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53年,5月。


    “總督,前麵就到宜賓了。”


    “好了,你通知孫師傅,準備好材料我等會兒要吃正宗的宜賓燃麵。”


    下了船林思月正式踏上了萬裏長江第一城的宜賓,這趟他要去川西,而宜賓是他坐船能到的最後一個規模稍微大一點的城市,所以林思月會在這裏休整過後,再由陸路到達川西。


    林思月穿越前來過宜賓,也是像這樣溯流而上,通過長江旅遊長江沿岸的各大城市,不過他當時是在大陸讀大學暑假期間遊覽的,所以隻是走馬觀花。


    雖然隻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趟,但是各地美食他基本都沒放過,特別是旅遊最後到宜賓時吃的宜賓燃麵讓他久久不能忘懷。


    後來旅遊結束,林思月繼續學業在其他地方吃的宜賓燃麵總是差點味道,所以他打定主意這輩子一定要再吃一次正宗的宜賓燃麵,結果穿越了。


    穿越後哪裏來宜賓燃麵給他吃,連宜賓燃麵發源地宜賓都還沒有誕生這道麵食,直到清末才有宜賓燃麵這種東西。


    不過穿越眾中有四川人,雖然不是宜賓本地的,但是燃麵配方還是大致知道的,吃過還原出來的燃麵以後,林思月還是覺得差點味道,就跟穿越前在外地吃的一樣。


    那個川籍穿越眾就告訴他,其實燃麵的配菜不是什麽關鍵,也沒什麽正不正宗之說,都是那幾樣東西。


    關鍵是和麵的“水”,川內的水多為堿性還有其他特殊的礦物質,和出來的麵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就跟酒一樣,水不同酒不同。


    這讓林思月有些犯難,哪裏去找原產地的水?水這個玩意不同地方差別大了,可能整個世界都找不到除原產地以外一模一樣的水。


    結果天不負人願,林思月得以到遠東殖民地當總督,就有機會去宜賓吃到正宗的燃麵了,於是他也算搞了一次“權力小小的任性”,利用職務之便再次來到宜賓。


    當然作為一個總督,他可不能直接說我要吃燃麵,所以跑到萬裏之外出差因私廢公,所以他給自己找了一個好理由——慰問即將上高原的戰士,那麽吃麵就成了順便的事。


    這麽多年下來高原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隻要高原上的人不願意和平解放,平原上的人隻能幹著急,因為打上高原的難度有一點大。


    但是高原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是天然的高原屏障易守難攻之地,還可以通過高差俯壓四方。


    而且素有“亞洲水塔”之稱,先說其對國內的影響,此地乃三江之源(長江、黃河、瀾滄江)影響著整個大陸的水源問題。


    除了對於國內,對於國外也是十分重要的,整個中南半島和南亞次大陸都要受其重大的影響,要是在高原上建水壩,下遊地區的用水多少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大夏和澳宋必然不能放任其遊離在外當割據政權。


    本來最開始澳宋是想和平解決高原問題的,利用一下大清的“金瓶掣簽和駐藏大臣”製度也不是不行,改個名字的問題,不過奴隸製肯定是要廢除的,這是底線。


    但是不知道高原上的那群神棍哪根筋搭錯了,他們覺得廢除奴隸製度不能接受,而且仗著地理形勝覺得下麵的人打不上來。


    既然這樣那就沒得談了,正好為了和平解決,大夏一方還做了不少妥協,這下不用了,直接打上去把槍頂在那群神棍腦袋上,看他們所謂的“神佛菩薩”會不會來救他們。


    於是遠東殖民地陸軍就在川西訓練了幾個山地師專門用來攻略高原,最後看看山下的人到底能不能打上去。


    至於川西也就是現在川西三州的部分地區(甘孜、阿壩、涼山),這是當初入蜀時就拿下的土地,最後劃歸了四川省,還是以川製藏的老辦法,雖然辦法老,但是確實好用。


    經過多年的訓練,這幾個山地師已經形成在高原上作戰的能力了,收複高原的計劃正式拉開序幕,林思月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來給他們加油打氣,提高士氣。


    別覺得幾個師的部隊少,雖然目前不缺部隊,但是高原上補給困難,能維持幾個師已經是極限了。


    而且這幾個山地師可是妥妥的“土豪師”,他們用的裝備可都是目前澳宋最新的裝備,澳宋本土正規軍沒有的他們可能有,殖民地軍隊裝備比本土軍隊裝備豪華在澳宋可是獨一份了。


    除了常規裝備,還有很多為了適應高原山地作戰的特種裝備,由於這些裝備用途不廣,生產數量少沒有規模效益,所以價格很高。


    可以說一個山地師的裝備加訓練費用可以頂遠東殖民地陸軍4-5個師的費用了,稱句土豪師毫不為過,大夏和澳宋也算是為了收複高原投入血本了。


    吃到熟悉的味道林思月眼淚的都快下來了,雖然宜賓不是他的故鄉,但是是他的故國。


    不管澳宋與大夏和故國多像,但始終不是一個國家,即使穿越幾十年時常還是讓林思月感到陌生感,物是人非,能吃到心心念念的熟悉味道真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


    吃完麵以後,林思月決定出去逛逛,在護衛的陪同下,林思月大致逛完了宜賓城,和寶島的一片未經開發的荒涼不同,宜賓的城的風貌與穿越前林思月遊覽的宜賓古城區還是有一些相似之處。


    第二天,林思月準時起床去往川西,該吃的吃了,該看的看了,也沒什麽遺憾了,下麵是正事時間。


    不過林總督離開算是留下了一個小吃傳說,本時空的宜賓燃麵提前出現了,估計會有人編排宜賓燃麵是當年林總督視察時發明的,還有相關的小故事。


    性質就和乾隆下江南,慈溪西逃,諸葛亮征南蠻,買買提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小吃故事一樣。


    經過一路的舟車勞頓,林思月終於來到了此行的終點川西,這裏海拔還不算非常高,讓一輩子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林思月也能適應。


    聽聞總督來勞軍,在上級的允許下,戰士們都激動跑來與總督見麵,有些士兵高舉著雙手搖動意圖吸引總督的注意。


    林思月對跑到近前的士兵也是挨個握手,最後還和訓練最出色的一些連隊士兵們合影留念。


    一天下來林思月這個總督光顧著和士兵們握手合影了,正事一件沒幹。


    第二天林思月開始幹正事,首先他去視察了士兵們的住宿和夥食條件,發放一些慰問金和慰問品。


    又開展傾訴運動,讓士兵們對生活有不滿意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同時也可以舉報部隊內部的貪汙腐敗問題,一經查實林思月直接現場辦公清除蛀蟲,公開審判。


    經過幾天的辛苦的工作,幾個山地師將士的士氣終於被調動到最高了,見軍心可用,林思月直接誓師開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