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西帕希衛隊聚集在大競技場舉行集會已經三天了。”
“耶尼切裏那邊怎麽說?”
“迴陛下,耶尼切裏那邊和西帕希衛隊站在了一起。”
西帕希衛隊是奧斯曼帝國地方地主騎兵,他們為常備軍隊,但不用帝國支付薪酬依靠地產收入維護武裝,相當於歐洲的騎士。
“不出所料,這群人全是亂臣賊子,怎麽可能不站在一起呢?”
“你說一下他們的訴求吧。”
“他們要求陛下交出以大維齊爾哈菲茲帕夏在內的17名朝臣,具體名單在這裏。”
說完近侍遞給了穆拉德四世一份名單。
穆拉德四世越看名單臉越黑,直到看完名單後穆拉德四世直接把手中的名單撕的粉碎。
然後當了一波“桌麵清理大師”,桌上的各種物件灑落一地,還有瓷器清脆的碎裂聲。
“真是欺人太甚,他們還把不把我這個蘇丹放在眼裏,居然敢這樣做,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意味著什麽嗎?”
“這是在和朕打擂台,這是明晃晃的叛亂。”
“朕看他們不是想讓朕交出這17名朝臣,他們是想要朕交出江山,他們這是想行廢立之事,是想讓朕去見大哥。”
“……”
近侍沒有打斷穆拉德四世在那裏演獨角戲,隻是任他發泄心中的不滿。
罵了一會兒罵累以後,穆拉德四世平複下來了自己的情緒,該發泄的都發泄完了,現在應該解決問題了。
“他們不是要朕的大維齊爾嗎,朕給他們,但要他們自己進宮來拿。”說完這句話穆拉德四世眼神變的銳利且堅定起來,仿佛下了某種決心。
自從穆拉德四世上位後就用各種政治手段奪迴了部分屬於自己作為蘇丹的權力。
作為一個蘇丹,穆拉德四世無疑是非常合格的,這些年他利用自己蘇丹的身份完美的周旋於各個利益集團之間。
通過縱橫捭闔長袖善舞,成功收迴了部分屬於蘇丹的權力,加強了對於朝堂和宮中的控製。
現在的穆拉德四世已經基本控製了皇宮,宮中的侍衛和其他人員已經換成了他的親信。
他在宮中終於敢大聲說話,敢和親信近臣隨意討論朝廷內外的事務,也不怕哪天不明不白的就“暴病身亡”了。
除了皇宮,穆拉德四世還成功控製了部分外廷,他奪迴了一部分人事任免權,連大維齊爾這種外廷最高官職都被他拿下了。
穆拉德四世通過任命部分親信作為高官向外廷施加影響力,他最看重的親信哈菲茲被他任命為大維齊爾,其他十六名親信也被他任命為高官。
所以之前穆拉德四世還以為自己可以和平的收迴權力,畢竟可以和平收迴權力,他也不想流血,那群軍頭手裏還有不少兵呢,真打起來穆拉德四世不一定可以獲勝。
但是現在這些軍頭徹底打破了穆拉德四世想要和平奪權的幻想,穆拉德四世深知現在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視角轉到外廷的權臣和軍頭,他們好不容易得來的權力,自然不想輕而易舉的還給君主。
特別是軍頭們,他們靠著手上的武力可以胡作非為,肆意貪汙腐敗挖國家的牆角,這裏麵的利益和油水可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傀儡君主當兒皇帝,不然真讓君主收迴了權力,第一個對付的就是他們,一定沒有他們好果子吃。
所以這些軍頭甚至是軍閥的利益和君主的利益是有根本上的矛盾的,現在穆拉德四世年齡越來越大,開始逐漸收迴屬於蘇丹的權力,自然就引起了這些利益相關集團的警惕。
特別是一段時間前,穆拉德四世任命以哈菲茲為首的17名親信開始向朝政伸手,而且哈菲茲還被任命成了百官之首的“大維齊爾”。
外廷的權臣和軍頭們自然會開始有些恐慌,害怕蘇丹越來越不受他們控製,最終徹底踢他們出局。
要隻是普通的踢出局,部分人可能還不會和自己的君主拚命,問題是他們這些年幹了多少髒事破事,還有廢立蘇丹這樣的大事,手上還有兵權,怎麽看都不像可以安穩當富家翁的樣子。
要是讓蘇丹重新掌權,絕對會被清算幹淨,而且權力的滋味太美味了,品嚐過的人都很難戒掉,會急流勇退的人始終是少數。
所以在各方的默認下,西帕希衛隊被推了出來向穆拉德四世施壓,希望穆拉德四世放棄權力,安安心心當個至高無上的吉祥物。
不過穆拉德四世已經不是從前的穆拉德四世了,在澳宋人的幫助下,他早就暗地裏養了一支裝備先進的親軍。
現在軍頭們的行為徹底激怒了穆拉德四世,知道無法善了的穆拉德四世決定幹一件瘋狂的事,他要把所有敢於和他叫板的軍頭全部除掉。
他準備用滿足那些人訴求的理由把他們全召進宮來,一網打盡,通通處理掉,然後再全麵奪權,成為奧斯曼帝國真正的蘇丹,成為這個國家說一不二的人。
於是他下詔,對所有軍頭們道歉,表示自己一時糊塗信了奸佞小人的話,現在就願意撥亂反正交出這些“叛國者”。
並告訴軍頭們,自己出於愧疚,他要請所有參與撥亂反正的人到皇宮裏吃飯,好好安撫和獎賞他們,向他們麵對麵親自深刻的承認和反省錯誤,並在他們麵前當麵斬殺叛國者。
然後又在詔書裏對著那些軍頭們一陣吹捧,說他們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定海神針鐵”,反正就是國家棟梁,於國有功,是奧斯曼帝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堆肉麻的很的話。
總之就是國家不能沒有你們,離了你們朝廷要停轉,國家就要滅亡,奧斯曼將國將不國,就是想要將穆拉德四世非常重視他們,隻聽他們話的態度傳遞出去。
“耶尼切裏那邊怎麽說?”
“迴陛下,耶尼切裏那邊和西帕希衛隊站在了一起。”
西帕希衛隊是奧斯曼帝國地方地主騎兵,他們為常備軍隊,但不用帝國支付薪酬依靠地產收入維護武裝,相當於歐洲的騎士。
“不出所料,這群人全是亂臣賊子,怎麽可能不站在一起呢?”
“你說一下他們的訴求吧。”
“他們要求陛下交出以大維齊爾哈菲茲帕夏在內的17名朝臣,具體名單在這裏。”
說完近侍遞給了穆拉德四世一份名單。
穆拉德四世越看名單臉越黑,直到看完名單後穆拉德四世直接把手中的名單撕的粉碎。
然後當了一波“桌麵清理大師”,桌上的各種物件灑落一地,還有瓷器清脆的碎裂聲。
“真是欺人太甚,他們還把不把我這個蘇丹放在眼裏,居然敢這樣做,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意味著什麽嗎?”
“這是在和朕打擂台,這是明晃晃的叛亂。”
“朕看他們不是想讓朕交出這17名朝臣,他們是想要朕交出江山,他們這是想行廢立之事,是想讓朕去見大哥。”
“……”
近侍沒有打斷穆拉德四世在那裏演獨角戲,隻是任他發泄心中的不滿。
罵了一會兒罵累以後,穆拉德四世平複下來了自己的情緒,該發泄的都發泄完了,現在應該解決問題了。
“他們不是要朕的大維齊爾嗎,朕給他們,但要他們自己進宮來拿。”說完這句話穆拉德四世眼神變的銳利且堅定起來,仿佛下了某種決心。
自從穆拉德四世上位後就用各種政治手段奪迴了部分屬於自己作為蘇丹的權力。
作為一個蘇丹,穆拉德四世無疑是非常合格的,這些年他利用自己蘇丹的身份完美的周旋於各個利益集團之間。
通過縱橫捭闔長袖善舞,成功收迴了部分屬於蘇丹的權力,加強了對於朝堂和宮中的控製。
現在的穆拉德四世已經基本控製了皇宮,宮中的侍衛和其他人員已經換成了他的親信。
他在宮中終於敢大聲說話,敢和親信近臣隨意討論朝廷內外的事務,也不怕哪天不明不白的就“暴病身亡”了。
除了皇宮,穆拉德四世還成功控製了部分外廷,他奪迴了一部分人事任免權,連大維齊爾這種外廷最高官職都被他拿下了。
穆拉德四世通過任命部分親信作為高官向外廷施加影響力,他最看重的親信哈菲茲被他任命為大維齊爾,其他十六名親信也被他任命為高官。
所以之前穆拉德四世還以為自己可以和平的收迴權力,畢竟可以和平收迴權力,他也不想流血,那群軍頭手裏還有不少兵呢,真打起來穆拉德四世不一定可以獲勝。
但是現在這些軍頭徹底打破了穆拉德四世想要和平奪權的幻想,穆拉德四世深知現在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視角轉到外廷的權臣和軍頭,他們好不容易得來的權力,自然不想輕而易舉的還給君主。
特別是軍頭們,他們靠著手上的武力可以胡作非為,肆意貪汙腐敗挖國家的牆角,這裏麵的利益和油水可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傀儡君主當兒皇帝,不然真讓君主收迴了權力,第一個對付的就是他們,一定沒有他們好果子吃。
所以這些軍頭甚至是軍閥的利益和君主的利益是有根本上的矛盾的,現在穆拉德四世年齡越來越大,開始逐漸收迴屬於蘇丹的權力,自然就引起了這些利益相關集團的警惕。
特別是一段時間前,穆拉德四世任命以哈菲茲為首的17名親信開始向朝政伸手,而且哈菲茲還被任命成了百官之首的“大維齊爾”。
外廷的權臣和軍頭們自然會開始有些恐慌,害怕蘇丹越來越不受他們控製,最終徹底踢他們出局。
要隻是普通的踢出局,部分人可能還不會和自己的君主拚命,問題是他們這些年幹了多少髒事破事,還有廢立蘇丹這樣的大事,手上還有兵權,怎麽看都不像可以安穩當富家翁的樣子。
要是讓蘇丹重新掌權,絕對會被清算幹淨,而且權力的滋味太美味了,品嚐過的人都很難戒掉,會急流勇退的人始終是少數。
所以在各方的默認下,西帕希衛隊被推了出來向穆拉德四世施壓,希望穆拉德四世放棄權力,安安心心當個至高無上的吉祥物。
不過穆拉德四世已經不是從前的穆拉德四世了,在澳宋人的幫助下,他早就暗地裏養了一支裝備先進的親軍。
現在軍頭們的行為徹底激怒了穆拉德四世,知道無法善了的穆拉德四世決定幹一件瘋狂的事,他要把所有敢於和他叫板的軍頭全部除掉。
他準備用滿足那些人訴求的理由把他們全召進宮來,一網打盡,通通處理掉,然後再全麵奪權,成為奧斯曼帝國真正的蘇丹,成為這個國家說一不二的人。
於是他下詔,對所有軍頭們道歉,表示自己一時糊塗信了奸佞小人的話,現在就願意撥亂反正交出這些“叛國者”。
並告訴軍頭們,自己出於愧疚,他要請所有參與撥亂反正的人到皇宮裏吃飯,好好安撫和獎賞他們,向他們麵對麵親自深刻的承認和反省錯誤,並在他們麵前當麵斬殺叛國者。
然後又在詔書裏對著那些軍頭們一陣吹捧,說他們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定海神針鐵”,反正就是國家棟梁,於國有功,是奧斯曼帝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堆肉麻的很的話。
總之就是國家不能沒有你們,離了你們朝廷要停轉,國家就要滅亡,奧斯曼將國將不國,就是想要將穆拉德四世非常重視他們,隻聽他們話的態度傳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