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理學之後,大體有三個結果。”
“一是相信理學,踐行所謂‘天理’。為了讓世界更符合理學的‘天理’,這些人會頑固地要求世間一切按照‘天理’運轉。凡是不符合的,都會遭到排斥,被他們斥為‘異端’,恨不得完全消滅。”
“二是不相信理學,卻仍打著理學的幌子行事,欺騙自己的同時,欺騙整個世界。這些假道學比道學先生更可恨,他們說過的話,一個字都不能信。”
“三是不相信理學、甚至還駁斥理學。這些人有的甚至能走出理學的窠臼、創造出自己的學問。像是王陽明、劉宗周,都是這樣的賢人!”
“你若學儒的話,學習心學即可。萬萬不可學理學,壞了自身根基。”
或許是心裏對理學不認可,或許是受到魏忠賢的影響,淩嶽真人對東林黨和理學極為不屑。反而對王陽明、劉宗周的心學,更為推崇一些。
雖然沒有對淩嶽真人的說法完全接受,韓勝卻不由想到了馮從吾向自己傳授理學的法門時,時常提起的“異端”:
“少墟先生在傳授心學的法門時,態度還算平靜。但是在傳授理學時,卻動輒口稱‘異端’。”
“單從這點來看,少墟先生在理學上有些過於偏執了——”
“難怪淩嶽真人,說他有些可惜!”
以馮從吾治學的態度、還有踐行的精神來看,他都是有能力成為大宗師的人。但是這樣的人如今卻仍沒有成為大宗師,可見他有可能是受到了理學坑害。
也不知是不是發現了這個問題,馮從吾向韓勝傳授理學的法門後,又讓韓勝去尋找他的師弟劉宗周,學習心學“致良知”的法門。所思所想,和他傳授理學時大罵心學異端,頗有相異之處。
“致良知,這是王陽明從孟子的性善論中,參悟出的致知法門。”
“孟子的性善論並非人人認可,還有荀子的性惡論與之針鋒相對。王陽明則認為心是‘無善無惡’,同時又教導人‘知善知惡’,達到‘致良知’的境界。”
“能夠領悟這一點,王陽明不愧是儒門大賢,千古第一完人!”
道無善惡,無有是非。人從母體初生,尚是先天之人,後天的善惡是非,自然不存於心。所以無論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是不夠準確,王陽明所說的“無善無惡”,更為符合人心。
隻是,如果隻達到這一點的話,王陽明隻能說是道家之人。他是儒門聖賢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在認識到人心“無善無惡”的同時,教導人“知善知惡”,知行合一,達到“致良知”的境界。
“謂良知有善無惡,則可;謂良知無善無惡,則不可。”
“單單知道人心善惡還不夠,還要弘揚人性中善的一麵,去除惡的一麵,最終達到至善——”
“王陽明以‘致良知’勸人向善,所以說他是儒門聖賢,而非道門真人!”
明白這一點後,韓勝對心學法門的好奇,頓時減弱許多。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更信奉道無善惡的理念,很難一心“致良知”,成為善人、賢人。
至於理學,在聽到淩嶽真人的剖析、再迴憶自己前世各種對理學的批判後,韓勝對理學法門,同樣不抱期待。
“儒門現在盛行的心理氣三大流派,按照前世所謂的唯物和唯心劃分的話,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氣學是樸素唯物主義。”
“理學看似在客觀地追求理,但從根本來說,二程和朱熹傳下的‘天理’卻是唯心。”
“反不如心學的完全唯心,更有益於精神方麵的修煉。”
排除了心學和理學之後,韓勝自然就想到了三大流派中的氣學:
“心理氣三大流派,氣學最為衰微,甚至經常被並入理學之中。”
“但是這門學問,卻和道家煉氣之法更為貼近。而且氣本論之說,和這個世界的元氣造化萬物,也是更為符合。”
“如果我以後兼修儒學法門的話,應該從氣學著手!”
氣學和理學的區別,最根本的在於理氣關係的問題。理學在二程之後有朱熹等人繼承發展,氣學在張載之後則是少有人修。再加上兩門學問有許多相近之處,所以氣學常被並入理學之中,不被單獨提起。
“氣以載理,理不離氣。”
“如果想改造理學、改造儒者的話,同樣應當從氣學著手,改變他們的認知。”
相比被理學視為根本的“天理”,韓勝更相信氣學視為根本的“氣”。天理是二程、朱熹所領悟的道理,可能和天地間真正的道理有衝突。氣卻存在於天地萬物之間,能夠化為萬物。
“太虛即氣,氣聚而為萬物,萬物散歸太虛。”
“儒門氣學之法,更適合與道家法門兼修!”
隱隱明白了自己以後的道路,韓勝開始和淩嶽真人探討氣學上的問題,以及和道家法門的異同。
淩嶽真人雖然是一位道門大宗師,卻對儒道佛三教的學問都有一些涉獵。聽到韓勝的想法後,同樣有所觸動,道:
“百年前王陽明未成聖賢時,有三人和他齊名,並稱四大先生。”
“甘泉先生湛若水是白沙先生陳獻章的傳人,和王陽明同屬心學一脈,並稱王湛心學。”
“整庵先生羅欽順和涇野先生呂柟雖然說是理學大宗師,其實卻都兼修了氣學。”
“你想兼修氣學的話,可以找這兩人的傳人。”
就這樣,兩人不斷交流自己對元氣、萬物、天地的看法,韓勝對大宗師要求的身融天地、天人合一,也漸漸有所體悟。
“宗師成為大宗師,必須要能入道。這樣才能和天地間某種道理合一,身融天地之中。”
“這個道一定要是自己對天地的認識,若是出了差錯,以後就可能像東林先生顧憲成那樣,難以更進一步不說,甚至會和天地間的道理衝突。”
“我的道,如今尚無頭緒!”
對大宗師的認識越來越深,韓勝在鄉試期間,不斷思索自己以後的道路,以及達到的途徑。期冀自己在不遠的將來,能夠成為大宗師。
“一是相信理學,踐行所謂‘天理’。為了讓世界更符合理學的‘天理’,這些人會頑固地要求世間一切按照‘天理’運轉。凡是不符合的,都會遭到排斥,被他們斥為‘異端’,恨不得完全消滅。”
“二是不相信理學,卻仍打著理學的幌子行事,欺騙自己的同時,欺騙整個世界。這些假道學比道學先生更可恨,他們說過的話,一個字都不能信。”
“三是不相信理學、甚至還駁斥理學。這些人有的甚至能走出理學的窠臼、創造出自己的學問。像是王陽明、劉宗周,都是這樣的賢人!”
“你若學儒的話,學習心學即可。萬萬不可學理學,壞了自身根基。”
或許是心裏對理學不認可,或許是受到魏忠賢的影響,淩嶽真人對東林黨和理學極為不屑。反而對王陽明、劉宗周的心學,更為推崇一些。
雖然沒有對淩嶽真人的說法完全接受,韓勝卻不由想到了馮從吾向自己傳授理學的法門時,時常提起的“異端”:
“少墟先生在傳授心學的法門時,態度還算平靜。但是在傳授理學時,卻動輒口稱‘異端’。”
“單從這點來看,少墟先生在理學上有些過於偏執了——”
“難怪淩嶽真人,說他有些可惜!”
以馮從吾治學的態度、還有踐行的精神來看,他都是有能力成為大宗師的人。但是這樣的人如今卻仍沒有成為大宗師,可見他有可能是受到了理學坑害。
也不知是不是發現了這個問題,馮從吾向韓勝傳授理學的法門後,又讓韓勝去尋找他的師弟劉宗周,學習心學“致良知”的法門。所思所想,和他傳授理學時大罵心學異端,頗有相異之處。
“致良知,這是王陽明從孟子的性善論中,參悟出的致知法門。”
“孟子的性善論並非人人認可,還有荀子的性惡論與之針鋒相對。王陽明則認為心是‘無善無惡’,同時又教導人‘知善知惡’,達到‘致良知’的境界。”
“能夠領悟這一點,王陽明不愧是儒門大賢,千古第一完人!”
道無善惡,無有是非。人從母體初生,尚是先天之人,後天的善惡是非,自然不存於心。所以無論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是不夠準確,王陽明所說的“無善無惡”,更為符合人心。
隻是,如果隻達到這一點的話,王陽明隻能說是道家之人。他是儒門聖賢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在認識到人心“無善無惡”的同時,教導人“知善知惡”,知行合一,達到“致良知”的境界。
“謂良知有善無惡,則可;謂良知無善無惡,則不可。”
“單單知道人心善惡還不夠,還要弘揚人性中善的一麵,去除惡的一麵,最終達到至善——”
“王陽明以‘致良知’勸人向善,所以說他是儒門聖賢,而非道門真人!”
明白這一點後,韓勝對心學法門的好奇,頓時減弱許多。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更信奉道無善惡的理念,很難一心“致良知”,成為善人、賢人。
至於理學,在聽到淩嶽真人的剖析、再迴憶自己前世各種對理學的批判後,韓勝對理學法門,同樣不抱期待。
“儒門現在盛行的心理氣三大流派,按照前世所謂的唯物和唯心劃分的話,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氣學是樸素唯物主義。”
“理學看似在客觀地追求理,但從根本來說,二程和朱熹傳下的‘天理’卻是唯心。”
“反不如心學的完全唯心,更有益於精神方麵的修煉。”
排除了心學和理學之後,韓勝自然就想到了三大流派中的氣學:
“心理氣三大流派,氣學最為衰微,甚至經常被並入理學之中。”
“但是這門學問,卻和道家煉氣之法更為貼近。而且氣本論之說,和這個世界的元氣造化萬物,也是更為符合。”
“如果我以後兼修儒學法門的話,應該從氣學著手!”
氣學和理學的區別,最根本的在於理氣關係的問題。理學在二程之後有朱熹等人繼承發展,氣學在張載之後則是少有人修。再加上兩門學問有許多相近之處,所以氣學常被並入理學之中,不被單獨提起。
“氣以載理,理不離氣。”
“如果想改造理學、改造儒者的話,同樣應當從氣學著手,改變他們的認知。”
相比被理學視為根本的“天理”,韓勝更相信氣學視為根本的“氣”。天理是二程、朱熹所領悟的道理,可能和天地間真正的道理有衝突。氣卻存在於天地萬物之間,能夠化為萬物。
“太虛即氣,氣聚而為萬物,萬物散歸太虛。”
“儒門氣學之法,更適合與道家法門兼修!”
隱隱明白了自己以後的道路,韓勝開始和淩嶽真人探討氣學上的問題,以及和道家法門的異同。
淩嶽真人雖然是一位道門大宗師,卻對儒道佛三教的學問都有一些涉獵。聽到韓勝的想法後,同樣有所觸動,道:
“百年前王陽明未成聖賢時,有三人和他齊名,並稱四大先生。”
“甘泉先生湛若水是白沙先生陳獻章的傳人,和王陽明同屬心學一脈,並稱王湛心學。”
“整庵先生羅欽順和涇野先生呂柟雖然說是理學大宗師,其實卻都兼修了氣學。”
“你想兼修氣學的話,可以找這兩人的傳人。”
就這樣,兩人不斷交流自己對元氣、萬物、天地的看法,韓勝對大宗師要求的身融天地、天人合一,也漸漸有所體悟。
“宗師成為大宗師,必須要能入道。這樣才能和天地間某種道理合一,身融天地之中。”
“這個道一定要是自己對天地的認識,若是出了差錯,以後就可能像東林先生顧憲成那樣,難以更進一步不說,甚至會和天地間的道理衝突。”
“我的道,如今尚無頭緒!”
對大宗師的認識越來越深,韓勝在鄉試期間,不斷思索自己以後的道路,以及達到的途徑。期冀自己在不遠的將來,能夠成為大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