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31年,10月。
時間過的很快,一晃就到了10月了,已經到了俞化龍計劃中偷襲後金盛京的時間了。
經過半年多的準備,遠東殖民地的戰爭準備工作基本都準備完了,糧食武器,士兵,運輸船都解決了,就等一個時機了。
雖然時間已經到了十月,但是俞化龍並沒有著急,他隻是先把兵馬物資全部都給先抽調到了大連而已。
這次大連會被當作“黑虎掏心”計劃的中轉站,承擔後勤轉運中心的作用,要不是怕後金起疑心,俞化龍都去渤海灣再開一個離遼河近的中轉基地了。
現在的俞化龍隻需要耐心等待,等待前方關於後金主力部隊活動情況的情報,隻有等前方匯報後金主力部隊已經到達了大明九邊開始了今年的打草穀,俞化龍才會進軍。
此時京城八大胡同裏麵某家青樓裏的澳宋情報網中心正在高速運轉,情報人員們從各地帶迴有關女真人的情報。
然後再由情報中心的情報人員進行相互印證,識別出可靠的情報,然後分析出局勢做好總結再送迴後方,供總督府的人參考。
經過好幾天的努力,情報中心的情報人員終於確定了女真大軍的動向。
“女真大軍已經到達了喜峰口,即將入關劫掠。”
當俞化龍拿到這份加急情報時,他直接下令出兵,女真人一入關一時半會兒就迴不來了。
至於女真人入不了關,會被明軍攔在長城外的可能性直接被俞化龍忽略了,就以現在大明的狀況根本無法阻止女真人入關劫掠了。
女真人和蒙古人一結盟整個大明北方九邊防線都成了女真人可能入關的地方,而現在的大明壓根支撐不了把整個長城防線都重兵武裝起來的成本。
而且崇禎還把袁崇煥給淩遲了,雖然此舉把去年戰敗,京城被圍的責任給推出去了,但是淩遲袁崇煥造成的負麵後果也非常大。
袁崇煥當了這麽多年的遼東督師,整個關寧軍裏麵有不少他的人,袁崇煥一死這些人心中定有不服,搞不好還會有人消極怠工。
但是崇禎又不敢直接清洗關寧軍,崇禎是菜又不是生理意義上的蠢,本來目前大明主要的軍事力量裏麵,關寧軍就是最強的。
他要是貿然清洗,搞不好會逼反關寧軍,就算清洗順利,也會大大影響關寧軍的戰鬥力。
這樣幹的話,關外的韃子恐怕睡覺都要笑醒,而且目前崇禎也沒有那麽多值得信任的武人去填缺口。
所以為了重新讓關寧軍工作起來,崇禎把快70歲的孫承宗給叫迴來了,崇禎實在沒辦法,他找不到人用了,隻有把孫承宗這個老骨頭叫迴來當“火把”了。
不過孫承宗也不是神仙,大明目前狀況不要一個孫承宗,就算十個孫承宗也沒辦法一年之內把大明九邊全武裝起來。
所以現在大明的長城防線跟漁網一樣,到處都是漏洞,除了關寧防線仍然鞏固以外。
皇太極看著再一次被自己越過的長城防線心中非常舒暢,本來他今年已經不想來大明劫掠了。
畢竟過來劫掠是有風險的,去年大明才吃了教訓要是學精了派人守關,或者等自己入關後派人把關口一堵,自己不就成“甕中之鱉”了嗎?
還有就是搶掠的成果也是要消化的,去年後金劫掠了十幾萬大明百姓,要是沒有把這些人給壓製住馴化好,再盲目劫掠人口恐怕會成禍患,本來女真族人口就少。
不過看著巨大的收益皇太極還是沒能抵禦住誘惑,決定再來一次,搞個梅開二度。
搶劫的收益實在是太大了,去年皇太極劫掠了大明京畿的大量工匠,然後在他的重視下,今年後金就可以開始生產火槍和火炮了。
雖然性能還不行,用於戰鬥隻能徒增笑話,但是已經讓皇太極看到戰勝澳宋人火器的希望了。
所以為了這一切,他再次“禦駕親征”,想來大明搶掠更多工匠財貨,早日建立後金自己的火器部隊。
皇太極是入關了,俞化龍帶著先頭部隊也到遼河入海口,即將從遼河逆流而上尋找登陸地點。
在行駛了一段時間後船隊停下了,再往上遊走就沒有通航條件了,俞化龍決定登岸建立陣地和簡易碼頭。
這裏之後會成為轉運中心,不管是大軍的後勤還是從前線的繳獲都會從這裏轉運。
沒有任何人攔截,澳宋軍隊輕鬆的在河岸建立起了營地。
俞化龍和幾個參謀開始討論下一步的計劃,拿出地圖俞化龍發現登陸的河岸離盛京直線距離至少有80多公裏。
這段距離可不近,澳宋部隊正常行軍要兩天甚至三天才到的了,而且這還是遠東殖民地的部隊都進行了初級的騾馬化以後才能走的出這個速度。
俞化龍開始計算起時間安排來,此次作戰必須要快,在十二月遼河封凍前,必須實現戰爭目標,並且完成撤退。
現在十月初,也就說俞化龍隻有滿打滿算兩個月時間,行軍、攻城、劫掠、帶領戰利品撤退,這些操作全部都要在兩個月內完成,時間非常緊迫。
於是第二天等後續一批澳協軍到了以後,俞化龍就帶著人向出發盛京出發了,現在俞化龍手裏有兩千正規軍,還有八千澳協軍(包含一千騎兵)。
以現在後金留守的人馬基本不可能對俞化龍的部隊造成威脅,而且此次出征可不止一萬人,而是有整整兩萬人馬,剩下的一萬人還在路上而已。
還有好幾萬從日本征召的治安軍,隻不過他們隻能當留守中轉陣地當防禦部隊和充當後勤,打不了硬仗。
得益於去年崇禎送的大禮包,現在遠東殖民地已經擁有了三萬五千澳協軍,大量被俘虜的明軍士兵經過改造後進入了澳協軍為澳宋人效力。
時間過的很快,一晃就到了10月了,已經到了俞化龍計劃中偷襲後金盛京的時間了。
經過半年多的準備,遠東殖民地的戰爭準備工作基本都準備完了,糧食武器,士兵,運輸船都解決了,就等一個時機了。
雖然時間已經到了十月,但是俞化龍並沒有著急,他隻是先把兵馬物資全部都給先抽調到了大連而已。
這次大連會被當作“黑虎掏心”計劃的中轉站,承擔後勤轉運中心的作用,要不是怕後金起疑心,俞化龍都去渤海灣再開一個離遼河近的中轉基地了。
現在的俞化龍隻需要耐心等待,等待前方關於後金主力部隊活動情況的情報,隻有等前方匯報後金主力部隊已經到達了大明九邊開始了今年的打草穀,俞化龍才會進軍。
此時京城八大胡同裏麵某家青樓裏的澳宋情報網中心正在高速運轉,情報人員們從各地帶迴有關女真人的情報。
然後再由情報中心的情報人員進行相互印證,識別出可靠的情報,然後分析出局勢做好總結再送迴後方,供總督府的人參考。
經過好幾天的努力,情報中心的情報人員終於確定了女真大軍的動向。
“女真大軍已經到達了喜峰口,即將入關劫掠。”
當俞化龍拿到這份加急情報時,他直接下令出兵,女真人一入關一時半會兒就迴不來了。
至於女真人入不了關,會被明軍攔在長城外的可能性直接被俞化龍忽略了,就以現在大明的狀況根本無法阻止女真人入關劫掠了。
女真人和蒙古人一結盟整個大明北方九邊防線都成了女真人可能入關的地方,而現在的大明壓根支撐不了把整個長城防線都重兵武裝起來的成本。
而且崇禎還把袁崇煥給淩遲了,雖然此舉把去年戰敗,京城被圍的責任給推出去了,但是淩遲袁崇煥造成的負麵後果也非常大。
袁崇煥當了這麽多年的遼東督師,整個關寧軍裏麵有不少他的人,袁崇煥一死這些人心中定有不服,搞不好還會有人消極怠工。
但是崇禎又不敢直接清洗關寧軍,崇禎是菜又不是生理意義上的蠢,本來目前大明主要的軍事力量裏麵,關寧軍就是最強的。
他要是貿然清洗,搞不好會逼反關寧軍,就算清洗順利,也會大大影響關寧軍的戰鬥力。
這樣幹的話,關外的韃子恐怕睡覺都要笑醒,而且目前崇禎也沒有那麽多值得信任的武人去填缺口。
所以為了重新讓關寧軍工作起來,崇禎把快70歲的孫承宗給叫迴來了,崇禎實在沒辦法,他找不到人用了,隻有把孫承宗這個老骨頭叫迴來當“火把”了。
不過孫承宗也不是神仙,大明目前狀況不要一個孫承宗,就算十個孫承宗也沒辦法一年之內把大明九邊全武裝起來。
所以現在大明的長城防線跟漁網一樣,到處都是漏洞,除了關寧防線仍然鞏固以外。
皇太極看著再一次被自己越過的長城防線心中非常舒暢,本來他今年已經不想來大明劫掠了。
畢竟過來劫掠是有風險的,去年大明才吃了教訓要是學精了派人守關,或者等自己入關後派人把關口一堵,自己不就成“甕中之鱉”了嗎?
還有就是搶掠的成果也是要消化的,去年後金劫掠了十幾萬大明百姓,要是沒有把這些人給壓製住馴化好,再盲目劫掠人口恐怕會成禍患,本來女真族人口就少。
不過看著巨大的收益皇太極還是沒能抵禦住誘惑,決定再來一次,搞個梅開二度。
搶劫的收益實在是太大了,去年皇太極劫掠了大明京畿的大量工匠,然後在他的重視下,今年後金就可以開始生產火槍和火炮了。
雖然性能還不行,用於戰鬥隻能徒增笑話,但是已經讓皇太極看到戰勝澳宋人火器的希望了。
所以為了這一切,他再次“禦駕親征”,想來大明搶掠更多工匠財貨,早日建立後金自己的火器部隊。
皇太極是入關了,俞化龍帶著先頭部隊也到遼河入海口,即將從遼河逆流而上尋找登陸地點。
在行駛了一段時間後船隊停下了,再往上遊走就沒有通航條件了,俞化龍決定登岸建立陣地和簡易碼頭。
這裏之後會成為轉運中心,不管是大軍的後勤還是從前線的繳獲都會從這裏轉運。
沒有任何人攔截,澳宋軍隊輕鬆的在河岸建立起了營地。
俞化龍和幾個參謀開始討論下一步的計劃,拿出地圖俞化龍發現登陸的河岸離盛京直線距離至少有80多公裏。
這段距離可不近,澳宋部隊正常行軍要兩天甚至三天才到的了,而且這還是遠東殖民地的部隊都進行了初級的騾馬化以後才能走的出這個速度。
俞化龍開始計算起時間安排來,此次作戰必須要快,在十二月遼河封凍前,必須實現戰爭目標,並且完成撤退。
現在十月初,也就說俞化龍隻有滿打滿算兩個月時間,行軍、攻城、劫掠、帶領戰利品撤退,這些操作全部都要在兩個月內完成,時間非常緊迫。
於是第二天等後續一批澳協軍到了以後,俞化龍就帶著人向出發盛京出發了,現在俞化龍手裏有兩千正規軍,還有八千澳協軍(包含一千騎兵)。
以現在後金留守的人馬基本不可能對俞化龍的部隊造成威脅,而且此次出征可不止一萬人,而是有整整兩萬人馬,剩下的一萬人還在路上而已。
還有好幾萬從日本征召的治安軍,隻不過他們隻能當留守中轉陣地當防禦部隊和充當後勤,打不了硬仗。
得益於去年崇禎送的大禮包,現在遠東殖民地已經擁有了三萬五千澳協軍,大量被俘虜的明軍士兵經過改造後進入了澳協軍為澳宋人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