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宋三路大軍出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戰果並不是很豐厚,隻消滅了一些中小型的部落,沒有遇上滿蒙人的主力軍。


    就連女真人定居的幾個重要城市都被他們放棄了,直接丟給了澳宋軍隊,隻留下一堆老弱病殘。


    很明顯滿蒙聯軍顯然對於自己軍事實力沒有信心不敢和出關的澳宋大軍正麵交戰。


    隻能采取迴避戰術,靠著高機動性盡量和澳宋軍隊消耗,等澳宋軍隊後勤出問題自己退迴關內,這是遊牧對付中原軍隊出擊的常用戰術。


    不過澳宋軍隊可不是封建農業時代的軍隊,用老戰術對付澳宋軍隊的效果可能不太好。


    澳宋軍隊對於滿蒙聯軍是有壓倒性優勢的,而且這些年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實力不僅沒有上漲,反而下降了。


    因為大夏對關外進行了嚴格的禁運政策,關外的滿蒙人既搶不到東西也買不到東西,再加上吳三桂帶著幾萬部隊加入,草原上早就開始鬧糧荒了,每年都有人被餓死,飯都吃不飽哪裏來的戰鬥力。


    所以此戰基本沒有懸念,什麽時候勝利收兵取決於什麽時候逮到滿蒙聯軍的主力部隊。


    不過茫茫草原這麽大,想要找滿蒙人的主力決戰有些大海撈針了,所以澳宋部隊專門製定了一套方案用來尋找或者逼迫滿蒙人決戰。


    比如光是出關的時間都是有門道的,4-5月份,草原上才剛過完冬天,挨過漫長冬天的牛羊馬匹體重都會嚴重下降,正是馬瘦毛長的時候,對於依賴騎兵作戰的滿蒙人來說簡直是嚴重的debuff。


    而且為了躲避澳宋部隊追擊,滿蒙牧民會帶著大量瘦弱的牛羊疲於奔命四處遷徙,牛羊本來就瘦弱又頻繁的到處遷徙很多牛羊就會活活累死。


    還有,動物世界有句話很經典叫做:“春天到了,又到了xx的季節。”


    草原的上的牛羊如此,它們主要在春秋兩季繁衍生息,牛羊們身體瘦弱生活又不安定很多牛羊就不發情了。


    即使懷上胎也容易在頻繁的遷徙之中流產,人懷孕了需要減少劇烈活動,牛羊自然也是這個道理。


    其實這個辦法自古就有,漢代漢軍出擊草原一般就選這個點。


    所以澳宋大軍光是追在在滿蒙人屁股後麵跑都能讓他們損失慘重了,損失了大量牛羊又沒了內地的貿易,冬天一來整個草原就成了死地。


    隻要滿蒙人一天不跟澳宋軍隊決戰,澳宋軍隊就一天不撤退,看誰耗的過誰,作為工業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是遊牧或者農耕社會無法想象的。


    除了守株待兔,澳宋軍隊也要主動出擊,這次大軍出門配備不少偵察氣球,大草原上全是大平地,人一上天啥都看的清清楚楚的。


    就算滿蒙人的大隊人馬在十幾公裏甚至幾十公裏外都能看得見,大隊人馬想藏都沒地方藏,看見澳宋大軍圍上來了,騎兵牧民還可以騎著馬直接溜,牛羊怎麽跑?


    果然隨著深入草原,澳宋軍隊成功追上不少遷徙的滿蒙部落,而且有些從城裏逃跑的女真隊伍由於帶了大量從城裏攜帶輜重被輕鬆追上。


    終於在進入草原一個月後,滿蒙聯軍主力被逮住了,有氣球開全圖就是爽,滿蒙主力的行蹤被天上的眼睛看的一清二楚。


    滿蒙主力一看被澳宋部隊咬上了,就開始換方向逃跑,結果換了好幾次方向都被澳宋人繼續逮住。


    搞的多爾袞認為隊伍裏麵有澳宋人的間諜,第一個高度懷疑對象就是吳三桂和他手下的部隊。


    自從吳三桂帶著人來了以後,女真人的日子過的一天不如一天,他甚至都懷疑吳三桂是不是詐降來消耗己方物資的,不過大敵當前不是內訌的時候,隻能小心的防著吳三桂還不能撕破臉。


    多爾袞猜對了他的隊伍中確實有澳宋人的間諜,數量還不少,不過確實不是吳三桂,而且大軍的行蹤也不是這些間諜透露的,他們隻在起關鍵時候起作用或者傳遞重要消息。


    大軍行蹤這種靠偵察就可以得出的情報用不到情報人員冒著暴露的危險去傳遞。


    在被澳宋大軍追的像喪家之犬一樣後沉不住氣的多爾袞決定和澳宋人決戰,現在追擊多爾袞的部隊還少,隨著時間推移肯定有越來越多的澳宋部隊聚攏過來。


    雖然為了提高掃蕩效率澳宋軍隊分兵了,目前追在多爾袞後麵的部隊隻有兩萬人,但是已經夠用了。


    因為這兩萬人不僅有28式後裝槍,還有一種對付騎兵的秘密武器,那就是手搖加特林。


    現在澳宋軍中並沒有開始裝配機槍,雖然輕重機槍都定型了,但是上麵想著要進草原作戰了,就讓兵工廠緊急生產了一批落後的手搖加特林加強給進入草原的部隊。


    以後等正式的輕重機槍量產列裝了就直接淘汰,這些手搖加特林就當成對付滿蒙聯軍的一次性武器。


    多爾袞知道澳宋人的火槍火炮非常厲害,所以他一上來就梭哈,隻要衝到澳宋人麵前了就能贏,越是怕死越是逡巡不前越是損傷慘重導致戰敗。


    為了鼓舞士氣多爾袞和多鐸親自帶兵衝鋒,當然吳三桂也被兩人帶在身邊一起衝鋒,免得他耍滑頭。


    大草原是騎兵最理想的戰場,地勢平坦開闊,也沒有戰鬥寬度的限製,上萬騎兵甚至幾萬騎兵都可以一起衝鋒,那種陣勢真是撼天動地。


    雖然澳宋部隊大多換裝後裝槍不再是線列步兵,而是進入散兵線時代,但是為了集中火力避免被逐個擊破,所以澳宋士兵都集中站到了一起組成了他們以前用的線列步兵方陣。


    鋪天蓋地的滿蒙騎兵向澳宋軍隊的方陣衝來,不過注定是一條不歸路,除了士兵手中步槍在開火,方陣裏的機槍陣地也在開火。


    雖然隻是手搖加特林,但是射速已經比步槍快了不知道多少了,步槍和機槍射出子彈形成了一麵金屬城牆,無論滿蒙騎兵多麽努力都越不過金屬風暴靠近澳宋軍隊的方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