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29年,3月。
劉誌偉正對著一份情報出神,上個月他接到報告說:“崇禎裁撤了驛站。”
他起初並沒有多重視,畢竟正常曆史線上崇禎也是今年裁撤的驛站,不過是月份提前了一些罷了。
結果這個月第二封情報送來引起了他的重視,情報裏說:“崇禎撥下巨款用來對付我方。”
自從四清教育隊成立後就開始為遠東殖民地培養情報人員,其中要進入大明的情報人員是最多的。
四清教育隊的第一批學員隻訓練了半年就出師,當然以後的幾批會訓練的更久,畢竟第一批是用來填補空白的肯定要快。
現在大明的北方幾省的主要城市已經被滲透成篩子了,雖然這些情報人員潛伏進大明隻能是底層,掌握不了什麽高級的絕密情報。
但是打聽一些大路情報也非常有用了,畢竟一條信息從京城通過商人和老百姓傳到煙台已經嚴重失真了。
而情報人員傳迴來的信息,雖然密級可能不高,但是可信度還是在線的,而且這些情報人員還可以根據各種蛛絲馬跡推測出各種對於遠東殖民地非常有用的情報。
即使他們是速成的,但是專業技能都掌握的差不多了,不合格的情報人員四清教育隊可不會放出去,不然讓學藝不精的人去敵人後方不僅是草菅人命,最後也有可能坑了自己。
“原來這崇禎提前裁撤驛站是為了對付我們,不過可不能讓你如願了。”
“落後的東西就應該待在曆史的垃圾堆裏。”
自語完劉誌偉開始製定防禦計劃,他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就大明朝廷那個行政效率。
招兵、練兵、派兵,一套流程走下來今年都夠嗆能來征伐煙台,不過劉誌偉也不是盲目自信的人。
即使大概率今年明廷的大軍來不了,他也要做好準備,而且今年開春以後俞化龍就要對立本用兵了,到時候肯定會抽調煙台的兵馬,他要把防線留出更多盈餘。
在地圖和紙上畫好寫好防禦計劃後,劉誌偉叫人把他計劃向下傳達。
他的計劃非常簡單:“結硬寨,打呆仗。”
他手頭的兵力不夠就不和明軍硬拚,也不和明軍進行任何有風險軍事活動,他就在登州府的邊界上修上一些小型的堡壘。
這些堡壘隻容納幾十人上百人,然後再把這些堡壘組成堡壘群互相依靠,明軍隻要打這個堡壘,就會被那個堡壘派人攻擊。
雖然無法造成有效殺傷,但是可以疲敵襲擾對方的補給線,要是明軍不想被騷擾隻能分兵圍城。
一分兵就正中了劉誌偉的下懷,他會帶著主力從防線任意一個地方殺出去,在敵軍反應過來之前和堡壘裏的士兵們裏應外合,分段吃掉明軍。
突破點最好是明軍指揮官所在的地方,那樣就可以順帶打掉敵軍的指揮係統,剩下的明軍就成了待宰羔羊,要不潰逃要不被俘虜。
澳宋人修的堡壘絕對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堡壘,保證讓明軍短時間內拿不來,任由劉誌偉發揮。
然後劉誌偉又給俞化龍寫了報告,現在煙台港已經可以通行了,所以這些事全部要給俞化龍匯報。
看完劉誌偉報告的俞化龍讚許的點了點頭,他先看見明廷將再一次對煙台動兵時,心裏想是否先暫緩出兵立本的計劃。
今明兩年暫時把主力駐紮在煙台防備明軍,結果看到後麵劉誌偉已經做好了防禦計劃,讓他放心征伐立本,自己可以憑借少量人馬守住登州。
看完整個報告後俞化龍對劉誌偉好感度又上漲不少,其實最開始他對於劉誌偉不太喜歡。
一是因為劉誌偉是常申凱一派的,自己是高山現一派的,派別對立,而且陸軍部派劉誌偉跟自己來遠東有監督之意。
任何人都不喜歡有人監督自己,俞化龍也不例外。
二是因為劉誌偉和自己的價值觀大不一樣,俞化龍覺得劉誌偉做人過於正直甚至有些迂腐跟自己玩不到一塊去。
不過經過長久的合作俞化龍覺得劉誌偉非常可靠,絕對是個可以信任的人,他不僅把登州治理的好好的,還給自己減輕壓力。
劉誌偉這次明明可以向俞化龍求援,但他卻願意帶偏師守登州把主力給俞化龍去攻略立本,格局之大非一般人能比。
既然劉誌偉都這樣說了,俞化龍自然要承人家的情,於是俞化龍暗下決心一定要在立本人身上撕下來一塊大肉來,否則都對不起劉誌偉的高風亮節。
俞化龍開始計算自己手裏的兵力,現在遠東殖民地一共有正規軍三個團四千人,澳宋本土承諾的兩個團已經到了種子島了。
其中一個團被分成四部分,一部分一個連在大連,還有一個營和兩個連在煙台,一個連種子島守衛總督府,最後兩個連被拆分派去各個島嶼(琉球群島等)。
還有一萬五千人的澳協軍,俞化龍後來又擴了一次軍,招收了一些大連之戰後被俘虜了後金漢軍。
這一萬五千澳協軍,兩千在大連,一萬兩千在煙台,剩下一千被拆分去各個島嶼維持治安。
最後他決定還是少從煙台抽調兵馬,就從煙台抽調四千人,再加上兩千多人的正規軍。
他現在手裏就有六千多人了,然後感歎兵不夠用的俞化龍決定再新組建一個澳協軍師——澳協軍第二師。
俞化龍計劃留下足夠的老兵帶領這個師先進行訓練,自己則帶兵去立本,自己邊打,後方的澳協軍第二師邊訓練。
俞化龍這次征伐立本不是一兩個月就能結束的,等後方的第二師訓練好了,正好能趕上征伐立本的後半段。
劉誌偉正對著一份情報出神,上個月他接到報告說:“崇禎裁撤了驛站。”
他起初並沒有多重視,畢竟正常曆史線上崇禎也是今年裁撤的驛站,不過是月份提前了一些罷了。
結果這個月第二封情報送來引起了他的重視,情報裏說:“崇禎撥下巨款用來對付我方。”
自從四清教育隊成立後就開始為遠東殖民地培養情報人員,其中要進入大明的情報人員是最多的。
四清教育隊的第一批學員隻訓練了半年就出師,當然以後的幾批會訓練的更久,畢竟第一批是用來填補空白的肯定要快。
現在大明的北方幾省的主要城市已經被滲透成篩子了,雖然這些情報人員潛伏進大明隻能是底層,掌握不了什麽高級的絕密情報。
但是打聽一些大路情報也非常有用了,畢竟一條信息從京城通過商人和老百姓傳到煙台已經嚴重失真了。
而情報人員傳迴來的信息,雖然密級可能不高,但是可信度還是在線的,而且這些情報人員還可以根據各種蛛絲馬跡推測出各種對於遠東殖民地非常有用的情報。
即使他們是速成的,但是專業技能都掌握的差不多了,不合格的情報人員四清教育隊可不會放出去,不然讓學藝不精的人去敵人後方不僅是草菅人命,最後也有可能坑了自己。
“原來這崇禎提前裁撤驛站是為了對付我們,不過可不能讓你如願了。”
“落後的東西就應該待在曆史的垃圾堆裏。”
自語完劉誌偉開始製定防禦計劃,他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就大明朝廷那個行政效率。
招兵、練兵、派兵,一套流程走下來今年都夠嗆能來征伐煙台,不過劉誌偉也不是盲目自信的人。
即使大概率今年明廷的大軍來不了,他也要做好準備,而且今年開春以後俞化龍就要對立本用兵了,到時候肯定會抽調煙台的兵馬,他要把防線留出更多盈餘。
在地圖和紙上畫好寫好防禦計劃後,劉誌偉叫人把他計劃向下傳達。
他的計劃非常簡單:“結硬寨,打呆仗。”
他手頭的兵力不夠就不和明軍硬拚,也不和明軍進行任何有風險軍事活動,他就在登州府的邊界上修上一些小型的堡壘。
這些堡壘隻容納幾十人上百人,然後再把這些堡壘組成堡壘群互相依靠,明軍隻要打這個堡壘,就會被那個堡壘派人攻擊。
雖然無法造成有效殺傷,但是可以疲敵襲擾對方的補給線,要是明軍不想被騷擾隻能分兵圍城。
一分兵就正中了劉誌偉的下懷,他會帶著主力從防線任意一個地方殺出去,在敵軍反應過來之前和堡壘裏的士兵們裏應外合,分段吃掉明軍。
突破點最好是明軍指揮官所在的地方,那樣就可以順帶打掉敵軍的指揮係統,剩下的明軍就成了待宰羔羊,要不潰逃要不被俘虜。
澳宋人修的堡壘絕對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堡壘,保證讓明軍短時間內拿不來,任由劉誌偉發揮。
然後劉誌偉又給俞化龍寫了報告,現在煙台港已經可以通行了,所以這些事全部要給俞化龍匯報。
看完劉誌偉報告的俞化龍讚許的點了點頭,他先看見明廷將再一次對煙台動兵時,心裏想是否先暫緩出兵立本的計劃。
今明兩年暫時把主力駐紮在煙台防備明軍,結果看到後麵劉誌偉已經做好了防禦計劃,讓他放心征伐立本,自己可以憑借少量人馬守住登州。
看完整個報告後俞化龍對劉誌偉好感度又上漲不少,其實最開始他對於劉誌偉不太喜歡。
一是因為劉誌偉是常申凱一派的,自己是高山現一派的,派別對立,而且陸軍部派劉誌偉跟自己來遠東有監督之意。
任何人都不喜歡有人監督自己,俞化龍也不例外。
二是因為劉誌偉和自己的價值觀大不一樣,俞化龍覺得劉誌偉做人過於正直甚至有些迂腐跟自己玩不到一塊去。
不過經過長久的合作俞化龍覺得劉誌偉非常可靠,絕對是個可以信任的人,他不僅把登州治理的好好的,還給自己減輕壓力。
劉誌偉這次明明可以向俞化龍求援,但他卻願意帶偏師守登州把主力給俞化龍去攻略立本,格局之大非一般人能比。
既然劉誌偉都這樣說了,俞化龍自然要承人家的情,於是俞化龍暗下決心一定要在立本人身上撕下來一塊大肉來,否則都對不起劉誌偉的高風亮節。
俞化龍開始計算自己手裏的兵力,現在遠東殖民地一共有正規軍三個團四千人,澳宋本土承諾的兩個團已經到了種子島了。
其中一個團被分成四部分,一部分一個連在大連,還有一個營和兩個連在煙台,一個連種子島守衛總督府,最後兩個連被拆分派去各個島嶼(琉球群島等)。
還有一萬五千人的澳協軍,俞化龍後來又擴了一次軍,招收了一些大連之戰後被俘虜了後金漢軍。
這一萬五千澳協軍,兩千在大連,一萬兩千在煙台,剩下一千被拆分去各個島嶼維持治安。
最後他決定還是少從煙台抽調兵馬,就從煙台抽調四千人,再加上兩千多人的正規軍。
他現在手裏就有六千多人了,然後感歎兵不夠用的俞化龍決定再新組建一個澳協軍師——澳協軍第二師。
俞化龍計劃留下足夠的老兵帶領這個師先進行訓練,自己則帶兵去立本,自己邊打,後方的澳協軍第二師邊訓練。
俞化龍這次征伐立本不是一兩個月就能結束的,等後方的第二師訓練好了,正好能趕上征伐立本的後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