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28年,4月。
俞化龍迴到了種子島,畢竟種子島作為目前遠東殖民地的治所,俞化龍還是要時不時迴總督府看看的。
至於煙台有劉誌偉先頂著,而且目前澳協軍已經從三千人的編製擴張到一萬人的編製了。
遠東這邊根本不缺兵員,隻要有錢有糧多的是人給你賣命,現在這一萬澳協軍都是優中選優的兵,可以說這些兵除了裝備不如正規軍,要是拋開裝備優勢不談,這些澳協軍士氣和戰鬥力不比正規軍低多少。
當然作為澳協軍他們的待遇是不如正規軍的,畢竟這些澳協軍是殖民地財政負擔,但是他們的待遇和周圍幾個主要國家的常備軍一比,待遇又簡直太好了。
足糧足餉,從不拖欠和克扣,而且得益於立本附近漁業資源豐富和當年林登萬在濟州島大搞畜牧業,所以澳協軍的夥食也不錯,主食能吃飽,每天都有葷菜補充蛋白質和脂肪。
有這一萬澳協軍在煙台,明軍就算來真·十萬大軍也隻能無功而返,再加上劉誌偉這個真·軍事人才在,煙台可以說高枕無憂,有靠譜的兵和指揮官,俞化龍才敢放心的迴種子島處理公務。
還要說一下,俞化龍在擴軍時也多長了一個心眼,當初俘獲的明軍若有加入澳協軍的全部得打散重編,不僅如此在不影響戰鬥力的情況下俞化龍還弄了些立本人和朝鮮人往澳協軍裏摻沙子。
不是俞化龍不相信澳協軍的忠誠,覺得他們會反叛,拿著目前東亞獨一份的待遇當叛軍,除非這些兵的腦袋讓門擠了。
但是俞化龍作為總督要考慮的事非常的多,即使他是個皇漢,他也不希望澳協軍中隻有大明軍人的聲音。
純粹是屁股決定腦袋無關信仰,作為上位者,俞化龍既怕澳協軍是一盤散沙沒有戰鬥力,又怕他們真的鐵板一塊不遵號令。
這些大明軍漢沒去過澳宋本土,沒經過澳宋本土那種工業化社會從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改造。
很多都還殘留大明朝舊軍閥的思想,一個處理不好這些軍漢就會變成軍頭,到時候變成“魏博牙兵”就不好玩了。
當然澳宋正規軍擁有近乎碾壓的武器優勢,就算後麵的總督再怎麽無能都不會讓這些軍澳協軍真成魏博牙兵。
“忠誠!”
聽見衛兵向他行禮並且喊忠誠,俞化龍也迴了一個禮,今天他來四清教育隊視察工作,看看特工們的訓練情況和其他頑固分子的改造情況。
“四清教育隊”是俞化龍來了以後才成立的一個情報部門,他上任後發現遠東殖民地的情報工作發展的很不好,他的上一任林登萬光顧著搞建設去了,對於情報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太高。
不過也不能怪林登萬,畢竟當時澳宋人都還沒上岸,對於情報人員需求著實不大,不過現在情況變了,上岸後遠東殖民地需要大量專業情報人員。
但是從本土抽調情報人員手續太麻煩不說,調過來人家編製在本土可能不一定能100%聽你俞化龍的話,而且在本土培養的情報人員也不一定能100%適應殖民地和東亞幾國的各種情況。
因此,俞化龍決定成立遠東殖民地自己的情報部門,所以“四清教育隊”成立了,總部設在種子島,專門訓練各種特工,對明、朝、日等國家進行滲透。
這些被訓練好的專業特工進入明、朝、日等國後會在其國內潛伏下來,日常進行情報搜集、傳播謠言、收買敵方高官等等情報活動,戰時也可以執行暗殺、破壞敵方重要設施、策劃各種顛覆活動等等具有直接殺傷力的特殊活動。
看見俞化龍來了,正在訓練的特工們立馬停下訓練向俞化龍敬禮,口中大喊:“忠誠!”
這是俞化龍給四清教育隊的定的口號,但凡行禮之時都要喊“忠誠!”
俞化龍掃視四周,訓練場中全是黃種人,要是讓白人來了估計無法分辨出具體都是哪國人,隻能認出是亞洲人。
但是俞化龍自然看的出來這裏有大明人、朝鮮人、立本人等等多個國家的人,而且有些特工還沒在訓練場而是在教室上理論課,不然你能從這裏找到東亞幾乎所有有名有姓國家的人。
俞化龍向這些特工學員訓了幾句話鼓勵這些學員努力訓練,以後幹出一番成績不僅可以出人頭地,也可以迴報澳宋人的“恩情”。
看完學員訓練以後,俞化龍又去參觀了四清教育隊的各種後勤條件,主要是住宿和夥食,看過以後俞化龍覺得住宿條件還行,但是夥食條件還是差點。
雖然四清教育隊的夥食是對標澳協軍的,但是俞化龍還是覺得不夠好,於是他叫來負責人指示道:“以後這些學員的夥食要和正規軍看齊,這些特工學員以後都是要深入敵後的,過的是擔驚受怕刀尖上舔血的日子,在四清教育隊一定讓他們吃好喝好。”
澳宋現在從上到下的實用主義風氣非常濃厚,有功就賞,有過就罰,你能為澳宋創造價值,澳宋一定會給相應的迴饋,你敢給澳宋賣命,澳宋就敢在你身上花錢。
看完幹淨的部分,俞化龍還要看看髒的部分,除了訓練特工以外,四清教育隊還有一項功能,改造一些死硬分子。
對於那些堅定的“封建主義戰士”和犯下滔天罪孽的重刑犯還有間諜澳宋一向都是重拳出擊,在遠東殖民地這項政策隻會執行的更嚴苛。
遠東殖民地抓獲上述那些人後,就會把其中的那些拒不配合的死硬分子挑出來,挑出來以後也不會直接槍斃。
而是會為了榨幹他們最後一點價值,把他們移交給四清教育隊進行“教育和改造”,當然這是美其名曰的說法,其實就是給特工訓練當練手的耗材和訓練格鬥的沙包。
四清教育隊的生活是怎麽樣的呢?總結就是一天三頓打比開飯都準時。
就這樣四清教育隊的名字簡直可以夜止小兒啼哭,在之後很久的歲月裏遠東地區隻要有孩子頑皮,ta的父母就會跟ta說:“再鬧就送你去四清教育隊。”小孩子聽了立馬就乖了。
參觀完四清教育隊後,俞化龍迴了總督府,他還要處理很多公務,他首先批準了一個造船廠的擴建。
本土那邊淘汰了一批造船設備被俞化龍托人情給要過來了,正好可以用來建設遠東殖民地的造船廠。
預計當船廠擴廠後可以製造200-300噸的擁有遠洋捕撈能力的漁船或者其他民用船隻。
俞化龍之所以如此積極的擴建造船廠,又是幫忙搞設備又給人給錢的,就是想讓造船廠早日造出遠洋漁船然後去趕下半年庫頁島的大馬哈魚魚汛。
每年九,十月庫頁島附近的黑龍江入海口,烏泱烏泱洄遊的大馬哈魚會擠滿整個河道,這個時候澳宋人的漁船上去撈一把可以滿足整個遠東殖民地的魚肉需求,甚至可以加工後出口迴澳宋本土。
俞化龍迴到了種子島,畢竟種子島作為目前遠東殖民地的治所,俞化龍還是要時不時迴總督府看看的。
至於煙台有劉誌偉先頂著,而且目前澳協軍已經從三千人的編製擴張到一萬人的編製了。
遠東這邊根本不缺兵員,隻要有錢有糧多的是人給你賣命,現在這一萬澳協軍都是優中選優的兵,可以說這些兵除了裝備不如正規軍,要是拋開裝備優勢不談,這些澳協軍士氣和戰鬥力不比正規軍低多少。
當然作為澳協軍他們的待遇是不如正規軍的,畢竟這些澳協軍是殖民地財政負擔,但是他們的待遇和周圍幾個主要國家的常備軍一比,待遇又簡直太好了。
足糧足餉,從不拖欠和克扣,而且得益於立本附近漁業資源豐富和當年林登萬在濟州島大搞畜牧業,所以澳協軍的夥食也不錯,主食能吃飽,每天都有葷菜補充蛋白質和脂肪。
有這一萬澳協軍在煙台,明軍就算來真·十萬大軍也隻能無功而返,再加上劉誌偉這個真·軍事人才在,煙台可以說高枕無憂,有靠譜的兵和指揮官,俞化龍才敢放心的迴種子島處理公務。
還要說一下,俞化龍在擴軍時也多長了一個心眼,當初俘獲的明軍若有加入澳協軍的全部得打散重編,不僅如此在不影響戰鬥力的情況下俞化龍還弄了些立本人和朝鮮人往澳協軍裏摻沙子。
不是俞化龍不相信澳協軍的忠誠,覺得他們會反叛,拿著目前東亞獨一份的待遇當叛軍,除非這些兵的腦袋讓門擠了。
但是俞化龍作為總督要考慮的事非常的多,即使他是個皇漢,他也不希望澳協軍中隻有大明軍人的聲音。
純粹是屁股決定腦袋無關信仰,作為上位者,俞化龍既怕澳協軍是一盤散沙沒有戰鬥力,又怕他們真的鐵板一塊不遵號令。
這些大明軍漢沒去過澳宋本土,沒經過澳宋本土那種工業化社會從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改造。
很多都還殘留大明朝舊軍閥的思想,一個處理不好這些軍漢就會變成軍頭,到時候變成“魏博牙兵”就不好玩了。
當然澳宋正規軍擁有近乎碾壓的武器優勢,就算後麵的總督再怎麽無能都不會讓這些軍澳協軍真成魏博牙兵。
“忠誠!”
聽見衛兵向他行禮並且喊忠誠,俞化龍也迴了一個禮,今天他來四清教育隊視察工作,看看特工們的訓練情況和其他頑固分子的改造情況。
“四清教育隊”是俞化龍來了以後才成立的一個情報部門,他上任後發現遠東殖民地的情報工作發展的很不好,他的上一任林登萬光顧著搞建設去了,對於情報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太高。
不過也不能怪林登萬,畢竟當時澳宋人都還沒上岸,對於情報人員需求著實不大,不過現在情況變了,上岸後遠東殖民地需要大量專業情報人員。
但是從本土抽調情報人員手續太麻煩不說,調過來人家編製在本土可能不一定能100%聽你俞化龍的話,而且在本土培養的情報人員也不一定能100%適應殖民地和東亞幾國的各種情況。
因此,俞化龍決定成立遠東殖民地自己的情報部門,所以“四清教育隊”成立了,總部設在種子島,專門訓練各種特工,對明、朝、日等國家進行滲透。
這些被訓練好的專業特工進入明、朝、日等國後會在其國內潛伏下來,日常進行情報搜集、傳播謠言、收買敵方高官等等情報活動,戰時也可以執行暗殺、破壞敵方重要設施、策劃各種顛覆活動等等具有直接殺傷力的特殊活動。
看見俞化龍來了,正在訓練的特工們立馬停下訓練向俞化龍敬禮,口中大喊:“忠誠!”
這是俞化龍給四清教育隊的定的口號,但凡行禮之時都要喊“忠誠!”
俞化龍掃視四周,訓練場中全是黃種人,要是讓白人來了估計無法分辨出具體都是哪國人,隻能認出是亞洲人。
但是俞化龍自然看的出來這裏有大明人、朝鮮人、立本人等等多個國家的人,而且有些特工還沒在訓練場而是在教室上理論課,不然你能從這裏找到東亞幾乎所有有名有姓國家的人。
俞化龍向這些特工學員訓了幾句話鼓勵這些學員努力訓練,以後幹出一番成績不僅可以出人頭地,也可以迴報澳宋人的“恩情”。
看完學員訓練以後,俞化龍又去參觀了四清教育隊的各種後勤條件,主要是住宿和夥食,看過以後俞化龍覺得住宿條件還行,但是夥食條件還是差點。
雖然四清教育隊的夥食是對標澳協軍的,但是俞化龍還是覺得不夠好,於是他叫來負責人指示道:“以後這些學員的夥食要和正規軍看齊,這些特工學員以後都是要深入敵後的,過的是擔驚受怕刀尖上舔血的日子,在四清教育隊一定讓他們吃好喝好。”
澳宋現在從上到下的實用主義風氣非常濃厚,有功就賞,有過就罰,你能為澳宋創造價值,澳宋一定會給相應的迴饋,你敢給澳宋賣命,澳宋就敢在你身上花錢。
看完幹淨的部分,俞化龍還要看看髒的部分,除了訓練特工以外,四清教育隊還有一項功能,改造一些死硬分子。
對於那些堅定的“封建主義戰士”和犯下滔天罪孽的重刑犯還有間諜澳宋一向都是重拳出擊,在遠東殖民地這項政策隻會執行的更嚴苛。
遠東殖民地抓獲上述那些人後,就會把其中的那些拒不配合的死硬分子挑出來,挑出來以後也不會直接槍斃。
而是會為了榨幹他們最後一點價值,把他們移交給四清教育隊進行“教育和改造”,當然這是美其名曰的說法,其實就是給特工訓練當練手的耗材和訓練格鬥的沙包。
四清教育隊的生活是怎麽樣的呢?總結就是一天三頓打比開飯都準時。
就這樣四清教育隊的名字簡直可以夜止小兒啼哭,在之後很久的歲月裏遠東地區隻要有孩子頑皮,ta的父母就會跟ta說:“再鬧就送你去四清教育隊。”小孩子聽了立馬就乖了。
參觀完四清教育隊後,俞化龍迴了總督府,他還要處理很多公務,他首先批準了一個造船廠的擴建。
本土那邊淘汰了一批造船設備被俞化龍托人情給要過來了,正好可以用來建設遠東殖民地的造船廠。
預計當船廠擴廠後可以製造200-300噸的擁有遠洋捕撈能力的漁船或者其他民用船隻。
俞化龍之所以如此積極的擴建造船廠,又是幫忙搞設備又給人給錢的,就是想讓造船廠早日造出遠洋漁船然後去趕下半年庫頁島的大馬哈魚魚汛。
每年九,十月庫頁島附近的黑龍江入海口,烏泱烏泱洄遊的大馬哈魚會擠滿整個河道,這個時候澳宋人的漁船上去撈一把可以滿足整個遠東殖民地的魚肉需求,甚至可以加工後出口迴澳宋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