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聊得火熱的李厥和劉仁軌,根本不知道搭話的是李二,還在自顧自的說著。
“逼良為娼?”
“不需要!”
“咱們大唐皇帝那麽英明,多抓點貪官,將貪官家屬罰沒入教坊司不就行了?”
李世民聽著這話,咋聽咋感覺是在諷刺自己。
原來自己才是最大的老鴇子?
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對著李厥就是一腳。
“說什麽胡話呢,朕幾時罰沒官員的家屬入教坊司了?”
劉仁軌聽到是陛下的聲音,嚇得趕忙跪在一旁,李厥意識到不對勁,也嘿嘿笑著從門檻上站起來。
“阿翁,你們吃完飯啦?”
李世民聞言冷哼一聲,然後耐心的解釋著。
“朕登基以來,還沒有做過罰沒官員家屬的事,教坊司裏的人,很多都是隋朝和武德年間的犯官家屬,以及世代從事賤籍行當的子女後代。”
李世民此言一出,房玄齡立馬跳出來作證。
“微臣可替陛下擔保,陛下施政主要以仁德為主,即使是罪大惡極之輩,也隻是誅其首惡,不會牽連家屬。”
“哪怕是侯君集這樣罪大惡極之人,其家人也隻是被流放嶺南,根本就沒有教坊司什麽事!”
“哦哦哦……”
李厥看到兩人竭力解釋的樣子,隻感覺有點懵。自己不過是一句戲言,兩人這麽緊張幹嘛?
殊不知,李世民生怕自己的愛孫誤會自己,將自己看成是暴君。
因此,聽到李厥提到教坊司的時候,他才會如此敏感。
李世民見解釋清楚了,當即踢了踢李厥。
“明天要麽是去皇宮讀書,要麽就去縣衙給我坐班,你自己選一個吧!”
“哦!”
李世民說完這話就打著哈欠,領著一眾狗腿子迴宮了。
在其走後,李厥又去看了下李泰,見李泰也被王妃帶著仆人給抬走,他隻能洗洗睡了。
第二天,李厥一大早就來到長安縣衙。
縣衙的一眾衙役、吏員,見到李厥開心的都要瘋了,他們可是快一個月都沒見到這位正主了。
“殿下早!”
“大家早!”
“殿下辛苦……”
“諸位辛苦!”
“縣衙可有要緊事需要我辦?”
“這個……”
書吏剛想說沒有,蘇定方就趕忙跳出來阻止,並且搜腸刮肚的給李厥找了一堆事做。
“有!”
“西市的商賈說街道太窄,想要擴建一下……”
李厥聞言立馬不樂意了,大唐養著他們這麽多官員,連這點小事都幹不好?
“蘇定方,這點小事不至於勞煩我吧?”
蘇定方聞言尷尬的撓撓頭。
“殿下,本來是不需要麻煩您的,隻是擴建道路就需要拆除道路兩旁的房屋,平添許多麻煩……”
李厥聞言歎了口氣道。
“你呀,就是比不上李義府,實在不行就將你調到邊境當將軍,讓李義府迴來當縣令吧!”
蘇定方聞言開心的道。
“這感情好,殿下要是真能讓我領兵,我定給殿下打出大大的疆域來,哈哈哈!”
李厥聞言趕忙提醒道。
“慎言,是給陛下打江山,不是給我……”
蘇定方聞言尷尬的笑了笑道。
“一樣的……”
李厥心想這咋能一樣呢,李二是李二,我是我,李二不咽氣,這大唐誰敢反?
不過他也懶得爭辯這點小事,朝著蘇定方招招手道。
“你過來一下!”
李厥領著蘇定方來到一幅地圖前,指著地圖上的空地道。
“城內的擴建就先緩緩吧,可以將西市的商品分一下類,然後在城外建一個大市場,將他們分流出去。”
“這……”
蘇定方聞言頗有些頭疼,忍不住提醒道。
“殿下,此舉恐怕不妥吧?”
“怎麽不妥?”
“殿下有所不知,大唐的商稅都是在城門處收取。一旦在城外建立市場,咱們就收不到稅了呀。”
李厥聞言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你是不是傻,城門是死的,可看城門收稅的人是活的!”
“你不會調幾個收稅的官員去大市場門口守著呀!”
蘇定方聞言想了想,還真可以這麽搞。隻是此事牽扯的比較多,甚至需要三省六部協調才行。
“好吧,微臣勉力一試。”
“對了殿下,城外最近來了很多災民,萬年縣那邊已經開始賑災了,咱們要不要……”
李厥聞言麵露疑惑道。
“哪來的災民?”
蘇定方聞言指了指北邊。
“應該是北境過來的。”
“不過這也是老黃曆了,每年冬天都會有定州、商州的災民進京。隻是往年的數量很少,隻有幾千人。今年不知怎麽了,竟然跑過來幾萬百姓。”
李厥聞言略微思考下道。
“全部接收了吧。”
“正好紡織作坊還缺人,讓紡織作坊吸收一些,然後再借著建大市場,多雇傭一些……”
“諾!”
李厥做了簡單的安排就跑到後堂睡覺了,反正李二隻說讓他來縣衙,又沒說來了縣衙幹啥。
在李厥唿唿睡覺的時候,另外一邊卻是忙的熱火朝天。
李治在得知有災民進京,開心的一夜都沒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全縣的官員跑到郊外搭建粥棚,給遠道而來的災民煮粥吃。
李治的行為很快就在災民中收獲了好名聲。
“還是太子殿下好,不像那個嫡長孫似的,還得幹活才給飯吃!”
“誰說不是呢……”
“一開始,聽著長安百姓傳嫡長孫多仁義,哪成想跟地主老財一樣摳門!”
李治聽著災民的話,心裏樂得都要開花了。
隻是他心中有個疑惑,李厥這孩子手裏根本就不缺錢,他為何不拿出糧食賑濟災民呢?
正好此時劉仁軌走過來,李治當即將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劉先生,為何長安縣不賑濟災民?”
劉仁軌咋說也是見過世麵的,聽到這話當即搖了搖頭。
“殿下,此言差矣。”
“此次災民數量眾多,光靠咱們萬年縣可招架不住。若是沒有長安縣幫襯,今天來吃粥的百姓能把粥棚給淹沒!”
李治聞言依然不解的搖搖頭。
“那為何……”
“殿下,您不會以為隻有施粥才算賑災吧?”
“難道不是嗎?”
“災民走了上千裏路,一個個饑腸轆轆,不給他們施粥,難道眼看著他們餓死?”
劉仁軌聞言微微一笑,心想自家太子還真是傻的可愛。
“殿下有所不知,自古以來賑災有兩種,一種是咱們這種直接發糧食,另一種則是以工代賑。”
“逼良為娼?”
“不需要!”
“咱們大唐皇帝那麽英明,多抓點貪官,將貪官家屬罰沒入教坊司不就行了?”
李世民聽著這話,咋聽咋感覺是在諷刺自己。
原來自己才是最大的老鴇子?
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對著李厥就是一腳。
“說什麽胡話呢,朕幾時罰沒官員的家屬入教坊司了?”
劉仁軌聽到是陛下的聲音,嚇得趕忙跪在一旁,李厥意識到不對勁,也嘿嘿笑著從門檻上站起來。
“阿翁,你們吃完飯啦?”
李世民聞言冷哼一聲,然後耐心的解釋著。
“朕登基以來,還沒有做過罰沒官員家屬的事,教坊司裏的人,很多都是隋朝和武德年間的犯官家屬,以及世代從事賤籍行當的子女後代。”
李世民此言一出,房玄齡立馬跳出來作證。
“微臣可替陛下擔保,陛下施政主要以仁德為主,即使是罪大惡極之輩,也隻是誅其首惡,不會牽連家屬。”
“哪怕是侯君集這樣罪大惡極之人,其家人也隻是被流放嶺南,根本就沒有教坊司什麽事!”
“哦哦哦……”
李厥看到兩人竭力解釋的樣子,隻感覺有點懵。自己不過是一句戲言,兩人這麽緊張幹嘛?
殊不知,李世民生怕自己的愛孫誤會自己,將自己看成是暴君。
因此,聽到李厥提到教坊司的時候,他才會如此敏感。
李世民見解釋清楚了,當即踢了踢李厥。
“明天要麽是去皇宮讀書,要麽就去縣衙給我坐班,你自己選一個吧!”
“哦!”
李世民說完這話就打著哈欠,領著一眾狗腿子迴宮了。
在其走後,李厥又去看了下李泰,見李泰也被王妃帶著仆人給抬走,他隻能洗洗睡了。
第二天,李厥一大早就來到長安縣衙。
縣衙的一眾衙役、吏員,見到李厥開心的都要瘋了,他們可是快一個月都沒見到這位正主了。
“殿下早!”
“大家早!”
“殿下辛苦……”
“諸位辛苦!”
“縣衙可有要緊事需要我辦?”
“這個……”
書吏剛想說沒有,蘇定方就趕忙跳出來阻止,並且搜腸刮肚的給李厥找了一堆事做。
“有!”
“西市的商賈說街道太窄,想要擴建一下……”
李厥聞言立馬不樂意了,大唐養著他們這麽多官員,連這點小事都幹不好?
“蘇定方,這點小事不至於勞煩我吧?”
蘇定方聞言尷尬的撓撓頭。
“殿下,本來是不需要麻煩您的,隻是擴建道路就需要拆除道路兩旁的房屋,平添許多麻煩……”
李厥聞言歎了口氣道。
“你呀,就是比不上李義府,實在不行就將你調到邊境當將軍,讓李義府迴來當縣令吧!”
蘇定方聞言開心的道。
“這感情好,殿下要是真能讓我領兵,我定給殿下打出大大的疆域來,哈哈哈!”
李厥聞言趕忙提醒道。
“慎言,是給陛下打江山,不是給我……”
蘇定方聞言尷尬的笑了笑道。
“一樣的……”
李厥心想這咋能一樣呢,李二是李二,我是我,李二不咽氣,這大唐誰敢反?
不過他也懶得爭辯這點小事,朝著蘇定方招招手道。
“你過來一下!”
李厥領著蘇定方來到一幅地圖前,指著地圖上的空地道。
“城內的擴建就先緩緩吧,可以將西市的商品分一下類,然後在城外建一個大市場,將他們分流出去。”
“這……”
蘇定方聞言頗有些頭疼,忍不住提醒道。
“殿下,此舉恐怕不妥吧?”
“怎麽不妥?”
“殿下有所不知,大唐的商稅都是在城門處收取。一旦在城外建立市場,咱們就收不到稅了呀。”
李厥聞言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你是不是傻,城門是死的,可看城門收稅的人是活的!”
“你不會調幾個收稅的官員去大市場門口守著呀!”
蘇定方聞言想了想,還真可以這麽搞。隻是此事牽扯的比較多,甚至需要三省六部協調才行。
“好吧,微臣勉力一試。”
“對了殿下,城外最近來了很多災民,萬年縣那邊已經開始賑災了,咱們要不要……”
李厥聞言麵露疑惑道。
“哪來的災民?”
蘇定方聞言指了指北邊。
“應該是北境過來的。”
“不過這也是老黃曆了,每年冬天都會有定州、商州的災民進京。隻是往年的數量很少,隻有幾千人。今年不知怎麽了,竟然跑過來幾萬百姓。”
李厥聞言略微思考下道。
“全部接收了吧。”
“正好紡織作坊還缺人,讓紡織作坊吸收一些,然後再借著建大市場,多雇傭一些……”
“諾!”
李厥做了簡單的安排就跑到後堂睡覺了,反正李二隻說讓他來縣衙,又沒說來了縣衙幹啥。
在李厥唿唿睡覺的時候,另外一邊卻是忙的熱火朝天。
李治在得知有災民進京,開心的一夜都沒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全縣的官員跑到郊外搭建粥棚,給遠道而來的災民煮粥吃。
李治的行為很快就在災民中收獲了好名聲。
“還是太子殿下好,不像那個嫡長孫似的,還得幹活才給飯吃!”
“誰說不是呢……”
“一開始,聽著長安百姓傳嫡長孫多仁義,哪成想跟地主老財一樣摳門!”
李治聽著災民的話,心裏樂得都要開花了。
隻是他心中有個疑惑,李厥這孩子手裏根本就不缺錢,他為何不拿出糧食賑濟災民呢?
正好此時劉仁軌走過來,李治當即將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劉先生,為何長安縣不賑濟災民?”
劉仁軌咋說也是見過世麵的,聽到這話當即搖了搖頭。
“殿下,此言差矣。”
“此次災民數量眾多,光靠咱們萬年縣可招架不住。若是沒有長安縣幫襯,今天來吃粥的百姓能把粥棚給淹沒!”
李治聞言依然不解的搖搖頭。
“那為何……”
“殿下,您不會以為隻有施粥才算賑災吧?”
“難道不是嗎?”
“災民走了上千裏路,一個個饑腸轆轆,不給他們施粥,難道眼看著他們餓死?”
劉仁軌聞言微微一笑,心想自家太子還真是傻的可愛。
“殿下有所不知,自古以來賑災有兩種,一種是咱們這種直接發糧食,另一種則是以工代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