夫若是做了荊州牧,怎會自毀長城?”
楊修聽懂了蒯越沒明說的意思:我的地位本就高,零陵又是重鎮,想要讓我幫忙,你們得加錢。
“待事成,將來保舉先生入朝三公。”楊修補充道。“下官可以用楊氏的信譽保證。”
看看,這就是頂級世家公子,一句話,就能定下三公這樣的高位。毫無疑問,對於天下任何一個豪門世家,出一個三公是夢寐以求的夢想。更何況是經營地方多年,從未在朝中出過三公高位的蒯家。楊修動用私人關係開出的價碼,終於打動了蒯越。
“賢侄二十出頭有如此韜略,真是前途不可限量。隻不過將來荊州還是需要荊人治理,老夫去朝中任職,可以由犬子代為州牧之職。”
蒯越望著鍋裏的三公之位,也不想丟了碗裏的州牧寶座。
“貴公子願為朝廷出力,如此甚好。”楊修點頭,代表許昌同意了這筆交易。
他誌得意滿的起身要走,卻被蒯越叫住。
“賢侄,我有一事不解,你身居要位,曹司空為何會派你來?令尊又怎會同意?須知此行艱險,九死一生啊。”
楊修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表情:“此行非是司空所派,乃是在下爭取得來。天下人對楊家尊重有餘,敬畏不足。我隻是想證明,郭奉孝能千裏殺孫策,我亦能跨江定荊州。
楊氏不忘先生之功。一切都仰仗先生了。”
他打開門,走出極為自信的步伐。蒯越望著楊家公子的背影,想起不久前同樣從這裏走出去的零陵公子劉賢。
“後生可畏,以後這天下,都是他們的棋盤啦。”
“是蔡夫人?”劉巴先是確認了幕後之人的身份。
劉賢點點頭,這一點已經無需否認。
“她要你閉口?”劉巴追問。
劉賢搖搖頭:“她殺了王粲,連呈報伯父的奏表都寫好了。可笑王粲身為文學從事,竟然會因為拜師不成這樣的小事痛下殺手。蔡氏這個故事寫的,毒點太多了。”
劉巴道:“既然能平安歸來,你答應了她?”
劉賢點頭:“但是我讓她發誓,不再中傷劉琦的身世。”
劉巴歎了口氣:“也是難為你了。牽扯到兩位公子的奪嫡之爭,這事就不再是簡單的正義之爭了。有了這個秘密,即便是劉琮公子上位,恐怕對你和零陵也是投鼠忌器,這一盤棋,倒也算不得輸。”
劉賢越聽越別扭,拍了拍劉巴的後背:“劉秘書,我這話裏話外聽著你比我還在意零陵,難不成在伯父這幹的不順遂,想去零陵給我當秘書?”
劉巴連忙正色道:“叫我從事!大漢從來沒有什麽秘書之類的官職。我隻是關心鄉土,關心寒門子弟的前途。”
“還算你有良心。不過這次談話,我倒是發現另外一個奇怪的地方。”
劉巴冷笑:“外甥和婆娘通奸生了兒子,天底下還有何種樣事更奇怪?”
“蒯異度似乎並不是蔡夫人一黨。”劉賢迴憶起談話的細節。“他們也許有管鮑之交,但是絕不交心。從蔡氏的話中,我確認蒯子柔沒有將劉修的那張湘紙的內容泄露出去。”
“嗯,管鮑之交?”劉巴不解。
“啊,你就理解為奸情。單純男女之間的奸情。”劉賢嘴角一陣冷笑。
沒想到劉巴一拍桌案:“好啊!蒯異度!我以為你隻是為了政局,沒想到啊沒想到,往日在我麵前道貌岸然,背地裏一肚子男盜女娼!”
劉賢止住罵聲:“行了,蔡氏那是沒找你,找你你也扛不住。那胸,那腰,那腿……”
“你……難道你也……”劉巴瞪大了眼睛。
“屁!我他娘嫌髒。”劉賢將話題拉迴正軌。“如此看,蒯越背後可能還有秘密。”
劉賢靠上胡榻,連日來的奔波操勞讓他心身俱疲,沒等劉巴迴話,他已經打起了鼾聲。
————————————————
夜晚,蒯越迴到府上。
劉賢的表現稱得上驚豔。原先他建議劉表將此案交給劉賢,隻是想找一個永遠困住劉賢的借口。
畢竟坐擁零陵、桂陽兩郡的新貴,在不知道其立場時,殺了逼反,放了遺患,隻有困著最安全。劉表也是深諳此道,隻是州牧大人行事更加狠辣,在他自詡能夠鎮壓劉度可能的反叛時,處死在和困守的博弈中占了上風。要不是劉賢讓位的舉動太出乎意料,也許當日劉表摔碎瓷杯,將劉賢砍成肉泥,也省了這許多煩惱。
正想著,蒯越剛一入府,下人蒯安急至近前。
“大人,有親戚從宛城來了。”
鴻雁來的這麽早?蒯越的臉色為之一變。
宛城,自從張繡降曹以後,便是曹操的勢力範圍。而所謂宛城親戚,往往以“北雁南飛”的鴻雁為代號,對蒯越來說可是比劉琮身世更加隱秘的秘密。
蒯越進入客房,裏麵端坐著一位二十多出頭的年輕人。
這次沒有易容?蒯越有些好奇。以往宛城的“親戚”們都會喬裝打扮成乞丐流民,或者行賈富商,又一次甚至畫上鷹鉤鼻打扮成匈奴人。這次的年輕人竟然如此大膽。
雖然衣著隻是尋常書生的皮襖款式,但是皮襖上靚麗的毛色還是透露出,這隻“鴻雁”出手不凡,與往常低調的“窮親戚”有雲泥之別。
蒯越端坐在條案一側,用極其恭敬的口吻說道:“閣下打宛城來?”
青年人拱手行禮:“在下弘農楊修,見過異度先生。”
蒯越差點驚得噎了迴去。以往接頭的人恨不得隱姓埋名,即便不得不提及自身,也會以鴻雁的代號代替,沒想到這個青年竟然如此莽撞,開口便自報家門。
也難怪,弘農楊氏,比肩汝南袁氏的天下豪門,的確是令人驕傲的出身。年輕人有引以為傲的資本。
但蒯越也不是尋常人物。作為在荊州數一數二的權臣,名門子弟他見得多了,自然不會將這少年放在心上。
哼,也就是個旁支子弟,不煞煞他的威風,以為我荊州無人。
“老夫與楊太尉是多年故交,對楊氏的青年才俊也是熟知一二,為何沒聽過足下的大名啊。”
楊修淡淡道:“可能是家父為國事操勞,這兩年和先生的書信少了。小侄甫入仕途,常在司空幕府辦差,自然少為問候先生。”
“家父?你是楊彪之子?!”蒯越驚問。
楊修點頭道:“在下是家中嫡子。”
好,楊修的話差點沒把蒯越噎死。一句的潛台詞是說,我爸爸眼中都是許昌“忙於國事”公卿貴胄,對你這個地方上的小謀臣根本不屑一顧,另一句潛台詞是,我堂堂楊氏嫡子,出身就是司空大人的機要近侍,怎麽,不服麽?
年少成功,出身名門,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年少輕狂的資本。
不狂還叫年輕人嗎?
蒯越知道自己終究壓不過這後輩:“失敬失敬。楊氏代代有英才,令我輩佩服。敢問楊公子,我與許昌約定半年一會,這世間未到,為何來得如此早?”
楊修道:“子柔先生可曾聽說北麵的情況?”
蒯越點頭:“聽說司空大人已經開鑿溝通唿沱河、鮑丘水的平虜、泉州二渠,想來是要北進,繼續追討袁氏餘孽?”
楊修點頭:“果然,司空大人說不願得荊州但願得蒯異度,先生身在江左卻洞悉北國微末之事。確實如先生所料,司空欲要北進烏桓。”
蒯越點頭,沒有繼續接話。按照他與許昌的約定,雙方隻是建立聯係,並未形成從屬,一旦有人發現,他也可以推說為是半官方接洽。雙方雖有不和,總不能斷絕往來吧?就是寫封信罵罵曹操祖宗十八代,總得有人送信不是。
楊修繼續道:“司空近來在冀州聽聞,荊南小郡零陵橫空出了一位宗室公子,正代其父推行新政,招兵買馬,吞並郡國,隱然有江東小霸王之勢。”
蒯越一陣冷笑:“就是真的小霸王又如何?不還是被你們那位郭祭酒勾結許貢除掉了?荊州未必有小霸王,可是許貢之徒可是不少。”
楊修道:“司空還聽說,劉荊州有意偷襲許昌。”
蒯越道:“別一口一個司空之意,說吧,那位郭祭酒又想幹什麽。”
也許是楊修太過稚嫩,在老道的蒯越麵前終究是難以維持神秘感,但他還是努力維持著自己的主動,拒絕順著蒯越的意思說話:
“不管是司空還是郭祭酒,他們都清楚劉玄德的實力。沒有劉景升的支持,劉備的新野小縣空有兵馬,卻難有用武之地。司空想讓劉景升的眼睛從許昌移開,多看看身後的零陵。”
“那就隻有讓零陵反叛了。劉度劉賢和景升公同為宗室,又有多年情誼,哪裏是你們說能挑唆就挑唆的。”蒯越點破了楊修。
“所以,這次許昌需要先生助力。”楊修說出了此行的真意。
蒯越笑問:“敢問司空大人出何價?”
楊修道:“待平了北境,司空揮師南下,將以子柔先生為荊州牧。”
蒯越大笑:“哈哈,真是笑話。老夫若是扶保劉琮上位,這荊州何人不向老夫俯首貼耳,何須做什麽州牧。更何況零陵是我荊州門戶重鎮,老夫若是做了荊州牧,怎會自毀長城?”
楊修聽懂了蒯越沒明說的意思:我的地位本就高,零陵又是重鎮,想要讓我幫忙,你們得加錢。
“待事成,將來保舉先生入朝三公。”楊修補充道。“下官可以用楊氏的信譽保證。”
看看,這就是頂級世家公子,一句話,就能定下三公這樣的高位。毫無疑問,對於天下任何一個豪門世家,出一個三公是夢寐以求的夢想。更何況是經營地方多年,從未在朝中出過三公高位的蒯家。楊修動用私人關係開出的價碼,終於打動了蒯越。
“賢侄二十出頭有如此韜略,真是前途不可限量。隻不過將來荊州還是需要荊人治理,老夫去朝中任職,可以由犬子代為州牧之職。”
蒯越望著鍋裏的三公之位,也不想丟了碗裏的州牧寶座。
“貴公子願為朝廷出力,如此甚好。”楊修點頭,代表許昌同意了這筆交易。
他誌得意滿的起身要走,卻被蒯越叫住。
“賢侄,我有一事不解,你身居要位,曹司空為何會派你來?令尊又怎會同意?須知此行艱險,九死一生啊。”
楊修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表情:“此行非是司空所派,乃是在下爭取得來。天下人對楊家尊重有餘,敬畏不足。我隻是想證明,郭奉孝能千裏殺孫策,我亦能跨江定荊州。
楊氏不忘先生之功。一切都仰仗先生了。”
他打開門,走出極為自信的步伐。蒯越望著楊家公子的背影,想起不久前同樣從這裏走出去的零陵公子劉賢。
“後生可畏,以後這天下,都是他們的棋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