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46年,7月。


    “李團長,這是今年安溪的新茶,味道不錯吧。”


    “安溪的茶自然是好喝,那麽你來找我有什麽目的呢?”


    看著李大壯揣著明白裝糊塗,士紳代表有些不爽,但是誰叫人家手裏有兵呢,所以士紳代表隻得繼續諂媚的說道:“李團長在抄家時可不可以高抬貴手給我們多留一點浮財,我們自然有厚禮送上。”


    為了這個來我們就不必廢話了,分地抄家乃是國策軍令,不是用來給人討價還價的,而且這裏是軍營不是商場,我是軍人不是商人,這件事沒有講價錢的餘地。


    看見李大壯態度如此堅決,士紳代表也不複再言,直接轉身離開迴家收拾財產準備上交。


    澳宋大軍拿下南京後,南明政權直接兵敗如山倒,大量高層隻能一退再退,一逃再逃,東路軍隻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接連收複了浙江福建等地。


    李大壯也帶著他的團接收了興化府,也就是李大壯的老家,當年他就是從這裏逃走最後到了澳宋。


    他當兵就是為了迴鄉報仇,結果這麽多年過去一直在大連,他都在大連娶了媳婦生了孩子了,後來王十六被調走,他就接任了大連司令。


    前年遠東殖民地終於發動了對大明的最後一戰,他直接申請繼續帶兵打仗,總督府答應了他的要求,然後他就以中校團長的身份帶兵進了京。


    今年南下,他終於如願以償的迴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當初他雙親被害隻能狼狽逃亡,現在再次迴鄉他帶著兵迴來報仇了。


    不過大明是流官製度,20多年過去了,當年和士紳勾結一起迫害他的官員都不知道被調到哪裏去了。


    老家也變的物是人非,他現在對於這片土地似乎沒有什麽眷念了,推翻大明帶兵打迴來也算了結心願了。


    現在的李大壯想的就是好好站完這最後一班崗,等收複南方後,他估計也能升上校了,到時候他就申請退出現役,是轉入預備役還是直接轉業到地方他還沒想好。


    所以對於當地士紳代表的賄賂他斷然拒絕了,這個節骨眼上他可不敢違規,他還想平安落地呢,而且收了士紳的錢不怕死去的爹娘在夢裏找他嗎?


    至於為什麽士紳敢賄賂軍官又是另外一迴事了,澳宋軍隊到了南方以後發現由於人口和大戶的比北方多,而且地形也比北方複雜的多,所以南方的鬥爭環境比北方複雜。


    光靠軍隊挨家挨戶的打土豪分田地工作量太大了,需要的人手和時間太多了,而澳宋目前要求是迅速拿下整個南方。


    澳宋本土在搞大工業計劃,以後溢出的產業產能都要許多地方來承接,而南方就非常合適了,不管是人口、經濟、氣候都是澳宋下一個要建設的中心。


    所以必須要早點整合整個南方,把南方正式納入澳宋整個經濟大循環中來。


    為了加快整合進度,打土豪分田地的事就被放鬆了一些,分為了文抄家和武抄家。


    文抄家就是當地士紳在監督下自己交出多餘的財產和土地,而武抄家就是派軍隊到你家去搜。


    相對來說文抄家牽製的人力更少也更加不容易引起抵抗,你問文抄家會不會有人藏匿財物?


    當然會,所以會有人監督,也會根據情況預估你家有多少錢,而且高單位價值的金銀好藏,那糧食等大宗物品,還有土地房子商鋪等不動產可不好藏,總不能變個異次元空間收進去吧?


    而且對於文抄家的士紳,澳宋設置了一個舉報途徑,隻要有人舉報你藏了過多的錢和物品且最後被證實了,舉報人獲得多餘財物的5%。


    當地百姓很多都對大戶們恨之入骨,有這個規定不為恨,為了錢,都得天天盯著你看,而且大戶又沒有高牆大院和家丁了,人家輕鬆把你看個通透。


    當然不管怎麽說肯定有人冒著風險偷偷藏錢,但是也沒辦法,怎麽可能有十全十美的辦法。


    但是有些士紳反其道而行之,他們通過賄賂軍官,讓軍官派兵去武抄家,抄家的時候他們非常配合,然後多給他們留一些浮財,這些錢就被洗白了,畢竟是官方認證。


    至於土地和不動產就別想了,那玩意兒目標太大,而且是紅線,下麵一萬雙等著分地的眼睛看著呢,沒幾個人敢冒著這種危險去幫你掩蓋,碰了紅線,事情敗露了大家都可以投胎了。


    軍隊高層甚至總督府也知道有這種抄家不幹淨的現象,但是隻能無視了,隻要不是太過分或者被人捅出來就假裝沒有。


    地盤和隊伍擴充太快就會出現這種腐敗的事,天高皇帝遠是誰也避免不了的事,況且還涉及真金白銀的利益更是容易讓人墮落。


    當然定期也會抓幾個典型給下麵的人緊緊皮,讓他們收斂一下,不然真以為不管就成他們的潛規則了。


    由於李大壯的態度要堅決的多,再加上興化府麵積稍微少一點,所以李大壯這個團可以早點收工,在營地裏好好休整一波。


    他們一路奔波又是行軍趕路又是抄家的,早就累的不行了,等休整好了就跟隨大部隊入廣東,拿下廣東,他們東路軍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李大壯帶的是正規軍,打完仗就可以迴本土了,該退役的退役,該輪休的輪休,反正都有光明的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