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本想說“滾進來”,可還沒等他開口,他就看到李厥大咧咧的走了進來。
“你有異議?”
“是!”
“微臣不讚成陛下剛剛的說法!”
李世民聞言冷哼一聲,然後抓起一旁的鞭子,這才陰仄仄的開口。
“那你說說你的想法,你要是說的不好,看朕怎麽收拾你!”
李厥怡然不懼的上前說道。
“正所謂倉廩足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
“民風淳樸不是貧窮的理由,民心敦厚更不是落後的借口。”
“萬年、長安同處一城,可為何長安縣的百姓能吃得起肉,萬年縣的百姓卻要跨過朱雀大街,來到我們長安縣打工?”
李厥說到這兒,朝著李治笑了笑道。
“九叔,我不是針對您哈……”
“事實上,阿翁的這場比試,從一開始我就沒放在心上,我希望您也別太當迴事。”
李厥跟李治解釋完,這才開口繼續說道。
“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麵,主要是萬年縣沒有注重產業結構調整,沒有為更多的百姓提供就業!”
“相對來說,我長安縣什麽都不管,根本不去管百姓穿什麽,百姓的房子上有沒有瓦。”
“我們隻需將長安縣的公共設施修好,剩下的百姓自己就能通過勤勞的雙手改善。”
“再加上我們大力發展小作坊,促進百姓就業,讓百姓有了更多賺錢的機會。”
“百姓有了錢,自然就買布做衣服,買磚瓦修房子。”
“這樣一來,織布的織工能掙錢,燒磚燒瓦的工匠也能賺錢,整個長安縣的經濟就活躍起來!”
“因此,為政者根本不需製定多少政令和規則,隻要製定好規則,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百姓自然就能把日子給過好……”
李厥這一番話說完,不僅在座的大臣聽懵了,就是李世民都愣了又愣。
這倒不是李厥說的太差,而是說的太好,好的有點超出他們的預料了。
李厥這番話,拿去當治國準則都夠了!
房玄齡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他當即起身,朝著李二躬身一禮。
“微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嫡長孫此番言論,足以稱得上是治國之良言!”
“大唐有此賢孫,注定未來幾十年太平!”
李靖等人慢了一拍,不過也緊隨其後的起來恭喜李二,給李二戴高帽。
李二聽著一眾大臣的恭維,再看看傲然的站在一旁的李厥,心中在震驚之餘,剩下的全是欣慰。
不愧是朕看好的人啊!
“李厥,你這番話說的不錯,可是從蕭瑀那裏學來的?”
“迴陛下,蕭師傅確實教了我很多!”
“賞!”
“朕這就晉升蕭瑀為中書令,掌機要事……”
李厥聞言當即躬身一禮。
“微臣替師傅謝陛下!”
蕭瑀聽到這話,趕忙起身謙辭。
“陛下,微臣老邁,已經不堪驅使,望陛下收迴成命!”
“再者說,微臣並未教嫡長孫治國之道,隻是教了他點腐儒的經文罷了,不敢蒙陛下如此大恩……”
李世民心情大好,朝著蕭瑀擺擺手道。
“無所謂!”
“李厥能有此等見識,就是你這個師傅的功勞!”
“至於中書省的事務,你要是不願意管就交給下邊的人,你就權知中書事即可!”
蕭瑀見李世民這樣說,這才恭敬的行禮。
“既然陛下這樣說,那微臣就拜謝陛下了!”
李世民賞賜完蕭瑀,當即朝著李厥招招手。
“過來,坐阿翁邊上!”
“哦!”
李厥坐到李世民邊上,看到桌子上還有不少菜,當即命人給自己盛了一大碗飯,旁若無人的吃起來。
李世民看著大孫狼吞虎咽的吃相,再看看大孫虎頭虎腦的模樣,滿心滿眼都是歡喜。
“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阿翁,紡織機不是奇淫巧技……”
“這個以後再說!”
“朕隻是欣賞你剛剛的治國言論,並不代表朕接受了你的那堆破爛!”
“阿翁,那不是破爛!”
“趕緊吃飯吧!”
李世民見李厥終於老老實實吃飯,當即轉頭看向眾人。
“朕的大孫剛剛所言非常有道理,為政之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治理一國、一州、一縣道理都一樣,就是不能管的太細,太繁,讓百姓無所適從。”
“為政寬簡,才是對百姓最好的善政!”
李世民這樣一總結,直接將主題升華了,引得一眾大臣對著他一頓猛誇。
“陛下聖明!”
“陛下所言太有道理了,微臣建議應該鐫刻於石碑之上,再將石碑立於皇宮旁,讓每一個路過的官員都能時常看到,並將其銘記於心……”
李世民聞言開心的哈哈大笑道。
“這就不必了吧!”
“再者說,這也不算朕的原話,而是朕總結李厥這孫子的話,哈哈哈!”
“陛下,您就不必過謙了。嫡長孫有今日之成就,還不是您平日教導之功?”
“這話說的也是,若不是朕耳提麵命,這孫子哪能說出這麽有道理的話,哈哈哈……”
正在吃飯的李厥聽到這話心裏非常不滿,可他剛抬頭還沒開口,就被李世民給按了下去,並在他耳邊小聲的威脅了一句。
“別掃朕的興,別逼朕打你!”
李厥聞言翻了個大大的白眼,然後不再搭理這老登,開始全心全意的幹飯。
然而,正在李厥忙著幹飯之時,一個陌生人悄悄湊了過來。
“殿下,微臣想向您請教下產業結構的問題……”
李厥一聽這話立馬來了精神,見到李世民還在跟一群大臣吹牛逼,他當即捧起大碗跟著人來到門口。
“咱倆在這聊吧!”
“你能問出這個問題,足以證明你是個幹實事的人!”
“所謂產業結構,乃是指工業、農業、商業、服務業等等的配置。”
“國無農不穩,無商部富,無工不強,無服務業則不榮。”
“但具體比例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協調。”
“比如說咱們關中地區,民多而地少,要是全力發展農業,則有過多的閑置人口被浪費。”
“因此,咱們要適當的挖掘工業、商業潛力,將閑置的勞動力合理的運用起來……”
“如果工業和商業的潛力都挖掘完了,依然還有閑散勞動力,則需要大力發展服務業以及旅遊業……”
李厥囉裏囉嗦說了很多,直至說的口幹舌燥之時,這才注意到眼前的中年人,正在拿筆認真的記。
李厥見狀好奇的問了一句。
“你能聽懂嗎?”
“能!”
“但有些關鍵詞不知道是何意,比如說服務業指的是什麽……”
“服務業啊……店小二、挑水、擔柴的力工,伺候人的奶媽、仆人、丫鬟等等。”
“對了,平康坊裏住的都是服務業!”
“平康坊?”
劉仁軌可是正人君子,從來就不去煙花柳巷之地。因此,貿然聽到平康坊三個字給他整的一愣。
“殿下是說妓女也算服務業?”
“當然!”
劉仁軌聞言滿臉苦澀的道。
“這個得咋大力發展,咱們總不能逼良為娼吧?”
正在跟眾人吹牛的李世民,不知怎麽就溜達到兩人身後,突然聽到他們提到“平康坊”,還有逼良為娼,當即氣得怒不可遏。
“你倆還想逼良為娼?”
“你有異議?”
“是!”
“微臣不讚成陛下剛剛的說法!”
李世民聞言冷哼一聲,然後抓起一旁的鞭子,這才陰仄仄的開口。
“那你說說你的想法,你要是說的不好,看朕怎麽收拾你!”
李厥怡然不懼的上前說道。
“正所謂倉廩足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
“民風淳樸不是貧窮的理由,民心敦厚更不是落後的借口。”
“萬年、長安同處一城,可為何長安縣的百姓能吃得起肉,萬年縣的百姓卻要跨過朱雀大街,來到我們長安縣打工?”
李厥說到這兒,朝著李治笑了笑道。
“九叔,我不是針對您哈……”
“事實上,阿翁的這場比試,從一開始我就沒放在心上,我希望您也別太當迴事。”
李厥跟李治解釋完,這才開口繼續說道。
“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麵,主要是萬年縣沒有注重產業結構調整,沒有為更多的百姓提供就業!”
“相對來說,我長安縣什麽都不管,根本不去管百姓穿什麽,百姓的房子上有沒有瓦。”
“我們隻需將長安縣的公共設施修好,剩下的百姓自己就能通過勤勞的雙手改善。”
“再加上我們大力發展小作坊,促進百姓就業,讓百姓有了更多賺錢的機會。”
“百姓有了錢,自然就買布做衣服,買磚瓦修房子。”
“這樣一來,織布的織工能掙錢,燒磚燒瓦的工匠也能賺錢,整個長安縣的經濟就活躍起來!”
“因此,為政者根本不需製定多少政令和規則,隻要製定好規則,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百姓自然就能把日子給過好……”
李厥這一番話說完,不僅在座的大臣聽懵了,就是李世民都愣了又愣。
這倒不是李厥說的太差,而是說的太好,好的有點超出他們的預料了。
李厥這番話,拿去當治國準則都夠了!
房玄齡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他當即起身,朝著李二躬身一禮。
“微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嫡長孫此番言論,足以稱得上是治國之良言!”
“大唐有此賢孫,注定未來幾十年太平!”
李靖等人慢了一拍,不過也緊隨其後的起來恭喜李二,給李二戴高帽。
李二聽著一眾大臣的恭維,再看看傲然的站在一旁的李厥,心中在震驚之餘,剩下的全是欣慰。
不愧是朕看好的人啊!
“李厥,你這番話說的不錯,可是從蕭瑀那裏學來的?”
“迴陛下,蕭師傅確實教了我很多!”
“賞!”
“朕這就晉升蕭瑀為中書令,掌機要事……”
李厥聞言當即躬身一禮。
“微臣替師傅謝陛下!”
蕭瑀聽到這話,趕忙起身謙辭。
“陛下,微臣老邁,已經不堪驅使,望陛下收迴成命!”
“再者說,微臣並未教嫡長孫治國之道,隻是教了他點腐儒的經文罷了,不敢蒙陛下如此大恩……”
李世民心情大好,朝著蕭瑀擺擺手道。
“無所謂!”
“李厥能有此等見識,就是你這個師傅的功勞!”
“至於中書省的事務,你要是不願意管就交給下邊的人,你就權知中書事即可!”
蕭瑀見李世民這樣說,這才恭敬的行禮。
“既然陛下這樣說,那微臣就拜謝陛下了!”
李世民賞賜完蕭瑀,當即朝著李厥招招手。
“過來,坐阿翁邊上!”
“哦!”
李厥坐到李世民邊上,看到桌子上還有不少菜,當即命人給自己盛了一大碗飯,旁若無人的吃起來。
李世民看著大孫狼吞虎咽的吃相,再看看大孫虎頭虎腦的模樣,滿心滿眼都是歡喜。
“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阿翁,紡織機不是奇淫巧技……”
“這個以後再說!”
“朕隻是欣賞你剛剛的治國言論,並不代表朕接受了你的那堆破爛!”
“阿翁,那不是破爛!”
“趕緊吃飯吧!”
李世民見李厥終於老老實實吃飯,當即轉頭看向眾人。
“朕的大孫剛剛所言非常有道理,為政之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治理一國、一州、一縣道理都一樣,就是不能管的太細,太繁,讓百姓無所適從。”
“為政寬簡,才是對百姓最好的善政!”
李世民這樣一總結,直接將主題升華了,引得一眾大臣對著他一頓猛誇。
“陛下聖明!”
“陛下所言太有道理了,微臣建議應該鐫刻於石碑之上,再將石碑立於皇宮旁,讓每一個路過的官員都能時常看到,並將其銘記於心……”
李世民聞言開心的哈哈大笑道。
“這就不必了吧!”
“再者說,這也不算朕的原話,而是朕總結李厥這孫子的話,哈哈哈!”
“陛下,您就不必過謙了。嫡長孫有今日之成就,還不是您平日教導之功?”
“這話說的也是,若不是朕耳提麵命,這孫子哪能說出這麽有道理的話,哈哈哈……”
正在吃飯的李厥聽到這話心裏非常不滿,可他剛抬頭還沒開口,就被李世民給按了下去,並在他耳邊小聲的威脅了一句。
“別掃朕的興,別逼朕打你!”
李厥聞言翻了個大大的白眼,然後不再搭理這老登,開始全心全意的幹飯。
然而,正在李厥忙著幹飯之時,一個陌生人悄悄湊了過來。
“殿下,微臣想向您請教下產業結構的問題……”
李厥一聽這話立馬來了精神,見到李世民還在跟一群大臣吹牛逼,他當即捧起大碗跟著人來到門口。
“咱倆在這聊吧!”
“你能問出這個問題,足以證明你是個幹實事的人!”
“所謂產業結構,乃是指工業、農業、商業、服務業等等的配置。”
“國無農不穩,無商部富,無工不強,無服務業則不榮。”
“但具體比例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協調。”
“比如說咱們關中地區,民多而地少,要是全力發展農業,則有過多的閑置人口被浪費。”
“因此,咱們要適當的挖掘工業、商業潛力,將閑置的勞動力合理的運用起來……”
“如果工業和商業的潛力都挖掘完了,依然還有閑散勞動力,則需要大力發展服務業以及旅遊業……”
李厥囉裏囉嗦說了很多,直至說的口幹舌燥之時,這才注意到眼前的中年人,正在拿筆認真的記。
李厥見狀好奇的問了一句。
“你能聽懂嗎?”
“能!”
“但有些關鍵詞不知道是何意,比如說服務業指的是什麽……”
“服務業啊……店小二、挑水、擔柴的力工,伺候人的奶媽、仆人、丫鬟等等。”
“對了,平康坊裏住的都是服務業!”
“平康坊?”
劉仁軌可是正人君子,從來就不去煙花柳巷之地。因此,貿然聽到平康坊三個字給他整的一愣。
“殿下是說妓女也算服務業?”
“當然!”
劉仁軌聞言滿臉苦澀的道。
“這個得咋大力發展,咱們總不能逼良為娼吧?”
正在跟眾人吹牛的李世民,不知怎麽就溜達到兩人身後,突然聽到他們提到“平康坊”,還有逼良為娼,當即氣得怒不可遏。
“你倆還想逼良為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