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睜開眼,賴恭已經不見了蹤影。日影射到辰正時分,他隻睡了一個多時辰。眼皮仍有些沉重,但是他的精神因為壓力而變得格外清醒。


    剩下兩個整天,還好,不算晚。


    苑辰聽他起身,端來早就準備好的盥洗器具和衣物,劉全則端上來熱騰騰的烤餅和鹿肉。潘浚和劉敏已經在門外等候多時。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劉賢奮戰。


    “叫文將軍直接去書房,讓他先去找鞏郡守借鑰匙。否則我們可沒那麽大麵子。”


    劉賢抹去嘴邊油漬,大步邁入晨曦。


    眾人抵達書房時,那裏已經被文聘帶的襄陽兵層層包圍。


    “你們來之前,誰也沒進去過。”文聘拿出鑰匙交給劉賢。此次查案,他是見證者,不是參與者。這個界限,他堅守的很好。


    劉賢接過鑰匙,親手去開書房的門,可是那鑰匙十分複雜,用了好大的功夫,才聽見合齒的“哢噠”聲。


    門開了,劉賢帶著眾人踏進了金旋曾經的“秘密花園”。


    鱗次櫛比的書架就像是茂密的竹林,裏麵堆滿了綢布包裹的竹簡。劉賢心想要是能帶一卷迴到21世紀,都會是震驚天下的驚天發現。


    算了,自己在這裏的哪一天不是後世的驚天發現?當務之急,是要找到武陵太守之死的驚天秘密。


    很快,他和眾人視線聚焦到金旋的書案上。劉敏隨手去拿上麵的文牘,卻聽潘浚大喊一聲:“別打亂了順序!”


    劉賢被他提醒,才注意到書案上的竹簡雖然雜亂,但是高地有別。


    潘浚指著書簡道:“公子,金使君行動不便,最上麵的幾卷當是他最後閱過的,有用。”


    劉賢點頭,顯然對潘浚的分析表示認同。他輕輕去拿放在最上麵的一卷,和眾人在光下展開:


    “秋八月初三,查漢壽縣周記糧商哄抬糧價,一石近十萬錢,罰金萬,沒存糧入軍……將軍譚雄討壺頭山匪費大蟲,捷……酉陽見五色大鳥,眾以為鳳皇……”


    劉賢又往下讀:“列國傳聞,七月傳武威太守張猛殺雍州刺史邯鄲商。”


    眾人沒發現異常,將之疊好,又打開一卷:


    “秋七月廿六,查漢壽富商鹿泉私貿蜀錦,違公署律令,下獄,罷縣令……武溪有民挖白玉鉤,大吉……遷陵見白龜……”


    末尾又寫著:“天子詔,增封曹孟德並前三萬戶,食柘城、陽夏四縣,比鄧禹、吳漢故事。”


    眾人又看了幾卷,大致明白,這些都是公署送來的簡報,裏麵內容除了公署如何查抄奸商,罰沒走私,便是郡內各個縣發現的祥瑞之兆,說白了,都是唱讚歌,拍馬屁。


    劉賢看著不由發笑,心想這和兩千年後的那些沒完沒了的動態日報、工作周報一樣,都是報喜不報憂屁用沒有的東西。看了這也是堅持了幾千年沒變樣的光榮傳榮啊。


    唯一有點價值的,恐怕就是末尾交替出現的“列國傳聞”和“詔書概要”欄目了。這個年代沒有新聞聯播,更沒有5g網絡,別說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村外麵發生了什麽,就是堂堂一郡太守,也隻能靠公署摘錄的文牘才能知道朝廷和外麵發生的家國大事。更別提老金旋都不能自理,隻能是下麵寫什麽,他就聽什麽。


    劉賢和潘浚劉敏梳理了一下,歸總也就是一句話:風景這邊獨好。


    這些根本沒用。劉賢讓潘浚繼續翻著,自己則在書房中四處查看起來。


    他沒有受過專業的刑偵訓練,就是讓他看,也根本看不出端倪。隻能走馬觀花,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撞。


    和成年人腿一樣粗的窗戶太過狹窄,而且上麵的幕布似乎比其他房間來的厚,劉賢隻覺得書房中的光亮即便在白天也像傍晚一樣昏暗。


    他隨手翻著書架,眼神透過揚起的灰塵,在一排排汗青隻見來迴徘徊。


    哎,別說,功夫不負苦心人,還真就讓他撞見了些東西。


    在書房隱蔽的角落裏,他發現了堆成堆的竹簡。他撣去塵埃,展開閱讀:


    “漢壽縣令雲恩泣血拜奏,郡丞鞏誌貪贓枉法,勒索我縣商戶周良……”


    漢壽縣令!劉賢大驚,想起這不就是剛才簡報裏被鞏誌罷黜的縣令和抓獲的富商嗎?!他再往下翻,果然,這一摞竹簡裏麵全是各縣令長彈劾鞏誌貪贓枉法的表奏。


    他忙讓劉敏帶人過來幫忙,將竹簡搬到書房正中央,一件件打開核對,果然發現這些參劾過鞏誌的縣令要麽被罷黜,要麽就已經下獄,更有甚者,橫死在任上。


    書寫讚歌的每一個音符都帶著血。劉賢氣憤的搖頭,心想若是在零陵桂陽發現鞏誌這樣的貪吏,自己必定要親手斬之。


    可他轉念一想,發現了問題。這些竹簡能夠堂而皇之的堆在書房角落,必定是鞏誌有恃無恐,甚至是金璿已經知曉,卻全然不在乎。更何況眾人都見到這上麵落滿了灰塵,一看就是久未開啟,若是鞏誌因此做賊心虛,豈不是反射弧太長了?


    再說了,難道金旋這麽多年就不知道鞏誌的為人?天下哪個權臣不會貪腐,難道老金旋會相信自己身邊整日阿諛奉承、連腰都直不起來的郡丞,會是荊州政壇一抹純潔的白月光?


    鞏誌的貪腐,並不一定能證明他有殺害金旋的動機。


    他越貪,反而就越會希望庇佑自己的金旋長命百歲。


    劉賢嘖嘖稱難,思路重新陷入死胡同。


    此時潘浚突然大喊一聲:“公子!你看這篇!”


    劉賢迴過身,探頭望向潘浚手中的竹簡。


    那上麵根本不是公署送來的簡報,而是湯氏的身份底檔。


    裏麵的記載,令眾人瞪大了眼睛。


    ————————————————


    “末將查,湯氏女,本是益州涪陵人。年十二,逃荒至武陵,父母死入倡家,建安七年春賣入臨沅鞏府為奴。建安七年秋九月遇太守於鞏府,湯氏侍於宴中,助歌舞為興,得幸,鞏氏奉送於郡府。八年春三月,生子於郡府,半月而夭,時太守會兵於江夏。”


    眾人讀完,皆是一陣慨歎。


    建安八年,孫權率大軍攻江夏不克。按照這竹簡上所說,當時武陵太守帶兵參戰,而小妾湯氏則在武陵郡中產下一子。


    這就不對了。


    九月入府,就算當天在鞏誌府上受到寵幸一發入魂,這轉年三月生子,滿打滿算才七個月。


    醫師曾供述,湯氏在建安八年小產,根本不是順產生子!


    如果這竹簡上的記載為真,那麽湯氏嫁入郡府之前,就已經懷有身孕。試想那郡丞鞏誌到底長了幾顆腦袋,敢將一個懷了別人孩子的女人送給頂頭上司?


    除非……鞏誌才是那孩子的生父。


    “奇貨可居。”


    劉賢沉吟道:“可惜是個賠了夫人又折精的買賣。”


    一切都說的通了。老金旋死前在這個書房中看到了這封竹簡,發現了自己竟然被寵信的郡守帶了綠帽子。他也許能人手下的貪腐,但是怎能容忍這樣的羞辱?


    武大郎還要和西門慶幹一架,他金旋堂堂武陵太守,怎能咽下這口氣!


    也許實在書房中發病時,前來救護的鞏誌發現了此卷,也許是老金旋在發病時說漏了嘴。總之,鞏誌知道自己當年的計劃暴露,老金旋要和自己算賬,所以就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為強。


    債沒還了,說的就是老金旋不能手刃鞏誌報仇,討還這筆舊債!


    “也許這竹簡上的話也是假的。”潘浚眼神銳利。多年的經驗告訴他,要仔細看一切證據,更要懷疑所看到的一切證據。


    孤證不立,偏難概全。


    真相是由事實組成的。一條偽證可能會永遠掩蓋部分事實,也可能暫時拖延整個真相浮出水麵,但絕不可能將真相永遠掩藏。


    這竹簡是證據,但是還需要其他的證據驗證。


    “走,再去審一遍湯氏。”劉賢眼神決絕,透出爭勝的光。


    德禕,我一定能實現救你出去的諾言。


    劉賢剛要走出門外,文聘山一樣的身軀擋在他們麵前。


    “你們去哪?”


    劉賢舉起手中的竹簡:“這裏麵有關於湯氏的線索,我懷疑太守正是因為死前看到了此物,才被人下毒殺害。我要再次審問湯氏。”


    文聘麵色沉重道:“她迴答不了你的問題了。就在剛才,下人發現湯氏自縊於房中。人已經涼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賢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岱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岱起並收藏三國賢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