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傾從被沈老太帶往懸天宮,沈老太此舉既是為了將沈傾從送到相對安全地方,也是為了要去督促鐵書先生率部出征,沈老太雖然是個女子,而且身在江湖,但卻心係天下安危。


    卓亦疏與沈傾從分別後,便即率領金宵宗眾人趕往饒陽,因為史思明作為叛軍先鋒,此時正在饒陽與**交戰。


    眾人離了天平山後尚未行出多遠,便即得知前方戰事不利,安祿山已然攻陷洛陽,前方大將封常清與高仙芝隻得退守潼關,而潼關身後就是大唐國都長安,曾經的強盛王朝如今終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眼見路上的難民越來越多,卓亦疏心中憤慨,怒道:“胡人亂我河山,其罪當誅。”


    過不多時,忽見焦遂疾馳而來。


    見到卓亦疏後,焦遂便即說道:“卓公子,我終於找到你了。”


    卓亦疏疑道:“你找我做什麽?”


    焦遂滿臉風塵之色,而且神色焦急,當下也來不及休息,眾人就在路邊說話,隻聽焦遂說道:“我是奉汝陽王之命來尋公子。”


    “汝陽王怎麽了?”卓亦疏心中頗為擔憂,因為李璡就在長安,如今前方戰事吃緊,李璡即為皇室宗親,很可能奔赴戰場。


    “汝陽王無恙,正在長安護佑皇上。”焦遂又道:“如今洛陽失陷,封常清和高仙芝隻得退守潼關,但是叛軍勢大,兩位將軍隻得堅守不出,潼關本是天險,易守難攻,可如今朝廷的軍隊隻是臨時招募而來,戰鬥力不足與叛軍爭鬥,所以太子料定潼關必然是守不住的,到那時叛軍必然揮軍直入長安,皇上若是落於叛軍之手,大唐便也不複存在了,幸而太子提前布局,讓澈公主前往蜀中做好準備,如今太子正在力勸皇上前往蜀中。”


    烏宏皺眉道:“皇上要去避難?”


    焦遂說道:“叛軍勢大,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可若是皇上出逃,隻怕會人心慌亂。”冉吟懷說道。


    “現在的天下已經是人心惶惶了。”卓亦疏又向焦遂說道:“汝陽王是要我前去長安嗎?”


    焦遂點頭道:“汝陽王邀公子前去長安,護送皇上幸蜀。”


    卓亦疏輕笑道:“大唐天子,就要狼狽出逃了嗎?”


    焦遂知道卓亦疏性情桀驁,必然看不起逃亡的帝王,未必肯去幫他,隻得又道:“現在潼關戰事吃緊,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了,幫主率領本幫弟子在洛陽大戰了一場,如今已經護送封常清將軍到達潼關與高仙芝將軍會合。”


    彼時若無汙衣幫,恐封常清已經亡命於洛陽。


    冉吟懷向卓亦疏說道:“史思明在饒陽等地作戰,咱們就算去殺了他,卻也解不了大唐之危。”


    莊修平也道:“不錯,冉夫人所言極是,要殺史思明,卻也無需急於一時。”


    卓亦疏思忖一陣,然後說道:“好,那就讓史思明多活一陣,咱們先改道去長安。”


    當下眾人齊去長安,而焦遂則另有要事,要去南方的汙衣幫各分舵召集本幫弟子前往潼關助戰,是以未與卓亦疏等人同行。


    尚未行至長安,忽然又得消息,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年號聖武。


    得知這個消息,卓亦疏立時大怒,斥道:“蠻夷胡人,也敢在華夏之境妄稱帝皇。”


    當下卓亦疏決定改道前往洛陽,高險峰勸道:“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城內必然兵多將廣,咱們貿然前去,未必能殺的了他。”


    烏宏卻道:“那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亂臣賊子兀自稱帝,咱們作為大唐子民,怎麽咽的下這口氣。”


    莊修平拽了拽烏宏,示意他不要繼續再說,然後對卓亦疏言道:“公子,咱們為了江山社稷,就算死在洛陽那也無妨,江湖兒郎生而在世,能為國捐軀,本也是快事,隻是如今長安岌岌可危,當務之急是護住皇上,隻要皇上不死,大唐方有一戰之力,若是皇上城破身死,大唐也就再無抵抗之力。”


    高險峰也道:“而且咱們既然答應了焦遂,也就是答應了汝陽王,怎能言而無信。”


    卓亦疏聽後思忖一陣,又道:“你們幾位都去長安,聽汝陽王的吩咐行事,我一個人先去洛陽查探一番。”


    眾人聽得卓亦疏雖然隻說是查探一番,實則必然是要給安祿山一個教訓,而且以卓亦疏性子既然已經說了就一定要去。


    眾人還想再勸,卻聽冉吟懷說道:“公子武功高強,縱然安祿山人多勢眾,卻也能全身而退,隻要洛陽一亂,安祿山投鼠忌器,前方潼關的攻勢必然受阻,可以為接下來的大事爭取時間。”


    莊修平說道:“聲東擊西,圍魏救趙。”


    “若是能殺了安祿山,則是釜底抽薪。”高險峰如此說道。


    眾人再不反對,卓亦疏知道這都是冉吟懷之功,雖然眾人不敢忤逆自己,可若是爭執下去,必然也會傷了和氣,幸而冉吟懷心思細膩,隻消幾句話就讓眾人全都讚同。


    冉吟懷又道:“我去長安頗不方便,就怕李家顧忌我從前的身份,所以我還是跟在公子身邊吧。”


    其實冉吟懷的身份自然不是什麽秘密,李璡和太子等人都是知道的,從未有過顧忌,畢竟如今的冉吟懷是卓亦疏的人,此時冉吟懷重提舊事,實則就是為了留在卓亦疏身邊。


    莊修平暗道:冉夫人心思細膩,最善捕捉人心,而且武功不弱,最關鍵的是她能勸得住公子,有她跟在公子身邊,自然是有利無弊。


    念及於此,便即說道:“冉夫人跟在公子身邊最為穩妥,我們幾個都是男子,冉夫人跟我們一起行事確實多有不便。”


    卓亦疏當下應允,眾人兵分兩路,卓亦疏帶著冉吟懷直奔洛陽。


    安祿山因為謀劃稱帝,所以在洛陽並未大肆屠城,隻是洛陽久為大唐東都,此時忽然落於叛軍之手,城中百姓自然惶惶不可終日。


    卓亦疏到洛陽時,眼見此地已無昔日的繁華平和,百姓走在街上,臉上懼意極甚。


    就在這時,忽有一隊軍士走來,領頭那人趾高氣昂的說道:“你們兩個叫做什麽,為什麽我沒見過你們?”


    領頭的軍官說這話時,一雙眼睛緊緊盯著冉吟懷。


    冉吟懷的容貌放在哪裏都是極為出眾的,也難怪這個軍官心懷不軌。


    卓亦疏來洛陽本就是要大開殺戒,此時眼見有人送上門來,當即輕笑一聲,就要動手,可卻忽聽得前方一陣大亂,一陣喊殺聲從遠處傳來,卓亦疏抬頭看去,隻見有大隊軍士正在追殺數名武林高手。


    冉吟懷說道:“是汙衣幫的人。”


    卓亦疏也已看清,被追殺的人都是汙衣幫弟子,領頭的兩人一個是尤良工,另一個則是吳福祿。


    他二人率領十餘名汙衣幫弟子邊戰邊退,而且一眾汙衣幫弟子之中還護著幾名婦孺老人,汙衣幫弟子接連慘死,卻始終將那幾人護的嚴嚴實實。


    眼前的軍官聽得冉吟懷的說話,當即便道:“你們認識這幫反賊。”


    冉吟懷抬手一劍,便將這個軍官刺死。


    卓亦疏縱身而去,前去相助吳福祿等人。


    冉吟懷將眼前的一眾軍士盡數殺了,然後也挺劍前去幫忙。


    吳福祿眼見卓亦疏到來,當即大喜,他知卓亦疏武功高強,實是一大強援,尤良工也是喜道:“卓公子,沒想到連你也來了。”


    卓亦疏哈哈大笑,又聽吳福祿喊道:“兄弟們,這位就是卓亦疏公子,咱們有幸和卓公子共同對敵,定要將安祿山的叛軍殺得片甲不留。”


    汙衣幫弟子紛紛應聲,一時間群情激憤,雖然人數遠遠少於對方,但氣勢絲毫不弱。


    安祿山手下也都是精兵,此時又占人數優勢,當下猛攻不止。


    尤良工說道:“吳長老,你和卓公子帶著幾位夫人和孩童先退吧,我留在這裏斷後。”


    吳福祿笑道:“你本就是洛陽人,對道路比我熟悉,要走也是你走,我來斷後,正好跟這些叛逆過過招。”


    眼見汙衣幫眾人寧願自己身死也要護住這些婦孺老人,卻不知他們是何許人也。


    卓亦疏雖然武功高強,可對方畢竟人多勢眾,一時間圍困之勢已成,場麵無比兇險。


    幸而就在這時,叛軍外圍又有大批人馬衝殺進來,一時間讓叛軍大亂,隻聽得有人說道:“吳長老,尤兄弟,葛分來了。”


    尤良工喜道:“是葛大掌櫃。”


    吳福祿說道:“咱們快走,與葛大掌櫃裏應外合。”


    卓亦疏往前衝殺,並且言道:“我來斷後,你們先走。”


    吳福祿知他武功高強,雖一人麵對叛軍,卻也能全身而退。


    當下再不耽擱,與汙衣幫弟子護送了一眾婦孺老人往外衝殺。


    眾人離了主道,紛紛湧入小巷之中,如此一來,叛軍雖然人多,但卻無法徹底展開兵力,反倒是卓亦疏一方都是高手,麵對小股敵人根本無懼。


    饒是如此,汙衣幫卻也死傷無數,逃出洛陽城時,算上吳福祿、尤良工以及葛分三人,也隻有十餘人還活著,並且均已受傷,其餘汙衣幫弟子皆亡於洛陽城,共五十六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世豪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吟並收藏絕世豪唐最新章節