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32年,6月。


    經過接近兩個月的刮地皮,山東的三府之地成功被澳宋正式掌控,上麵的士大夫,打地主也清理了個幹淨,至此整個山東就剩兩個府不在澳宋人手裏了。


    這些封建統治階級願意投降,就抄沒家產,移民海外,幫澳宋開疆拓土。


    不願投降要抵抗到底的,自然是老規矩,成年男性處理掉,女眷送迴澳宋人分給光棍。


    澳宋通過在這三個府刮地皮刮出了價值800萬兩白銀的貴金屬和大量工藝品,還有大量糧食和貨物。


    當朝廷“三十萬大軍”被澳宋人打敗後,山東的大量士紳地主就開始逃亡,他們帶走了大量現金,不過最值錢的田產帶不走。


    有惜命跑的快的士紳,自然就有“善財難舍”不願走,想富貴險中求的士紳,經營了幾十上百年的產業確實難以放棄。


    像孔家就是典型,孔家在曲阜耕耘千年,兼並無數土地,積累大量財富,怎麽可能丟下產業跑路。


    而且孔家自以為隻要想進入中原,不管是那個勢力和政權都要和他們合作,優待他們,所以他們才不怕改朝換代。


    不過這次他們失算了,澳宋作為一個海外新政權,澳宋對於孔家影響力並沒有那麽看重。


    當崇禎得知“衍聖公”一家被澳宋人抓走以後那叫一個擔心,當然不是擔心衍聖公一家的安危,而是擔憂大明朝廷的影響力和正統性。


    不過澳宋一邊宣稱衍聖公一家是被“請”到海外去傳播聖人學問去了,教化海外的化外之民,把孔聖儒道傳遍天下。


    但連曲阜這個“聖人”故裏都被澳宋人占領了,衍聖公一家都被抓走了,這無疑給朝廷一記響亮的耳光,讓天下人看到了大明朝廷的虛弱。


    不過崇禎為了減少影響還是繼續嘴硬搞騷操作,發布皇榜告訴天下臣民,朝廷還能行,澳宋人隻是暫時占領曲阜罷了,以後朝廷會拿迴來的。


    而且濟南府這個山東的首府還在朝廷手裏,說明澳宋人還沒有拿下山東,澳宋人隻不過較強的賊寇罷了,對於朝廷沒有致命威脅。


    崇禎裝死不說話還好,這一群發消息不就把壞消息傳遍了嗎?而且解釋非常蒼白無力,把大明的虛弱展現無疑。


    所以公告一經發出,反而更多生活困苦的百姓往澳占區跑,甚至有些落魄文人也去投靠澳宋人。


    這些年澳宋人在山東的經營都是有目共睹的,雖然大明朝廷極力封鎖消息,但是登州府附近的府縣,山東省附近的省份的老百姓都多多少少知道了澳宋人治下的百姓過的比自己好。


    現在大明朝廷一副日薄西山的樣子,連曲阜都被人占去了,這些百姓自然要用腳投票,從大明這艘快沉的“破船”上跳下去。


    本來新占的三府之地,由於之前的戰亂和匪患逃亡了大量人口,現在好了,在崇禎的助攻之下,大量大明逃民跑到了澳占區填補了空缺。


    劉誌偉保守估計今年山東根據地的人口可以超過兩百萬人。


    不過這一切紛擾都和萬裏之外的盧象升無關了。


    “盧象升,你刑期滿了,今天可以走了。”


    聽到獄警的話,盧象升背著早就收拾好的包袱走出了勞改營。


    盧象升五年前跟著曹文詔的大軍在煙台和澳宋人作戰,後來他戰敗被俘,最後被俞化龍送到了澳宋本土。


    其間盧象升想過以死明誌,以報皇恩,特別是澳宋人剪了他頭發,剃了他的胡須時,他更是想自我了斷,不再受到澳宋人的侮辱。


    不過他數次自殺都被攔了下來,最後隻得作罷。


    而且他發現看押他的士兵是明人,他不理解為什麽明人會去幫澳宋人打朝廷,經過詢問他才知道,澳宋對於普通百姓的待遇,知道這些大明人為什麽會替澳宋人賣命。


    自此之後他就徹底打消了自殺的念頭,他一定要去澳宋看一看,看看澳宋是否如看押他的士兵們形容的那麽美好,直到1627年年底盧象升才踏上了澳宋大陸。


    盧象升剛來澳宋的時候還在穿越眾之間引起了一些轟動,一些好事的穿越眾還去見了盧象升。


    後來新鮮勁過去以後也就無人問津了,後來穿越眾覺得盧象升這樣“隻關不判”也不好。


    但又不能把他放出去,畢竟他以前是大明高官,要是貿然放出去,糾結一兩個腦子不好大明移民搞事就不好了。


    但是一直關著白養著也不是事,所以就把他判了五年勞改,丟到勞改營去勞動改造,希望他能重新做人。


    盧象升勞改的生活還不錯的,由於“上麵”的特殊照顧他沒被丟到礦山裏勞改,而是被分到了農場裏勞改,而且獄警也相當照顧他。


    後來由於他識文斷字是個文化人,而勞改營缺文書,於是勞改營營長就讓他兼職做一些文書工作,也不時當代課老師給犯人上課。


    迴報是比普通勞改犯更少的勞動時長和勞動強度,夥食也好一點。


    在勞改營盧象升就體會到“一點小小的澳宋震撼”,盧象升以前就是按察副使主管刑獄。


    大明朝的監獄裏是什麽情況他比別人清楚的多,犯人是沒有人權的,吃不飽穿不暖,住的地方陰暗潮濕,還要受到獄卒的虐待,又缺醫少藥,除非家裏有錢有勢不然進了監獄就要丟半條命。


    而澳宋的勞改營裏麵的犯人有幹淨整潔的住所,獄警還有定期檢查內務保持犯人能住的好,隻要能完成勞動任務就能吃飽,要是超額完成任務,還有獎勵,受傷生病了會有醫療。


    跟大明的監獄一比,澳宋的勞改營簡直不像監獄,犯人甚至過的比有些地主農莊裏的佃農還好。


    而且他沒有見過那個監獄會免費教不識字的犯人識字的。


    澳宋對待犯人都能如此仁德,讓盧象升開始相信澳宋也許真有那些士兵嘴裏說的那麽好。


    為了能早點出去看看,盧象升積極表現,發揮自己文化高的優勢,幫勞改營寫文章,算賬,作報告。


    就這樣盧象升等來了減刑,雖然隻是半年。


    為了利用好勞改犯們的勞動力,澳宋的減刑條件非常苛刻,一般判幾年就要服幾年刑,盧象升能減半年刑都是自己有特長,和上麵有人關注才能得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