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多無情,多情多被無情傷。貴妃娘娘從焉承皇朝歌還是個普通的皇子時,就對他芳心暗許,無奈當時的朝歌本對她無意。
要不是貴妃娘娘的父親尚書大人位高權重,認識的人脈廣,才得以在私下場合在朝歌王府內把自家女兒介紹給朝歌,但當日貴妃娘娘見到朝歌後不久,便稱她身體不適想借地方休息一下,這一休息就是一夜之久。
後來,不知誰把當時的貴妃娘娘在朝歌的王府裏留宿一夜的事傳了出去,坊間因此流傳出朝歌王爺要迎娶尚書大人獨女的事,女子名節事大,朝歌就算不顧忌自己的臉麵,但也要在意在朝中有一定地位的尚書大人的臉麵。如此一來,朝歌王爺就主動去老丈人家提親,娶了後來成為貴妃娘娘的左嬋。
貴妃不忿,論容貌才情,她定比那太守的女兒強不止一點,唯一不同的就是她年紀大了些,或許沒太守女兒身上自帶的年輕靚麗,但貴妃自認不過她隻是稍顯成熟,而皇上隻不過想偶爾吃一些清爽小菜,就暫且才把她這道佛跳牆放在了一邊而已。
可貴妃隻不過就走了一晚,就讓那女人得找機會上位,實在令她生氣,她要抵擋的人太多,實在是防不勝防啊。
不過,貴妃早已有所準備,她早已不是當年剛從側王妃晉升成為焉承皇嬪妃時的她了,不變的是如今左貴妃仍然愛著那個坐在龍椅上號令天下的男人,不同的是她早已不是彼時單純隻想要得到皇上喜愛的一個妃子,如今貴妃更明白如果她不設法保全自己,設法保全她父親的官職,就沒法鞏固她在宮裏的地位,如果沒了她父親的幫助,貴妃自認恐怕她未來不久就會因為失去娘家的援助而失勢,從而被別人打壓使她被迫離開皇上。
至於為何貴妃娘娘會這樣想,那還要溯及那夜流傳出去她留宿朝歌王爺府中之事,不是別人傳出去的,一切都是貴妃父親的計劃,貴妃本也不願意讓她父親用此等手段做事,但她父親此舉也是為了她,左嬋就也不再深究。
不過,當時的朝歌王爺在眾王爺中顯得並不顯眼,也沒有什麽人能幫得上他,焉承皇的母親是個平民,自然是比不過太子爺等人的母親身份尊貴,除此以外,在立長不立幼的錦驀國內,焉承皇不是長子,自然老皇帝要把王位傳給誰,也很有可能輪不到朝歌了。
而尚書大人開始對朝歌也並不看好,但那時恰逢太子爺和其他有可能成為王儲的人選都出了變故,尚書大人老奸巨猾,提前看出來裏麵的門道,他先前本也是跟著太子爺一夥的,可此番事情一出,尚書大人也就不再拒絕她女兒想要嫁給朝歌的打算了。
雖然開始時尚書大人也並不同意他女兒的要求,但情勢一變化,左尚書當機立斷,要給他女兒說親。可尚書也是個好強之人,他不能明著向朝歌王爺說明白他的想法,隻是通過別人明裏暗裏問問朝歌對可能喜歡女子的喜好,以及讓這些中間人不經意的把尚書的女兒介紹給朝歌,探探朝歌王爺的口風。
可通過中間人的傳話,尚書大人了解到朝歌王爺並無娶親之意,此外朝歌王爺認為他還年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不想耽誤其他女子,也並不把娶親當作第一要務去做。
尚書大人一聽就不高興了,雖然朝歌是個王爺,但也比不過尚書走過的路,吃過的鹽多,尚書大人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女兒嫁給最有可能成為王儲的王爺。故而後來在尚書大人一次特意攜女登門拜會時,朝歌不得不親自出麵,在朝中局勢並不明朗的當時,尚書大人此舉就像是在明說了,我看好你能成為下一個皇帝。
朝歌雖然平時並不是個展露鋒芒的人,但那是因為他沒有足夠幫襯他的勢力作為依托。
而在朝歌最缺乏幫手的時候,尚書大人的到來無異於雪中送炭,於是,當彼時的左尚書大人獨女左嬋說她身體不適借機在朝歌府中休息了一夜,左尚書還任憑謠言在坊間流傳時,朝歌就已明白了左尚書的心思,但也還是順遂了他的心意,擬娶左嬋,還把按照王府最高一級的聘禮親自給左尚書府上送去。
這在別的王爺的那裏可是不可能實現的事,要知道他們雖然也結黨,但都不會真正的把朝廷裏的那些官員當作一家人,隻是都把他們當個屍位素餐的手下人而已。
如此一來,左尚書得了麵子,也如意的把女兒嫁給了王爺,也算是光耀門楣了。左尚書一心想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過真當朝歌做了皇帝後,左尚書的官職是再也沒有向上升過一點半點,這些年下來,勢力影響倒是都沒以前大了。
剛開始貴妃還以為是皇上為了避免朝中大臣閑言碎語才沒給她父親升職賞賜,可後來很多年過去了,皇上依舊還是沒給左尚書加官進爵。不僅如此,雖然貴妃已經算是現在宮裏地位最高的嬪妃,明麵上也算是替未來的皇後掌管後宮,底下人都說貴妃娘娘遲早就是未來的皇後,貴妃母儀天下,她代為處理後宮事務事無巨細,為皇上主動分憂解難,等貴妃娘娘成為未來國母一切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可貴妃娘娘每每聽見太監宮女給她說這些話都覺得他們不過是奉承她罷了,實際上,皇上很少來她宮裏,就算在貴妃宮裏休息了,也大多是皇上醉酒後,貴妃的尚書父親背地給太監遞了條子,讓他們趁皇帝陛下不注意的時候,把牌子替皇上翻了。
要說太監替皇上翻牌子也是聞所未聞的事,可卻真切的發生在了本朝,還是當今萬歲身上,恐怕真是把主子和奴才顛倒了個。
實際上太監敢於這麽做,也是因為焉承皇仁善,不愛挑剔,也不喜歡和人發生意見上的爭執,為此,焉承皇總是順了別人給他的安排,似乎朝歌雖然是皇帝,但他對於有些事情上並不掌有選擇權,不過別人卻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另有隱情。
他們眼中的焉承皇,並不是真實的他,真正的朝歌,埋藏在焉承皇的心底,隻是還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他才會把那個朝歌釋放出來。
而如今的焉承皇,便是真正的他自己,隻不過還未把他的全部麵貌向貴妃娘娘等人展露過罷了。
要不是貴妃娘娘的父親尚書大人位高權重,認識的人脈廣,才得以在私下場合在朝歌王府內把自家女兒介紹給朝歌,但當日貴妃娘娘見到朝歌後不久,便稱她身體不適想借地方休息一下,這一休息就是一夜之久。
後來,不知誰把當時的貴妃娘娘在朝歌的王府裏留宿一夜的事傳了出去,坊間因此流傳出朝歌王爺要迎娶尚書大人獨女的事,女子名節事大,朝歌就算不顧忌自己的臉麵,但也要在意在朝中有一定地位的尚書大人的臉麵。如此一來,朝歌王爺就主動去老丈人家提親,娶了後來成為貴妃娘娘的左嬋。
貴妃不忿,論容貌才情,她定比那太守的女兒強不止一點,唯一不同的就是她年紀大了些,或許沒太守女兒身上自帶的年輕靚麗,但貴妃自認不過她隻是稍顯成熟,而皇上隻不過想偶爾吃一些清爽小菜,就暫且才把她這道佛跳牆放在了一邊而已。
可貴妃隻不過就走了一晚,就讓那女人得找機會上位,實在令她生氣,她要抵擋的人太多,實在是防不勝防啊。
不過,貴妃早已有所準備,她早已不是當年剛從側王妃晉升成為焉承皇嬪妃時的她了,不變的是如今左貴妃仍然愛著那個坐在龍椅上號令天下的男人,不同的是她早已不是彼時單純隻想要得到皇上喜愛的一個妃子,如今貴妃更明白如果她不設法保全自己,設法保全她父親的官職,就沒法鞏固她在宮裏的地位,如果沒了她父親的幫助,貴妃自認恐怕她未來不久就會因為失去娘家的援助而失勢,從而被別人打壓使她被迫離開皇上。
至於為何貴妃娘娘會這樣想,那還要溯及那夜流傳出去她留宿朝歌王爺府中之事,不是別人傳出去的,一切都是貴妃父親的計劃,貴妃本也不願意讓她父親用此等手段做事,但她父親此舉也是為了她,左嬋就也不再深究。
不過,當時的朝歌王爺在眾王爺中顯得並不顯眼,也沒有什麽人能幫得上他,焉承皇的母親是個平民,自然是比不過太子爺等人的母親身份尊貴,除此以外,在立長不立幼的錦驀國內,焉承皇不是長子,自然老皇帝要把王位傳給誰,也很有可能輪不到朝歌了。
而尚書大人開始對朝歌也並不看好,但那時恰逢太子爺和其他有可能成為王儲的人選都出了變故,尚書大人老奸巨猾,提前看出來裏麵的門道,他先前本也是跟著太子爺一夥的,可此番事情一出,尚書大人也就不再拒絕她女兒想要嫁給朝歌的打算了。
雖然開始時尚書大人也並不同意他女兒的要求,但情勢一變化,左尚書當機立斷,要給他女兒說親。可尚書也是個好強之人,他不能明著向朝歌王爺說明白他的想法,隻是通過別人明裏暗裏問問朝歌對可能喜歡女子的喜好,以及讓這些中間人不經意的把尚書的女兒介紹給朝歌,探探朝歌王爺的口風。
可通過中間人的傳話,尚書大人了解到朝歌王爺並無娶親之意,此外朝歌王爺認為他還年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不想耽誤其他女子,也並不把娶親當作第一要務去做。
尚書大人一聽就不高興了,雖然朝歌是個王爺,但也比不過尚書走過的路,吃過的鹽多,尚書大人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女兒嫁給最有可能成為王儲的王爺。故而後來在尚書大人一次特意攜女登門拜會時,朝歌不得不親自出麵,在朝中局勢並不明朗的當時,尚書大人此舉就像是在明說了,我看好你能成為下一個皇帝。
朝歌雖然平時並不是個展露鋒芒的人,但那是因為他沒有足夠幫襯他的勢力作為依托。
而在朝歌最缺乏幫手的時候,尚書大人的到來無異於雪中送炭,於是,當彼時的左尚書大人獨女左嬋說她身體不適借機在朝歌府中休息了一夜,左尚書還任憑謠言在坊間流傳時,朝歌就已明白了左尚書的心思,但也還是順遂了他的心意,擬娶左嬋,還把按照王府最高一級的聘禮親自給左尚書府上送去。
這在別的王爺的那裏可是不可能實現的事,要知道他們雖然也結黨,但都不會真正的把朝廷裏的那些官員當作一家人,隻是都把他們當個屍位素餐的手下人而已。
如此一來,左尚書得了麵子,也如意的把女兒嫁給了王爺,也算是光耀門楣了。左尚書一心想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過真當朝歌做了皇帝後,左尚書的官職是再也沒有向上升過一點半點,這些年下來,勢力影響倒是都沒以前大了。
剛開始貴妃還以為是皇上為了避免朝中大臣閑言碎語才沒給她父親升職賞賜,可後來很多年過去了,皇上依舊還是沒給左尚書加官進爵。不僅如此,雖然貴妃已經算是現在宮裏地位最高的嬪妃,明麵上也算是替未來的皇後掌管後宮,底下人都說貴妃娘娘遲早就是未來的皇後,貴妃母儀天下,她代為處理後宮事務事無巨細,為皇上主動分憂解難,等貴妃娘娘成為未來國母一切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可貴妃娘娘每每聽見太監宮女給她說這些話都覺得他們不過是奉承她罷了,實際上,皇上很少來她宮裏,就算在貴妃宮裏休息了,也大多是皇上醉酒後,貴妃的尚書父親背地給太監遞了條子,讓他們趁皇帝陛下不注意的時候,把牌子替皇上翻了。
要說太監替皇上翻牌子也是聞所未聞的事,可卻真切的發生在了本朝,還是當今萬歲身上,恐怕真是把主子和奴才顛倒了個。
實際上太監敢於這麽做,也是因為焉承皇仁善,不愛挑剔,也不喜歡和人發生意見上的爭執,為此,焉承皇總是順了別人給他的安排,似乎朝歌雖然是皇帝,但他對於有些事情上並不掌有選擇權,不過別人卻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另有隱情。
他們眼中的焉承皇,並不是真實的他,真正的朝歌,埋藏在焉承皇的心底,隻是還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他才會把那個朝歌釋放出來。
而如今的焉承皇,便是真正的他自己,隻不過還未把他的全部麵貌向貴妃娘娘等人展露過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